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联考化学试题D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1025749 上传时间:2020-04-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联考化学试题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联考化学试题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联考化学试题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联考化学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金属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Al+2NaOH+ 2X=2NaAlO2+3H2关于物质X,下列说法正的是( )AX可能含钠元素BX在自然界中的循环都是通过化学变化实现的CX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DX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1.1%2 . 以下除去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Zn粉(ZnO):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BCaCO3(Na2CO3):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滤液蒸发结晶CNa2SO4(H2SO4):加入适量的Ba(OH)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DZn(NO3)2(AgNO3):加入过量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3 . 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点对应的ZnSO4溶液升温或降温均都可能析出晶体BM点对应的ZnSO4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40时,ZnSO4的溶解度为41g4 . 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能构成分子,但不能直接构成物质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组合C碳- 12原子和碳一13原子的中子数相同D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5 . 下列每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选项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应类型ACu+H2SO4=CuSO4+H2置换反应BH2O2H2+O2分解反应CNa2CO3+CaCl2=CaCO3+2NaCl复分解反应D4P+5O22P2O5氧化反应AABBCCDD6 . 如图装置气密性良好,广口瓶内装有某种固体,向其中滴加某种液体后,U形管内液面a低于b,不符合上述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 )A生石灰和水B铁粉和稀盐酸C硝酸铵和水D二氧化锰和双氧水7 .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O2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所以CO2是酸D活泼金属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则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8 .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B铜丝折弯C纸张燃烧D酒精挥发9 . 可用于区分软水和硬水的方法是A闻气味B看颜色C加肥皂水D过滤10 . 甲和乙可以合成半导体材料丙,微观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丙是由原子直接构成B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C丁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乙D甲中Si、Cl的质量比为28:14211 .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火焰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C人的呼吸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12 . 下列现象或事实与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事实解释A木炭燃烧能生成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但在光照的条件下生成葡萄糖和氧气反应的条件不同,产物不一样C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冰、水由同种分子构成D液氧和氧气的颜色不同同种分子在不同温度时,颜色不同AABBCCDD13 .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做铁在O2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应先放少量水或细沙B浓硫酸不能干燥氢气C用金属和酸制H2时,可采用与制CO2相同的发生装置D用高锰酸钾制O2时,反应试管的管口应略向下倾斜14 . 下列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A酸奶B豆浆C玉米糊D汽水15 . 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微粒观: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转化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C结构观:氦原子和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D守恒观:10g水完全汽化后,仍是10g,符合质量恒定律16 .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正确的为( )A用点燃的木条可区别氮气和氧气B通过闻气味可区别水和酒精C通过观察颜色可区分二氧化锰和氧化铜D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17 . 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2018年我国环境日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倡导“低碳”生活,多乘坐公交车出行B重复使用某些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C垃圾分类回收,不随意丢弃废旧电池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以使粮食增产18 . 用括号中的方式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正确的是( )ACO2中混入CO(通入过量O2并点燃)BCO中混有O2(通过足量灼热CuO)CCaCl2溶液中混有HCl(加入过量CaCO3并过滤)DKCl溶液中混有FeCl3(加入适量NaOH溶液并过滤)19 .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的图示中正确的是( )ABCD二、多选题20 . 向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再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有锌粉剩余B所得溶液中一定有Zn2+C一定有银粉生成D所得溶液中一定有Cu2+、Ag+三、填空题21 . 天然气与煤炭、石油等能源相比具有使用安全、热值高、洁净等优势。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CH4),此外还含有少量的乙烷、丙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1)天然气属于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甲烷燃烧时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其中,表示碳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从微观角度看,B图表示_(填化学符号)。根据图示信息,写出甲烷燃烧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22 . 用化学用语表示: (1)2 个氢分子_; (2)碳酸钠的阴离子为_;(3)氦气_ ; (4)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_。四、实验题23 . 某班学生参加了化学实验技能考查。小虎的实验桌上摆放了如下仪器:(1)上图中仪器L的名称是_;(2)小虎抽到的题目是“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一瓶氧气”;他一定要从实验桌上选取的仪器有_(填序号);除了这些仪器之外,实验中他还用了实验桌上提供的一种用品, 这种用品的作用是_;(3)小虎的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4)小冬利用小虎制取的这瓶氧气来完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为保证成功观察到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这一实验现象,他应注意的事项有_;_(写出两点即可) ;实验成功后他却发现集气瓶炸裂了,原因可能是_。24 . 用集气瓶可完成多种实验。请根据如下实验装置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仪器的名称_;(2)实验装置I中进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实验室可选用装置II收集氢气的原因是_;(4)要达到装置图III所示实验的目的,需在原装置中改进的是_;(5)为确保实验IV能安全进行,你认为在装置IV中加以改进的是_。25 . 广益中学的同学们郊游时从河沟中取了一些浊水打算饮用,他们对水进行了处理,请根据他们的净水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向浊水中加入絮凝剂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底部有一层沉积物,小艾同学用图甲的方法除去沉积物。仪器A的作用是_。(2)之后获得一杯澄清的水,但是这杯澄清的水有点气味,同学们又将水通过了如图乙所示的净水装置除味,为鉴别从此装置出来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使用_。(3)若利用丙装置制蒸馏水,为保证冷却效果良好仪器d中水流的方向应该是_。(4)丁是电解水的装置,正极产生气体的检验方法是_。五、推断题26 . 实验室有三瓶化肥未贴标签,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碳酸氢铵(NH4HCO3)、氯化铵(NH4C1)和尿素CO(NH2)2中的一种。为鉴别三种化肥,某同学分别取少量样品编号为A、B、C,并进行如下实验(此处箭头表示得出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回答:(1)写出三种化肥的名称:A_;B_;C_;(2)如果实验II中B、C两种样品没有另取,对实验结果_(填“有”或“无”)影响;(3)常温下如要鉴别B、C两种样品,_(填“能”或“不能”)采取闻气味的方法;(4)写出操作中涉及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_。27 . 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甲和乙中含有碳元素,丙能做干燥剂,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写出甲转化为乙的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写出乙转化为甲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写出丙转化为丁的反应现象。_六、科学探究题28 . 某同学为了测定水中氢氧两元素的质量比,设计了以下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现提供的化学试剂有:铜粉、氧化铜、无水氯化钙、硫酸铜晶体、稀硫酸、稀硝酸、浓硫酸、浓盐酸、锌粒。(1)装置D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装置C中进气管出为多孔球泡,多孔球泡除导气外,其主要作用是_。(3)反应完成后,冷却时,发现玻璃管D中有水珠残留,此时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_。(4)开始反应前,先称量装置D和装置E的质量,依次为和,反应完成后,冷却、再称量,质量依次为和。根据以上数据,计算水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的计算式为(用含、和的式子表示):_。(5)如果要求实验更精确,可在E后再连接一个盛有碱石灰的U形管,此U形管的作用是_。(6)若实验测得,导致这一结果原因的分析中,一定错误的是_。A 装置C中硫酸的浓度不大,作用不太好B 装置E后少干燥装置C 称量装置D和装置E的质量时,称量值均偏大D 氧化铜没有全部被还原七、计算题29 . 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镁铜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取出3g合金,将60g稀硫酸分6次加入样品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得到实验数据如下。稀硫酸用量剩余固体质量第一次加入10g第二次加入10g2.0g第三次加入10g1.5g第四次加入10gl.0g第五次加入l0g0.6g第六次加入l0g0.6g(1)从以上数据可知,最后剩余的0.6g固体的成分是_;这六次实验中,第_次加入稀硫酸时样品中的镁已经完全反应;表格中,m=_。(2)计算合金样品中镁的质量分数。_(3)计算所用稀硫酸中的质量分数。_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二、多选题1、三、填空题1、2、四、实验题1、2、3、五、推断题1、2、六、科学探究题1、七、计算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