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测试)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1020334 上传时间:2020-04-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孟晚舟被捕后,举国震惊,舆论哗然,众说纷纭。B中国炙手可热的“网红经济”,广阔的粉丝市场和生机勃勃的互联网生态,吸引并塑造了一批洋“网红”。C全襄阳市上至市委书记,下至小学生,众志成城,誓把襄阳建设成全国文明城市。D从嗷嗷待哺到蹒跚学步,从玩耍学习到为人处世,我们成长的每一步都凝聚着父母无尽的爱。二、字词书写2 . 请从下列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1)如今的城市规划者和建设者拥有改换天地的能力,但只有在“文化的土壤”中_(汲取攫取牟取)精髓,才能校准自身的城市品格。(2)追梦路上,我们不仅需要实现梦想的信心,更要有_(坚贞不屈坚持不懈经久不息)的决心。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小题。扶自行车的人坐在胡同口的石墩上,丁大力足足吸了三根烟。吸第一根烟的时候,从他面前过去了七个人。吸第二根烟的时候,从他面前过去了四个人。吸第三根烟的时候,从他面前过去了五个人。这些人有的手插在口袋里,耳朵里塞着耳机,匆匆而去;有的呼朋引伴,彼此嘻嘻哈哈;有的心事重重,低头不语。唯一相似的是,这些人,都行色匆匆,好像谁也顾不上看一眼身边发生了什么。身旁的林荫路上,十几辆自行车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北方的春天,多的不只是阳光明媚,还有风。就在刚才,大力就眼瞅着一股子风,打着旋儿的从东边路口冲过来。这风像胡同里撒野的孩子,不管不顾,一路冲将过来。东头的那辆自行车在风里只侧歪了一下身子,就一头栽到了身边同伴的身上。第二辆还没纳过闷来,就直接拍到了第三辆身上;第三辆躲闪不及,直接把第四辆推倒;第四辆又带倒了第五辆眨眼工夫,林荫路上的趟自行车悉数倒下。最后一辆还犹豫了一下要不要倒下,终于还是晃晃悠悠地趴在了正在旁边修鞋的聋子身后,险些砸到聋子师傅的后背。聋子真是聋啊,身后的动静,他竟一点没听到,仍然闷着头锥着手里的鞋。眼前的情景被正准备回家的大力看个正着。大力想:这要是小时候,该是多好的学雷锋做好事的机会呀!小时候的丁大力为了做好人好事,和小伙伴们一天到晚在街上到处跑。扶老奶奶过马路,给老爷爷让座,送迷路的小朋友回家,帮邻居抬水。当然,也包括扶起倒在路边的自行车。大力记忆里的小时候,到处都是争着做好人好事的小雷锋。【A】可是今天,大力抽了三根烟,从他面前过去了十六个人,没有一个人停下来把自行车扶起来。天色渐渐暗下来,路上的行人越来越少,连修鞋的聋子师傅都准备收摊了。唉!大力失望极了:看来今天是不会有人扶自行车了。他原本只是想做个小测试:在扶不起的风潮之下,是否还有人愿意扶起自行车。聋子师傅在站起身子,拍打围裙上的灰土时,发现身后倒着的一大片自行车。【B】聋子师傅顾不得拍打干净身上的灰土,就急匆匆跑过去扶起第一辆自行车,然后是第二辆。大力是在聋子师傅扶起第二辆自行车时站起身的。聋子师傅扶第三辆自行车的时候,一个路过的中学生参与了进来。接着是一个接孩子放学的大姐,再接着是两个穿着很时尚的年轻姑娘。最后,一个拿着公文包的大哥,扶起了最后一辆自行车。这一切,都太快了。整个过程不超过两分钟。等大力回过神儿来的时候,路上的人已经散了,只剩下一排码放得整整齐齐的自行车,还有正在收摊的修鞋师傅。眼前的情景,像是什么也没发生过。唯有丁大力懊恼不已:咋没给我留一辆呢?大力开始后悔自己的测试了。为什么要去测试别人呢?测试别人的结果,发现的不正是自己的犹豫吗?大力这会儿倒是盼着再来一阵风,再刮倒几辆自行车,让他也能做回好事。可偏偏这时候天空里没有一丝风,路边也没有一辆躺倒的自行车。大力更加懊恼了。拐进胡同口,天,已经大黑了。大力觉着心里空落落的,回家的脚步都没了精气神。突然,大力发现灯影里,停着一辆黑色的自行车。大力立刻来了精神。昂首,挺胸,日不斜视。只是经过时,脚尖向旁边划拉了一下。就听身后“哗啦”一声响,大力回头再看,黑色自行车就直挺挺地躺在了地上。大力倒像是很吃惊地样子,急忙忙跑过去,小心翼翼地扶起自行车,支好。然后,在黑色自行车后座上柔柔地摸了一把,用谁也听不到的声音,说了句:对不起了!然后,大力才咧开大嘴,嘿嘿笑着回家了。(作者:王东梅。略有删改。)3 . 根据文中“丁大力”的表现,完成下列表格。情节心情(态度)坐在胡同口看有没有人挟自行车_失望_懊恼不已故意划拉倒一辆自行车,然后把它扶起来_4 . 根据要求,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A】可是今天,大力抽了三根烟,从他面前过去了十六个人,没有一个人停下来把自行车扶起来。(从词语运用的角度)【B】聋子师傅顾不得拍打干净身上的灰土,就急匆匆跑过去扶起第一辆自行车,然后是第二辆。(从人物描写的角度)5 . 本文写了一位修鞋的聋子师傅,他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 . 有人认为,文章的标题“扶自行车的人”其实可以改为“测试”,你怎么看呢?请你选择一个标题并说明理由。标题:_理由:_阅读猫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妈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 但大家都不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玩游,好像是具有天生的忧郁性似的, 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地,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 的动物。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 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并没有像对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 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 胖胖的。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妈换水,加鸟 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給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大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 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我心里还愤愤地,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7 . 请梳理出选文中“我”对猫情感变化的三个阶段。8 . 从修辞角度评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1)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2)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9 . 读下面作者女儿的回忆文字,回答问题。材料:我家的猫,也有遇到灾难的时候。一次,一只可爱的小猫突然失踪了,几天后,在 邻家屋顶上发现了它的尸体,显然是被人打死后,抛上屋顶的,身上带着多处伤口。姑妈们为 此哭了好几天。后来还在花园里为这小猫修了一个小坟,立了个小木片作为“墓碑”,上书“小 黄之墓”。又有一次,邻居的一位先生喝醉了酒,而我家的一只小花猫却不知趣地去和他亲昵, “咪咪”地缠着他,他正心烦,一怒之下,拎起它便从三楼窗口扔了下去。虽然没摔死,但跌 断了一条腿,从此成了一只跛脚猫。自从上述那两件“猫的事件”发生不久以后,父亲便 写了他的家庭的故事的第一篇猫。”选自郑尔康石榴又红了回忆我的父亲郑振铎郑尔康的回忆,能从哪些方面帮助我们理解猫这篇文章?四、句子默写10 .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_。(礼记礼运)_,万物生光辉。(汉乐府长歌行)无丝竹之乱耳,_。(刘禹锡陋室铭)月下飞天镜,_。(李白渡荆门送别)在刘禹锡秋词和陆游十一月风雨大作中任选一首默写。_五、课内阅读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完成小题。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1 . 解释加点的字。(1)尊君在不(2)下车引之12 . 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B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C友人惭,下车引之D过中不至,太丘舍去13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14 . 文章主要是用动作描写和_描写的方法来刻画主要人物元方。元方认为,友人缺乏“信”和“礼”两种品格,缺乏的品格具体表现在:_(用原文回答)15 . 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陈元方的“方正”?(至少答出2点)六、诗歌鉴赏阅读以下甲乙两首诗词,完成下列小题。(甲)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乙)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16 . 甲词中“悠悠”一词一语双关,既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又指词人_。17 . 甲乙两首诗词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七、名著阅读18 . 阅读西游记中的两段文字,回答下面问题。(一)回得五庄观,那大仙又让道童抬一大锅油出来,架起干柴,发起烈火。顷刻间,那油锅热腾腾。大圣见那台下西边有一个石狮子,便咬破舌尖,把石狮子喷了一口,叫声“变”,变作他本身模样。油锅滚透后,大仙说:“把孙行者抬下去!”二十个小仙扛将起来,往锅里一掼,“砰”的一声响,溅起些滚油点子,把那小道士们脸上烫了几个燎浆大泡!只听得烧火的小童喊道:“锅漏了!”原来是一个石狮子在锅里。(二)玉毫金象世难论,正是慈悲救苦尊。过去劫逢无垢佛,至今成得有为身。几生欲海澄清浪,一片心田绝点尘。甘露久经真妙法,管教宝树永长春。(1)文段(一)中“大仙”是谁?(名字),概括他惩治师徒四人的原因。(2)结合文段(二),简要说说师徒四人怎么圆满地处理完五庄观之事。19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题目。“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1)这段文字选自_,它是鲁迅先生唯一的散文集_中的一篇。(2)文中的“他”指的是_,请用一个词语概括其性格;_。八、综合性学习20 . 七年级准备开展以“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下列活动。(1)如果由你来策划这次活动,请仿照示例,再设计两项活动项目。示例:图片展览会(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搜集抗战图片进行展览)项目一:_项目二:_(2)在“诗文朗诵会”的开场白中,你将会列举一名抗日英烈及其光辉事迹,请按下面要求填写。英烈姓名:_光辉事迹:_(3)朗诵黄河颂是“诗文朗诵会”的节目之一。为此,你准备邀请你们的语文老师来指导同学们的朗诵。见到语文老师,你会对她说:“_九、作文21 . 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眨眼之间,初一学年又匆匆结束了。回首这一年,你又收获了什么。是新的知识,还是新的朋友,还是快乐,抑或是感动请以“收获”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二、字词书写1、三、现代文阅读1、2、四、句子默写1、五、课内阅读1、六、诗歌鉴赏1、七、名著阅读1、2、八、综合性学习1、九、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