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专项训练专题13:句式转换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1018430 上传时间:2020-04-1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专项训练专题13:句式转换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专项训练专题13:句式转换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专项训练专题13:句式转换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专项训练专题13:句式转换姓名:_ 班级:_ 成绩: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语气表达最强烈的一项是( )。A你一定要反省自己的错误。B你应该反省自己的错误。C你不能不反省自己的错误。D你难道不应该反省自己的错误吗?2 . 下列句式的变换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改为反问句:难道我不能高声赞美白杨树吗?B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改为“被”字句:我被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C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改为感叹句:松鼠一定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D人们不是常说“事实胜于雄辩”吗?改为陈述句:人们常说“事实胜于雄辩”。3 . 下面关于句子的转换,正确的一项是( )老舍爷爷说:“北京的春节到处张灯结彩,你们一定会喜欢的。”A改为转述句:老舍爷爷说,北京的春节到处张灯结彩,他们一定会喜欢的。B改为双重否定句:老舍爷爷说:“北京的春节到处张灯结彩,你们不会不喜欢的。”C改为反问句:老舍爷爷说:“北京的春节到处张灯结彩,你们喜欢吗?”D改为拟人句:老舍爷爷说:“北京的春节到处张灯结彩,像是办喜事,你们一定会喜欢的。”4 . 判断省略号的作用,并用第二个作用写话。a.表示引文的省略;b.表示列举的省略;c.表示说话断断续续;d.表示语意难尽。(1)那时的教科书课文很简单,第一课:天亮了;第二课:弟弟妹妹快起来( )(2)阴暗而又潮湿的教室仿佛变成了迷人的宫殿,智慧的星在我们心中闪光( )5 . 选择说法正确的句子。“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这句话含义是( )A海边的孩子只有经常在海中游泳,身体才会长得健壮。B海边的孩子只有在大风大浪中锻炼,才会健康、茁壮地成长。C海边的孩子因为经常沾水,所以肌肉特别发达。6 . 对下列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A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白鹭的精致,体现作者对白鹭的赞美和喜爱之情。B运用拟人的修辞描写了白鹭的精致,体现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7 . 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俄,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句话是说小女孩( )A幻想飞到天堂。B和奶奶到了一个幸福的地方。C在美妙的幻觉中死去了。8 .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若缩句,应该是:“肚子里冒着香气。”B“妈妈我我撒谎了。”句中省略号表示“我”说话断断续续。C“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句中斜线表示的朗读停顿是正确的。D“蔺相如对手下的人说: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如果转述蔺相如的话,应该是:“蔺相如对手下的人说,秦王我都不怕,我更不会怕廉将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9 . 与“小草掀翻了压在身上的石块”表达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小草把压在身上的石块掀翻了。B小草不是没有掀翻压在身上的石块。C压在身上的石块被小草掀翻了。D难道小草掀翻了压在身上的石块?10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除夕之夜,没有什么人睡觉,只有很小的孩子睡觉,都要守岁。B今年六一儿童节,是西藏地震灾区儿童玩得特别开心的活动。C中国政府一再严正声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11 .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童年是悲惨的,凡卡的童年是苦难的,你的童年是什么样子的呢?请仿照例句写一写。童年,在河边送走远航的树叶船。童年,在草地上放飞花蝴蝶。童年,_。童年,_。12 . 读句子,联系课文内容选择最恰当的理解。1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上空。( )A船长会开枪,所以没人敢违抗他的命令。B人们被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精神感动,所以没人违抗他的意志。C人们相信上天会保佑他们脱离危险。 2“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 )A哈尔威船长不怕死,他勇敢地选择与轮船一同沉没,所以是英雄。 B哈尔威船长又一次运用权利,让自己成为英雄。 C在突发性灾难面前,哈尔威船长沉着镇定、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又一次成为人们心目中英雄。13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侮辱”的“辱”我不认识,我用部首查字法,先查“寸”部,再查7画。B我不认识“诣”,我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Y”,再查音节“yi”。C“贼”字我不认识,用部首查字法,先查“贝”部,再查6画。D“乃”字我不认识,也不知道偏旁,我用数笔画查字法,查2画。二、语言表达14 . 按要求写句子。1.李老师推开门走进教室。(用上两个表示动作的词写句子)_2.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用加点词语写比喻句)_3.喂,把作业本递给我。(改为礼貌用语)_4.还有比这更好听的叫声吗?(改为陈述句)_5.班长小丽是我十分最好的朋友。(修改病句)_15 . 按要求写句子。(1)老支书在瓢泼大雨的夜晚镇定地指挥村民过木桥。缩句:_(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改为陈述句:_(3)泉水唱着歌儿,欢快地向前奔去。仿写:_(4)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改为夸张句:_(5)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上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照样子,写一个排比句)_16 . 句子训练营。(1)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改为陈述句)_(2)学习是辛苦的。学习是快乐的。(用关联词合并成一句话)_(3)外面的噪音太大了,我只好关上门窗。(改为双重否定句)_(4)桂花开了,很远就能闻到香味。(改为夸张句)_(5)读了桃花心木,使我深受教育。(修改病句)_17 . 句子加工厂(按要求写句子)(1 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仿写句子,用上加点的词语)_(2)闰土捉鸟。(扩写)_(3)猹是一种凶猛的动物。(改为比喻句)_18 . 五位壮士的英雄壮举怎能不让人钦佩呢?(改为陈述句)19 . 句段运用。按要求写句子。1.顿时,石头向敌人头上砸去。(改为比喻句)_2.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改为转述句)_3.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仿写排比句:_20 . 按要求写句子。1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我却怎地斗得他过?(改为陈述句)_2武松心里想道:“我就把只死大虫拖下冈去。”(改为第三人称)_3武松提起铁锤般的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气力只顾打。(仿写比喻句)_21 . 按要求写句子。1虽然天山现在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繁花无边的天山呢?(改为陈述句)_2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仿写拟人句)_22 . 改成拟人句。轻风吹过,小草摇摆着。_23 . 把下面的句子写得形象些。(1)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要吼一声。_(2)水车立即转动起来。_(3)10万多个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_(4)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很快地防回20多里,追也来不及。_24 . 按要求改写句子。(1)爷爷常常给我们讲起从前有趣的往事。_(2)鸟儿难道不是我们的好朋友吗?(改换句式,但不改变原意)_(3)杏花开了。(扩写句子)_(4)小溪叮咚叮咚地流。小溪在唱着欢乐的歌。(照样子写句子)小树在风中摆动_25 . 缩写句子。(1)医生用轻柔的声音安慰着哭泣的小男孩。_(2)气象台发布了强大的冷空气即将南下的消息。_(3)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的建设事业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就。_26 . 扩句。桓景杀死了妖魔。_27 . 按要求完成练习。1.小圆虫披着彩衣。(把句子写得具体些)_2.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干涸。(修改病句)_3.又有多少人能够去火星或月球上居住呢?(去掉问号,意思不变)_4.这是了不起的奇迹。(改为感叹的语气)_5.带上干粮扛上铁锹进沟上山。(修改病句)_6.这么好的床,麦籽儿躺下去挺舒服。(仿写句子)_28 .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我发现,前面句子末尾的词语成了后面句子_的词语。仿写:大雨过后,洼地变成了水坑,水坑变成了_。2.妈妈帮我穿上雨衣和帽子,我一溜烟地跑出了门。(修改病句)_3.我什么时候说过炖肉?(改为带句号的句子,句意不变)_29 . 句子乐园。1.一支猎枪被我挂到墙上。(改成“把”字句)_2.这只鸟就是报喜鸟。(换个说法,意思不变)_3.一听到它们的叫声,我便以“知音”自居,作出各种各样的猜想,编织出许多很多有趣的故事来。(修改病句)_4.这时,别的天鹅似乎好像被这一举动惊住了。_5.我们随着他指点的方向看去和倾听。_6.年轻羚羊后退了几步,忽然奔跑着向悬崖对面跳过去_30 . 按要求完成句子。1、大象的确是名不虚传的表演家。(缩写句子)_2、节目赢得了人们的喝彩。(扩句)_3、初升的太阳把平静的海面照射得波光粼粼,漂亮极了。(变成被字句)_4、敌人的一架飞机被英雄的人民空军击落了。(变成把字句)_三、现代文阅读课内精彩阅读。孩子们惊呼起来,急急逃跑,鹅追得更快了。我吓得脚也软了,更跑不快。这时,带头的那只老公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吭吭,它赶上了我,吭吭,它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可是叫些什么,当时自己也不知道,大概是这样叫吧:“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31 . “我”被鹅袭击时的心情如何?用几个四字词语形容出来。_32 . 选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对“我”_的描写,真实地表现出“我”_。33 . 用“_”画出选文中写老公鹅攻击“我”的语句。34 . 读了这段文字,老公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_阅读理解小熊开店小熊开了一个食品店,当上了经理。小熊请兔子当采购员。兔子想:“什么东西最受欢迎呢?对,一定是萝卜。”于是,它到处采购萝卜。没过几天,食品店里堆满了各种萝卜。这样一来,到店里买东西的顾客全是兔子。小熊很不满意,辞退了兔子。小熊又请松鼠当采购员。松鼠想:“什么东西最受欢迎呢?对,一定是松子。”于是,它到处采购松子。没过几天,货架上摆满了松子。来买东西的顾客,除了松鼠,都摇摇头走了。其他顾客纷纷给小熊提意见,小熊只好辞退了松鼠。后来,聪明的猴子当上了采购员。不久,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食品。食品店办的红红火火,受到了大家的称赞。35 . 读一读,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其余(_)夸赞(_)36 . 小熊先后辞退了兔子和松鼠,原因是( )。A他们只采购自己喜欢的东西B他们很懒惰37 . 最后是谁把食品店办得红红火火?他是怎么办到的呢?_38 . 如果猴子就在你的面前,你会对他说些什么?_人类的老师科学家研究了蝙蝠飞行的秘密,从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可以说,蝙蝠是人类的“老师”。其实,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何止蝙蝠一种?人类自古就想像鸟儿一样飞上蓝天。科学家认真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终于在1903年发明了飞机。30年以后,由于飞机速度的不断提高,经常发生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现象,造成机毁人亡的惨祸。过了好久好久,人类才找到了防止这类事故的方法。其实蜻蜓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原来,每只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块比周围略大一些的厚斑点,这就是防止翅膀颤抖的关键。要是早知道这一点,科学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啊!现在,飞机设计师吸取了这一教训,注意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的飞行方法,造出了许多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从前,在大海中航行的轮船,虽然头是尖尖的,但总是开不快。而有圆圆的大头的鲸,却常常轻而易举地超过海轮。这是什么原因呢?科学家们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体”。而“流线体”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是最小的。后来工程师模仿鲸的形体,改进了船体的设计,大大提高了轮船航行的速度。一个人握住一个鸡蛋使劲地捏,可是无论怎样用力,也不能把鸡蛋捏碎。薄薄的鸡蛋壳怎么这样坚固呢?科学家怀着极大的兴趣研究了这个问题,终于发现薄薄的蛋壳之所以能够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建筑师根据这种“薄壳结构”的特点,设计出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人民大会堂和北京火车站以及其他很多著名建筑,屋顶都是这种“薄壳结构”。此外,人们模仿袋鼠造出了会跳跃的越野汽车,模仿某些贝壳制成了外壳坚固的坦克广大生物界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39 . 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模 _(_)壳 _(_)_(_)_(_)40 . 用“”画出文中的设问句。41 . “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何止蝙蝠一种?”这句话是说( )A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就蝙蝠一种。B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为什么只有蝙蝠一种。C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不止蝙蝠一种。42 . 文中列举出的人类的“老师”除蝙蝠外还有哪些?_43 . 文中点题的一句话是:_44 . 课外阅读。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种树老人长得很丑,很矮,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临死的时候,对远方来的侄子说:“死了,就在沙丘刨个坑,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侄子照他的话做了,做完就走了。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从不舍得毁坏,哪怕自己住的棚子没一根檩条,哪怕自己吃不上饭,生不起火,也没有毁过一棵树。老人对自己的树有一种天生的灵性,仿佛那就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哪怕有一点儿惊动,老人都能快速地赶过去,用自己的头,自己的斧子,自己的大黄狗,把树保护起来。十年过去了,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领着黄狗转来转去,修树剪树,看调皮的松鼠,快乐的喜鹊,爱叫的乌鸦直到,直到老人死去。来年春天,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小题1】哪些句子写出了“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请用“”从文中画出来。【小题2】读文中画浪纹线的句子,思考:这些描写采用了_的表现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小题3】“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这句话与上文的哪句话相应?其深刻含义是什么?(1)照应的句子:_(2)深刻的含义:_【小题4】“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联系全文看,这表现了什么?_四、句型转换45 . 照样子,改写句子。例:科利亚为什么找不到木匣子呢?因为他长大了,步子也变大了。因为科利亚长大了,步子也变大了,所以他找不到木匣子。1、科利亚为什么要把这些东西埋起来呢?因为德国法西斯快打到他们村了。 _2、奶奶、妈妈和科利亚为什么要回故乡呢?因为德国法西斯被赶走了。 _句子乐园。46 . 金老师把课外阅读作为语文作业来布置。(改成“被”字句)47 . 那蓝天白云,那绿树红花,那莺歌燕舞,那流水人家,怎么不叫人陶醉呢?(换个说法,意思不变)48 . 风真厉害,。(把句子写具体)49 . 修改病句。(1)骏马在宽阔的草原上奔跑。(2)看电视和广播也能增长不少见识。(3)这堂课,沙老师就给我留下了永远不能忘记的难忘的印象。 五、判断题50 . 判断正误:“父亲终于把表盖上了。”改成被字句是“表被父亲盖上了。”(_)51 . 下面各组句子意思是否完全相同?相同的画“”,不同的画“”。1.我对他的做法有意见。( )对他的做法我有意见。2.我认为他的话不无道理。( )我认为他的话没有道理3.我想,这缸不正好用来养小鱼小虾吗?( )我想,这缸正好用来养小鱼小虾。52 .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句话只是表现了诗人对豆子悲惨命运的叹惜。(_)2.“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这句话中的“压”“低”二字十分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沉甸甸的繁花把枝条都压弯了的景象。(_)3.“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这句话中的“妻子”一词和我们现在所说的“妻子”意思相同。(_)4.“万马齐喑究可哀”一句比喻当时社会政治毫无生气。(_)5.“从这种宽严之间,我们这些小学生也领悟到了老师们没有明说的某些道理。”这句话中的“宽”指的是老师们对“我们”逃日语课的行为宽容,表现了老师们的爱国精神。(_)53 . 判断下面说法对还是错,对的画“”,错的画“”。(1)“大家完全没有对”和“大家没有完全对”的意思不同。(_)(2)“我要炒肉丝”的意思不明确,可以有两种理解。(_)(3)“你太聪明了”既可以赞扬一个人聪明,也可以讥讽一个人傻。(_)(4)“我爸爸给我买得书很好看”可以缩写为“我爸爸很好看”(_)第 19 页 共 19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二、语言表达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三、现代文阅读1、2、3、4、四、句型转换1、2、五、判断题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