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017580 上传时间:2020-04-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与他人交往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身临其境地为对方着想。B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妄自菲薄,又要有全球视野,不自目乐观。C垃圾广告、恶意插件、八卦新闻等充斥着互联网,令网民不厌其烦。D当年拿起英语书就头疼的张明,竟然能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真令人触目惊心。2 . 下列选项中词语确切的一项是.( )这里有一座高塔,攀登本身没有任何困难,而在每一级上,从塔上的嘹望乳望见的景致都足够_。每一件事物都是新的。_近处或远处的事物都会使你_,但越往上走,攀登越_,所以我们要学会坚持。A扣人心弦只要依恋流连快乐B扣人心弦既然望而生畏困难C赏心悦目无论依恋流连困难D赏心悦目如果望而生畏快乐3 . 选择下列加横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畸(q)形诘(ji)责文绉绉(zu)眼翳(y)B胡髭(z)犀利(x)一绺绺(li)颔(hn)首C溺爱(n)解剖(pu)甲胄(zhu)摹(m)画D尴尬(g)粲(cn)然庶(sh)祖母佃(x)户4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们的燃料已经告罄,而温度计却指在零下40摄氏度。B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C文博会上,乌克兰著名钢琴家用高明子昊钢琴弹奏出的美妙乐曲让不少市民叹为观止。D时间都去哪儿了感动了无数观众,它成了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5 . 下列选项中加横线字注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编撰(zhun) 歉疚(ji)恻(c)隐心惊胆颤(zhn)B肖(xio)像发酵(jio)荧(yng)屏借花献佛(f)C横亘(gng) 上溯(s)分泌(m)拾级而上(sh)D空暇(xi)解剖(pu)决(ju)择风雪载(zi)途6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国家速滑馆是北京冬奥会唯新建冰上竞赛场馆,被称为“冰丝带”。,。为实现美好的设计理念,北京建院的建筑师和工程师团队不断地优化设计,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极具科技含量、经济可行的工程方案。“水立方”是把柔软的水设计成坚硬的方块其中蕴含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深层思考和刚柔并济的智慧“冰丝带”则是把坚硬的冰设计成柔软的丝带“冰丝带”的设计理念来自一个冰和速度结合的创意ABCD二、现代文阅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了小学和中学,于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8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做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次年3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1986年5月邓稼先做了第三次手术,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7 . 用简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8 . 段独句成段,有何表达效果?9 . 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是五种常见的表达方式。第段运用了何种表达方式?在结构上有何作用?10 . 末段间接引用张爱萍将军对邓稼先的评价,有何用意?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姥姥来自马尔代夫(1)我姥姥,山东泰安人,今年八十八岁,属龙。她在泰山脚下长大,却一生未登过泰山。(2)姥姥近年开始健忘,时常不认得人;唯独我去,她会在我一进门就唤我名字我陪她看了十八年的电视,她不记得我才怪。(3)小时候陪姥姥看电视,是我结束每天的书法练习后最惬意的时光。她最爱看动物世界,她说:“这节目好,就这节目演的是真的。你看,谁游、谁飞、谁跑、谁爬、谁吃草、谁吃肉,老天一早都给定好了,再厉害的人也编排不了。”这些话虽然年幼的我听不懂,却也明白姥姥一定是泄露了什么大智慧,不得了。她坚决不准我看金庸跟琼瑶的作品,痛骂那些都是胡扯,然而她给我讲的那些睡前故事才真是我听过最扯的怪力乱神,都是封建迷信。在她的诱导下,我识字后独立阅读的第一本书是聊斋志异。读后我只确认了一件事:全天下会讲故事的人,蒲松龄第二,我姥姥第一。同一个故事,姥姥每次讲,结局都不一样。起初我以为她别出心裁、故意为之,后来才弄明白那些故事她大多只记了个开头,后面都是随讲随编,竟都能自圆其说,真有文化。可谁能想到这么有文化的一个人,竟是文盲。(4)因无缘读书,姥姥犯过不少低级错误。某段时间,她被老太太们带着笃信某个气功大师,号称每天“吃太阳”即可强身健体,长命百岁。那段时间我每天被姥姥拉到窗户底下,盯着太阳看,不许眨眼。通常我“吃太阳”半分钟,就眼灼泪飙,回到书桌前看字帖上的字都是重影,再多看两眼,全世界都黑了。我问姥姥:“姥姥,你眼睛不疼吗?”姥姥自信满满:“有点儿,但身体里暖和,感觉有个太阳。”幸亏后来被我妈撞见,跟姥姥大吵一架才算作罢。多年以后她有点儿青光眼,我怀疑都是太阳惹的祸。(5)姥姥虽迷信,但她不求佛、不算命,自己信奉一套善恶因果论。姥姥给我讲了个据说是她山东老家的真实故事。一个农夫请来风水先生为他选址盖房。经过自家菜地时,农夫拦住先生,一再要求看看此处风水。先生脾气暴、心眼小,虽瞧出此处为凶地,仍应声道:“特别好,就这儿吧。”十年后先生途经此地,见一深宅大户,遂入门拜访,主人竟是当年的农夫。先生大惊,终忍不住发问。农夫解释说:“当时我看见一个衣衫褴褛的大肚婆在偷菜,唯恐扫了人家颜面,更怕惊了胎气,便拦了先生,没想到先生真说这是块宝地。如今看来,先生果然神算!”先生从此隐退,给世人留话:“风水都是跟着人走的,好人走到哪儿,哪儿就是好风水。”(6)姥姥补充道:“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的命自己修。懂啥意思了吗?”(7)我说:“做人要善良。”(8)姥姥是个善良的人。听长辈说,当年姥爷先一步离开山东老家,闯关东来到沈阳。后来姥姥带着几个孩子千里迢迢追随姥爷,自己已经吃不饱饭,路上还收养了一个男孩。后来途中走散,姥姥愧疚不已,定居沈阳后一直尝试寻找,三十多年后,终取得联系,至今保持通信。(9)大约上三四年级时,在陪姥姥看了好几年动物世界后,我跟姥姥共同爱上了一档综艺节目正大综艺。节目中有三位英文很棒的台湾女导游,带观众去全世界欣赏风景。哪里的海都比不过马尔代夫起码在电视上看起来如此。(10)“姥姥,你看过海吗?”(11)“没有。”(12)“山东没有海吗?”(13)“有。”(14)“那你怎么不去?”(15)“没工夫。”(16)“山东都有什么?”(17)“泰山。”(18)“那你去过吗?”(19)“没工夫。”(20)“姥姥,将来我陪你去泰山好不好?”(21)“就怕到时姥姥岁数大了,爬不上去了。”(22)“等我挣钱了,花钱叫人背你上去,买直升机飞上去。”(23)“好。”(24)“姥姥,将来我带你去马尔代夫,看海。”(25)“好。”(26)那些年里,我跟姥姥在正大综艺和动物世界里走遍了大半个地球,但大多数地方姥姥都是一看而过,从来记不住名字,反而“马尔代夫”这个拗口的名字,像是刻在她脑子里。这逐渐演变成我跟姥姥之间的哏,只有家里亲人才懂。(27)“姥姥,将来我要带你去哪儿看海?”(28)“马尔代夫!”(29)每年大年初二的家庭聚会上,长辈们都会被我跟姥姥这一唱一和的老哏逗乐。其实家中的孙辈们都嫉妒我由姥姥一手带大,从小没有为生活琐事忧愁过,洗衣、做饭、大小家务全都不会,少爷当不了,倒像个废人。(30)父亲过世后,引发一系列家庭变故。姥姥就此结束了在我家跟我同吃同住十九年的日子,搬去舅舅家养老。此后不久,我休学在家一年,陪伴母亲,料理家事,学会了洗衣、做饭等大小家务。(31)就在我结束休学回香港的当天,姥姥在菜场门前的一块冰面上滑倒,从此再也没能站起来。一开始我妈没敢告诉我,隔了多日,在大夫确诊姥姥没有致命伤后,我妈才对我吐露实情。全家人心里没有说出的那句话是:“姥姥摔倒,都是因为想你走了神。”(32)我只恨泰山不能移动,马尔代夫也无法化作一泓清泉,让我将一山一水呈至姥姥面前,弥补我的遗憾。(33)今年年初,我在沈阳老家待了数月,隔几天就去陪姥姥看电视。困了,就窝在她的床边眯一小会儿,如那十九年里一般平常。几次醒来时,我都发现姥姥正侧身注视我的脸,眼神里有种道不明的东西。半小时前,她还不认得房间里其他的亲人,可她一直叫着我的名字,翻来覆去地讲述我幼时的趣事,惹得其他家人嫉妒不已。(34)“姥姥,有一天你不会忘了我的名字吧?”(35)“郑执,郑执。”她像在念某种拯救记忆的咒语。(36)我将泪水噙在眼里,不敢直视她最近一次因摔倒而撞成青紫色的眼眶。(37)“那你叫什么名字?”(38)“啥兰来着,不记得了。”(39)“会写吗?”我调侃她。(40)她只“嘿嘿”一笑,懒得理我,奋力用手肘撑起身子要看电视了。(41)电视打开,正巧某个旅游节目在播。屏幕里汪洋一片,竟是马尔代夫。(42)她努努嘴,意指海滩边上嬉戏的几个比基尼美女,慢吞吞地说:“穿得太少了。”我被她逗乐,调大电视音量,问她:“大海,漂亮吗?”她点点头:“漂亮。”(43)“这是马尔代夫。”我趴在她耳边问,“还记得马尔代夫吗?马尔代夫是哪来着?”(44)“知道。”她眼睛没有看我,始终盯着电视机里的那一片蔚蓝,撇撇嘴,很不屑地说,“我家。”(45)我泪如雨下。(读者2017年10期)11 . 第段中说“我姥姥,山东泰安人”,那么怎么理解题目“姥姥来自马尔代夫”?12 . 第(44)段中加点词语“很不屑”一词,怎么理解?13 . 第(26)段中加点词语“哏”,在文中是什么意思?14 . 第(3)段中划线句中加点词语“有文化”和“文盲”,是不是相互矛盾?为什么?起初我以为她别出心裁、故意为之,后来才弄明白那些故事她大多只记了个开头,后面都是随讲随编,竟都能自圆其说,真有文化。可谁能想到这么有文化的一个人,竟是文盲。15 . 有人说将第段去掉,文章更合适。你怎么看?三、句子默写16 . 默写。无丝竹之乱耳,_。杨花榆荚无才思,_。出淤泥而不染,_。_,寒光照铁衣。杜甫望岳中的诗句“_,_”和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诗句“_,_”都表现了诗人登凌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四、对比阅读(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卖油翁)(乙)赵襄子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子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于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韩非子喻老)(注释)御:驾车。 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 易:更换。 调:协调。 诱:引导。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17 .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释担而立(放下)B徐以杓酌油沥之(慢慢地)C而后可以进速致远(达到)D先则恐逮于臣(抓住)18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康肃笑而遣之何陋之有B三易马而三后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C以钱覆其口以为顺流下矣D赵襄子学御于王子期山门圮于河19 .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和文章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甲文作者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乙文作者韩非子是战国时期的法家代表人物。B甲文中“射”和乙文中“御”都属于古代“六艺”的范畴,“六艺”还包括礼、乐、书、数。C甲文告诉我们熟能生巧的道理;乙文告诉我们发奋图强的弱者也能战胜骄傲自满的强者。D甲文康肃的“笑”既是有所领悟也是自我解嘲;乙文赵襄子认为“三后”的原因是王子期所授未尽。20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2)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五律喜闻捷报毛泽东一九四七年中秋步运河上,闻西北野战军收复蟠龙作。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佳令随人至,明月傍云生。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满宇频翘望,凯歌奏边城。(注)度:通“渡”,过的意思。21 . “每逢佳节倍思亲”,诗中最能表达这层感情的是第_联。22 . 这首诗是毛泽东喜闻捷报后诗兴大发而作,诗歌情景交融,耐人寻味。请从写景的角度赏析诗歌的首联。六、语言表达23 . 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初中语文课文文质兼美,常常令我浮想联翩,获益良多。鲁迅的藤野先生让我仿佛听见那位良师抑扬顿挫的教导;高尔基的海燕让我恍然看见那群海燕矫健无畏的英姿;(1)_;(2)_。七、名著阅读2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1)王伦便起身把盏说道:“感蒙众豪杰到此聚义,只恨敝山小寨是一洼之水,如何安得许多真龙。聊备些小薄礼,万望笑留。烦投大寨歇马,小可使人亲到麾下纳降。”王伦说这番话的用意是什么?这番话给王伦带来什么后果? _(2)“在拉格多的科学院,科学家们提出了无数巧妙的建议,唯一让人觉得烦扰的是,所有的计划到现在一项都没有完成,全国上下一片废墟,房屋颓圮,百姓缺衣少食,景象十分悲惨。”格列夫游记(选文一)“我们走进了美丽无比的一片田野农舍彼此相隔不远,修建得十分整齐;田地四周都被围了起来,里边有葡萄园、麦地和草地他告诉我,同胞们都嘲讽他,看不起他,说他自己的事料理得不行,哪还能给国王树立好榜样”格列夫游记(选文二)选文中格列夫来到了 _国,这两段文字采用了_手法,从中你看到了这“同胞”身上_的特点。八、作文25 . 作文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作文。大自然中,背阴的地方,往往环境幽暗,氛围清冷;向阳的地方,常常生机勃勃,春意盎然。人生也是如此,面向阳光,我们便常拥有春天般的生活。请以“向阳春常在”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不得抄袭。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二、现代文阅读1、2、三、句子默写1、四、对比阅读1、五、诗歌鉴赏1、六、语言表达1、七、名著阅读1、八、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