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期中测试语文试题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1014892 上传时间:2020-04-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期中测试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期中测试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期中测试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期中测试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字词书写1 .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嶙峋( )啜泣( ) 头晕目眩( )小心翼翼( )二、现代文阅读让“低碳”成为一种习惯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低碳”之风扑面而来,一时间,“节能减排”“低碳生活”成为当下的流行语。“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等新概念、新政策在世界各国风起云涌。何谓“低碳生活”?顾名思义,就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简单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通过对居家、办公、交通、出游等个人生活方式或者消费习惯的简单改变,直接或间接地实现节能减排,最终达到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推行“低碳生活”,要从转变理念做起。努力降低碳排放,实现低碳发展不仅是为拯救地球家园所做出的行动,也是为了使我国走上节能减排的新兴工业化道路,最大限度地节约有限资源,提高利用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倡导“低碳生活”,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应有之义,必须树立与之相应的理念。要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开展专项宣传活动,向公众介绍日常生活中如何减少碳排放,让“低碳”理念融入大家日常生活,并开展节水节电节气活动,以实际行动为节能减排做贡献。过“低碳生活”,要从小事做起。“低碳生活”与我们息息相关,涉及衣、食、住、行、用的方方面面。据生命时报报道,少买一件衣服可减少二氧化碳25千克,少喝05千克酒,可减排二氧化碳1千克,少用01立方米装修用木材,可减排二氧化碳643千克,少用1个塑料袋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01克,少开一天车可减少98千克二氧化碳就个人而言,过“低碳生活”,完全可以从改变一些生活细节入手,从点滴做起,积极实践“低碳生活”,让 “低碳”改变我们的生活环境,成为一种时尚。倡导“低碳生活”,要强化责任意识。在生活中如何减少碳排放量,如何抑制全球变暖,我们承担着共同的责任。为了将来能喝上干净水、呼吸到新鲜空气、吃上放心食物,每个人都应“责”字当头。要把低碳工作、低碳生活作为一种正确的习惯培养起来,作为勤俭节约的重要内容来发扬,从现在做起,从日常工作做起,杜绝长明灯、长流水;平时少乘车多走路,少坐电梯多爬楼;多用网络办公,少用打印机;开短会、讲短话、行短文,改变那种高消耗、低效益等现象。总之,人人注意节能,事事讲究减排,处处推崇环保,就能形成巨大的“低碳”力量。2 . “简单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请根据文意解释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3 . 文章第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 . 关于怎样过“低碳生活”,文章给出了那三条建议?(用原文回答)5 . “节能减排”过“低碳生活”,你还能提出哪些好的建议?请简要写出三条。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乙)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 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者吾非其师。”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嗜学饥渴,然遭乱世,且贫无书。尝从日者家见书疏义,因请寓宿,手抄归。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 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而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 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四十五)注释:许衡:元初大臣。官至集贤大学士。 怀之河内:怀,怀州。治所在河内(今河南沁阳)。 过:过人之处。 更:更换。 日者:古时称占卜的人。 书:也叫尚书,书经。疏义:指为古书旧注所作的阐释。 寓宿:指在别人家借宿。 易王辅嗣说:王辅嗣对易的解说。6 .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_)(2)色愈恭,礼愈至(_)(3)师谓其父母曰(_)(4)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_)7 .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2)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8 . 用“/”为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断两处)儿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者吾非其师9 . 两则短文的主人公幼时读书的经历极为相似:因家贫,都做过 _的事。因求名师难,(甲)文中的“余”曾经_;(乙)文中的许衡曾经“更三师”。因遭逢乱世,许衡又多了_的经历。两人都格外珍惜学习的机会,发奋读书,最后都学有所成。10 . 如果将(乙)文第二段删去,是否会影响我们对许衡的优秀品质的认识?请说说你的意见。四、句子默写11 .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2)_,柳暗花明又一村 _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3)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4)陋室铭里描写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_,_.(5)默写己亥杂诗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两首古诗,回答问题。【甲】送别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乙】问刘十九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12 . 完成填空。【甲】【乙】两诗中所用的意象都鲜明突出,其中都蕴含着作者的深情。【甲】诗中的明年绿的“春草”表达了王维的_;【乙】诗中的红泥“火炉”则表达了白居易的_。13 . 欣赏评析。【甲】【乙】所写的时间都是“日暮”。下面两首依托原诗写的“日暮”自由体小诗,你更欣赏哪一首?请结合原诗内容说明理由。 【甲】日暮黄昏一下子有了重量,柴门掩不住山中的时光。心中陡然间遍生春草,明年的木屐能否把山路敲响?【乙】日暮沉沉的云朵压在屋檐,火炉上氤氲着酒的醇香!一封请柬从心中出发,让新酒在落雪的夜晚温暖心肠!_六、语言表达14 . 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今年7月,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会迎来一次日全食。本次日全食持续时间长达两个多小时左右。日全食这一天文奇观,将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江苏正在系列开展日全食科普宣传活动。第句,修改意见:第句,修改意见:七、名著阅读15 . 名著阅读(1)横线上填写与名著内容相对应的书名或人名。(范围为指定的名著阅读书目)“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把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段文字是出自苏联小说,这是书中主人公“_”对生命的诠释。文学作品中的典型形象往往具有相似性。_(填作品)中的范进醉心功名利禄,引出一幕幕啼笑皆非的悲喜剧,让我们联想到孔乙己深受科举毒害,最终造成了他的悲剧命运。(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和三个徒弟西天取经的故事,海底两万里讲述了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教授等人海底旅行的故事,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唐僧和尼摩船长在带领团队的过程中,个人的性格对团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任选其中一人结合具体情节,试着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_八、综合性学习16 . 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为了缅怀五四先驱崇高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学校组织了以“缅怀五四,担当时代”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宣传标语我来拟)在活动启动仪式上,校长做了精彩的演讲,以激发大家的参与热情,下面这段话是校长演讲稿节选,请你据此拟定一条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今天,五四先驱们为之求索的民族复兴道路在我们脚下延伸,历史的新征程正由我们开启。岁月不老,青春不朽;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理想,在复兴的壮阔征程激扬青春力量,我们就能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走好自己的人生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和力量。宣传标语:_,_。(活动栏目我来设)学校“绿源文学社团”拟出“缅怀五四”专刊,征求栏目设置建议。请你仿照栏目一,再设置两个栏目。栏目一:屈辱历史:五四运动背景栏目二:_栏目三:_(演讲比赛我主持)班主任张老师要组织开展“让五四精神照亮未来”演讲赛,你很想担任演讲赛的主持人,你对张老师说:“_”(语言要简明、连贯、得体)(历史担当我探究)我们即将成为新时代的青年,新时代的青年应有怎样的历史担当?请综合探究下面两则材料,做出你的回答。材料一: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材料二: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的呼唤,是青年义不容辞的担当,是青年无上光荣的重任。探究结果:_九、作文17 .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站点,既是匆匆而过的栖息处,也是暂时的落脚点;既是旧行旅的终点,又是新行程的起点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站点组成了一个人生命的完整链条。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以“每个站点都有风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要求:确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字词书写1、二、现代文阅读1、三、文言文阅读1、四、句子默写1、五、诗歌鉴赏1、六、语言表达1、七、名著阅读1、八、综合性学习1、九、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