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A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1006438 上传时间:2020-04-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A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A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A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A姓名:_ 班级:_ 成绩: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选择题1 .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秦始皇、秦桧都姓秦。B“朴”,在姓中既可以读“pio”,又可以读“p”。C“阎”当姓用可以简化成“闫”。D“区”,在姓中应读“u”。2 . “敲成玉馨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描写声音为主,表现出“玉磐穿林响”的高亢,忽又转作“玻璃碎地声”的清脆。B这两句诗表现出儿童以冰为磬、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C这两句诗描绘了孩子从金色的盆子里取出冰,用彩色的丝线穿上,用手提着,颜色艳丽,充满情趣的情景。D让我们仿佛看到了诗人远远地看着孩子们戏耍、听着孩子们呼喊,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的景象。3 . 下面语句排序最恰当的是( )首先设法安慰自己,树立信心,稳定情绪,消除心理障碍。遇到无法下笔,思路阻塞,判断不清的难题时,不要着急。心里平静后再冷静思考就不怕难题了。这时候,你应该设想,别人也难,何必畏惧呢?ABCD4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浪淘沙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有“诗豪”之称。浪淘沙的前两句中的黄河具有乘风破浪、一往无前的顽强性格。B“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句诗中的“四百八十寺”是实指,说明寺庙很多。C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说明文,本文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D青山不老讲述的是中国农村的-位山野老农,将毕生精力用于植树造林工作,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造福子孙后代的故事。二、填空题5 . 读句子,完成练习。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这句话介绍了“我们”姐弟几人在母亲的支持下_、_的过程。从加点词中可以体会到_。6 . 看拼音写词语。wn du n zho sh sh y kui(_)(_)(_)(_)7 . 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做题。(_)填海(_)移山含辛(_)艰苦(_)千里(_)(_)尽瘁扶(_)济(_)赴汤(_)(_)相照百折(_)冲(_)阵任劳(_)1.再写出两个与画波浪线的词语一样出自神话故事的词语。_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下面的句子中。(1)为了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贸易等方面的交流,张骞(_)地从汉唐古都长安来到了西域。(2)在泰国,象曾经驮着武士在战场上(_),攻城守垒,为泰国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3)为了蜀国的发展,诸葛亮(_),死而后已。(4)经过十几年的交往,张军和李华已经成为(_)的朋友。8 . 默写1、移舟泊烟渚,_。宿建德江2、黑云翻墨未遮山,_。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3、_,水村山郭酒旗风。江南春4、五岭逶迤腾细浪,_。七律长征9 . 我会查字典。“连”用部首查字法先查偏旁_,再查_划;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_,再查音节_,在字典中它有以下几种解释:连接;相连连续,不停止牵连。在“那美丽如画的山水,怎能不令人流连忘返?”一句中应选第_种解释。三、语言表达10 . 我会照样子改写句子。例:我们怎么能忘记妈妈的爱呢?我们不能忘记妈妈的爱。1.作为学生怎么能不遵守学校的纪律呢?_2.他那勤奋学习的精神,怎么能不值得大家学习呢?_3.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_例:我把作业做完了。作业被我做完了。4.农民伯伯把果园里的果子摘下来了。_5.我把家里的老鼠消灭了。_例:夏天的太阳很热很热,像一个大火球。6.湖水很清很清,像_。7.稻谷很黄很黄,像_。11 . 情境交流1自习课上,同学们正在认真地做作业,玲玲有道数学题不会做。她突然走到班长的身后,拍着班长的肩膀,大声地说:“喂!这道题怎么做啊?”班长抬头看了玲玲一眼,皱着眉头没有理她,继续埋头做题。(1)你觉得玲玲这样做好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_(2)从这个情境中我知道:请教别人要_,一定要学会运用_。四、现代文阅读阅读理解北京的春节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一一风筝、空竹、口琴等。孩子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们最喜欢。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春节眨眼就要到了啊。除前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一按老习惯,店铺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元旦,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男人们年前到亲成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雄,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騎者的美好姿态和娴熟技能。多数铺户在初六开张,又放鞭炮,从天亮到清早,全城炮声不绝。除了卖吃食与其他重要日用品的铺子,大家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着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游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要。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官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过了灯节,天气转暖,大家就又去忙着干活儿了。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12 . 北京的春节作者是_,原名_,字_,其代表作有小说_、_,话剧_、_。13 . 课文按照_顺序展开,对照上文,完成内容梳理:腊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_正月十九春节结束,学生上学,大人做事14 . 分析第1段“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各种”反复出现三次,强调_;“不是而是”表现作者的_之情,传递出作者对_,强化了腊八粥带来的_的感受;而“农业展览会”则运用_,形象地写出了_。15 . 下列剧中的加点词语换成括号里的词语好不好?为什么?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零食)。_请在第段中找出有此类似表达效果的句子:_16 . 文章略写的是_,详写的是_,这样写的好处是:_17 . 第11段中“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中,“又”字如何理解?_读一读,做一做。花园和果园我们村种了许多果树。春天,果树开花了。梨花开了,苹果花也开了。我们村成了花园。秋天,果子熟了。梨熟了,苹果也熟了。我们村成了果园。18 . “我们村”种的果树有(_)。(填序号)苹果树山楂树李子树桃树19 . _(季节)“我们村”成了花园,_(季节)“我们村”成了果园。(填序号)春天秋天五、信息匹配20 . 选词填空。信用信誉(1)这家企业的(_)度很高。(2)小红是个讲(_)的好学生。尊敬尊重(3)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_)。(4)他为人善良友好,大家都很(_)他。启示启迪启发启蒙(5)这件事情(_)我们,做事情一定不能冲动。(6)这本书的内容浅显易懂,非常适合做孩子的(_)教材。(7)这本书能够(_)孩子的心灵。(8)张老师特别善于(_)学生思考问题。六、书面表达21 . 快乐习作。在你成长的道路中,接受过许多人的爱,有家中亲人的爱、有学校师生的爱、有社会朋友或素不相识人的关爱请选择其中给你印象最深的一次,写下来。要求:内容具体能表达真情实感题目自拟字数在400字以上。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二、填空题1、2、3、4、5、三、语言表达1、2、四、现代文阅读1、2、五、信息匹配1、六、书面表达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