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测试)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0995521 上传时间:2020-04-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每位共产党员都必须坚持原则,保持纯洁的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绝不能首鼠两端,更不能见风使舵。B在我国第二艘航母的设计建造过程中,工程师们充分发扬锲而不舍的工匠精神,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C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朗读者,是大家喜闻乐见的文化节目,像一道清流浸润人心,掀起了全民朗读的热潮。D初夏时节,安顺旧州山里江南百花争艳。各地游客慕名而来,趋之若鹜。2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范进中举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节选自儒林外史。作者把士子们热衷功名、乡人们趋炎附势的社会风气刻画得淋漓尽致。B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开篇提出对方观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然后对它进行驳斥,并提出自己的论点:中国人没有失去自信力。C谈读书的作者是英国哲学家、作家培根,他还著有随笔新工具等。D热爱生命是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创作的,描写了一个淘金者在荒原上迷路,最终顽强活下来的故事。3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灯笼桑梓四时具备B勋章错综不屑置辩C惘然喧闹富丽堂黄D锦鳞恣雎阴风怒号4 . 下面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一项是( )A面对各种突发事故,很多没有经验的司机都束手无策,不知道该怎么处理。B他拣好了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和烛台,一杆抬秤。C在河流,沙漠和人三者之间,有了树,一切都会变得和谐起来。D英国诗人雪莱在他著名的西风颂里写道:“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5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不仅要落实到位,而且要宣讲到位。B经过持续不断的环保治理、重拳出击,让我们的山变得更青了,水变得更绿了。C能否切实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成功创建文明校园的关键。D近年来非洲年轻人学习汉语的热情不断高涨,他们越来越倾向于把汉语作为到中国寻找梦想的工具。6 . 下列各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溃退(ku)滞笨(zh)丧事(sn)寒噤(jn)B舀水(yo)垂髫(tio)箱箧(qi)瓦砾(l)C悠闲(yu)颓(tu)唐俨然(yn)锐不可当(dng)D蹒跚(pn)阻遏(y)荒谬(mi)愧(ku)怍(zu)二、字词书写7 . 请用漂亮的书写,把下面的句子写在田字格内。如饥似渴地从书籍中汲取营养。三、现代文阅读无法不对你残酷(安宁)弟弟考上北京的大学时,与我当年一样大,17岁。母亲要我回去接他上学,正在北京工作的我想起这么多年一个人走过的路,便坚决地拒绝了。我说:“有什么不放心的,一个男孩子,连路都不会走,考上大学有什么用?”弟弟不善言语,略略羞涩,普通话又说得蹩脚,扫一下眉眼,便知道是乡村里走出来的。在经历了一个艰难的旅程之后,弟弟终于站在了学校门口,我笑脸迎上来,他的泪一下子流了出来。眼前这个瘦弱青涩的少年,头发蓬松,满脸汗水,嘴唇干裂,额头上有一道轻微的伤痕,看着他我有一刹那的心疼,抬手给他温暖的一掌,说:“祝贺你,终于一个人闯到北京来了!”临走的时候,只给他留了两个月的生活费。我看见他站在衣着光鲜的学生群里,因为素朴而显得那么落寞和孤单。多么像刚入大学的我,因为卑微,进而自卑。我笑笑说:“北京是残酷的,也是宽容的,只要你用心、努力,你也会像姐姐那样,自己养活自己。”我知道弟弟年少,对此不会有太多的理解。他只是难过,为什么那么爱他的姐姐,在北京待了几年,便变得如此不近人情?一个月后,弟弟打电话来,求我给找份兼职。我说:“你的同学也都有姐姐可以找吗?”他没说什么话,便啪的挂断了电话。顷刻,母亲的长途便打了过来,她几乎愤怒地说:“你不给他钱就算了,连份工作也不帮着找,他不依靠你还能依靠谁?”我不知道怎么解释才能让母亲明白,我只是觉得我所吃过的苦他也应该能吃。因为我们都是乡村里走出来的孩子,如果自己不能闯出一条路来,贫困不仅会把所有的希望都熄灭掉,还会留下无穷的恐惧。我最终还是答应母亲,给弟弟一定的帮助。但也只写了封信,告诉他所有可以收集到兼职信息的方法。这些我用了四年的时间积累起来的“财富”,终于让弟弟在一个星期后,找到了一份在杂志社做校对的兼职。在他领了第一份工资后,我去赖他饭吃,他仔细地将要用的钱算好,剩下的,只够在学校食堂里吃顿“小炒”,但我还是很高兴,不住地夸他。他低头不语,忽然像吐粒沙子似的狠狠吐出一句:“同学们都可怜我,这么辛苦地自己养活自己;别人都上网聊天、打游戏,我还得熬夜看稿子;钱又那么少,连你工资的零头都不到!”我笑道:“可怜算什么,我还被别人耻笑过呢!在现实面前,你如果不用心、不努力,连腰板都挺不直的。”之后的日子,弟弟很少再打电话来。有一次我打电话去,他不在,他的舍友很惊讶地说,他从来没有说过有个在北京工作的姐姐。我知道弟弟仍无法理解我的残酷,但我深知,嘲弄和讥讽,自信与骄傲,都是要经历的,只有这样,他被贫穷折磨着的心,才会愈加坚韧顽强。学期末,我们再见面,是弟弟约的我。在一家算得上档次的咖啡吧里,他很从容地请我“随便点”。面前这个衣着素朴但充满自信的男生,嘴角,很持久地上扬着;言语,也是淡定沉稳;眉宇里,竟是有了点男人的味道,终于不再是那个说话吞吐遇事慌乱的小男孩。在这短短的半年里,他做过校对,卖过杂志,当过家教,刷过盘子,而今,他又拿起了笔,记录青春里的欢笑与泪水,并因此赢得更高的报酬和荣光。他的成熟,比初到北京的我,整整提前了一年。看着眼前从容、自信、淡定、沉稳的弟弟,喝着醇香的咖啡,一种欣慰涌上心头外面飘起了雪花,我们细细地品味着苦中带甜的咖啡,慢慢地欣赏着这个美丽的城市。(文章有删改)8 . 阅读全文,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时间情节“我”的态度或情感弟弟考上北京的大学时(1)拒绝弟弟站在学校门口时我笑脸迎上独闯北京的弟弟(2)弟弟领了第一份工资时(3)高兴学期末弟弟请我喝咖啡(4)9 . 文中多处用了对比手法来突出主题。如第段:弟弟的寒碜与同学们的衣着光鲜形成对比;如第段:母亲对弟弟的态度与我对弟弟的态度截然不同形成对比;请在文中再找出运用了对比手法的一处,并分析这一处的作用。10 .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有什么不放心的,一个男孩子,连路都不会走,考上大学有什么用?”姐姐的这句话,表现了姐姐对弟弟的冷漠与鄙视。B文中的姐姐拒绝回家接弟弟上学、只给弟弟留两个月的生活费、不直接帮弟弟找兼职工作、弟弟诉苦时不资助他,这一切都表明姐姐对弟弟不近人情、很残酷。C文章标题“无法不对你残酷”意思是姐姐迫于对弟弟在生存和发展方面的考虑,不得不对弟弟实施看似残酷的挫折性教育,实际是姐姐对弟弟特有的爱的表现,标题既点明了文章主旨,又是行文线索。D文中的姐姐是一个表面看似不近人情、冷漠、残酷但实际上是一个很懂得教育方式的人,她虽然没在物质上给予弟弟太多的帮助,却给了弟弟不尽的精神财富。E. 文章第段和第段都有对弟弟的具体描写,作者这样写主要是想通过类比,表现出弟弟历经磨难终于成熟起来的状态;同时也暗示了姐姐对弟弟的残酷收到了很好的效果。11 . “外面飘起了雪花,我们细细地品味着苦中带甜的咖啡,慢慢地欣赏着这个美丽的城市。”请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结合原文和“链接材料”,说说文中姐姐的行为和农民工的留言,给了你怎样的启示或感悟? 【链接材料】2017年8月,河南省实验中学开学第一天,教室黑板上一段落款为“农民工致所有的莘莘学子”的留言受到追捧。“不奋斗,世界那么大,你靠什么去看看”,“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片海,自己不扬帆,没人帮你启航”尽管寥寥数语、字迹潦草,却“胜过千言万语,让人震撼”。阅读文章,回答问题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着上面,两脚再向上;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12 . 语段选自背影,作者是_。13 . 文中括号内应填入的动词恰当的是( )A吊 缩 拉B攀 勾 搀C攀 缩 搀D吊 勾 扶14 . 第节划线句“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从文中看,“我”眼中父亲的“迂”表现在哪些方面?15 . 对文中划线句的理解正确的是( )A“扑扑身上的泥土”是因为刚才爬月台时蹭了一身土,父亲喜欢洁净,所以扑扑身上的泥土以后心里就轻松了。B“泥土”照应了父亲爬月台的情节,“轻松”是因为买的橘子并不太重,父亲在暗示儿子自己并不累,是父亲一片爱子之心的自然流露。C“泥土”表明当时的环境很脏,“轻松”是说父亲为能给儿子买来橘子而感到心满意足,同时在暗示儿子自己并不累。D“泥土”照应了父亲爬月台的情节,“轻松”说明不是真轻松,是说父亲为能给儿子买来橘子而感到内心满足,是父亲一片爱子之心。16 . 第节划曲线的句子运用了_描写,简要分析这样描写的作用。_17 . “我”看到父亲艰难地爬上月台的样子,“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说说作者此时此刻是一种怎样的心理感受?四、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8 . 解释下面句子中带点的词。湖中人鸟声俱绝。 余拏一小舟。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客此。19 . 对下面句子带点的词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上下一白。一片B惟长堤一痕。 一道C湖心亭一点。一点D与余舟一芥。一个20 . 下面句子中带点的“是”用法与其它不同的一项是( )。A是日更定矣。B是金陵人。C是进亦忧退亦忧。D是天时不如地利也。21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五、情景默写22 . 根据提示填空。(1)_,君子好逑。(2)_,悠悠我心。(3) 坐观垂钓者,_。(4) 小石潭记中写水却一字都不提到水的句子是:_。(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一扫离别愁云,给人以积极向上力量的诗句是:_,_。(6)请写出连续两句运用修辞的诗句:_,_。六、诗歌鉴赏23 . 名著阅读:(4分)小小的花也想抬起头来感谢春光的爱然而那深厚的恩慈反使他终于沉默母亲啊你是那春光吗?这首诗出自冰心的繁星春水,其作品以宣扬“”著称。这首诗借助“小小的花”表达_情感。其作品主题还包括 _和 _ _的感情基调。七、名著阅读24 . 学校开展“整本书阅读”系列活动,七年级的阅读书目之一是朝花夕拾。在“专题研究环节”,你们组选择的是“鲁迅的爱与憎”,请你选取以下篇目中的人物、事件具体阐述鲁迅“爱与憎”的体现。备选篇目:阿长与藤野先生琐记五猖会(提示:可以是对于同一个人物的感情,也可以是对不同的人物的感情。)25 . 名著阅读 (1)朝花夕拾中刻画的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妇女形象有 _和_。(2)下列民间故事不是二十四孝图范畴的是:(_)A卧冰求鲤B郭巨埋儿C闻鸡起舞D老莱娱亲八、综合性学习26 . 语言交际时应该认真倾听,机智应对。下面是大学生求职时考官的话,请说出他的言外之意,并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应对。你成绩优秀,直率单纯,将会很有前途,可我们的工作需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言外之意:_应对:_九、作文27 .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在回忆研制核潜艇经历时说:潜艇的重心和重量直接关系它的不沉性, 所以要求特别苛刻,当时我们没有高科技手段控制,就想了个“土办法”在船台入口处摆了 个磅秤,只要拿进船台的不管是什么都要过秤并记录在案;同样的,施工过程中拿出船台的任何 东西也要称一称几年来天天如此。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得抄袭、套作。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卷面书写要求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二、字词书写1、三、现代文阅读1、2、四、课内阅读1、五、情景默写1、六、诗歌鉴赏1、七、名著阅读1、2、八、综合性学习1、九、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