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一)科学试题(word版)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0966024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一)科学试题(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七年级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一)科学试题(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七年级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一)科学试题(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一)科学试题(word版)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流程图有利于我们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以下流程图有错误的是A刻度尺使用:认(量程+最小刻度)量(规范)读(准确值+估计值)记录(数据+单位)B观察草履虫:滴培养液到载玻片肉眼和放大镜观察盖盖玻片、低倍显微镜观察外形和运动C托盘天平使用:调平(平衡螺母)称量(左物右码、用砝码和游码调平)整理D判断视野中污物位置:移动装片转动物镜转换器调节反光镜2 . 甲、乙两位同学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直尺分别测最同一物体的长度,甲的记录是23. 06厘米,乙的记录是23. 061厘米。你认为符合测量要求的是( )A甲B乙C都符合D都不符合3 . 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人正常步行时,每步约0.5mB做一遍中学生眼保健操的时间约需5sC人的正常体温为42D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mm4 . 做某实验需要量取45ml的水,最好选用下列仪器中的( )A50ml的烧杯B10ml的量筒C250ml 的量杯D50ml的量筒5 . 量程都是100的甲、乙、丙三支酒精温度计,分度值都是1,甲玻璃泡的容积大些,乙、丙相同,甲、乙玻璃管的内径相同,丙粗一些,由此可判断这三支温度计相邻的两条刻度线间的距离( )A甲最长,丙最短B甲最短,丙最长C乙最长,但不能比较甲与丙的长度D乙最短,但不能比较甲与丙的长度6 . 在刚过去的“双11购物节”中,小兰想要在网上买一双运动鞋。网上买鞋没法试穿判断是否合适,只能通过鞋码对照。因此小兰用一把皮卷尺去量自己脚的长度。若在测量过程中,小兰拉紧了尺子量出自己的脚长为230毫米,请对照下面的表格,她应该选择哪个尺码的鞋子?( )A37码B36码C38码D35.5码7 . 往量筒里加入一定量的液体,当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时为12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时为3mL,则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A小于9mLB大于9mLC等于9mLD无法判断8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滤纸上称量B用10 mL量筒量取8.58 mL蒸馏水C氯化钠、硝酸银、碳酸钠三种无色溶液可以用稀盐酸来鉴别D制取氧气时,用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反应,并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9 . 小柯同学自制了一支温度计,在0时水银柱长10厘米,在100时水银柱长60厘米,他用该温度计测量一杯水的温度,此时水银柱长25厘米,则这杯水的温度为A70B30C12.5D5010 . 如图所示是测量某种硬币直径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ABCD11 .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测木板长度B测木块质量C测液体温度D测液体体积12 . 小明有一支特殊的温度计,它的刻度是均匀的,但读数不够正确,在冰水混合物中的读数是4C,放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里的读数是96C,用这支温度计测一杯水的温度时读数为20C,你能帮他算算这杯水的实际温度吗?( )A16CB17.4CC18.4C D24C13 . 有些量的大小不容易直接观测,但它的变化时引起其他量的变化却是容易直接观测的。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下列测量仪器中不是利用这种思路制作的是( )A温度计B量筒C弹簧测力计D压强计14 . 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安全常识。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室内起火时,立即打开门窗通风B炒菜时,油锅过热着火,立即加人青菜灭火C液化气、煤气泄漏起火时,首先关闭气体阀门D被围困在火灾区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逃生15 . 小欣在期末考试之前整理了测量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而引起结果错误的情况,其中判断正确的是( )A用皮尺环绕圆柱体一周测量其周长,若将皮尺拉得太紧,长度偏大B从装有80mL液体的量筒中倒出10mL,倒好时俯视读数,体积偏大C用体温计测量人体的口腔温度,将体温计拿离口腔读数,温度偏低D用天平称量物质的质量时,发现使用了已经磨损的砝码,质量偏小16 . 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9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38和40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 )A38,39B39,40C38,40D39,3917 . 为比较蔬菜中维生素 C 含量,小明同学根据维生素 C 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四支同样的试管中分别加入 2 毫升相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然后用滴管分别向其中滴加黄瓜、青椒、芹菜、白菜的汁液,边滴边震荡,直到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止,实验结果如下:黄瓜汁青椒汁芹菜汁白菜汁高锰酸钾溶液(2 毫升)14 滴18 滴15 滴11 滴据表可知维生素 C 含量最少的蔬菜是A黄瓜B青椒C芹菜D白菜18 .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测木板长度: B. 倾倒液体:B点燃酒精灯: D. 测液体体积:19 . 小驰同学查阅资料得知,鼠妇(潮虫)适于生活在20左右的阴暗环境中。为了进一步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但有多处不够严谨。小龙同学提出下列修改意见,你认为必须采纳的是( )位置鼠妇光照温度土壤湿度纸盒左半侧10只阴暗20适宜纸盒右半侧10只明亮30适宜A挑选爬行较快的鼠妇作为实验对象B纸盒左右两侧都应保持阴暗C纸盒左右两侧都应保持30D减小纸盒左侧土壤的湿度二、填空题20 . 在下列空格中填上合适的单位或数值。(1)一瓶色拉油的体积为4_(2)一枚硬币厚度为2.1_(3)人的大拇指指甲的面积约为1.5_(4)一个高中生的身高约为170_(5)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直径约为10 _(6)小明跳高的成绩为110_(7)1.25升= _立方厘米,2700微米=_厘米=_纳米,0.02米2=_厘米2(8)如图甲、乙、丙、丁、戊五个图中,读数分别为:甲_乙_丙_戊_21 . 填上合适的数字或单位:(1)某同学身高17.0_(2)我们正在喝的温开水的温度为45_(3)3千米=_厘米;(4)550毫升=_立方厘米;22 . 在学习科学过程中,大家要学会利用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来检验自己的观点,下列仪器中,用来加热的是_,取用少量固体药品的是_,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常用来搅拌的_。(填序号)(1)烧杯(2)滴管(3)酒精灯(4)玻璃棒(5)药匙(6)试管23 . 请你设计测量一只乒乓球体积的实验方案,有如下器材可供选取:量筒、刻度尺、水、细线、量杯、细针、铁块。(1)实验所需器材:_。(2) 测量步骤:_24 . 测量是一个把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使用测量工具前应观察量程和分度值。请认真观察下图,并把读数记录下来:(1)图1中圆的直径是_cm;(2)图2中温度计的读数是_。25 . 如图甲,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然后,先把左手放入温水中,感觉温水的冷热程度;再把右手放入温水中,感觉温水的冷热程度,如图乙。先后两次对温水冷热程度的感觉是_(填“左手感觉热些”“ 右手感觉热些”或“一样热”)。这一现象表明_(填“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可靠的”或“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不可靠的”)。26 . (1)如图,表示测定金属丝直径的办法,根据图示情况,回答细金属丝的直径是_;(2)如图甲温度计的读数为_;乙温度计的读数为_;(3)如图是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图示,图中的名称。_;_。置气密性良好的现象是:_。27 .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中仪器的读数是必不可少的。根据下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寒暑表的最小刻度值是_,读数是_。(2)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_,小球的直径是_。(3)物体的质量是_。(4)下图中停表显示的时间是_秒。28 . (绍兴-30)生物能否自然发生,历史上曾经做过许多实验。雷迪的实验:如图甲,将两块相同的肉,放到两个一样的瓶子内。一个瓶口封上纱布,苍蝇不能进入;另一个瓶敞口,苍蝇能进入。一段时间后,没有封纱布的瓶内有了蛆。尼达姆的实验:如图乙,将煮沸的肉汤放入一瓶内,立刻用软木塞盖住。几天后,打开瓶子,发现肉汤中滋生了微生物。斯巴兰扎尼的实验:如图丙,将肉汤放入瓶子后,直接将瓶口烧成封闭。第一次加热至沸腾2分钟,几天后肉汤中仍发现微生物。第二次加热至沸腾1小时,几天后,肉汤中没有发现微生物。巴斯德的实验:如图丁,将肉汤放入曲颈瓶,加热至沸腾1小时,几天后,肉汤中未发现微生物。回答下列问题:(1)雷迪实验中,用两个瓶子做实验的目的是。(2)尼达姆的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支持生物会自然发生的观点。(3)斯巴兰扎尼实验对尼达姆实验的改进是基于的猜想。(4)若把巴斯德实验中的瓶颈在A处折断,几天后,曲颈瓶中 (选择“会”或“不会”)出现微生物。三、探究题29 . 为了探究“肉汤变质的原因”,小伍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甲、乙、丙三套装置连接好,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肉汤沸腾15分钟,然后将甲、乙装置放在室温为25 的环境中,丙装置放入冰箱中。三天后,甲装置中的肉汤变质了,乙、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请据此分析:(1)将装置中的肉汤煮沸的目的是。(2)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的原因是_(填序号)。A室温保持在25 B弯管阻挡了细菌进入肉汤中C选用的肉比甲的好D没有空气进入乙装置内(3)这个实验说明了肉汤变质的原因是。(4)甲、丙组对照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5)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的原因是。30 . 我区某校的同学为探究种子的结构和萌发,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实验一: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在实验中,选取四个干净的锥形瓶,编号为甲、乙、丙、丁,分别加入20粒完整的有活力的种子,在不同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你认为:(1)以上装置中能萌发的是_;丁装置中的种子不萌发的原因是_(2)若要验证适量的水是种子萌发的必需的外界条件,需选择装置_和_;从实验装置和实验条件的控制分析,若只选择乙和丙两个装置,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二:观察种子的结构和萌发过程在实验中,他们画下了菜豆种子及其萌发后的幼苗结构示意图(1)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左图中的_;(2)如图中的7是由左图中的_发育而成;菜豆种子萌发时,营养物质由_提供(3)菜豆开花后,经传粉和受精作用,受精卵将发育成菜豆种子中的结构_(4)在“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中,正确的操作方法是_A观察之前先把种子浸软B用解剖刀把种皮削掉,以便观察内部结构C用显微镜观察种子结构D结构4处滴加碘酒,由白色逐渐变为蓝色31 . 人的指甲是不断长长的,但指甲的生长究竟发生于哪一部位呢?某同学对此提出假设:“指甲变长的原因可能是指甲的根部在不断地生长。”由此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指甲的中轴线上,按图所示涂上指甲油(指甲油比较难擦掉,可以在指甲上保留较长时间);半个月后,观察、测量并分析。(1)如果该同学的假设是正确的,那么一段时间后,他将观察到图中A、B间的距离_(选填“增大”“不变”或“缩短”)。(2)对于指甲的生长,你还想研究的问题有:如指甲会不会横向生长?_。(3)方法迁移:植物茎的生长究竟发生于芽尖端的哪个部位呢?据上述实验启发,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芽的中轴线上,如图中甲所示,画上一条红色竖直线AB(红色竖直线比较难褪去,可以在植物芽上保留较长时间),让植物在黑暗环境中直立生长;几天后,观察现象,结果如图中乙所示。实验中该同学的假设是:植物茎的生长可能发生于芽尖端的_。得出结论:实验中植物茎的生长发生于芽尖端的_部位(选填“AC”“AB”或“BC”)。32 . 乌鸦喝水故事里的乌鸦真的都能喝到水吗(假设水要满到瓶口)?影响乌鸦能否喝到水的因素有哪些呢?小柯找来三个容积不同的圆柱体塑料杯(220ml、300ml、350ml)、同规格小钢珠、大小相近的鹅卵石(比小钢珠大)、沙子、量筒(500ml)、烧杯、水槽等器材进行探究。(1)小柯找来三个塑料杯,目的是研究乌鸦能否喝到水是否与容器的_有关。(2)小柯往一个空杯里加入一些水,再往里投钢珠,发现无论投入多少,水都不能满到杯口。是不是原先杯里的水太少?杯里至少要有多少水才行?为了测出往该塑料杯里投钢珠使水满到杯口需要的最少水量,设计如下方案:将小钢珠填满杯子,然后在量筒里量取一定量的水V0。_。计算出倒入杯里的水量(V0V1),该水量就是采用投钢珠喝到水时杯子里需要装入的最少水量。(3)已知往300ml的杯子里投钢珠测出使水满到杯口需要的最少水量为145ml。现在往空杯里加145ml水后,投入鹅卵石。多次实验发现无论投入多少鹅卵石,杯内水位虽有差异,但都不能满到杯口,接着往其中投入沙子,水面上升并溢出杯口。说明乌鸦能否喝到水,还跟_有关。33 . 一天饭后,孙青同学帮妈妈收拾桌上的碗筷时不小心将一杯水碰倒,他忙拿干抹布去擦,却很难将水擦干。妈妈见状拿了另一块干抹布擦,很快就将桌上的水擦干了。他感到有些奇怪,忙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只是告诉他,我拿的抹布是棉布的,你手里的抹布是涤纶的。他不禁想到一个问题并进行了如下的探究。(1)提出问题:_。(2)建立假设:抹布的吸水能力可能跟布料的种类有关。(3)所需的器材:三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烧杯,质量相同的棉布、麻布和涤纶布各一块,足量的水。(4)主要实验步骤:在三个烧杯中倒入等量的水,分别将三块布放入各个烧杯中让水浸透,然后将三块布分别取出。从方便和准确的角度看,应观察和比较_(填“杯中所剩水量”或“布块所含水量”),并将现象记入下表。布料种类涤纶麻棉杯中所剩水量最多较少最少布块所含水量最少较多最多(5)实验结论:_。(6)炎热的夏天,若人体皮肤被汗浸渍,则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因此从吸水多少这个角度来说,应尽量采用_(填“涤纶”“麻”或“棉”)类的布料来制作夏装。四、简答题34 . 学校的实验桌上摆放着如下器材:三角板一套 (两块),刻度尺一把,大头针以及足够长的白纸条,圆柱体一个. 老师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从中任选器材设计一个测圆柱体周长的实验,误差越小越好。写出实验器材及实验步骤。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二、填空题1、2、3、4、5、6、7、8、9、三、探究题1、2、3、4、5、四、简答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