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A卷(模拟)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0944596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A卷(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新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A卷(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新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A卷(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 (2017七上临河月考) “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农耕种植是人类生活史上的飞跃。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远古居民是( ) A . 北京人B . 山顶洞人C . 半坡人D . 河姆渡人2. (2分) (2019七上蓬江月考) 下面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错误的序号有( ) 几十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一群人在一片原始森林中围捕野兽人工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群居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火以驱赶野兽A . B . C . D . 3. (2分) (2017聊城) 距今约六七千年前,氏族聚落已在中华大地上星罗棋布。代表当时生产力最高水平的生产工具是( )A . 打制石器B . 磨制石器C . 铁农具D . 曲辕犁4. (2分) (2016七上泉州期中) 促使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A . 使用陶器B . 农业的发展C . 能建造房屋D . 火的使用5. (2分) 农耕生活的出现为人类定居奠定了基础,下图所示,居住在该样式房屋中的原始居民分别是( )A . 北京人和半坡人B . 元谋人和北京人C . 半坡人和河姆渡人D . 河姆渡人和半坡人6. (2分) 被称为“人文初祖”的是( )A . 炎帝B . 黄帝C . 尧D . 舜7. (2分) (2017七上启东期中) “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没有文字,就无法全面了解过去的文化和文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最早文字的是( )A . B . C . D . 8. (2分) (2017七上江苏期中) 西周时期,周王朝对墓葬用品有严格的规定。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它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 西周社会腐败现象严重B . 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C . 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D . 西周青铜铸造业落后9. (2分) (2018七上江津月考) 战国时期历时250余年,期间战争此起彼伏,局势跌宕变幻。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军营中的运筹帷幄,外交场合的谋略交锋,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列战役不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是( ) A . 牧野之战B . 桂陵之战C . 马陵之战D . 长平之战10. (2分) (2017七上宁津月考) 2006年7月,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中国安阳殷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殷墟”为我们研究哪一朝代的历史提供了依据( ) A . 夏朝B . 商朝C . 西周D . 东周11. (2分) (2017七上洪泽期中) 战国初年,韩、赵、魏三家卿大夫瓜分了( ) A . 晋国B . 齐国C . 东周D . 楚国12. (2分) (2019深圳模拟) 如图思维导图中说明了分封制( ) A . 诸侯的义务B . 诸侯的权力C . 天子的责任D . 制度的作用13. (2分) 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发展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在战国时期就曾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使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这位思想家是( )A . 孔子B . 孟子C . 荀子D . 墨子14. (2分) (2016七上双台子期末) 在治理人民的方法上,下面两位思想家主张,观点相反的是( )A . 老子和韩非子B . 孟子和韩非子C . 老子和孔子D . 墨子和庄子15. (2分) (2018七上松江期中) 我们经常提醒自己要“克制”,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社会规范。最早倡导这一意识的思想家是( ) A . 墨子B . 孔子C . 韩非子D . 孙子16. (2分) (2017七上海陵期中)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中国古代史,就是一部朝代兴亡史。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 ) A . 夏朝B . 商朝C . 西周D . 东周17. (2分) 在历史课上,同学们畅所欲言,内容涉及:立木为信、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和奖励耕战等。据此判断同学们所谈论的是 ( )A . 商鞅变法B . 北魏孝文帝改革C . 贞观之治D . 开元盛世18. (2分) (2017七上汕头期中) 某著名作家曾经在其作品中有这样的一段描述:“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负责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 ) A . 大禹B . 李冰C . 商鞅D . 郑国19. (2分) (2019七上赵县期中)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进行变法改革,成效最大的是( ) A . 秦国B . 齐国C . 赵国D . 魏国20. (2分) (2014珠海) 中国封建社会历时两千多年,以下哪次变革曾颁布法令: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战,建立县制,推动了本国封建制度的确立?( )A . 商鞅变法B . 秦始皇改制C . 汉武帝罢黜百家D . 孝文帝改革21. (2分) 统一全国后,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太尉一职曾“虚设其位”。对秦朝这一现象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 A . 削弱中央军事力量B . 增强地方军事权力C . 皇帝亲自控制军权D . 丞相、太尉职能合一22. (2分) (2017七上岑溪期中) 宏伟的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秦长城西起_,东到_,下列正确的是( ) A . 临洮,辽东B . 成阳,鸭绿江C . 长安,山海关D . 嘉峪关,山海关23. (2分) (2017七上临沭期中) 史记记载:“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史记记载的是秦朝修筑的( ) A . 灵渠B . 阿房宫C . 骊山陵墓D . 万里长城24. (2分) (2017七上涟水期中) 公元前210年,在辽东守卫长城的弟弟写了一封家书寄给南方家乡的兄长。下列各项是对这封家书描述,正确的是( ) A . 用甲骨文刻写,刻在牛骨上B . 用楔形文字刻写,刻在泥版上C . 用小篆(或隶书)书写,写在木片上D . 用楷书书写,写在纸上25. (2分) (2018七上孟村月考)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秦王”在统一全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国家政权,下列与史实不符的是( ) A . 废除丞相B . 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C . 统一度量衡D . 建立皇帝制度26. (2分) (2017七上南京期中) 为了防御北方少数民族入侵,秦朝修筑了( ) A . 都江堰B . 长城C . 灵渠D . 骊山陵27. (2分) (2019七上福田期末) 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形式,它全面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智慧和核心价值观,在一代又一代国人心中,不断明确着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下列成语典故中,提示我们不应该做什么的是( ) A . 卧薪尝胆B . 退避三舍C . 草船借箭D . 纸上谈兵28. (2分) (2019七上西安期中)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 ) A . 任用商鞅进行变法,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B . 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C .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D . 开创了百家争鸣的思想学术繁荣局面29. (2分) 下列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过的一些政治制度,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排列为( )郡县制 分封制 世袭制 “禅让”制A . B . C . D . 30. (2分) (2019九下湛江月考) 宏伟的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下列关于秦长城起止点的叙述,正确是( ) A . 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B . 西起咸阳,东到鸭绿江C .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D . 西起长安,东到山海关二、 综合题 (共4题;共50分)31. (10分) (2018七上高邮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他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摘自2017新人教义务教科书七上历史材料二: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即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都合乎礼,就是仁)“为政以德。”(统治者应以道德进行统治)材料三:“孔子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一个中国学术思想史的黄金时代便开始出现,它光芒四射,灿烂夺目,成为人类文化史上最富丽的时代。”材料四:韩非目睹了战国后期韩国积贫积弱的局面,多次上书韩王,希望改变当时治国不务法制、养非所用、用非所养的情况,但其主张始终得不到采纳后来,韩非被韩王派遣出使秦国,得到秦王赢政的赏识并受到重用。(1) 材料一中的“他”是谁?“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他的至理名言,材料一中的哪句话可以证明这句名言? (2) 材料二反映了孔子哪个方面的影响?根据材料二,指出孔子的核心思想。 (3) 材料三中“孔子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指的是哪一史实?“中国学术思想史的黄金时代”指什么局面的出现? (4) 韩非是哪家学派的集大成者?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受到秦王嬴政赏识和重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2. (15分) (2017扬州)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乃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汉书食货志材料二: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孝文帝要求南迁的鲜卑族一律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之中。北师大版教材材料三:忽必烈即位之后大力推行以采用汉法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推行重农政策,取得显著成效。北师大版教材请回答:(1) 材料一中“商君”是谁?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次改革的性质。(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实行这些改革的主要历史作用?(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两例说明忽必烈重视农业的主要表现。(4) 综合上述改革,从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33. (15分) (2017七上东台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材料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材料三:郭沫若说:“书籍被烧,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战国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1) 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什么?是哪家思想的创始人?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论编撰成了哪一本书? (2) 材料二是谁说的话?这三句话对你学习有什么帮助或指导? (3) 材料三中“书籍被烧”带来的“致命打击”指的是秦朝哪一事件? (4) 材料三中的“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是指春秋战国以来思想界活跃的什么现象?你能说出还有哪家思想,代表人物是谁吗?(答出其中一家就行) 34. (10分) (2017七上建湖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传说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尧、舜、禹。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后,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了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位置的办法,历史上叫“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二: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国王。从此, 代替了 , “公天下”变成“家天下”。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三: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1) 请你结合所学内容将材料一、材料二中的横线补充完整。 _ _(2) 材料二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什么朝代? (3) 材料三反映了周初实行的哪种政治制度?该项制度实行的目的是什么? 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二、 综合题 (共4题;共50分)31-1、31-2、31-3、31-4、32-1、32-2、32-3、32-4、33-1、33-2、33-3、33-4、34-1、34-2、3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