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C卷(测试)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0944526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C卷(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C卷(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C卷(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共25题;共75分)1. (3分) (2019七上涡阳月考) 小明看到一部反映中国远古人类生活的纪录片里有这样一段话:“一场大雨意外浇灭了这些远古人类辛苦保存的火种。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又只好生吃狩猎到的野兽了这些远古人类最可能是( ) A . 山顶洞人B . 半坡人C . 北京人D . 河姆渡人2. (3分) (2018七上高邮期中) “她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这段材料中的“她”是( ) A . 北京人B . 元谋人C . 山顶洞人D . 蓝田人3. (3分) (2019七上龙岗月考) 下图是骨针和装饰品,反映了山顶洞人( ) A . 注意防寒B . 懂得爱美C . 开始种植D . 知道定居生活4. (3分) (2019太仓模拟) 下图是在浙江河姆渡发现的用于捻麻纱的木、陶锭盘,制作时间约为公元前5000年。这类文物可以用来证明我国古代( ) A . 纺织技术的起源B . 青铜技艺的高超C . 原始农业的发展D . 商品交易的活跃5. (3分) (2018七上阳江月考) “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不管吃下多少酒食菜肴、主食,它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这是最近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词。历史上,我们祖先最先能够吃到米饭的是( ) A . 元谋人B . 北京人C . 半坡人D . 河姆渡人6. (3分) (2019七上兰山期中) 2019年7月4日,台湾清华大学,新竹交通大学和高中的260余名师生前来黄帝陵参加“2019年两岸青年大祭祖”活动;以增加台湾青年对“同根同源”和“一个中国”的认同感。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目的之一是增加台湾青年对“同根同源”的认同感B . 两岸青年祭奠黄帝是因为他是中华民族人文初祖C . 该活动可以增加台湾青年对“一个中国”的认同感D . 台湾师生被迫前来参加“2019年两岸青年大祭祖”7. (3分) (2019七上西安期中) 史记记载:“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舜子商均不肖,舜乃豫荐禹于天,”该史料反映的是( ) A . 分封制B . 世袭制C . 禅让制D . 郡县制8. (3分) (2019七上南山期中) 歌曲国家中唱道:“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我国早期国家产生于( ) A . 约公元前2070年B . 约公元前1600年C . 公元前1046年D . 公元前771年9. (3分) (2017七上句容期中) 礼记礼运记载:“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稳,天下为家,是为小康”,这里的“公”和“家”指的是( )禅让制 奴隶制 世袭制 分封制A . B . C . D . 10. (3分) (2015日照) 依据你的历史知识判断,西周时期,管理今日照一带的机构最有可能是( )A . 莒国B . 莒县C . 邯郸郡D . 沂州郡11. (3分) (2019七上景县月考) 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采用的制造方法( ) A . 高温敲打法B . 人工合成法C . “泥范铸造法”D . 蒸煮法12. (3分) (2018七上北京期中) 已知从商朝开始、较为成熟的一种文字是( ) A . 钟鼎文B . 金文C . 甲骨文D . 小篆13. (3分) (2018七上东台月考) 史记周本纪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诸侯)。这说明( ) A . 周朝政局稳定B . 周王室地位下降C . 诸侯国和平共处D . 周天子实力大增14. (3分) (2019七上南山期中)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 A . 青铜时代的结束B . 手工业的发展C .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D .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15. (3分) (2018七上高邮期中) “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这是唐朝诗人胡曾的咏史诗流沙中的诗句。诗中“七雄”所处的时期是( ) A . 商朝B . 西周C . 战国D . 秦朝16. (3分) (2019七上鱼台期末) 揭示历史事件、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任务之一。下列因果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 修筑都江堰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B . 商鞅变法战国后期秦国实力最强C . 长平之战秦朝灭亡D . 孝文帝改革民族交融17. (3分) (2019七上昭通期末) 李冰主持修建的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是( ) A . 都江堰B . 秦始皇陵兵马俑C . 灵渠D . 大运河18. (3分) (2019泰安模拟) 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说:“自从儒家成为官方承认的学问,并可以作为晋身之阶以后,表面上看来是胜利了,但实际上却使它逐渐丧失了其独立的批评与自由”由此可见,作者认为儒学( ) A . 推动封建教育的发展与繁荣B . 吸收了道家、法家等各派的合理成分C . 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D . 成为维护统治的工具19. (3分) (2016七上松山期中) 某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安慰他说:“一次的失败不要紧,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没考好,你才能及早发现问题,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你知道老师引用了哪位思想家的主张来教育学生吗( )A . 老子B . 孟子C . 荀子D . 韩非20. (3分) (2019七上东安期末) 老子李耳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下列选项中,最能代表其思想精华的是( ) A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 .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C .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D .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21. (3分) (2019成都) 如图反映出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 . 层层分封,权位世袭B . 中央集权,皇权至上C . 权分三省,制约平衡D . 重文轻武,削弱相权22. (3分) 下面是某校历史长廊的人物展,注有相关历史事件的文字说明,不准确的是( )A . B . C . D . 23. (3分) (2018七上紫金期中) 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下列属于他的功绩的是 灭掉六国,实现统 一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实行分封制修建灵渠A . B . C . D . 24. (3分) (2019七上双城期末) “王候将相宁有种乎”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语影响了千万不畏强权敢于斗争的中国人民,它出于中国历史上哪一次农民起义( ) A . 黄巾起义B . 陈胜,吴广起义C . 白莲教起义D . 国人暴动25. (3分) (2019七上东莞期中) 中国历史上能成功立国百年以上的朝代,其开国君主与末代帝王各自有着共同的特征,其创业者的成功与守业者的失败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下列“守业者”失败的共同原因是夏桀、商纣、周厉王、秦二世( ) A . 年少夭折B . 实施暴政C . 大权旁落D . 外族入侵二、 材料题(26题13分,27题12分,共25分) (共2题;共25分)26. (13.0分) (2017七上潜江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周灭了商,席卷整个中国北方。靠当时用马车传递的原始通讯方式不可能直接管辖这样大的地区周王还授权给一大批诸侯,这些诸侯大部分是国王的后裔和亲戚,但其中也包括一些承认周宗主权、与国王没有血缘关系的国王亲信和地方贵族。”美费正清等中国:传统与变革(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在当时实行了什么制度? (2) 根据材料指出当时实行这种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 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这些诸侯要对周王承担哪些义务? (4) 材料反映的制度对周朝统治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7. (12分) (2017七下咸阳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统治者成为全中国的主人后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便监视他们;把秦原来的卫戍部队派到全国各地。此外,新皇帝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秦始皇以武力得天下,以武力治天下,二世而亡。汉高祖以武力得天下,以文功治天下,汉祚四百年(指西汉和东汉四百多年的统治历史)。于是大家明白,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著名学者周有光材料三:“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请回答:(1) 根据材料一概述“新皇帝”加强和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不得照抄材料原文)(2) 材料二中,“秦始皇以武力得天下,以武力治天下,二世而亡”,最后推翻秦朝统治的是( )A . 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B . 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C . 项羽领导的农民军D . 刘邦领导的农民军(3) 汉高祖之后,西汉王朝出现了汉武帝大一统的鼎盛局面。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4) 材料二中,“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的含义是什么?(5) 材料三是唐太宗主要吸取了哪个朝代灭亡的教训提出来的?唐太宗非常重视纳谏,受到唐太宗器重的最著名谏臣是谁?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共25题;共75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二、 材料题(26题13分,27题12分,共25分) (共2题;共25分)26-1、26-2、26-3、26-4、27-1、27-2、27-3、27-4、2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