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D卷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0942272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单项选择题 (共25题;共25分)1. (1分) (2017七上南雄期中)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 A . 元谋直立人B . 北京人C . 蓝田人D . 山顶洞人2. (1分) (2019七上沾化月考) 考查历史遗址是我们学习历史最直观的方法,下面是保留了我国原始社会人类生活的遗址,依据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半坡遗址 元谋人遗址 北京人遗址 河姆渡遗址A . B . C . D . 3. (1分) (2018九上深圳月考) 假如你是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的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你不可能看到下列哪一现象( ) A . 农田里水稻长势喜人B . 青铜器工艺精美C . 干栏式房屋错落有致D . 荒地上人们用耒耜耕地4. (1分) (2019七上兰山期中)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作物起源中心之一,现今许多的农作物都是我国劳动人民最早从野生植物中经过不断的栽培而成的,这些农作物不包括( ) A . 稻B . 粟C . 黍D . 麦5. (1分) (2018七上南岸期中) 春秋时期,贵族努力开辟私田,扩大耕地,出现这一现象的条件有( ) 青铜器开始使用铁器的出现牛耕的使用个体农民的大量出现A . B . C . D . 6. (1分) (2019七上襄汾月考) 你若要实地考察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文化的典型遗址,应该到( ) A . 浙江良渚遗址B . 浙江河姆渡遗址C . 陕西半坡遗址D .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7. (1分) (2017九下永定期中) 华夏儿女同根同祖,血脉相连。被尊称为华夏儿女“人文初祖”的是( )A . 禹B . 黄帝和炎帝C . 尧D . 舜8. (1分) (2018七上武威月考) 2016年4月19日,浙江绍兴举办盛大的公祭大禹陵典礼。下列关于大禹的表述,正确的是( )他是传说中的人物 让位于舜 主要活动在黄河流域 为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人A . B . C . D . 9. (1分) (2017七上上杭期中) 殷墟是中国历史上被证实的第一个都城,位于中国河南安阳殷都区小屯村周围,横跨洹河两岸。把商朝都城迁到这里的国君是( ) A . 商汤B . 武丁C . 盘庚D . 商纣10. (1分) 大禹的主要事迹包括( ) 击败蚩尤 禅位给舜 治理洪水 建立夏朝A . B . C . D . 11. (1分) (2019七上景县月考) 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 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B . 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C . 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D . 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12. (1分) (2018七上北京期中) 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下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历史时期的历史( ) A . 夏朝B . 东周C . 商朝D . 西周13. (1分) (2017七上盘锦月考) 我国的青铜文明时期是指( ) A . 原始社会早期B . 原始社会晚期C . 夏、商、西周时期D . 春秋、战国时期14. (1分) (2016七上从江期中) 商代文字主要写在( )上。A . 青铜业B . 龟甲、兽骨C . 竹简D . 丝帛15. (1分) (2019市南区模拟) 鼎,作为礼器,是传国重器,有严格的等级制度,是统治权力的象征,不可僭越。所谓“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但春秋晚期寿县蔡侯墓使用了九个鼎,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 . 分封制有所动摇B . 青铜器铸造水平提高C .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D . 鼎不再是礼器的象征16. (1分) (2019七上深圳期中) 春秋时期,“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主要反映了( ) A . 诸侯要给周天子履行礼乐的义务B . 周王朝的分封制有利于稳定政局C . 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崛起D . 周天子掌握着礼乐、征伐的权力17. (1分) (2017七上灌云月考) 我国春秋时期,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原因不包括( ) A . 铁农具的应用B . 牛耕的推广C . 水利工程的修建D . 金属货币的流通18. (1分) (2018九上扬州期中)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出现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末期统一中原的秦国,18世纪确立霸主地位的英国,19世纪以来不断崛起的美国,19世纪末确立亚洲强国地位的日本和1978年以来日益强大的中国。它们的发展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惊人一致。他们崛起的一致因素是( ) A . 和平崛起B . 武力掠夺C . 制度创新D . 民主强国19. (1分) (2016七下商河期末) 在河北民歌小放牛中有这样的歌词“赵州桥什么人儿修”,对唱是“赵州桥鲁班爷爷修”,其实对唱并不符合历史如果由你来对唱,歌词可以改为( )A . “赵州桥隋朝工匠李春修”B . “赵州桥唐朝工匠李春修”C . “赵州桥唐朝工匠李白修”D . “赵州桥宋朝工匠毕升修”20. (1分) (2019七下甘南开学考) 孔子在教育上的贡献主要有( ) 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编订论语一书A . B . C . D . 21. (1分) 在表演“诸子百家”短剧时,某同学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中央集权);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等。这是当时哪家学派的思想( )A . 儒家B . 墨家C . 道家D . 法家22. (1分) (2017七上福建期中) 中国银行行徽(下图1)的外观设计灵感原自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下图2),这种形状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 )A . 唐朝B . 秦朝C . 宋朝D . 清朝23. (1分) (2019七上闽清期中) 下图思维导图所示秦始皇施政措施的作用是( ) A . 加速统一进程B . 巩固国家统一C . 加强经济管理D . 加强文化控制24. (1分) (2017七上邵阳期中) 下列不属于大泽乡起义的史实是( ) A . 发生在公元前209年B . 领导人是陈胜、吴广C . 起义者推翻了秦朝的统治D .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25. (1分) (2018七下东莞开学考)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对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 ) A . 春秋和战国B . 秦和春秋C . 战国和三国D . 秦初和汉初二、 综合题 (共2题;共9分)26. (4分) (2019七上滨州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年,帝尧年老以后,想到继承人问题,就询问大臣“四岳”(四岳就是主管四方的诸侯),说自己儿子丹朱能力不足,必须另选贤能之人。四岳先推荐了鲧,但鲧因为治水失败而失去了机会,于是他们又推荐了平民出身的舜,说舜父母愚顽、兄弟不贤,他却能坚持孝道,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帝舜继位后,把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晚年时,帝舜舍弃了自己不贤的儿子商均,而把君主之位禅让给治水有功的大禹。材料二:大禹在位8年去世,临终前想要把君主之位禅让给辅佐官伯益,但是伯益的道德不如石头里蹦出来的启来得高尚,又加上诸侯和百姓的拥戴,最终启成为炎黄集团的首领,开创了新的家天下的王朝夏朝(大禹称有夏氏)。材料三:周王室与诸侯之间通过分封与受封的形式形成主从关系。受封的诸侯对周天子承担捍卫王室、镇守疆土、定期朝觐纳贡以及奉命征伐等义务(1) 材料一中提到了哪一种制度? (2) 材料二中“禹传启”,从此王位的继承上开创了哪一种制度? (3) 材料三中提到的周代实行的是什么制度?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哪四个? (4) 根据材料三分析,这种制度起到怎样的作用? 27. (5分) (2019七上凤山期末)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灿烂辉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领先于世界。为了提升同学们的历史学科素养,老师利用本次期末考试机会,以“古代中国灿烂的科技文化成就”为主题,让同学们自主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辉煌的思想】材料一:图说历史孔子 韩非 【灿烂的科技】材料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华阳国志材料三: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1) 材料一中的“孔子”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战国时期,“韩非”等为代表的诸子百家位中国古代思想界掀起了一次解放风潮,这次解放风潮的形成有何影响? (2) 材料二是对中国古代哪一水利工程的评价?这项造福千秋的水利工程是战国时期哪个国家哪个人主持修建的? (3) 材料三表明了中国古代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请写出东汉时期我国对造纸术的发明作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 (4) 【历史的感悟】综合上述探索,为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我们青少年应该做些什么? 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 (共25题;共25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二、 综合题 (共2题;共9分)26-1、26-2、26-3、26-4、27-1、27-2、27-3、2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