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929927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历史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历史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历史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据齐民要术所载北魏时期的86个谷类品种中,有不少已经具有“耐早”、“免虫”、“耐风”和“耐水等特点,还培育出了“早熟”或“晚熟”品种。这说明了当时( )A气候寒冷干旱无法培育新品种B北方农业生产水平已超过南方C农作物培育技术达到较高水平D普遍推广一年两熟的耕作制度2 . 2017年1月9日,屠呦呦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说:“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下列属于秦汉时期斐然的中医学成就的是编订了九章算术 著有伤寒杂病论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 著有医学集成ABCD3 . 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人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A秦西汉东汉B西汉东汉三国C东汉三国西晋D三国西晋东晋4 . 西汉初,经过几位皇帝的努力,社会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国家随之强盛,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局面,史称( )A“光武中兴”B“贞观之治”C“文景之治”D“开元盛世”5 . 有一位英雄人物,花了13年的时间,三国家门而不入,终于治好了洪水,造福人民。他是( )A黄帝B鲧C炎帝D禹6 . 研究商周时期的历史,除了通过甲骨文外,还可通过。A金文B隶书C小篆D陶文7 . 汉武帝时颁布“推恩令”,其最主要的作用是A省去了重新分封的麻烦B大大增加了堵侯国数目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D大大节省了政府的开支8 . 天宝十年(751年)唐与大食国在怛罗斯一战,唐军大败,一些人成为俘虏,其中部分有技能的人将中国技术带到了阿拉伯地区, 造纸术因此西传。这说明了A造纸术外传对欧洲影响深远B战争客观上促进了技术传播C造纸术最早出现于唐朝D两国为争夺造纸术发动战争9 . 齐桓公首先称霸有诸多原因,最重要的原因在于( )A以“尊王攘夷”为号召B周天子派人参加会盟C齐桓公的威信与能力D管仲改革壮大了力量10 . “(江南)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出现这一现象的最根本原因是A统治者施行仁政,南方战乱较少,社会比较安定B南方自然条件比较优越C南北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D北民南迁带来了先进工具和生产技术11 . “若同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下列朝代都城在洛阳的是A秦B西汉C西晋D东晋12 . 孔子在教育实践中,接收商人、贱人(奴隶)和农家的子弟入学,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这一主张A巩固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B体现了“无为而治”思想C代表了法家学派的教育思想D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13 . 某著名作家曾经在其作品中有这样的一段描述:“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负责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 )A大禹B李冰C商鞅D李斯14 . 某班进行一次“远古人类”探究性学习活动,通过已知的“化石”、“遗物”研究远古人类的生产活动,下列探究流程图有一处错误,其错误的环节出现在AABBCCDD15 . 商鞅变法中,把乡、邑、聚合变成县。这一措施是A实行分封制B建立县制C奖励耕战D统一度量16 . 下面是中国古代主要朝代(时期)变更示意图(部分),相应空格内应依次填入A三国、隋、元B三国、五代、元C东汉、五代、北宋D东汉、隋、北宋17 . “功垂万代轩辕里,气壮千秋始祖山。”该诗歌颂的人物是A黄帝B炎帝C蚩尤D帝尧18 . 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数值推算到小数点后七位的杰出数学家是A宋应星B徐光启C刘徽D祖冲之19 . 香港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中“周代封建”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在我们大陆历史教材的提法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中央集权制度D分封制20 . 在治理国家方面,道家的主张是A以德治国B以法治国C“兼爱”“非攻”D无为而治21 . 我国古代书法成为一门专门艺术开始于A秦朝B西汉末年C东汉末年D三国时期22 . 按照存在时间由长到短排列下列历史时期,正确的是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秦西汉东汉ABCD23 . 三国鼎立是从分裂割据向统一的过渡。下列关于三国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魏国220年曹操洛阳魏国220年曹丕洛阳蜀国221年刘备成都蜀国221年诸葛亮成都吴国222年孙权建业ABCD24 . 史记记述了( )A从西周到春秋的历史B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C从战国到西汉时期的历史D从秦始皇到汉武帝的历史二、填空题25 . 文物识别:说出下列各图中的文物使用的远古居民,填入表中的横线上。文物内容船形彩陶壶骨针鱼纹彩陶盆猪纹黑陶钵远古居民三、判断题26 . 陈胜吴广发动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遇雨误期,按律当斩。27 . 以下图片体现的时代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28 . 秦朝的疆域十分辽阔,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29 . 历经四年之久的“楚汉之争”,最终以刘邦的胜利而告终。( )30 . 三国中最先灭亡的是魏国。31 .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对的打“正确”:错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1)气势恢弘的四羊方尊反映出秦朝雕塑艺术的高超水平,生动展现出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改正:_(2)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起源于印度,应该是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改正:_(3)华佗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后世尊称他为“医圣”。改正:_(4)420-589年,中国南方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都城都在长安,统称为“南朝”。改正:_(5)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海南岛与内地的联系。改正:_32 . 东晋后期政治黑暗的最突出表现是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_(判断对错)33 . 距今(2019年)七十万年的北京人生活在旧石器时代。34 . 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著有伤寒杂病论,被后人称为“医圣”。( )35 .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1)分封诸侯的制度开始于商朝。错误:_改正:_(2)牧野之战发生在周文王讨伐商纣王时期错误:_改正:_(3)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墨子提出“仁政”治国的观点。错误:_改正:_(4)道家的创始人是春秋后期鲁国人孔子。错误:_改正:_四、综合题3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物久则废,器久则坏,法久则弊,改革创新历来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请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政治篇)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故汤武不循(遵循)古而王,夏殷不易(改变)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摘自史记商鞅列传(1)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他的变法法令中,对后世行政管理制度影响最大的措施是什么? (2)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贵族,你是否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 (经济篇)材料二:(3)从材料二的图片中,你能获取什么历史信息?该现象的出现有何作用?(思想篇)(4)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社会大变革,中华文化开始勃兴,古圣先贤纷著书立说,在思想领域出现了怎样的繁荣局面? 材料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5)材料三是哪一历史人物的言论?其核心思想是什么?他的教育贡献主要有哪些?37 . 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中有“惜秦皇汉武,言之有理即可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的名句,纵观中国历史,不乏很多有作为的帝王,他们以自己的创新精神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进步。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他是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统治者,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他认为“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开创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在他的统治下“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1)材料一中的“他”指哪位皇帝?为了巩固统一的封建王朝,解决“天下共苦,战斗不休”的问题,他在政治上建立了什么制度?“车同轨,书同文”指的是什么措施?材料二:他的国号成了一个伟大民族永远的名字。他是第一个派人开通西域的皇帝;他是第一个用皇帝年号来纪元的皇帝;他是第一个用罪己诏形式进行自我批评的皇帝;他是第一个兴办太学培养人才的皇帝,“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2)材料二中的“他”是如何解决中央与诸侯国权力之争的?“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的具体主张是什么?为解决财政问题,在经济方面有何举措?(3)被派去完成“开通西域”这一任务的具体人物是谁?后来在西域地区设立了什么机构进行有效管辖?38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华夏诸候经过激烈的兼并、分化、吸收、统一,到战国时期只剩下齐、燕、楚、赵、魏等几个大国和在它们夹缝中的几个小国了。地区性的局部统一,为华夏一统莫定了基础也为以华夏族为核心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舞台。 摘编自管彦波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融合问题(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所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2)根据图,指出秦朝在北击匈奴后,为巩固北疆修筑了哪一工程?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秦汉时期巩固统一的措施怎样促进了民族交融? 材料三:这是一场基于政治、经济、文化现状的改革,其中还包含着鲜卑族希冀进一步封建化的愿望。北魏逐渐达到生产方式农耕化、生活方式汉族化、政治制度集权化、思想文化儒学化。同时汉民族也从中吸收了鲜卑文化精髓,使自身发展更为完善。 摘编自胡明泽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成就与问题剖析(3)列举两项与材料三中“生活方式汉族化”相关的具体措施。根据材料三,指出这场改革的意义。 材料四 (4)材料四是某班级设计的黑板报,请你根据其内容,拟一个恰当的标题。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二、填空题1、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综合题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