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县初中第二次诊断检测语文含答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928282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9.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县初中第二次诊断检测语文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4年县初中第二次诊断检测语文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4年县初中第二次诊断检测语文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中考第一次诊断检测语 文 试 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A卷和B卷,A卷共100分,B卷共20分,共7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相应位置。3.A卷的第卷答题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在答题卡以外答题无效。A卷(100分) 第卷(选择题,共20分)一、语言知识(12分,每小题2分)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两栖(q) 啮齿(ni) 砭骨(bin) 玲珑剔透(t)B戏谑(xu) 酷肖(xio) 鲫鱼(j) 即物起兴(xng)C信笺(jin)收讫(q) 瘠薄(j) 忧心忡忡(chng)D鞭挞(t) 荸荠(b) 虔信(qin) 奄奄一息(yn)2下面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洗濯 伧俗 熹微 蓑草连天B家醅 粲然 窒息 龙吟凤秽C脉搏 潺弱 攲斜 莫衷一是D慓悍 褶皱 陨落 长途跋涉3.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何况事实上有多少良师益友在周围帮助你, 你。终于找到了探险者的 。 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 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A扶持 踪迹只是 B扶掖 踪迹只是C扶掖 踪影 所以 D扶持 踪影所以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川戏是四川的一张重要名片,它长吁短叹的唱腔风格在地方戏曲中独树一帜。B月亮渐渐升高了,竹影与地上描着的木炭线相分离,现出参差不齐的样子来,好像脱了版的印刷。C面对美味大餐,我们却常有味同嚼蜡的感觉,是物质生活过于丰富让我们无法选择,还是我们的味觉麻木了呢?D如果你还没有找到让自己热爱的事业,那么你还要继续去寻找,千万不要无动于衷。只要你跟随自己的心,总有一天你会找到的。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游客一进入竹艺城,看到的第一眼就是刻满各种“寿”字的屏风。B繁星密布,皓月当空,又是一个不眠夜。C对于微博实名制的问题,只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就能迎刃而解。D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美食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令观众回味无穷。6将下列句子连接成意义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霜的形成与所附着的物体的属性也有关。 。因此霜总是在有利于物体表面辐射冷却的天气条件下形成。如果温度差主要是由物体表面辐射冷却造成的,则在较暖的空气和较冷的物体表面相接触时空气就会冷却,形成水汽。水汽过饱和的时候多余的水汽就会析出。当物体表面的温度很低,而物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温度却比较高,那么在空气和物体表面之间有一个温度差。如果温度在0C以下,则多余的水汽就在物体表面上凝华为冰晶,这就是霜。A B C D 二、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8分,每小题2分)【甲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告子下)【乙文】于是论次其文。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 (节选自太史公自序)【注释】次: 编次,整理。李陵之祸:李陵兵败投降匈奴,司马迁认为他是难得的将才,在汉武帝面前为其辩解,因此被下狱问罪,处以宫刑。缧绁(li xi):原是捆绑犯人的绳索,这里引申为监狱。羑里(yu):古地名,今河南汤阴县北。陶唐:即唐尧,五帝之一。麟:猎获一只白麟。文中借指汉武帝元狩元年,即公元前122年。7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B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C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D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8对下面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B发于声而后喻(打比方) C欲遂其志之思也(表达) D此人皆意有所郁结(心中)9下面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舜发于畎亩之中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B. 所以动心忍性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C乃喟然而汉曰 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D. 故述往事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10.下列各项中,对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文中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在国内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有足以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两个条件。B乙文记叙了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忍辱完成史记创作的过程,他作史记是为了表达为李陵辩护一事的懊悔和对汉武帝的怨恨。C乙文中司马迁借圣人贤士发愤著书的事来表明自己身处逆境自强的人生态度,也含蓄地抒发了司马迁心中的抑郁不平之气。D乙文中作者列举众多历史人物的事例,能证明甲文中“生于忧患”这一观点。第卷( 非选择题,共80分)三、课内外文言文翻译、诗词阅读、古诗文积累(15分)11阅读前面甲乙两段文言文,然后把下面两个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 12.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后面的小题。(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诗歌颈联已经成为流传千古的佳句,你认为理由是什么?(2分) 13.根据提示,在下面横线处填写相应的诗句。(5分)(1) ,提携玉龙为君死。(2)不畏浮云遮望眼, 。(3)论语中写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句子是 。(4)读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巧借东风”的故事,使你联想到杜牧赤壁中的诗句 , 。(5)陶渊明的饮酒中表现诗人恬淡心境的句子是 , 。四、现代文阅读(25分)(一)议论文阅读(10分) 被误解的贵族中国的许多有钱人想方设法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英国上贵族学校,希望他们毕业后可以成为贵族。但当他们发现即使是英国最好的贵族学校-伊顿公学的学生,睡硬板床,吃粗茶淡饭,每天还要接受非常艰苦严格的训练,甚至比平民学校还要辛苦时,他们怎么也弄不明白这些“苦行僧”式的生活同贵族精神究竟有何联系。 其实这一点也不稀奇,因为西方贵族所崇尚的贵族精神不是暴发户精神,它从不同平民精神对立,更不意味着养尊处优,悠闲奢华的生活方式,而是一种以荣誉,责任,勇气,自律等一系列价值为核心的先锋精神。 西方的贵族精神首先是一种荣誉感。中国古代的皇亲国戚,天生就是贵族,还可以靠国家的财政过一辈子。而西方贵族的荣誉则是自己争取来的,贵族后代除嫡长子之外,绝大多数继承不了祖辈的爵位和财产,他们只能从事军职或者教职,最终靠自己的奋斗来获得财富和贵族头衔。即便嫡长子也不能安享富贵,而是要随国王鞍前马后地征战,战死沙场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因此,古代欧洲的贵族都具有强烈的荣誉感,他们把荣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绝不会为生命而放弃荣誉,而且一旦自己的荣誉受到玷污,他们宁死也不愿屈辱的苟活。 在美国南北战争中,南方军即将失败,军官中有人提议化整为零分散到百姓家里,进入山区打游击战,但当时南军最高统帅罗伯特.李将军却不同意,他说:“战争是军人的职责,我们要是这样做,就等于把战争的责任推给了无辜的百姓。我虽然算不上一个优秀的军人,但我绝不同意这样做,如果能用我的生命换来南方百姓的安宁,我宁愿作为战犯被处死。” 西方的贵族从来不因为自己高贵的地位而看不起平民,相反,在他们看来,保护平民,甚至为他们去牺牲,是贵族义不容辞的责任。中世纪分封制下的贵族,作为一方领地的统治者拥有绝对的权利,虽然担负效忠义务,但他们并不惧怕作为最高统领主的国王,他们怕的是衣食父母,也就是自己的臣民。欧洲的贵族与臣民之间,其实是一种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如若贵族没能尽到保护臣民利益的职责,那么臣民就会出走。投奔遍布欧洲的自由城市,领主的势力也就随之衰落。而这也正是欧洲贵族尊重平民,勇于承担责任的根源所在。 中世纪贵族“为臣民负责”的传统,到了现代便转化为“为公众服务”的精神。在今天,我们也可以看到诸如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等名校,一到周末便人去楼空-学生都到社区,医院,教堂和养老院当志愿者,为公众服务去了。 西方贵族认为,生活在人的社会里,人与人是相互关联的,与人相处时要讲原则,讲规则,既要尊重自己也要尊重别人,公平竞争精神就是从这里演化而来的。比如决斗,双方按规则站在20米以内,用手枪互相射击,直到一个人倒地为止。这里的规则就很重要,如果大家都不遵守规则,那这个社会就变成流氓横行的社会,而充斥流氓的社会一定好不到哪里去。因此,恪守规则的贵族精神可以阻止流氓社会的出现。 同样的道理,西方贵族无论在一国之内还是国家之间,都会遵循各种规则,破坏规则就是破坏道义和秩序,最终倒霉的不光是违规者自己,还有整个社会。 贵族精神对任何一个民族来讲,都是非常宝贵的财富,因为当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拥有贵族精神时,这个民族就不会被流氓精神和暴发户精神所折磨,而是活得很快乐,很有尊严。1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这一论点是如何提出来的?(3分) 15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6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说说作者是怎样来论证中心论点的。(4分) (二)文学作品阅读(15分) 麦黄黄杏黄黄 (李翔)父亲要出去做麦客去了。他身穿一身洗得发白的蓝布衫,头戴一顶半旧的草帽,手握镰刀,肩上挎着塞满干粮的黄挎包,对母亲说:“今年想走远些,多挣几个,赶麦子搭镰了再回来。”父亲见我在被窝里骨碌骨碌地转着眼珠,指着腰间的黄挎包说:“听话,好好念书,到时候给你买一口袋杏子回来。”父亲做过多年的麦客。每次回来,他都会喜形于色地打开挎包,伸手抓出黄亮黄亮的叫人一见就直流口水的杏子分给我们。“咔嚓咔嚓”地嚼着杏子的时候是多么舒心美妙呀!自打父亲离家后。妹妹每隔两天就仰起小脸问母亲?“爸爸啥时回家呀?”母亲摸着妹妹的羊角辫说:“去地里看看,啥时麦子黄了,你爸爸就回来喽!”我和妹妹便飞跑到山顶的地里去看麦子。可那一片片的麦地跟周围茂密的灌木丛一个颜色下过一场透雨,接着又暴晒了好多天,麦子真的熟了。村里出去做麦客的人相继回了家,可父亲一点消息都没有。母亲急了。蚕老一时,麦熟一响,我家的麦子能搭镰子了,若再等下去母亲心焦似火。第二天一早,母亲带领我们上了地。整整折腾了三天,才勉强割了三亩来地。母亲心焦了。第四天天快黑时,跟在身后试麦穗的妹妹突然举起小手喊道:“快看呀,爸爸回来了,有杏子吃了!”我赶快抬头看,不见人影,却忽然发现身后未割的麦子一阵潮水般涌动,有人在麦浪里伏腰挥镰。“哦!是爸爸,爸爸回来了!”我和哥哥不约而同地叫出了声。母亲两眼霎时湿润了。父亲很快赶了过来,在他身后排着一列士兵般的麦捆子,一件件扎的结结实实、整整齐齐的。父亲对我们苦涩的笑一笑,淡淡地说:“路上耽搁了,回来晚了”我遽然觉得父亲陌生了许多,才二十来天的功夫好像隔开了好多年,蓬乱的长发上蒙着厚厚一层尘土,额骨山崖般凸出来,脸颊水坑一样陷进去,暗淡无光的眼珠一下子掉进了有深有大的井口似的眼眶中,裤腿裂开一道大口子,一尺来长的灰布条有气无力的耷拉在膝盖上,妹妹兴奋地一把抓住挎包翻了个底朝天,见什么没有,“哇”的一声哭了,父亲擦把汗,手笨拙地伸进瘪瘪的裤兜,费力地摸索出一个皱巴巴的塑料袋。他提起袋子一角小心翼翼地往手心里倒,骨碌一下滚出一个黄澄澄的大杏子。父亲用手掌托着这颗孤独的杏子,仿佛托着一座巍峨的大山,手微微有些颤动,好大一会才懦弱着说:“活难寻没挣下钱生了病买了一颗好赖尝一点”说着父亲把杏子给了妹妹。妹妹反倒不好意思起来,用婆娑的泪眼看着手里的杏子,走到母亲跟前举着杏子说:“妈,你吃吧。”母亲把杏子凑到唇边轻轻沾了沾,然后塞给了我。我紧紧地握住这颗温热的杏子,望着父亲那张瘦削、苍凉而略显惭愧的脸,悲切地说:“爸爸,还是你吃吧,我吃杏仁。”父亲接过杏子在牙上碰了碰,说:“多好的杏,真甜哩。”父亲说着把杏子随手给了哥哥。哥哥小心地用门牙微微咬破一点皮,舔舔舌尖,砸吧砸吧嘴,又塞给了密妹妹。原来,那年渭河沿岸有了不少收割机,雇麦客的人少了,父亲没有找到活。正要回家,遇到一个孤单无助的老婆婆。父亲二话没说,一口气帮老婆婆 收割、拉运、碾打完毕,没收一分钱。返回的路上淋了雨,发烧了。父亲用仅剩的一分钱买了这颗杏子揣在兜子里,赶了两天两夜的路,才回到了二百多里外的家。那颗杏子在妹妹手心里宝贝似的攥着,到了第二天晚上才吃完。第二年春天,我家门前的院子长出了一棵小小的杏树苗。至今,那棵杏树还长在我家的院子边上,长在我的记忆里。17.选文第3段有什么作用? 18.简要概括文章内容,并说说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19.第段中,“父亲”为什么“苦涩地笑”,又“淡淡地说”? 20.理解下面两个句子的含义。(1)第段中“父亲用手掌托着这颗孤独的杏子,仿佛托着一座巍峨的大山,手微微有些颤动”,如何理解这个句子中加点字的作用? (2)说说你对“至今,那棵杏树还长在我家的院子边上,长在我的记忆里。”这句话的理解。 五、作文(40分)21请从下面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文。(1)命题作文:放慢脚步(2)根据你对以下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有人买了栋带着大院的房子,他一搬进去,就对院子全面消毒,杂草杂树一律清除,改种自己新买的花卉。某日,他从原先的房主那儿得知,自己居然把牡丹当草给割了。后来他又买了一栋房子,虽然院子更是杂乱,他却是按兵不动,果然冬天以为是杂树的植物,春天里开了繁花;春天以为是野草的,夏天却是锦簇;半年都没有动静的小树,秋天居然红了叶。直到暮秋,他才认清哪些是无用的植物而大力铲除,并使所有珍贵的草木得以保存。提示与要求: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诗歌除外)抒写真情实感;文章不少于650字,不能抄袭或套用!文中出现的地名、校名、人名,请用“XX”代替。格式正确,书写工整,标点恰当,卷面整洁,尽量不出现错别字和病句。B卷(共20分)六、语言实践与运用(10分)22给下面一则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15字)(2分)韩联社报道称,韩国总统朴槿惠4月29日上午在国务会议上对于“岁月号”沉船事故表示道歉,称政府没能避免事故发生,而且在事故初期应对不力。在会议前,朴槿惠前往安设沉船遇难者集体焚香所,进行了吊唁,并对“岁月号”沉没事故道歉。朴槿惠表示,“我谨对在事故中失去生命的遇难者和其家属表示衷心的哀悼。尤其是,遇难学生家长会因子女早逝而悲痛欲绝,我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他们的悲痛之情,我的心情也十分沉重”。拟写的标题: 23. 仔细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分)4月16日上午,韩国载有476人的“岁月号”客轮发生沉船事故。截止5月12日,已造成275人遇难,29人下落不明。调查显示,当天9 点37 分“岁月号”供电系统中断,船长李俊锡下达撤离命令。仅一分钟后,他与9 名船员通过专用通道逃跑最先撤离客轮,并伪装成乘客接受岸边救助人员的引导,迅速逃离现场。船长李俊锡一伙的恶劣行径,不仅让韩国民众心寒,也使得海难发生时“听从指挥”的国际惯例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韩国媒体的广泛报道显示,300多名学生中仅有70多人获救,获救学生大多没有听从船员的命令,而原地待命的孩子则多数葬身海底。对此,一位韩国母亲表示,“孩子们还怎么去相信大人?我不知道是不是还要告诉我孩子,遇到紧急情况听大人的话,还是说应该让他尽快逃离现场?” 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如何来回答韩国母亲的话? 假如你是韩国“岁月号”客轮的船长,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会怎么做? 24. 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回答问题。(分)这幅漫画讽刺了当今社会什么现象?(分)用对偶的形式补写食品安全宣传语。(2分)宣传语: ,争做和谐社会文明人。 七名著阅读25. 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便出自其中。 ( )(2)格列佛游记讲述了英国船医格列佛回海难等原因等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等地的有趣经历,想像奇异,讽刺尖锐而深刻。(3)名人传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一部人物传记,它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列夫托尔斯泰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高尚的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26.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甲文:艺术不但不能限于感性认识,还不能限于理性认识,必须要进行第三步的感情深入。换言之,艺术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以外,还有一个“爱”字!所谓赤子之心,不但指纯洁无邪,指清新,而且还指爱!法文里有句话叫做“伟大的心”,意思就是“爱”,这“伟大的心”几个字,真有意义。而且这个爱决不是庸俗的,婆,婆妈妈的感情,而是热烈的、真诚的、洁卧的、高尚的、如火如荼的、忘我的爱。 从这个理论出发,许多人弹不好东西的原因都可以明白了。光有理性而没有感情,固然不能表达音乐:有了一般的感情而不是那种火热的同时又是高尚、精练的感情,还是要流于庸俗;所谓sentimental滥情,伤感,我觉得就是指的这种庸俗的感情。 一切伟大的艺术家(不论是作曲家,是文学家,是画家)必然兼有独特的个性与普遍的人间性。我们只要能发掘自己心中的人间性,就找到了与艺术家沟通的桥梁。再若能细心揣摩,把他独特的个性也体味出来,那就能把一件艺术品整个儿了解了。当然不可能和原作者的理解与感受完全一样,了解的多少、深浅、广狭,还是大有出入;而我们自己的个性也在中间发生不小的作用。乙文: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其于人也,则有德者但须形体悦目,不必面貌俊秀,与其貌美,不若气度恢宏。人不尽知:绝色无大德也;一如自然劳碌终日,但求无过,而无力制成上品。因而美男子有才而无壮志,重行而不重德。(1)甲文阐述了如何成为一位真正的艺术家,根据文段你认为一位真正的艺术家具有哪些特质呢?(3分) (2)乙文阐明了什么观点?请联系实际,谈谈这一观点是否过时?(4分) 青神县初级中学校九年级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二、选择题(20分): 15 DCBBD 610 CACCD三、课内外文言文翻译、诗词阅读、古诗文积累(15分)11(1)大雪连续下了三天三夜。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3分)(2)我曾经借住在,一天,在松风亭附近散步,感到脚力不堪疲乏,就想到亭子里休息。(3分)12(1)对亲旧凋零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惆怅。(1分)暗示贬谪时间长久,表现了对世态变迁的惆怅心情。(1分)(2)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所描写的画面须扣住“千帆竞发”“万木争春”)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回答到哲理就可以给满分)13(1)报君黄金台上意自缘身在最高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四、现代文阅读:(一)议论文阅读(10分)14贵族精神是一种以以荣誉,责任,勇气,自律等一系列价值为核心的先锋精神。(2分)文章是通过中国有钱父母送孩子到贵族学校读书,却弄不明白“苦行僧”式生活贵族精神的联系引出中心论点的。(1分)15举例论证、对比论证(2分);通过举例,把中国古代的皇亲国戚和西方贵族进行对比,突出强调了“”这一观点,使观点更具体,更有说服力。(2分)16(1)首先用事例引出中心论点:贵族精神“是一种以荣誉,责任,勇气,自律等一系列价值为核心的先锋精神”;(2)然后分别从荣誉、责任、勇气、自律四个方面论证这一观点;(3)最后总结全文,强调了贵族精神的重要性。(三个要点,一点一分。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学作品,回答1720题(15分)17父亲因没找着麦客的活,免费为一个老婆婆收割麦子(1分),又淋雨生病,后用仅剩的一分钱买了一颗杏子回到家中。(1分)表达我对父亲的敬重之情。(1分)18父亲助人为乐、疼爱子女、朴实善良、勤劳能干等优秀品质。(2分)结合文章分析(1分)19“苦涩地笑”,是因为他未能及时回家割麦;也未能挣到钱,满足孩子们的愿望。“淡淡地说”是因为父亲不想为回来晚开脱;也不想宣扬自己助人之事。(3分。意思对即可得分。共4个要点,答出其中3个要点即可得满分)20(1)动作描写(1分)“托”字写出了这一颗杏子来之不易,它承载着孩子们的渴盼,也承载着父亲的责任和对孩子们深挚的爱。(2分)(2)“那棵杏树”一语双关,既指杏树本身,又暗指父亲对孩子的爱,(1分)全句的意思是:父亲对孩子的爱永远伴随着我,永远珍藏在我的心里,永不磨灭(1分);也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敬爱、感激之情。(1分)六、语言实践与运用(10分)22韩国总统朴槿惠为沉船事故道歉(2分)23注意要有称呼、有针对性、语气委婉;言之有理即可。(2分)做法要有责任心、科学性(措施得力),不逃避、不推脱;言之有理即可。(2分)24(1)讽刺了某些监管部门监管缺失、长期不作为,致使“食品安全” 的警钟不能长鸣。(2分)(2)示例:培养食品安全公德心(2分) 七、名著阅读25X V V26(1)赤子之心(或“爱”、或感情深入);独特的个性;普遍的人间性。(3分)(2)美德比美貌更重要。(或要重德。)(2分)不过时。联系实际,言之成理即可。(2分)五、作文(40分)21放慢脚步审题:首先,必须明白“放慢脚步”是一个动宾短语,在思想上要明确是谁放慢脚步,是“我”“你”“他”“她”还是“它”。只有这样才能正确使用叙事、抒情的人称。其次,要明白“放慢脚步”既是实指,也是虚指。虚指,是因为它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就是说在快节奏的当今生活中,不能总是绷紧学习和工作的神经。一定要做到张弛有度,才能好好地学习和工作,才能好好地享受生活,享受生命,欣赏人生中各种迷人的风景。列宁说“只有懂得休息的人才善于工作”,可以说是对“放慢脚步”的最好注解。第三,这种动宾短语的全命题题目,动词“放慢”是写作的重点,文章必须将“谁”为什么要“放慢脚步”,是怎样“放慢脚步”的,在“放慢脚步”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思考了什么,有什么感悟和收获等等交待清楚。这样文章结构才完整,具有可读性。第四,题目“放慢脚步”具有深刻的寓意,因此不能只注重叙事,一定要善于睹物思情,缘事说理,深入骨髓,要在抒写自己的感悟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文章才有深意,才有厚重感,才能胜人一筹,脱颖而出,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材料作文不难看出,这则材料讲的是“买房人”对同一类事情前后持不同的态度和做法。在他不同的态度和做法中,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立意:第一,“他一搬进去,就对院子全面消毒,杂草杂树一律清除,改种自己新买的花卉”这个维度可立意:做事切莫鲁莽冲动;做事切莫急功近利;做事需三思而后行;学会观察;及时省察自己;不要被表象(眼前景象)蒙蔽,等等。第二,“他却是按兵不动,果然冬天以为是杂树的植物,春天里开了繁花;春天以为是野草的,夏天却是锦簇;半年都没有动静的小树,秋天居然红了叶。直到暮秋,他才认清哪些是无用的植物而大力铲除,并使所有珍贵的草木得以保存”这个维度可立意:目光要长远,要有耐心;静观以待,长远甄别;学会等待;区别以待,不能一概而论;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吹尽狂沙始到金;发现和认识美好的事物需要时间,等等。第三,“这个买房人前后做法有变化”的维度可立意:吃一堑长一智;先动劣势,后发优势;全盘抛弃与学会取舍;鲁莽盲目与冷静沉着;急功近利与目光长远,等等。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