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D卷(模拟)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926725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D卷(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D卷(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D卷(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维新变法的主要内容有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ABCD2 . 北京是元明清三朝古都,是旅游胜地。回首1898年老北京的街头不可能出现的是A有大烟馆在营业B有人在高台上演说维新C有人在读国闻报D东交民巷有洋兵把守3 . 他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的代表者。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在扬州度过,在我是扬州人中,他写道:“扬州好也罢,歹也罢,我总该算是扬州人的。”这位令人尊敬的历史人物是A朱自清B汪曾祺C吴征镒D阮元4 . 在第三届中国诗词大会上,毛泽东的诗词以气势磅礴、以诗载史特征而备受人们关注和推崇。下列毛泽东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ABCD5 . “仗有很多种打法,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能体现这一观点( )A中共中央转战陕北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C红军长征D渡江战役6 . 1946年1月,在重庆召开的一次会议上签订了关于政府组织问题的协议和平建国纲领关于国民大会的协议关于宪章问题的协议关于军事问题的协议等五项协议。这次会议是A中共一大B中共七大C国民党一大D政治协商会议7 .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凶是( )A法国、英国B法国、美国C俄国、美国D英国、美国8 . 1900年,在廊坊、杨村一带狙击从天津向北京进犯的八国联军的是A黄巾军B三元里人民C太平军D义和团9 .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南昌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秋收起义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ABCD10 . “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的伟大传奇。”以下对这一“传奇”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B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C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D粉粹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11 .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又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下列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北京(北平)的有( )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双十协定”签署 平津战役中和平解放ABCD12 . 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这一事件发生在A100年前B180年前C200年前D220年前13 .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下列对于“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所指的的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A它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B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它使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D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14 . 2017年12月13日为中国近代史上某重大事件80周年纪念日。这一天,一则微信漫画刷爆朋友圈(见下图),大家纷纷转发是为了纪念A九一八事变B卢沟桥事变C南京大屠杀D百团大战15 . 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说明了( )A封建军阀垮台B资产阶级共和制度适合中国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帝国主义在华寻找代理人的政策破产16 . 英国人呤唎在其著作中记载:“1862年9月21日,这个美国兵痞,头一个为清军服务的美国人华尔,在率军攻打慈溪的时候,中弹身亡。”这反映的是( )A清军抗击美军B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C鸦片战争D太平军抗击洋枪队17 . 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历史事件是A渡江战役B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C青化砭战役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8 . 1924年1月,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是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国民党一大19 . 为北伐胜利进军奠定基础的战役( )A江西战役B武昌战役C汀四桥,贺胜桥战役D长沙战役20 . 下图是100年前创刊于上海的一本杂志封面。这本杂志的反映的是哪一事件( )A五四运动B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21 . “戊戌维新以后使得人们原来一脑子的封建思想里面增加了一些资本主义的因素。”据此理解,戊戌变法的作用是( )A促进思想启蒙B挽救民族危机C推动政治改革D促进经济发展22 . 近代中国,下列哪位人物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并创办了大生纱厂A卢作孚B侯德榜C詹天佑D张謇23 . 2017年10月20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在中国历史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在其成立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的是A陈独秀B李大钊C毛泽东D董必武24 . 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关于五四运动的信息是A北洋政府逮捕了大批学生B学生爱国浪潮已遍及全国C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25 . 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是( )A京师同文馆B京师大学堂C北京大学D清华大学26 .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一举摧毁了蒋介石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攻占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以上描述的战役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27 . 下列事件由周恩来领导的是A武昌起义B南昌起义C金田起义D秋收起义28 . 据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统计,1894年前的50多年间,外商在华共创办企业103家。 到1913年,外资企业增加到300余家。外资企业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南京条约规定中英协定关税B马关条约允许列强开设工厂C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D辛丑条约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29 . 下列事件与其对应的内容或意义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南昌起义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B八七会议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C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D遵义会议中共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30 . 某历史兴趣小组对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原因进行了讨论,下列哪个观点是正确的?( )A清政府被西方列强打败B使中国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C使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D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二、综合题31 . 中日两国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但近代以来,日本却多次侵略中国,犯下滔天罪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94年7月,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8月,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材料二 “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的胜利,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今日得以昭雪。”材料三抗日战争,艰苦卓绝: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抗战的艰苦历程昭示我们,爱国主义是克敌制胜的强大精神力量,用爱国主义精神凝聚起来、团结起来的中华民族是不可征服的。材料四 2017年12月13日,习近平主席出席“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次战争的名称?这场战争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战败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对西方国家又带来了什么效应?(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十年”和“东北十四年的大耻”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抗战胜利原因有哪些?(至少答出两点)并各举一例战例说明材料三中“国民党正面战场、共产党敌后战场英勇抗战”。(4)结合材料四,针对当今某些日本右翼势力企图否定战争罪行的行径,你认为如何才能健康发展中日关系?32 .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初)恭亲王和文祥首先认识到中西方接触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可以通过谨慎的外交得到很大的好处。他们强烈地感到,西方列强通常能够信守条约。费正清创桥中国晚清史(上卷)(1)材料一反映的清朝统治者对外态度是什么?他们在实践中是如何体现的?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到90单代,洋务派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一批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但洋务官僚们没有意识到。他们不自觉走向自已预期目的的反面。摘选自洋务运动史(2)材料二中洋务官僚们的预期目的是什么?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这场运动客观上起到了什么作用?材料三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为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今变行新法,固为治强之计。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3)据材料三,概括康有为认为国弱的主要因素以及强国的具体主张。材料四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它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外人断不能瓜分我中国,只怕中国人自己瓜分起来,那就不可救了!所以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孙中山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国家(1906.12.2)(4)据材料四,指出孙中山“政治革命”的目的。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康有为和孙中山思想的共同之处。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二、综合题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