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学考试《大学语文》历年真题及答案汇总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0925252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75 大小:2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自学考试《大学语文》历年真题及答案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全国自学考试《大学语文》历年真题及答案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全国自学考试《大学语文》历年真题及答案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自学考试大学语文历年真题及部分答案汇总一、全国2009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2二、全国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9三、全国2009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18四、全国200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25五、全国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29六、全国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35七、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40八、全国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44九、全国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49十、全国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53十一、全国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57十二、全国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65十三、全国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69一、全国2009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秋水中,“夏虫不可以语于冰”的喻意是( )A.人的认识受先天素质的限制 B.人的认识受后天教育的限制C.人的认识受时间的限制 D.人的认识受空间的限制2.贯穿论毅力全文的论证方法是( )A.演绎法 B.归纳法C.类比法 D.对比法3.吃饭中说:“弄饭给我们吃的人,决不是我们真正的主人翁。”这句话所揭示的社会现象的实质是( )A.名实不副,相互掩饰 B.主从错位,本末倒置C.二元对立,执两用中 D.多元相济,和而不同4.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再三弹铗而歌的主要目的是( )A.我行我素,张扬个性 B.不平则鸣,不甘人后C.照顾家庭,赡养母亲 D.探求知己,以展怀抱5.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所描述的中心事件是( )A.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略中山之地 B.赵武灵王招兵买马训练胡服骑射C.赵武灵王与肥义谋划胡服骑射 D.赵武灵王就胡服骑射事说服公子成6.下列文章中,虽然不加议论,但语句多含褒贬之意的是( )A.西湖七月半 B.爱尔克的灯光C.纪念傅雷 D.都江堰7.秋夜:“我打一个呵欠,点起一支纸烟,喷出烟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这些“英雄”指的是( )A.枣树 B.小粉红花C.小青虫 D.蜜蜂8.哭小弟:“他虽然小,在昆明的冬天里,孩子们都怕生冻疮,都怕用冷水洗脸,他却一点不怕。”这里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 )A.语言描写 B.心理描写C.细节描写 D.肖像描写9.都江堰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的内容是( )A.写都江堰水流的壮观 B.写为民造福的李冰父子C.写横江索桥与二王庙 D.将都江堰与长城作对比10.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A.诗经 B.楚辞C.乐府诗集 D.古诗十九首11.湘夫人中,通过描述举止动作来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诗句是( )A.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B.鸟何萃兮蘋中? 罾何为兮木上C.麋何食兮庭中? 蛟何为兮水裔D.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12.秋兴八首(其一)的主要情感内容是( )A.羁旅之苦 B.家国之思C.前途之虑 D.老病之忧13.早雁中,“仙掌月明”句所用的典故是( )A.汉武帝将陈皇后打入冷宫 B.汉武帝铸铜仙人承接甘露C.唐玄宗时制作霓裳羽衣曲 D.唐玄宗遣道士寻觅杨玉环14.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描写心理活动的特点是( )A.先写自己,再写对方 B.先写对方,再写自己C.由己及彼,由彼及己 D.话分两头,双管齐下15.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中,警告谗害忠良之徒的词句是( )A.春且住 B.怨春不语C.君莫舞 D.休去倚危栏16.雨巷中,最富有象征意味的意象是( )A.雨巷 B.丁香姑娘C.雨的哀曲 D.独自彷徨17.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象征古老中国沉重负载的是( )A.淤滩上的驳船 B.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C.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D.挂着眼泪的笑涡18.我愿是一条急流中,“急流”、“荒林”、“废墟”、“草棚”、“云朵”的形象显得荒芜、简陋、残缺,这是为了表达“我”的( )A.渺小 B.贫困C.虔诚 D.谦逊19.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婴宁自然天性的是( )A.爱笑 B.痴憨C.狡黠 D.阴险20.金鲤鱼的百裥裙的整体构思特点是( )A.以近知远 B.以小见大C.以古知今 D.以大见小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1.罗素认为,避免愚蠢见识的途径有( )A.坚持科学的认知方法 B.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C.努力提高论辩的本领 D.克服狂妄自大的心态E.树立认识有限的观念22.下列文章中,使用对比手法以突出主题的有( )A.秋夜 B.香市C.纪念傅雷 D.都江堰E.蚂蚁大战23.陌上桑中,运用铺陈手法加以描写的有( )A.采桑的器具 B.罗敷的服饰C.观者的失态 D.使君的丑行E.夫婿的高贵24.下列再别康桥中的诗句,属于移情于景的有( )A.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B.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C.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D.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E.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25.下列选项中,对断魂枪评述正确的有( )A.在近代中国,古老的传统文明遭遇西方现代文明的严峻挑战B.沙子龙留恋断魂枪,是民族文化中保守痼疾的表现C.沙子龙武艺高强,个性孤傲内向D.沙子龙心甘情愿将镖局改成客栈E.作者赞赏孙老者积极进取的心态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6.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旋:27.而皆背晋以归梁背:28.要其何以成,何以败要:29.孟尝君曰:“客何好?”好:30.骑皆伏曰:“如大王言。”伏:31.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爪其肤:32.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暴吾地负:33.孺人中夜觉寝觉寝:34.弱管轻丝,竹肉相发竹肉:35.每一念及,便泪下如绠泪下如绠: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阅读我的世界观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要是没有志同道合者之间的亲切感情,要不是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那个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那末在我看来,生活就会是空虚的。A.作者认为,怎样才能使生活不空虚?B.写出文中体现“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语句。C.解释其中的两个成语。37.阅读张中丞传后叙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及城陷,贼缚巡等数十人坐,且将戮。巡起旋,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巡曰:“汝勿怖!死,命也。”众泣不能仰视。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A.这里表现出张巡怎样的性格特点?B.文中运用了哪几种人物描写方法?C.指出文中侧面烘托张巡形象的句子。38.阅读爱尔克的灯光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我高兴地来,痛苦地去。汽车离站时我心里的确充满了留恋。但是清晨的微风,路上的尘土,马达的叫吼,车轮的滚动,和广大田野里一片盛开的菜子花,这一切驱散了我的离愁。我不顾同行者的劝告,把头伸到车窗外面,去呼吸广大天幕下的新鲜空气。我很高兴,自己又一次离开了狭小的家,走向广大的世界中去!A.这里用了哪几种人物描写方法?B.“但是清晨的微风”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C.说明这段文字中“我”的感情。39.阅读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回答问题: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A.概括这首词的情感内容。B.指出上片所用的比喻及其比喻意义。C.下片运用了哪些抒情手法?40.阅读宝黛吵架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那宝玉心中又想着:“我不管怎么样都好,只要你随意,我就立刻因你死了,也是情愿的;你知也罢,不知也罢,只由我的心,那才是你和我近,不和我远。”黛玉心里又想着:“你只管你就是了;你好,我自然好。你要把自己丢开,只管周旋我,是你不叫我近你,竟叫我远了。”看官,你道两个人原是一个心,如此看来,却都是多生了枝叶,将那求近之心,反弄成疏远之意了。A.为什么说这段描写体现了宝黛爱情的深挚?B.如何理解作者所言“将那求近之心,反弄成疏远之意了”?C.这里运用了何种人物描写方法?五、作文(30分)41.以独自面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二、全国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先秦诸子中,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是()A.孔子B.孟子C.老子D.庄子2.咬文嚼字中用月轮的“晕外霞光”来说明文字的联想意义,这种论证方法是()A.演绎法B.例证法C.对比法D.类比法3.从我的世界观一文来看,爱因斯坦的“宗教感情”指的是()A.对占用了同胞的过多劳动而难以忍受B.承认有一个能够赏罚一切的上帝存在C.对最深奥理性和最灿烂美的执著追求D.相信肉体死亡之后灵魂还会继续活着4.垓下之围中,表现项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的细节描写是()A.“虞兮虞兮”的慷慨悲歌B.“天之亡我”的三次呼告C.嗔目叱退汉将赤泉侯D.将宝马赠给乌江亭长5.张中丞传后叙行文最显著的特色是紧密结合了()A.议论与叙事B.议论与抒情C.抒情与描写D.叙事与抒情6.种树郭橐驼传中阐述种树的原理和方法时采用的主要表现方法是()A.象征B.类比C.对比D.铺垫7.下列先妣事略刻画母亲形象的语句中,属于侧面描写的是()A.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B.室靡弃物,家无闲人C.手中纫缀不辍D.遇童奴有恩8.爱尔克的灯光中,引发作者对人生道路进行思索的是()A.故居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B.爱尔克的灯光C.姐姐的死讯D.田野里的一线光、一个亮9.下列作品中,属于散文诗的是()A.秋夜B.我与地坛C.哭小弟D.都江堰10.纪念傅雷深情地赞颂了傅雷的()A.精于翻译B.工于鉴赏C.教子成功D.性格刚直11.陌上桑的情节和语言都体现出()A.喜剧色彩B.悲剧色彩C.正剧色彩D.闹剧色彩12.行路难中,借举止抒情的诗句是()A.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B.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3.下列长恨歌诗句中,属于移情于景的是()A.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B.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C.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D.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14.下列诗篇中,托物言志,表达忧国忧民心情的咏物之作是()A.蒹葭B.陌上桑C.秋兴八首(其一)D.早雁15.用“雕栏玉砌”来指称南唐宫殿,这种修辞手法是()A.借代B.比喻C.比拟D.夸张16.声声慢(寻寻觅觅)的主要抒情方法是()A.直抒胸臆B.借景抒情C.借典故抒情D.借比喻抒情17.再别康桥诗意含蓄蕴藉的主要原因是()A.章节整齐的建筑美B.和谐流畅的音乐美C.婉转优雅的语言美D.情景交融的意象美18.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四个层次的内容之间的关系是()A.逐层演进B.相互对比C.抑扬交错D.对等并列19.宝黛吵架中,说“不是冤家不聚头”的是()A.袭人B.宝玉C.黛玉D.贾母20.金鲤鱼的百裥裙中最能突显主题的情节是金鲤鱼()A.做了许老爷的姨太太B.生了儿子却被大太太夺去C.穿一次百裥裙梦想的破灭D.始终未能将百裥裙的带子缝上去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1.下列议论文,主要运用例证法说理的有()A.容忍与自由B.咬文嚼字C.吃饭D.我的世界观E.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22.下列马伶传语句中属于场面描写的有()A.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B.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C.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D.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E.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进之,首不复东23.从垓下之围中,引申而成的成语有()A.四面楚歌B.以五十步笑百步C.羞见江东父老D.霸王别姬E.项庄舞剑,意在沛公24.下列蒹葭诗句中,属于借事抒情的有()A.白露为霜B.溯洄从之C.白露未晞D.溯游从之E.白露未已25.我愿是一条急流中相对应的比喻意象有()A.急流与太阳B.荒林与小鸟C.废墟与常春藤D.草棚与烈火E.云朵与小鱼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6.申之以孝悌之义孝悌:27.智勇多困于所溺所溺:28.孟尝君固辞不往也固辞:29.然今卒困于此卒:30.战百万日滋之师师:31.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夜分:32.但坐观罗敷坐:33.何况落红无数落红:34.生闻之,不觉解颐解颐:35.我们还得戒律自己戒律: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阅读论毅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其在志力薄弱之士,始固曰吾欲云云,吾欲云云,其意以为天下事固易易也,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其次弱者,乘一时之意气,透过此第一关,遇再挫而退;稍强者,遇三四挫而退;更稍强者,遇五六挫而退;其事愈大者,其遇挫愈多,其不退也愈难,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A.这里描述了哪几种不同毅力的人?B.作者描述这几种不同毅力的人的不同结果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C.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和论证方法?37.阅读冯谖客孟尝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A.冯谖再三弹铗而歌的真正目的是什么?B.从刻画冯谖形象看,文中的“左右”“贱之”、“笑之”、“恶之”有何作用?C.文中孟尝君的性格特征是什么?38.阅读我与地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如果以一天中的时间来对应四季,当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秋天是黄昏,冬天是夜晚。如果以乐器来对应四季,我想春天应该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圆号和长笛。要是以这园子里的声响来对应四季呢?那么,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A.举例说明这段文字用了哪些修辞方法?B.这段文字还运用了哪些表现方法?C.请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思想。39.阅读湘夫人中的两节,回答问题: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A.此诗的抒情主人公是谁?B.概括这两节诗的内容,并说明这两节诗各依托“水神祭祀”中哪两个基本步骤?C.各举一例融情入景、因情造景及直抒胸臆的诗句。40.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东方的大梦没法子不醒了。炮声压下去马来与印度野林中的虎啸。半醒的人们,揉着眼,祷告着祖先与神灵;不大会儿,失去了国土、自由和权利。门外立着不同面色的人,枪口还热着。他们的长矛毒弩,花蛇斑彩的厚盾,都有什么用呢?连祖先与祖先所信的神明全不灵了啊;A.这段文字选自哪位作家的哪篇作品?B.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C.这段文字对表现作品主旨有何作用?五、作文(30分)41.有一次许广平写了一篇题为罗素的话的论文,请鲁迅先生批阅。鲁迅读完后,写了如下评语:“拟给90分,其中给你5分(抄工3分,末尾几句议论2分),其余85分给罗素。”显然,鲁迅先生是委婉地批评了许广平。请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三、全国2009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 )A.“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B.“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D.“满招损,谦得益”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吾人对于当轴多不满意”。这里的“当轴”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 B.借代C.比拟 D.夸张3.咬文嚼字中,用心理学的“套板反应”原理所论证的道理是( )A.文字的运用决不可粗枝大叶B.文学的文字更注重联想意义C.文字的运用一定要有创造精神D.斟酌文字实际是调整思想感情4.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中,罗素认为:“处理这个普遍存在的人类自高自大问题的唯一方法”是( )A.坚持亲自验证和注重证据的认知方法B.善于听取各种不同的乃至相反的意见C.克服种种自我的或者群体的中心主义D.树立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的观念5.下列作者中,名列“唐宋八大家”的是( )A.白居易 B.柳宗元C.司马光 D.辛弃疾6.前赤壁赋用来写景、抒情、说理的主要自然景物是( )A.江水、明月、乌鹊 B.江水、清风、白露C.江水、明月、清风 D.清风、明月、麋鹿7.马伶传中写马伶在第一次技艺较量失败后“易衣遁矣”,这种人物描写方法属于( )A.行为描写 B.肖像描写C.言语描写 D.心理描写8.西湖七月半中作者所写真正赏月的“吾辈”指的是( )A.达官显贵 B.市井百姓C.文人雅士 D.美女闺秀9.鲁迅秋夜中象征着追求光明而不惜献出生命的意象是( )A.天空 B.枣树C.小粉红花 D.小青虫10.纪念傅雷一文所歌颂的傅雷的精神品格是( )A.嫉恶如仇,忠贞刚烈 B.忘我工作,无私奉献C.坚持真理,刚直不屈 D.报效知己,深谋远虑11.下列蚂蚁大战中的语句,采用拟人手法的是( )A.发现红蚂蚁的躯体好些已被咬掉,它们比斗犬厮杀更惨烈B.威武雄壮地高奏国歌,以振奋前仆后继的前线战士C.那精瘦的红色斗士像老虎钳一样紧紧咬住死敌的额头不放D.你越深究下去,越觉得它们与人类并无两样12.我与地坛:“春天应该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这里所用的表现手法是( )A.象征 B.类比C.侧写 D.对比13.诗经中收录各地民歌最多的部分是( )A.大雅 B.小雅C.风 D.颂14.下列湘夫人诗句中融情入景的是( )A.洞庭波兮木叶下 B.鸟何萃兮蘋中C.捐余袂兮江中 D.葺之兮荷盖15.陌上桑中见了罗敷后“下担捋髭须”的是( )A.使君 B.耕者C.少年 D.行者16.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中具有象征寓意的一联是( )A.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B.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C.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D.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17.李清照声声慢中引发故乡之思的景物是( )A.晚风 B.过雁C.黄花 D.梧桐18.再别康桥中诗人用以自喻的事物是( )A.金柳 B.水草C.彩虹 D.星辉19.戴望舒雨巷中的最主要象征意象是( )A.丁香姑娘 B.寂寥雨巷C.颓圮篱墙 D.雨的哀曲20.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感叹祖祖辈辈美好希望一再失落的诗句是( )A.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B.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C.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D.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1.下列成语,从庄子秋水语句中引申而出的有( )A.狡兔三窟 B.望洋兴叹C.贻笑大方 D.功亏一篑E.井底之蛙22.下列文章中,具有场面描写的有( )A.垓下之围 B.赵武灵王胡服骑射C.种树郭橐驼传 D.马伶传E.西湖七月半23.都江堰:“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这里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有( )A.比喻 B.比拟C.夸张 D.排比E.借代24.李白行路难(其一)诗句中运用典故的有( )A.欲渡黄河冰塞川 B.长风破浪会有时C.闲来垂钓碧溪上 D.将登太行雪满山E.忽复乘舟梦日边25.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所包蕴的情感内容有( )A.对国势危殆的忧虑 B.对报国无门的悲愤C.对权奸当道的怒斥 D.对羁旅行役的困倦E.对时机错失的惋惜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6.弃甲曳兵而走兵:27.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殆:28.揭其剑,过其友过:29.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绝:30.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莫能如也:3l.泣孤舟之嫠妇嫠妇:32.户内洒然洒然:33.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征:34.何事苦淹留淹留:35.要我恪守的教诲恪守: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阅读吃饭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这个世界给人弄得混乱颠倒,到处是磨擦冲突,只有两件最和谐的事物总算是人造的:音乐和烹调。一碗好菜仿佛一支乐曲,也是一种一贯的多元,调和滋味,使相反的分子相成相济,变作可分而不可离的综合。A.这里所倡导的是怎样的社会理念?B.从这段文字看,作者倡导这一社会理念的针对性是什么?C.这里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和修辞手法?37.阅读张中丞传后叙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A.文中肯定了张巡、许远什么样的历史功绩?B.文中对哪三种人严加斥责?C.“以千百就尽之卒”与“战百万日滋之师”形成怎样的对比关系?38.阅读都江堰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也许水流对自己的驯顺有点恼怒了,突然撒起野来,猛地翻卷咆哮,但越是这样越是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驯顺。已经咆哮到让人心魄俱夺,也没有一滴水溅错了方位。阴气森森间,延续着一场千年的收伏战。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就像一大拨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把最强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付之于企盼,付之于众目睽睽。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A.为何说都江堰流水是“壮丽的驯顺”?B.“壮丽的驯顺”有何深刻的涵义?C.指出这段文字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9.阅读裴多菲我愿是一条急流中的一节,回答问题:我愿是一条急流,是山间的小河,穿过崎岖的道路,从山岩中间滚过只要我的爱人是一条小鱼,在我的浪花中间,愉快地游来游去。A.这里运用的是什么抒情手法?B.诗中最重要的两个意象是什么?C.从诗中看,“我”和“我的爱人”之间存在一种怎样的感情?40.阅读宝黛吵架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宝玉因见黛玉病了,心里放不下,饭也懒怠吃,不时来问,只怕他有个好歹。黛玉因说道:“你只管听你的戏去罢;在家里做什么?”宝玉因昨日张道士提亲之事,心中大不受用, 今听见黛玉如此说,心里因想道:“别人不知道我的心,还可恕;连他也奚落起我来。”由不得立刻沉下脸来,说道:“我白认得你了!罢了,罢了!”黛玉听说,冷笑了两声道:“你白认得了我吗?我那里能够象人家有什么配的上你的呢!”A.宝黛吵架的直接原因是什么?B.举例说明文中所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C.从这里看,宝黛吵架的心理特点是什么?五、作文题(30分)41.以“感恩”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四、全国200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贯穿寡人之于国也始终的论题是( )A.民何以才能够加多B.小恩小惠不是王道C.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D.实行王道的正确态度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提倡“砥砺德行”所针对的不良校风是( )A.求学为升官发财B.读书为混取文凭C.不正当娱乐泛滥D.不敬爱师长学友3.咬文嚼字中,运用“推敲”这个典故,是为了说明( )A.文字的运用不可粗枝大叶B.斟酌文字是调整思想感情C.文学的文字注重联想意义D.文字运用必须有创造精神4.冯谖客孟尝君中,“孟尝君就国于薛意味着( )A.失去齐王信任,罢官归去B.衣锦荣归故里,光宗耀祖C.得到百姓拥护,奉迎返乡D.领受齐王派遣,出使薛国5.下列作品中,主要运用细节描写手法刻画人物性格的是( )A.张中丞传后叙B.种树郭橐驼传C.马伶传D.先妣事略6.前赤壁赋中引起“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的是( )A.“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B.“饮酒乐甚,扣舷而歌”C.“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D.曹孟德“横槊赋诗”7.在香市的情景描写中,反衬重兴香市结果很冷落的是( )A.单调的锣鼓声B.依然如昔的一泓清水C.坍塌的戏台D.“南洋武术班”的表演8.爱尔克的灯光所写的“灯光”中,象征着作者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的是( )A.“于是大门内亮起了灯光”B.“哈立希岛上的灯光”C.“在窗前发亮的灯,灯光在呼唤我”D.“我仿佛又看见了一线光,一个亮,这还是我常常看见的灯光”9.我与地坛:“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这里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 )A.肖像描写B.行为描写C.心理描写D.细节描写10.被王国维评为“最得风人深致”的诗歌是( )A.蒹葭B.湘夫人C.陌上桑D.秋兴八首(其一)11.饮酒(其五)中,包含“大隐隐于市意味的诗句是( )A.心远地自偏B.悠然见南山C.飞鸟相与还D.欲辩已忘言12.行路难中,“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的象征意义是( )A.仕途受阻B.前程绝望C.行役之苦D.岁月蹉跎l3.下列长恨歌诗句中,借比喻抒情的是( )A.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逦迤开B.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C.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D.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14.下列诗篇中,属于七言律诗的是( )A.行路难(其一)B.长恨歌C.早雁D.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15.声声慢(寻寻觅觅)中,最后导发“怎一个愁字了得”呼告的景物是( )A.晚来风急B.旧时相识C.黄花堆积D.梧桐细雨16.一句话中,“青天霹雳”的隐喻意义是( )A.蕴藏着巨大革命力量的民众B.民众中压抑不住的革命情绪C.民众革命运动的声威和力量D.诗人对民众革命的坚定信心17.再别康桥中,隐喻美好理想的是( )A.西天的云彩B.河畔的金柳C.康河的柔波D.彩虹似的梦18.雨巷中,“独自彷徨”的象征意义是( )A.孤独当中的苦闷B.迷茫之中的寻求C.访人不遇的怅惘D.周围环境的冷寂19.“宝玉见了这般,又自己后悔:方才不该和他较证,这会子他这样光景,我又替不了他。 ”这段文字所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 )A.行为描写B.语言描写C.细节描写D.心理描写20.苦恼中,车夫姚纳的主要苦恼是( )A.天黑雪大无人乘车B.儿子死了无依无靠C.诉说苦恼无人肯听D.收入微薄生活艰难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1.下列文章,采用寓言形式的有( )A.秋水B.吃饭C.蚂蚁大战D.婴宁E.种树郭橐驼传22.秋夜一文的写作特点有( )A.隐喻象征,意在言外B.拟人拟物,生动传神C.语言冷峻,意境幽深D.借助对比,突出主题E.感情复杂,褒贬分明23.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所包蕴的情感内容有( )A.对报国无门的悲愤B.对妥协政策的怨刺C.对羁旅行役的愁苦D.对国势危殆的忧虑E.对权奸当道的怒斥24.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象征贫穷落后沉重负载的意象有( )A.熏黑的矿灯B.古莲的胚芽C.干瘪的稻穗D.失修的路基E.挂泪的笑涡25.下列作品中,具有悲剧色彩的有( )A.婴宁B.断魂枪C.哦,香雪D.苦恼E.金鲤鱼的百裥裙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6.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27.号物之数谓之万号:28.何其衰也何其:.29.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判:30.项王军壁垓下壁:31.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出己上:32.虽驱世以笑我驱世:33.知不可乎骤得骤:34.峨冠盛筵峨冠:35.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落寞: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阅读秋水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A.庄子嘲讽伯夷、仲尼“自多”所依据的理念是什么?B.这里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C.这里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7.阅读垓下之围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A.写出这段文字中引出的两个成语。B.项羽的诗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C.文中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38.阅读哭小弟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小弟白面长身,美丰仪;喜文艺,娴诗词;且工书法篆刻。父亲在挽联中说他是“全才罕遇”,实非夸张。如果他有三次生命,他的多方面的才能和精力也是用不完的;可就这一辈子,也没有得以充分地发挥和施展。他病危弥留的时间很长,他那颗丹心,那颗让祖国飞起来的丹心,顽强地跳动,不肯停息。他不甘心!这样壮志未酬的人,不只他一个呵!A.举例说明文中的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B.这段文字的写作特点是什么?C.联系全文,“这样壮志未酬的人,不只他一个呵一句有何深意?39.阅读湘夫人中的一段,回答问题: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A.前两句为全诗设定了怎样的情景?B.这一情景与蒹葭中的什么情景相近?C.这里运用了怎样的情景交融方式?40.阅读断魂枪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谁不晓得沙子龙是利落,短瘦,硬棒,两眼明得像霜夜的大星?可是,现在他身上放了肉。镖局改了客栈,他自己在后小院占着三间北房,大枪立在墙角,院子里有几只楼鸽。只是在夜间,他把小院的门关好,熟习熟习他的“五虎断魂枪”。这条枪与这套枪,二十年的工夫,在西北一带,给他创出来:“神枪沙子龙”五个字,没遇见过敌手。现在,这条枪与这套枪不会再替他增光显胜了;只是摸摸这凉,滑,硬而发颤的杆子,使他心中少难过一些而已。只有在夜间独自拿起枪来,才能相信自己还是“神枪沙”。在白天,他不大谈武艺与往事;他的世界已被狂风吹了走。A.举例说明这段文字中对沙子龙的描写所运用的三种人物描写方法。B.沙子龙“镖局改了客栈”反映了怎样的社会背景?C.沙子龙夜间练枪表现出他怎样的性格特征?五、作文题(30分)41.以“我的财富”为题,写一篇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五、全国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 )A.满招损,谦得益B.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C.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D.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既肯定大学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问”,又批评“求学为升官发财”的腐败风气,这种论证方法是( )A.演绎法B.归纳法C.对比法D.类比法3.吃饭的主要表现方法是( )A.对比B.类比C.侧写D.象征4.垓下之围中,揭示项羽内心世界中知耻重义一面的情节是( )A.惊闻楚歌B.悲歌“虞兮”C.对吕马童说“吾为若德”D.马赠亭长,自刎乌江5.下列文章中,“传其事以为官戒”的是( )A.冯谖客孟尝君B.张中丞传后叙C.种树郭橐驼传D.马伶传6.下列前赤壁赋的语句中,描写箫声的是( )A.耳得之而为声B.飘飘乎如遗世独立C.舞幽壑之潜蛟D.寄蜉蝣于天地7.先妣事略:“入城,则缉纟卢 ,灯火荧荧,每至夜分。”这里表现的母亲的品德是( )A.俭朴B.勤劳C.待人厚道D.严以教子8.下列马伶传的语句中,暗含讽刺当朝权奸之意的是( )A.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B.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C.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D.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9.秋夜所写的事物中,在象征寓意上与枣树相近的是( )A.天空B.小粉红花C.小青虫D.月亮10.在巴金的笔下,“爱尔克的灯光”所象征的是( )A.旧家庭的冷落B.希望的破灭C.对礼教的憎恶D.新的生活道路11.余秋雨说,都江堰“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这句话的意思是( )A.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B.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C.李冰在世时已考虑事业的承续D.都江堰倒成了连接两界的骄傲12.蚂蚁大战中场面描写的特点是( )A.以点带面B.由近及远C.动静交错D.由远及近13.蒹葭的主要抒情方法是( )A.直抒胸臆B.借比喻抒情C.借典故抒情D.借象征抒情14.陌上桑所描写的主要人物形象是( )A.罗敷B.耕者C.使君D.夫婿15.秋兴八首(其一)中,抒写漂泊之感的诗句是( )A.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B.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C.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D.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16.李煜虞美人的情感内容是抒写( )A.行役之苦、羁旅之愁B.失意之悲、遭贬之愤C.时局之忧、危机之虑D.故国之思、亡国之痛17.再别康桥中,“夕阳中的新娘”比喻的是( )A.西天的云彩B.河畔的金柳C.软泥上的青荇D.康河的柔波18.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的象征意义是( )A.丝绸之路的历史记忆B.敦煌艺术的文化遗存C.历史的祖国艰难地负重缓行D.祖祖辈辈的美好希望一再失落19.哦,香雪的整体结构特点是( )A.思想感情的多重性B.全景描述中突出中心画面C.以看火车为聚集点D.借景物描写表现人物心情20.金鲤鱼的百裥裙中,开头和结尾都写到孙女要穿百裥裙的情景,这对表现金鲤鱼悲惨命运的作用是( )A.对比反衬B.铺垫烘托C.侧面渲染D.象征暗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1.我的世界观阐述了爱因斯坦的( )A.教育思想B.人生观念C.政治思想D.科学贡献E.宗教感情22.我与地坛一文表现母爱的方式有( )A.行动描写B.心理描写C.侧面烘托D.多重类比E.象征23.下列长恨歌诗句中,借举止抒情的有( )A.回看血泪相和流B.到此踌躇不能去C.春风桃李花开日D.孤灯挑尽未成眠E.在地愿为连理枝24.闻一多一句话的情感内涵有( )A.对社会黑暗的憎恶B.对民众革命的信心C.对新生中国的企盼D.对西方文明的向往E.对祖国的深沉热爱25.下列婴宁中语句,属于鬼母教诲婴宁的有( )A.颇亦不钝,但少教训,嬉不知愁B.有何喜,笑辄不辍?若不笑,当为全人C.小学诗礼,亦好事翁姑D.人罔不笑,但须有时E.观其孜孜憨笑,似全无心肝者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6.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斯:27.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判:28.宗旨既乘,趋向自异乖:29.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放:30.不能通知二父志通知:31.字而幼孩字:32.固一世之雄也固:33.无一字龃龉龃龉:34.不衫不帻帻:35.登时一口一口的,把块绢子吐湿登时: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阅读吃饭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伊尹是中国第一个哲学家厨师,在他眼里,整个人世间好比是做菜的厨房。吕氏春秋本味篇记伊尹以至味说汤,把最伟大的统治哲学讲成惹人垂涎的食谱。这个观念渗透了中国古代的政治意识,所以自从尚书说命起,做宰相总比为“和羹调鼎”,老子也说“治国如烹小鲜”。A.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B.这里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C.这里采用了怎样的联想方式和修辞手法?37.阅读张中丞传后叙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A.这里所说的“淫辞”指的是哪一句?B.这段文字包含哪四重对比关系?C.写出文中的对偶句。38.阅读湘夫人中的一节,回答问题: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 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 ,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蕙 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A.这里描写了什么情景?B.这里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情感?C.这里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39.阅读李清照声声慢,回答问题: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A.开头十四个叠字分别写了什么?B.“雁过”引发出怎样的思绪?C.词中运用了哪些宋人口语?40.阅读金鲤鱼的百裥裙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到了大喜的日子,果然没有任何一条红百裥裙出现。不穿大红百裥裙,固然没有身份的区别了,但是,穿了呢?不就有区别了吗?她就是要这一点点的区别呀!她多少年就梦想着,有一天穿上一条绣着满是梅花的大红西洋缎的百裥裙,在上房里,在花厅上,在喜棚下走动着。 的声音,是从熨得平整坚实的裙裥子里发出来的。那个声音,曾令她羡妒,令她渴望,令她伤心。A.“大喜的日子,果然没有任何一条红百裥裙出现”的真正原因是什么?B.金鲤鱼梦想穿“大红百裥裙”的动机是什么?C.结尾三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五、作文题(30分)41.以我们的家园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全国2010年1月自学考试大学语文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5DCBDC610CBDCB1115AADAC162DBDBA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ACE22ABC23ABD 24ABCE25BC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6斯:这样。27判:区别。28乖:背离。29放:放逐。30通知:通晓,理解。31字:养育。32固:本来,确实。33龃龉:生疏而不流畅。34帻:头巾。35登时:立刻。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A以伊尹等为例,阐述作者“和而不同”的社会理念。B举例论证法、引证法。C相似性联想;比喻。37A“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B“守一城,捍天下”是小于大的对比,突出了张巡、许远守卫睢阳城的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