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10月联考历史试题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919070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10月联考历史试题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10月联考历史试题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10月联考历史试题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10月联考历史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1789年7月14日,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日记中写下“今日无事”,他认为无事的这一天却成为法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日子。因为这一天( )A三级会议的召开B资产阶级颁布民法典C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D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2 . 在今天菲律宾的马克塔岛矗立着一块关于航海家麦哲伦的双面碑,碑文正面记载着“当地人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为西班牙政府效力探险的麦哲伦”;碑文背面记载着“麦哲伦的船队于1522年返抵西班牙,第一次环球航行就这样完成了”。据此材料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麦哲伦船队证明了地圆学说B麦哲伦被杀是因为菲律宾人认为他是殖民入侵者C麦哲伦航海得到了西班牙王室的支持D麦哲伦航海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发展3 . 17世纪末,有一场女婿登基、岳父逃亡的革命,被称为“光荣革命”。你知道它发生在哪个国家吗( )A英国B法国C美国D日本4 . “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变化,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以英国为例,与其制度的改变相关的事件是( )A资产阶级革命B文艺复兴C工业革命D宪章运动5 . 1112年,激愤的法国市民高呼口号,拿着剑斧、弓矢、木棒和毛枪,高喊“公社!公社!”冲入主教家,主教死于乱棍之下,暴尸街头。以上材料反映的是A政教之争B十字军东征C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D法国资产阶级革命6 . 证实了地圆学说的航海家是A麦哲伦B哥伦布C迪亚士D达伽马7 . 下图所示情况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A医疗条件改善B自然增长C战争难民流亡D“三角贸易”8 . “l519年9月20日晨,在西班牙桑卢卡尔港,隆隆的炮声送走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奇异的远航。”这次“最奇异的远航”指的是A亚历山大东征B哥伦布船队的远航C“三角贸易”D麦哲伦船队的远航9 . 观看下图,从图中史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土地关系的变化导致了农业的衰落B手工业的发展导致了手工业必须进行生产组织C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化D资本主义化直接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10 . 小明所在的初三(1)班要在学校文艺花会中表演历史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于是编写了剧本请历史老师修正,需要修正的地方有1636年,苏格兰人民起义,反对国王统治,掀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在克伦威尔的带领下,革命成功,处死了查理一世。克伦威尔死后,王朝复辟,资产阶级再次起义,暴力推翻查理二世。从此英国废除君主制度,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ABCD11 . 从人治走向法治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世界各国都在法治建设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以下各国颁布的法律文献搭配错误的是( )A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B英国人权宣言C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美国1787年宪法12 . 16世纪英国街头戏剧中有这样一段台词:“金钱,这是大家的宠儿,一切欢乐的源泉;金钱,这是医治一切苦闷的良药;金钱,这是世人所珍藏的珠宝;金钱,这是妇女所拜倒的偶像。”以下对这段台词解释不正确的是A说明这时商品经济正在取代自然经济B表达人文主义反对神学禁欲的生活观C表明古往今来人们都喜爱金钱D反映了资产阶级拜金主义思想13 . 如下图反映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突出特点是( ) A示范性B独立性C曲折性D彻底性14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与这一规定体现的原则相同的是A英国权利法案B美国1787年宪法C法国人权宣言D法国拿破仑法典15 . 他下令起草的法国民法典,采纳的基本上都是法国大革命初期提出的比较理性的原则。“他”是( )A克伦威尔B华盛顿C罗伯斯庇尔D拿破仑16 . 下面是一位同学自编课本剧文艺复兴中的一段:一位商人慕名来到了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英国;拜会了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探讨了哥白尼的悲剧哈姆雷特;欣赏了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你认为剧本中错误的是ABCD17 . 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意大利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B意大利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C资本主义制度最早在意大利确立D意大利人熟悉古希腊的文化典籍18 . 对历史事件进行比较和评价,是历史学科的能力要求之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共同点是A推动了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B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C打败了外国的武装干涉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9 . 他从一个炮兵少尉开始初露锋芒,直至登上帝国皇帝的宝座,进而成为欧洲的霸主。他一生中最引以为豪的是颁布了法典这里的“他”是A克伦威尔B拿破仑C亚历山大二世D明治天皇20 .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文艺复兴的实质是A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B封建文化运动的兴起C资产阶级的文化运动D宗教改革21 . 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虽然向美洲种植园提供的奴隶约在1200万到2000万人之间,但非洲损失的人口据估计却是这一人数的4倍”。出现材料所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拉丁美洲独立运动B资本主义国家对亚洲的侵略C罪恶的“三角贸易”D工业革命使东方从属于西方22 . 恩格斯说“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他是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这位“大人物”是( )A彼特拉克B莎士比亚C但丁D塞万提斯二、综合题23 . 法律文献是民主政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伴随着社会展不断完。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民主政治建设也顺利进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并通过的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请写出这部宪法的名称。这部宪法有何地位?宪法规定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什么?(2)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大陆会议须布了一部法律文献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请写出这部法律文献的名称。美国建国后,为解决各州各行其是,中央政府软弱无力的问题,美国制定了哪一法律文献?这部法律文献规定国家的立法权由哪个机构掌握?(3)1804年,巴黎的手工业者维克托拿着拿破仓法典激动地说:“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这体现了拿破仑法典中的什么原则?拿破仑法典的布产生了什么影响?(4)从中外法律文献的发展中,请你谈谈对法律文献与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24 .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学艺术的成就很高,人们也可以自由地发表各种学术思想,这和黑暗的中世纪是个鲜明的对比。于是,许多西欧的学者要求恢复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化和艺术。这种要求就像春风,慢慢吹遍整个西欧。材料二 1535年某画家写道:“许多已经湮没的事物将要再生。”材料三人文主义小说巨人传描写道,1533年时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材料四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材料五 18世纪的学者费内隆写道,在16世纪,人们将“文艺复兴”一词只理解为恢复古代传统。据保罗富尔文艺复兴请回答: (1)材料中的“春风”指的是什么?这股所谓的“春风”是从什么时候首先在哪里开始刮起的?这股所谓的“春风”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结合材料二、三说明“已经湮没的事物”指的是什么?被湮没的原因是什么?(3)就材料四所说文学、艺术方面巨大成就各举一例并指出它们是否属于被湮没的事物及理由。(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股“春风”对欧洲有何影响?(5)材料五与前四则材料中哪一则有矛盾?表现何在?三、辨析题25 . 所谓近代化是指政治上的民主化和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思想文化上的理性化和科学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江苏巡抚致总理衙门原函提到“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而梁启超在其变法通议中却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然而资产阶级上层改良运动以下跪的方式祈求改良,最终由于触碰了封建统治阶层的核心利益和统治体制而夭折。浅论近代中国道路选择的曲折性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辛亥革命一度成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后, 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辛亥革命失败后,一些先进的中国人认为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于是掀起了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撰文说“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教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摘自臧运祜20 世纪的中国与世界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问题一: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鸿章和梁启超的观点有何不同之处?材料一的作者认为“改良运动”夭折的原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问题二: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的理由。材料中陈独秀所说的“可以教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的“两位先生”是指什么? 问题三: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有何特点? 问题四:阅读上述材料,从中提取相关历史信息,自拟论题,结合所学只是简要阐述,并形成结论。(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二、综合题1、2、三、辨析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