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B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916180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阅读书籍需要关注目录,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如图目录展现的内容主旨是A争霸与争鸣的春秋战国B秦汉大一统的封建国家C繁荣开放的大唐盛世和人口出生D明清王朝的盛世余晖2 . 经过你的分析推理,下列哪一情形在当时是不可能发生的( )A在宋辽的边境上,契丹族人能买到他们喜欢的宋代丝织品B在西夏的太学里,党项族人能看到被他们翻译过的汉文书C在宋辽时期的东北,蒙古族人经常在室内的炕下烧火取暖D在临安南迁的汉族人品尝来自金的美食3 . 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许多杰出的少数民族首领,按照他们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 ) 铁木真 松赞干布 阿骨打 阿保机ABCD4 . 马克思在18世纪珍妮纺纱机发明前曾说过:要找一个能够同时纺出两根纱的纺织工人并不比找一个双头人容易。但是在我国14世纪就有一位劳动妇女能够同时纺出三根纱,她是( )A李清照B王昭君C文成公主D黄道婆5 . 被称为我国最大的石窟艺术群是A秦陵兵马俑B云冈石窟C龙门石窟D敦煌莫高窟6 . 每年高考后,各地的文科状元和理科状元都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其实,我国早在唐朝就有了文状元和武状元。武状元最早出现下列哪个皇帝时期?( )A唐高祖 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7 . 某同学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A宋代商业繁荣B民族政权并立C宋代国家统一D宋代民族融合8 . 某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有关资料,由此可知他们研究的课题是 ( )A统一国家的建立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C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D多元文化的交融9 . 有一本史书,历时19年编撰,宋神宗认为这部史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并为此书赐名。该史书是A史记B天工开物C本草纲目D资治通鉴10 . 武则天遗言留无字碑,由后人评价她的功过,下列对其评价最恰当的是( )A善于纳谏,开创了“贞观之治”B重用贤相,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鼎盛时期C重用人才,发展农业,为“开元盛世”奠定基础D统治后期朝政日趋腐败,国力衰落11 . “无人不沽酒,何处不闻乐”、“千百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上述这些诗句描述的是A唐都长安B北宋东京C元朝大都D明朝北京12 . 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史实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A圆周率B造纸术C活字印刷术D司南13 . 下列词组,概括了宋元时期历史发展特征的是( )A诸侯并立争霸B经济重心南移C统一国家建立D盛世潜伏危机14 .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对这一民族政策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民族自治B一视同仁C互相尊重D民族歧视15 . 唐太宗时期,统一青藏高原的吐蕃赞普是( )A松赞干布B尺带珠丹C成吉思汗D努尔哈赤16 . 下列各项表述中,最能反映隋朝历史特点的是( )A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了全国统一B繁荣而短暂C统治者下分残暴D开凿了大运河17 . 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展厅有如下一组图片,该展厅的主题应该是A宋代商业繁荣B民族政权并立C宋代国家统一D宋代民族交融18 . 我国古代之所以能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与制度不断创新分不开。下列制度创立于元朝的是A世袭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19 . 某同学举办主题为“多彩的城市生活”图文展览。“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打诨烟花皆悦众,全凭利口誉京都”。这首诗与下列哪一幅图片搭配在一起最合适?( )A唐都长安B北宋东京C元朝大都D明朝北京20 . 在经历了东汉末年到南北朝时期近400年的分裂后,到隋唐时期国家再次走向统一。隋朝统一南北时灭掉的南朝最后一个朝代是( )。A宋朝B齐朝C梁朝D陈朝21 . “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材料反映的现象最早出现在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22 . 中华民族搁置争议,着眼大局,互相尊重,合作共赢,为宋、辽两国带来了切切实实的发展机会,使得人民得以休息养生,安度和平岁月的历史事件是A澶渊之盟B割让燕云十六州C宋太祖北伐契丹D宋太宗北伐辽国23 . 公元11世纪,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迅速崛起,在部族首领完颜阿骨打的带领下,它先灭掉了契丹族建立的辽,随后又不断南下攻宋,最终形成了A宋夏和议的局面B宋辽对峙的局面C三国鼎立的局面D宋金对峙的局面24 . 如果你想在两宋时期做大米生意,你会选择到大米价格最廉价的水稻产区去购买。此时,你应该选择的最著名的水稻产区是:( )A苏州、湖州B临安C东京D重庆25 . 阅读下表材料,可以比较出长城和大运河的共同点( )长城大运河秦汉时期,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保护了中原北部地区的农业生产的人民生活。隋唐时期,成为联系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A抵御了匈奴侵扰B削弱诸侯国势力C促进了南北交流D有利于巩固统一二、判断题26 .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1)960年,后周大奖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当了皇帝。改正:【】(2)五代十国时期,由于受战乱影响较小,北方政局相对稳定。改正:【】(3)元朝时,山东、陕西、河北被称作“腹里”,直属中书省。改正:【】(4)清朝时,皇帝专权的主要工具是六部。改正:三、综合题27 . 宋元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材料二:宋代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司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材料三:北宋前期,出现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根据材料一所引谚语,宋代哪两个地方已成为重要的粮仓? (2)材料二中为鼓励海外贸易,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什么机构加以管理? (3)材料三中交子最早出现于北宋哪一地区?28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黏土做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出反写单字,再用火烧硬,成为陶字,排版时,在铁板上放置一个铁框,用陶字排满铁框为一版,一版印刷的同时,可以排另一版,效率很高。印完一版后,陶字可以拆下来下次再用,所以称为活字。材料二英国哲学家、思想家培根曾经指出:“这三种东西已经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的哪一项重大发明?发明者是谁?除此之外,中国的哪项发明传入欧洲后,引起了欧洲军事上的革命,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 (2)结合材料一说明此项发明有哪些优点?(至少两点)(3)培根所说的“第三种东西”是什么?依据有关事实,说说“第三种东西”对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4)材料二的评价说明了什么问题?谈谈你对科技发展影响的认识。四、论述题29 . 史论结合唐朝出现了治世、盛世的局面,经济发展,民族交融,文化辉煌,对外交往活跃。(1)结论 唐朝出现治世、盛世的原因。史实 -(2)结论唐朝民族融合。史实- 论从史出宋代的煤开采量居世界第一,铁和铜冶炼技术达到当时世界最高水平,宋代瓷器畅销世界市场,中国被称为“瓷之国”。(3) 问:从上述史实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方法运用唐太宗是古代杰出政治家,然而他晚年滋长了骄傲自满的情绪,政局大不如前。(4) 问:你认为应该如何客观评价历史人物?30 . 材料论述材料据史料记载,唐朝时来自各国的使臣、商人、留学生云集。他们将唐朝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数学、建筑、音乐、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带回了自己的国家。日本“百事皆仿唐制”,参照隋唐律令制定了大宝律令;参照唐都城长安结构布局兴建了藤原京、平城京等都城;日本语中沿用的汉字是因佛教僧侣将中国的经书带到日本而传入的唐朝时期印度佛教、音乐、文学语言、制糖工艺、眼科医术等先后传人中国。同样,中国玄奘大唐西域记记载的西游经历的国家地理、物产,习俗等资料,成为印度重构古代历史的基础。(1)据材料,分别写出唐朝时期为中日、中印交流做出杰出贡献的历史人物。(2)阅读材料,围绕其主体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楚)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二、判断题1、三、综合题1、2、四、论述题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