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中考历史试题B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913136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中考历史试题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中考历史试题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中考历史试题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中考历史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监察委员会相关内容写入宪法修正案中,赋予监察委员会宪法地位,元朝时,负责监察事务的机构是A枢密院B御史大夫C御史台D中书省2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B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3 . 习近平说:“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新起点。”下列涉及到改善民生问题的有俄国1861年改革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罗斯福新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BCD4 .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下列科技成就属于18、19世纪的发明的有珍妮机汽船火车飞机电报手机ABCD5 . 下图是汉代耧车的模型,耧车是当时先进的A灌溉工具B播种工具C冶铁工具D交通工具6 . 论语是大思想家孔子的语录,宋代宰相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孔子思想的核心主张是A“仁”B“因材施教”C“为政以德”D“有教无类”7 . “国际会议往往成为大国角逐利益的特殊战场”。关于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雅尔塔会议的相似之处说法错误的是( )A都召开于大战结束之后B都具有强权色彩,侵害了中国国家利益C都推动了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D都维持了世界短暂的和平二、综合题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民族危机日趋深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示之下,1898年6月,图人物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又称戊戌变法。(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人物实行变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材料二:图人物按照康有为提出的办法,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主要内容有:发展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等。同时规定,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2)根据材料二,概括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涉及哪些方面?(3)材料二中哪些变法措施对封建旧势力的冲击最大?(4)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戊戌变法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最主要作用。9 . 世界经济发展是一个不断转移和发展扩大的进程,不同国家在这个过程中曾经先后在经济上主导过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可以看出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不断扩大产品精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务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详枪洋地,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白海军(大预言:2049年的世界(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说明为什么首先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开创了“全球化”?据材料一概括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方式有哪些?材料二:工业革命世界工厂与世界工厂的变迁18世纪60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中期(二战以后)20世纪末工业革命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世界工厂英国美国日本特点制造中心科技中心贸易中心制造中心科技中心制造中心分散化摘自孙林岩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发展(2)根据材料二,“世界工厂”的产生起源于哪一历史事件,并指出20世纪中期以前成为“世界工厂”国家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工业革命后,世界形成了什么局面?材料三:18201840年世界工业生产年增长率和世界贸易增长率分别为2.9%和2.81%;18401860年,分别为3.5%和4.8%,1860一1870年,分别为29%和5.53%.19世纪中期机蓄纺织品成为19世纪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工业制成品殖民地国家的主要出口产品中,棉花、生草、矿严原料逐多取代了茶叶、查科等生活用品的出口。1800年,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有的比例分别为33%、9%、10%、5%。(3)根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中期前后国际贸易有哪些特征?试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材料四: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美国抛弃了英国模式,转向重工业发展.凭借其在科学技术上的领先,以及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上无法比权的优势,成为了新的“世界工厂”。周斌、李水凤中国:做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4)根据材料四,指出美国的“世界工厂”与英国相比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角度分析美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综上所述,从世界经济中心的变迁中,我们可借鉴的经验是什么?三、论述题10 . 近代中国民族觉醒是伴随着外国侵略的不断加剧过程中形成。阅读下列材料,探究相关问题。材料一:政府以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作为三大国策,经过10年努力,到1877年大体完成了破旧改革。明治初年,政府的总方针是富国强兵,把殖产兴业摆在首要。在第二个十年开始后,转向军国主义,是企图把失之于列强的损失,用对外扩张掠夺加以补偿。选编自丁建弘主编的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1895年5月10日,日本天皇批准马关条约,中间地图为强迫中国割让领土的地图(1)材料一改革与哪一事件有关?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它有何影响。材料二:巴黎和会前后的爱国运动,遍及海内外所有中国人中间,国人对以往的外交政策及本国政府不再抱有希望。既如此,只有自己行动起来,“国民外交”成了一个响亮口号。爱国各阶层将帝国主义侵略和对中国主权领土的破坏视为外敌与内奸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表明此时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发展到国民整体主动地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的新阶段。摘编自卫金桂论五四时期的中国民族主义(2)据材料二,概括“五四时期中国民族主义”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高涨的国际政治背景。材料三: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悲愤歌声,便很快就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无论他是哪一个民族的中国人,都会有人唱它。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推动民主革命的进程”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例清晰)。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二、综合题1、2、三、论述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