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D卷(模拟)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912996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D卷(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D卷(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D卷(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隋唐最显著的时代特点是A繁荣与开放B民族政权对立C君主专制加强D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隋朝大运河2 . 下列历史贡献中不属于隋朝的是( )A创设科举制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C实现南北重新统一D创立殿试制度3 . 袁腾飞曾在百家讲坛中讲到“塞北三朝”,这指的是与两宋政权并立的三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它们分别是A辽、西夏、金B大理、金、西夏C吐蕃、西夏、辽D辽、西夏、北魏4 . 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正确的是灭掉陈,使南北重归统一隋炀帝的励精图治隋炀帝时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修建了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ABCD5 .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时期,宋代高度发达的社会文明,也反映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在宋代东京的普通市民能做到( )跟随高僧鉴真东渡日本 偶尔去吃一碗宋嫂做的名小吃馄饨和朋友们一起玩蹴鞠 去瓦舍欣赏各种表演节目ABCD6 . 下列不符合史实的是 ( )A辽宋时期,生活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的女真族,曾受辽的控制和压迫B11世纪末,阿骨打进一步完成了对女真各部的统一C女真建立政权后,曾与北宋订立盟约,相约夹攻辽朝D1115年,女真政权被辽所灭7 . 唐朝的开放与包容、兼收与并蓄,成就了唐文化的多元与辉煌。下面能佐证当时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是和亲结盟鉴真东渡玄奘西行遣唐使来访ABCD8 . 有学者认为:“北宋时期,中国仿佛进入现代,物质文化蓬勃发展。”下列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史实是A交子的出现B早市、夜市和草市的出现C热闹的瓦子D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9 . 如下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作品步辇图(局部)此图背后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王昭君嫁给匈奴呼韩邪单于B鉴真法师东渡日本C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D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10 .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于( )A唐朝B北宋C南宋D元朝11 . 唐诗中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诗句中能佐证开元盛世局面的是( )A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凛俱丰实B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C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D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12 . 在现代社会中,刷卡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A西汉B北宋C唐朝D南宋13 . 南宋抗金斗争中,岳飞赢得了人民的尊重,主要是因为A他率领的“岳家军”军纪严明,英勇善战B他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C他从金军手中收复了许多失地D他的抗金斗争符合广大人民的意愿14 . 2008年5月1日,中国长达36公里的杭州湾大桥顺利通车,这是目前世界上最的跨海大桥。请问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是:A赵州桥B苏州宝带桥C卢沟桥D杭州拱宸桥15 . “读书可以改变命运”,曾经有“一种制度”的出现很好地印证了这一说法。少数下层士人通过读书得以参政,并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它所造就的是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材料中“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A秦汉时期B宋元时期C隋唐时期D明清时期16 . 下述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靖康之难”“宋夏和议”“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ABCD17 . 反映中国历史上民族团结、民族友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的是( )A文成公主入藏B玄奘西行C鉴真东渡D戚继光抗倭18 . 唐朝时先后设置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的地区是( )A北方和西北地区B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C长江流域和江淮地区D大兴安岭和东北地区19 .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A古兰经B圣经C金刚经D诗经20 . 任何朝代的衰亡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列有关唐朝走向衰落的原因错误的是A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原王朝无法与之抗衡B地方军事势力逐渐强大,威胁中央集权C统治者不再励精图治而纵情享乐D宦官专权使朝政更加黑暗、腐败二、填空题21 . 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加以管理。为提高粮食产量,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_,很快在江南地区推广。22 .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1)1115年,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2)于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3)“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关汉卿、郑光祖和白朴。(4)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代表作是本草纲目。(5)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上京临潢府。23 . 唐代劳动人民对生产工具作了重大改进。新耕犁有_、灌溉工具有_;唐朝手工业也很发达,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被称为世界工业珍品的是_。24 . 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25 . 唐代出现的新式农具,提高了江南地区水田的耕作效率;北宋时期从越南引进的在江南推广,提高了粮食产量。三、判断题26 .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1)隋朝实行的科举制以门第为选官标准,扩大了官吏来源改正:(2)唐都长安规划整齐,是当时世界国际性的大都会。改正:(3)115年,耶律阿保机称帝,建立金政权。改正:(4)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的代表作天工开物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改正:27 . 唐朝文明继承创新,兼收并蓄,在交流中影响了世界,也丰富了自己。28 . 判断改错题以下情景描述中,有四处错误。请逐一指出,并加以改正。中国古代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就:唐朝工匠李春主持修建的赵州桥是我国最早的石拱桥;北宋平民蔡伦发明了世界最早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要早四百年;指南针也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由意大利人传入欧洲,为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东起鸭绿江、西至山海关的明长城,也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1)错误:改正:(2)错误:改正:(3)错误:改正:(4)错误:改正:29 . 宋朝时我国形成的新民族是回族。错误30 . 有个学生学完隋唐时期的历史说:“得人者昌,失贤则亡。”这一观点是否正确?请结合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统治时期用人方面的有关史实,论证你的关点。四、简答题31 . 上海世博会把清明上河图制作成多媒体长卷,用北宋繁华的都市风貌,辉映其“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1)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哪位画家的不朽作品?描绘了哪一城市的繁荣景象?当时该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什么?(2)北宋时,四川地区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政府在广州等主要港口设立什么机构管理海外贸易?32 . 城市是国家发展的缩影,城市建筑彰显了时代特征并承载着历史文化。(1)唐都长安的建筑布局和城市规划独具特色。根据图一分析:长安城的布局体现了唐朝怎样的时代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当时居住在“外国使节聚居区”内的日本使节有何专业称呼?(2)随着经济的发展,隋唐时期重庆一批新的城市成长起来。图二所示的市镇在布局上呈现出怎样的特点?这一遗址的发现为我们研究隋唐时期重庆城市的发展有何作用?(3)上海这一历史名城,推动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又一次发展变化。结合图三用史实说明:20世纪90年代的上海是如何推动中国发展进程的?五、综合题33 . 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材料二:两幅历史图片材料三: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江南经济区”形成的原因有哪些?(2)材料二图一中,大运河的南北起点的名称各是什么?作用是什么?(3)材料二中图二所示的农业生产工具是古代江南农民创造的。它最先出现于哪一朝代?请说出这种工具的名称?与此同时人们又发明了哪种灌溉工具?(4)材料二中图三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的名称是什么?最早出现在哪朝?什么地区?(5)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江南经济的发展给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宝贵经验?34 .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内涵丰富,源远流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工程建筑篇)材料一:(1)材料一图A所示工程的开通在当时起到了什么重要作用?图B评价的是哪一伟大工程?(科学技术篇)材料二:(2)材料二图C所示人物最主要的发明是什么?图D科学著作被誉为什么?(文学艺术篇)材料三: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朝赵翼(3)材料三中提及的“李杜诗篇万口传”中被称为“诗圣”的是谁?明清时期“独领风骚”的文学形式(体裁)是什么?(思考感悟篇)(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当代青少年应该如何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填空题1、2、3、4、5、三、判断题1、2、3、4、5、四、简答题1、2、五、综合题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