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910271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在民族心理上,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可见孝文帝改革A实现了南北统一B提升了洛阳的地位C促进了民族交融D增强了北魏的实力2 . 2018年央视春晚的丝路山水地图引起公众极大关注,它如一把珍贵的钥匙,有助于学者们更深入地研究“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功臣张骞一时成为新年“网红”。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距2019有( )A2 119年B2 120年C2 150年D2 156年3 . 下图漫画反映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其实施者对应正确的是A“分封制”周武王B“郡县制”秦始皇C休养生息汉高祖D“推恩令”汉武帝4 . 2015年,习近平在浙江乌镇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讲:“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习近平主席引用的这一观点,出自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5 . 郭沫若曾写过一首诗:“彩陶形制美,画纹亦多殊。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 ”下面与诗中对应的是( )ABCD6 . 这部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评价这部著作“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部著作是A春秋B左传C史记D资治通鉴7 . 汉武帝元封六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这一时期的刺史职能与秦朝的相似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郡守8 .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了大规模的开发。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江南开发因素的是A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B北方人口的南迁C南方社会秩序相对稳定D政权变更频繁9 . 北京人的发现对研究古人类的进化史具有重大的意义。由如图“北京人复原头像”可知,北京人A学会磨制石器B最早知道了使用火C懂得采集果实D保留猿的某些特征10 .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诸子都在王国范围内分得封地为列侯。这一规定A强化了汉初的郡国并行体制B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C巩固了刘姓宗室的血缘亲情D增强了地方封国的实力11 . “200年,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的粮囤,烧掉其全部军粮,迅速歼灭袁军主力。”这段材料描述的战役是A巨鹿之战B赤壁之战C官渡之战D淝水之战12 . 汉书食货志记载,秦推行商鞅的“除井田,民得买卖”之法。此项措施 :( )A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B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C废除了贵族的世袭特权D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13 . 下列与商鞅变法有关的论述,符合历史客观实际的是( )A变法源于秦王嬴政深感丧失国土,被他国鄙视,以此决心改革内政,变法图强B变法从根本上说是战国时铁器牛耕的推广促进了经济发展造成的C变法中秦国统一全国,推行郡县制D变法后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不久,秦始皇统一了中国14 .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简编中说,儒家学说是教人成为圣贤的学说,先“修己”而后以“安人”,在国家的治理上追求天下大同的王道理想;在思维方法上取中庸之道;在教育思想上追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以下言论体现了儒家思想主张的是:“仁者爱人” “兼爱”“非攻” “为政以德” “以法为教” “民贵君轻”ABCD15 . “泰山不让砾石故能成其大,汪海不辞小流故能成其深。”在用人问题上,只有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以宏阔的胸襟接待天下之士,才能发现成就伟业的有用之才。下列历史人物之间搭配不恰当的是A周武王一吕尚B秦昭王李冰C秦始皇一商鞅D齐桓公管仲16 . 最早的扬州城是吴王夫差所筑,至今已有2500年左右的历史,该城是( )A润州B秦淮C邗城D广陵17 . “公元前3世纪出现了一个关键转折点,即类似于西方封建制的旧时西周分封制被中央集权官僚政府所取代。新的中央集权国家建立了北接草原、南至南越的庞大帝国。”这个“庞大帝国”是A夏朝B秦朝C汉朝D唐朝18 . 成语“破釜沉舟”出自下列哪次战役?A涿鹿之战B牧野之战C巨鹿之战D长平之战19 . 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该时期是( )A夏朝B战国C商周D春秋20 .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B江南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C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D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二、填空题21 . (10分)南京有着超过2500年的建城历史,随处可见时代的年轮让我们踏上一段穿越时光的旅行,去寻访那古老的辉煌,下一站,南京!走起!(1)夫子庙是纪念儒家创始人_的地方。自_朝创立科举制以来,儒家学说一直作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2)梅花山,孙权墓。_年,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击败曹操,为_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3)明孝陵神道上的石像。_建立明朝,他在中央废除_,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4)南京_宝船厂遗址公园。明朝时期,这种船只满载着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_,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交往。(5)古代南京的辉煌,随着南京条约的签订黯然落幕,根源之一是清朝实行_政策,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抚今追昔,漫步南京城头,你有什么感受?22 .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_起义,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东汉末年,张角等领导的_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23 . 将下列各小题补充完整。 (1)后人尊称炎帝和_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_采用疏导的方法,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2)公元前_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北魏孝文帝即位后,_年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措施。(3)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绍在_进行决战,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公元208年,曹操和孙权、刘备在_激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三、判断题24 . 辨析题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君王。为加强思想控制,他采纳主父偃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上表述正确吗?请简要说明理由。25 . 通过民主推举,产生德才兼备的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被称为“世袭制”。( )26 . 战国时期各国通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建立起来,我国封建社会形成。( )27 . 西汉初,经过几代皇帝的努力,社会逐步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国家随之强盛,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局面,史称“光武中兴”。上述文字叙述正确吗?请说明理由。28 . (1)云冈石窟的雕像吸收了外来伊斯兰教造型艺术的特点。(2)顾恺之的名作是兰亭集序。 (3)西晋末年,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是为了接受先进文化。 (4)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5)华佗发明了“麻沸散”,让病人和酒服下,然后手术。29 . (1)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上演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诸侯率兵前往护卫周幽王是遵守了禅让制的义务。 改正:(2)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了消除文字上的差异,将文字统一为笔画规整的小篆。 改正:(3)秦朝修筑的万里长城西起咸阳,东到辽东,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 改正:(4)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继续推行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开创了光武中兴的盛世局面。 改正:四、综合题30 .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历代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期望达到的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1)据材料一的图片和文字,分别归纳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并指出图2中的措施对当时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材料二西汉建立之初,“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汉书食货志(2)据材料二概括西汉初期的社会状况。为此,汉初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政策加以治理?这一政策的实施,使西汉前期出现了怎样的统治局面?材料三下表是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表:人口(万人)辖郡(个)中央45015封国85039(3)据材料三,概括西汉初期中央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汉武帝为解决这一问题采取了怎样的措施?31 . 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政治制度也应随之改变,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改革和创新成为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材料一:“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传(1)为加强对各地的统治,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这一制度在实行初期起了什么作用?材料二:“进入春秋以后,周王渐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王室衰微,诸侯坐大”华师版七年级历史上册(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上述制度在春秋时期出现了什么变化?材料三:“为增强国力,各国都招揽任用贤能之士,实行社会变革”华师版七年级历史上册(3)在各国的变法中,变法最彻底、收效最大的是哪场变法?该变法起了什么作用?32 . 材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礼记礼运(1)“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办法历史上叫作什么?请举两个例子(说出人名即可)。(2)后来这种办法被哪种方式代替?从谁的时期开始的这种新的方式?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填空题1、2、3、三、判断题1、2、3、4、5、6、四、综合题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