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题B卷(模拟)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909733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题B卷(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题B卷(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题B卷(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各项不属于世界三大宗教的是A佛教B道教C天主教D2 . 亚洲是人类最早的定居地之一,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2019年5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召开,以下不属于古代亚洲文明的是( )ABCD3 . “地方上设国、郡、里三级;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农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这些举措的目的是( )A仿效唐朝制度B强化中央集权C削弱幕府统治D打击武士阶层4 . 下面是小丽同学归纳“上古时期”文明成就时制作的表格。其中与主题不符的是( )AABBCCDD5 . “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希腊的辉煌主要体现在A涌现许多的哲人B创建了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制度C建造古代世界七大奇迹6 . 历史学习中,需要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下列历史事件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原因结果A十字军的东征拜占庭帝国扩张B幕府统治的建立日本大化改新C的创立阿拉伯半岛的统一D大学的兴起中世纪城市的繁荣AABBCCDD7 . 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A庄园B手工工场C大种植园D人民公社8 . 黑格尔曾说:“在荷马的作品里,每一个英雄都是许多性格特征充满生气的总和,荷马借不同的情景,把这种多方面的性格都揭示出来了。”荷马的作品再现了( )A罗马帝国历史B古巴比伦历史C早期希腊社会历史D亚历山大帝国历史9 . 人类文明是在各个种族、各个区域碰撞和交融的基础上形成的。下列四项中,明显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阿拉伯数字的传播B亚历山大东征C罗马征服地中海D希波战争10 . 在古代世界,充满着强国和弱国。下列国家中曾经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罗马帝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东汉帝国ABCD11 . 在罗马法的发展中,法学家们著书立说,解释法律,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其间出了最著名的五大法学家:盖尤斯、伯比尼安、保罗、乌尔比安、莫迪斯蒂努斯。五大法学家的法学著作和法律解释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可见,推动罗马法发展的原因是A共和国的建立B帝国版图的扩张C法学家的努力D执政官的支持12 . 古代中国与中世纪欧洲的政治结构相似的历史时期是A商朝B周朝C秦朝D汉朝13 . “历史上的人类儿童,有粗野的儿童,有早熟的儿童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古希腊是人类最美好的童年。”以上结论得出的最主要依据是希腊的A地理位置B民主政治C宗教自由D辽阔疆域14 . “在权利方面,人生来时自由平等的。”但在古印度,却把社会成员按地位高低划分为四等。请指出属于第二等级的是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15 . 从希腊半岛兴起,征服了波斯帝国,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的亚历山大帝国的前身是A迈锡尼B雅典C斯巴达D马其顿16 . 大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其形成原因不包括A彼此相邻B大河奔流C宜于农耕D土壤肥沃17 . 1114世纪,欧洲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 )A社会主义化B资本主义化C帝国主义化D自由主义化18 .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历法即公历,它是在儒略历的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来的,那么儒略历的制定与下列哪一个人物有关ABCD19 . (题文)中古时期,与儒家文化圈的经济属性相比,西欧同样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但是从两者的基本组织形态而言,西欧最明显的特征是A小农经济B商品经济C庄园经济D合作经济20 . 法典是同一门类的各种法规经过整理编订而形成的系统的法律。下图所示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代哪一文明的社会状况( )A古代埃及B古代希腊C古代印度D古巴比伦二、综合题21 . 阅读材料并提取相关信息是学习历史的方法和能力之一。请仔细阅读下列两组材料并完成相关问题。第一组:材料一:乾隆曰:“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假。”【国家大事由皇帝一个人说了算,是我大清朝的家法。自从祖父(康熙皇帝)、父亲(雍州皇帝)以来,关于用人和听取建议等一切事情,决定权从没有交给别人。】材料二: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1)分析材料一二,分析此时中英两国的差异。面对这种差异,19世纪末20世纪初部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人是如何应对的?第二组:(2)分析图一和图二,分析此时中英两国的差异。面对这种差异,封建地主阶级是如何应对的?结果如何? (3)综合上述探究,谈谈你的认识。22 . 识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图一文物的名称是什么? (2)商朝时铸造一个大型的青铜器有时需要几百人,面对这样大的工程,人们却把它做得很好,这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什么样的精神? (3)图二中所体现的文字叫什么?这种文字一般的刻写材料是什么? (4)记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意义?2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这条常规流行于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的某些国家和地区:“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1)材料一反映了欧洲的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最先开始于哪一个国家?在这一制度下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是什么人?这一制度形成一种奇怪的现象,用一句话来形容这一现象(2)材料一图示中依次封赐的是什么?上下级之间分别被称为什么?他们之间各自要履行什么义务?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材料一,请你谈谈西欧形成的这种制度有何特点。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综合题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