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卷(检测)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908338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卷(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卷(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卷(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毒品是世界人民面临的共同问题。1839年,领导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A关天培B邓廷桢C陈化成D林则徐2 . 鸦片战争击碎了清王朝“天朝大国”的美梦,也宣告漫长的中国古代史的终结,中国由此进入了近代社会。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B中国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C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3 . 梁启超坚信“变者,天下之公理”;康有为认为“变则能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表明两人都主张( )A以夷制夷B推行维新变法C进行暴力革命D抵御外侮4 . “它是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它宣布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它还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它”是A天朝田亩制度B尼布楚条约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5 . 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要去实地考察辛亥革命的发祥地,他们应该去( )A南京B上海C南昌D武昌6 .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这一年换算成民国纪年是A民国十三年B民国十四年C民国十五年D民国十六年7 . 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化迈出第一步的关键人物。下列企业中,与李鸿章的评价有关的是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汉阳铁厂轮船招商局湖北织布局ABCD8 . 鸦片战争发生时在位的清朝皇帝是A康熙帝B乾隆帝C道光帝D咸丰帝9 . 太平天国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的标志是( )A定都天京B金田起义C永安改制D天京陷落10 . 马克思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下列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英法联合侵华B洗劫并烧毁圆明园C增加通商口岸D镇压太平天国运动11 . 这是一个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革命纲领,它设计出了一个“有田同耕,有饭月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上文中的这个革命纲领是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三民主义D警世钟12 . 爷爷把他收藏的拍摄于北京东交民巷的照片给大家看,并介绍说是1905年的作品,而小明马上就看出一幅不符合史实,它是( )A各国大使在东交民巷举行宴会B东交民巷有许多西式建筑C外国军队在东交民巷进行操练D东交民巷居住着许多北京居民二、判断题13 .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主”“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错误:改正:。14 . (题文)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在京的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史称“百日维新”。15 . 1899年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德国提出了“门户开放”,便利了对中国的侵略。 ( )改正:三、综合题1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遇,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材料二:洋务运动部分图片资料材料三:梁启超说:“李鸿章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其于西国所以富强之原,还乎未有闻焉,以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不论事毕矣。”摘编自蒋廷献中国近代史请回答:(1)材料一出自哪一部纲领性文件?颁布此文件的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材料二中图1是洋务运动创办的哪一军事工业?图2是哪一民用企业?(3)洋务运动时期筹建的三支海军指的是?(4)据材料三,梁启超认为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是什么?(5)鉴于这一局限性,梁启超等人发动了一场什么运动?17 . 新闻媒体是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忠。请完成以下问题。(1)把图1报刊前的字母填入下表相应位置。维新派创办的刊物同盟会机关刊物近代影响最大的报纸新文化运动主阵地D(2)请以中报记者小路的身份,结合图2写一则100字左右的新闻报导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的北京要求写明事件发生的原因、时间、地点和简要经过。18 . 清政府派李鸿章到日本马关,与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举行谈判。日本诱逼李鸿章在早已拟定的条约文本上签字,蛮横地表示“但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日本限定必须在一个月内办理割让台湾的手续,李鸿章请求放宽期限,说:“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着急。”伊藤博文回答:“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经过二十多天的谈判,日本下了最后通牒,限四天内答复,否则北京必不可保。清政府被迫全部接受了日方提出的条件。请回答:(1)材料反映的是我国近代史上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的情况?(2)谈谈你对以上材料的感悟(任选角度,自由发挥,观点不谬,言之有理。)第 7 页 共 7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二、判断题1、2、3、三、综合题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