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B卷(练习)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907545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B卷(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B卷(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B卷(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朝秦暮楚”这个成语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现象( )A商朝B西周C春秋D战国2 . 在某博物馆,他们看到了如图“桀驾人车”汉画像石,这幅图反映的社会情况是A当时没有马作为坐骑B这是当时的一项体育活动C这是一种娱乐活动D奴隶的地位卑微,只是奴隶主的工具3 . 当今孔子学院遍布世界各地,儒家思想不仅对中国产生影响,更是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子4 . 有位老师制作了四句中国历史朝代歌,“夏商周秦西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到中华。”根据这个不完整的朝代歌,和你所学知识判断,下面年代尺中对应的某个朝代起始点,正确的是A夏、商、西周、秦B秦、西汉、西周、夏C夏、商、秦、西汉D夏、东周、秦、东汉5 . 商朝之所以又称为殷,是因为( )A商朝曾定都阳城,后来又迁都到殷B商朝曾定都镐京,后来又迁都到殷C商朝曾定都在亳,后来又迁都到殷D商朝曾定都洛邑,后来又迁都到殷6 . 文字是传承文化的载体之一。秦灭六国后,秦始皇随即下令全国统一书写( )A楷书B隶书C小篆D行书7 . 农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产业,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有稻、粟的种植 家畜饲养的出现 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 城市的出现ABCD8 . 在下列国君中因为残暴统治最终导致国家灭亡的有( )夏桀商汤商纣周幽王ABCD9 . 关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公元前221年建立B最高统治者称皇帝C建立县制D修建了万里长城10 . 商朝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殷朝,是因为下列哪事件A商汤天夏B武王伐纣C平王东迁D商王盘庚因洪水泛滥迁都城到殷11 . 如果你要到炎帝陵和黄帝陵去祭祀炎帝和黄帝,应该去A湖南B陕西C祭祀炎帝应到陕西,祭祀黄帝应到湖南D祭祀炎帝应到湖南,祭祀黄帝应到陕西12 . 如果穿越历史时空,让你到统一后的秦朝买东西,你使用的货币是A刀形币B蚁鼻钱C铲形币D圆形方孔钱13 .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先是在一九七二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讨论,以后成为了世界各国的发展战略。其实我国古代先秦思想家就有了这方面的认识,这位思想家是A道家庄子B儒家孟子C法家韩非子D墨家墨子14 . 提出“克己复礼,仁者爱人“思想主张的是春秋时期哪个学派( )A儒家B法家C墨家D道家15 .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某处的远古人类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这一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16 .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迈入早期国家的代表之一。其原因是( )A西周分封制的实行B商鞅变法的推动C秦始皇统一六国D中国原始农耕文明的发达17 . “尊王攘夷”一词出现于春秋公羊传,大意是齐桓公会过问和制止那些侵犯周王室权威的事,而他也借着周天子的影响号令诸侯。齐桓公提出这个号召的目的是A扩充疆界B维护周天子C争夺中原霸主D控制少数民族18 .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的代表,下列代表我国原始居民生产力最高水平的是A打制石器B钻孔石斧C骨耜D铁犁铧19 . 下列选项与黄帝无关的是 ( )A阪泉之战B发明车船C“禅让”D“人文始祖”20 . 下列成语跟刘邦有关的是A唇亡齿寒B约法三章C卧薪尝胆D完璧归赵21 . 某电视台要招聘栏目主持人,假如时光倒流到两千多年前,你认为最适合当“法制天地”栏目主持人的是( )A孔子B老子C墨子D韩非子22 . 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是A化石B史学论著C考古报告D口述史料23 .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人把夏桀、商纣、秦二世这三个历史人物归为一类,你认为他们最突出的相似点在于( )A雄才大略B重视农业C统治残暴D重用人才24 .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它最早形成于A战国B秦朝C西汉D东汉25 . 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并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是( )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二、综合题26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材料二:“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用火遗迹十分集中。灰烬堆积很厚,最厚处有6米。”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材料四: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周易(原文大意:上古时代,人们住在野外的山洞里。后来圣人建造房屋,改变了居住环境,人们住进去躲避风雨。)材料五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白虎通材料六神农时,民方食谷。礼记材料七“彩陶形制美奈何遗址中,独不见文书。”郭沫若材料八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环境下,当时的人们只能过什么样的生活?(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 材料三反映其有什么重大变化? (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写出两例“穴居而野处”的远古人类。 (4)材料五讲述的是哪一经济部门的情况? 材料六中的“谷”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代表分别是什么?(5)材料七中的“彩陶”应当是什么原始居民的制品?(6)材料八中图一和图二分别是谁居住的房屋?为什么这两种房屋不同?(7)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了解史前社会的重要途径有哪些?27 . 我围农耕文化源远流长,为历代统治者重视,为璀璨的中华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商鞅变法(1)材料一中,图1发现于我国长江流域某遗址,是原始农耕时期典型遗址的代表,该遗址是什么?当地的房屋主要是什么建筑?(2)材料一中,图2铁农具在我国哪一时期出现?此外当时还有什么是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3)材料一中,图3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的重大水利工程。该工程由谁主持修建?影响如何?(4)材料二中,商鞅变法确立了什么土地制度?这次变法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28 . 阅读下列图片,请回答:(1)图一相关的人物对中华民族作出哪些贡献?(2)图二所指的人物有什么事迹流传后世?(3)图一、二中人物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过程中有什么样重要地位?(4)人们最敬佩图三人物是因为哪一件事?这个传说反映了什么?我们应该学习图三人物什么的精神?29 .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变法改革,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请观察下面的图片,然后回答问题。鲜卑族姓汉族姓拓跋元步六孤陆独孤刘请回答:(1)图中A、B两处的人物分别是谁?图中的辩论结束后,秦国开始了哪一重大活动?最终促成了哪一社会制度的确立?(2)表格中的姓氏改革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再举出该事件中的两项措施。(3)结合上面图表和所学历史知识,你从上述两个事件中得到了哪些启示?30 .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某班级开展课外学史的活动,同学们采取了下面三种方式搜集了一些资料,邀你共同探究。【方式一图片学史】某兴趣小组在活动探究时搜集到下列图片,请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这次探究活动。从头像复原图可以看出远古人类头部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那么这是什么人?图中房子是哪一原始居民建造并居住的?【方式二地图学史】(1)上图反映的是三国鼎立局面,请写出代表的政权分别是什么?哪一次战役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方式三新闻学史】国际在线报道(记者龚铭、母曼晔):在清明节(4月4日)的细雨微风里,丙申(2016)年清明公祭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隆重举行。万余名海内外同胞齐聚轩辕殿祭祀广场,表达中华儿女对祖先的缅怀和共谋国家繁荣昌盛的心愿。(2)新闻中的“轩辕”指的是谁?因为“轩辕”为中华文明发展做出了贡献,被后人尊称为什么?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二、综合题1、2、3、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