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II)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907328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I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I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I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中国古代文化成果多如繁星,异彩纷呈。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是A老子道德经B司马迁史记C张仲景伤寒杂病论D卫瓘贺捷表2 . 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影响最大的历史事件是( )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三顾茅庐D淝水之战3 . 经济的发展一直都是我们关注的话题,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是因为( )A农业重视使用肥料B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C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D水利工程的兴修4 . 董仲舒主张“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武帝采用其主张是为了A促进艺术繁荣B推动教育发展C加强思想控制D保持思想活跃5 . 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在很多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A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的纸被称为“蔡侯纸”B东汉张仲景被称为“医圣”,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C北朝贾思编写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D东晋王羲之被称为“书圣”,其代表作是牡丹亭6 . 华佗的成就有:A编写伤寒杂病论B发明“麻沸散”C创造“五禽戏”DB和C7 . 居住方式的不同标志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半坡原始居民居住在A洞顶上B山洞里C半地穴式房屋里D干栏式房屋里8 . 理清历史发展的脉络是学习历史必须掌握的一种能力,请运用这种能力给下列事件排列先后顺序三国鼎立 八王之乱 秦灭六国 百家争鸣ABCD9 . 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的“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的是A尧B舜C禹D启10 . 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激起民众对中国古代中医药学的兴趣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华佗-西汉-麻沸散B张仲景-东汉-伤寒杂病论C宋应星-明朝-本草纲目D李时珍-明朝-齐民要术11 . 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A北京人生活地区丛林茂密B当时的野兽凶猛C农业不发达D生产力水平低下12 . 造纸工艺的进步使得书写材料发生了根本革命。导致这场“革命”的造纸技术革新家是( )A张角B蔡伦C董仲舒D张衡13 . 下面是初一某班小明同学的部分课堂笔记记录,他记录的历史事件是奖励军功,按军功授予爵位并赏賜土地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设立县制,由回君任命官吏治理A管仲改革B商鞅变法C三家分晋D田氏代齐14 . 在2015年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墨子“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传递了“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以下观点同属于墨子的是A“民贵君轻”B“以法治国”C“非攻”,提倡节俭D“实行礼治”15 .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中,一位讲解员说:“这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名叫司母戊鼎。”讲解员解说的是图中的ABCD16 . 小赵对“江南地区的开发”特别感兴趣,他决定写几篇关于“江南地区开发”的小论文,他为自己设计了四个小标题,其中错误的是( )A农业生产与气候B小麦在我国的种植与推广C东汉与匈奴的关系D西晋后期北方人口南迁17 .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下列哪两个人最早用行动诠释了自己的呐喊陈胜吴广项羽刘邦ABCD18 . 某学者认为中国人文精神的基本旨趣是实现人内在的某种理想人格。如果要“实现人的一种彻底的精神自由”,下列主张与之相符合的是( )A老庄道家的“乘物游心,亲近自然”B孔孟儒家的“修齐治平,内圣外王”C韩非法家的“抱法处势,道法者治”D墨家的“兼爱非攻,上同不下比”19 . 齐桓公首先称霸有诸多原因,最根本的原因在于( )A管仲改革壮大了齐国的力量B以“尊王攘夷”为号召C齐桓公本人的威信和能力D周天子派人参加会盟20 . 荀子中有这样一段话:“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西周时期受封对象主要是( )A官僚B周王的亲属C功臣D古帝王的后代21 . “孝文帝是北魏一个杰出人物,他迁都洛阳,断北语,改姓氏,禁胡服,奖励鲜卑人和汉人通婚”。此举致使A黄河流域实现统一B洛阳地区走向衰弱C中外文化交流频繁D民族交融得到发展22 . 齐民要术是一部A医药学专著B农学专著C地理学著作D天文学著作23 . 丝绸之路被称为是沟通中西的桥梁,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以下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汉朝的使者商人沿路西行B中国的造纸术由此传入欧洲C日本派使臣来到中国D西域的音乐舞蹈不断输入二、填空题24 . 秦朝制定笔画规整的_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_钱。三、判断题25 . 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时,宦官蔡伦改进造纸工艺,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纸的质量大大提高。( )26 . 以下是某同学在梦回秦朝一书中看到的三段材料,结合所给信息及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涂“正确”,否则涂”错误”。材料一:咸阳人李良出生在公元前249年,20岁时去南方,由于各诸侯国战争连绵不断,局势混乱,各地的文字、货币、度量衡都和咸阳的不一样,一路上给他带来很多不便。材料二:李良30岁时又去南方,这次一路上他发现各地的文字、货币、度量衡都和咸阳的一样了,战争也平息了,旅途方便多了。材料三:40岁那年李良和900多个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戌守长城,走到大泽乡时,遇上大雨,不能按时到达。按照秦法,戌守误期要被处死,于是他们斩木为兵,接竿为旗,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1)李良20岁时中国处于春秋时期灭六国。(2)结束这种“战争连绵不断,局势混乱”的局面的是秦始皇。(3)李良30岁时,路上使用的货币是五铢钱。(4)材料二中,如果李良想要写一封家书,他使用的字体是小篆。(5)材料三体现了清朝法律严苛。(6)李良40岁那年追随的两位农民起义的领袖是刘邦、项羽。(7)由上述材料可知,秦朝短命速亡的原因是秦的暴政。27 . 请根据所学知识作出判断,对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改正。(1)西汉前期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的治世局面,史称“光武中兴”。(2)秦长城东起辽东,西至陇西,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3)东汉时期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4)刘邦晓勇善战,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5)华佗是东汉末年的名医,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人成为“医圣”。28 . 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对稳定。( )改正:29 .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_。30 . 历史诊断:请将下列史实的错误挑出,并加以改正:(1)春秋时期,晋文公积极改革内政,以“尊王攘夷”名义进行征战,成为第一位霸主。错误:_ 改正:_(2)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穆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错误:_ 改正:_(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是夏朝。错误:_ 改正:_(4)公元208年官渡之战曹操战败,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错误:_ 改正:_31 . 历史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里的“沛公”是指项羽。32 . 在历史课上,老师要求同学们根据所学的知识,对河姆渡人的劳动生活进行想象描述。小明作了如下的描述:在阳光明媚的一天,一些河姆渡人挥舞着手中各种各样的打制石器,正忙着在农田里种植粟;在半穴居式的房屋里,一些妇女正在做陶器,屋里的地面上,摆放着许多图案精美的彩色陶器。好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啊!请将小明所作描述中的4处错误之处找出,并改正过来!错误1:改正为: 错误2:改正为: 错误3:改正为: 错误4:改正为: 33 . 陈胜、吴广起义军建立了“张楚”政权。34 . 春秋时期我国开始使用铁农具。四、简答题35 . “和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追求之一,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春秋战国结束这一段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充满着和谐与不和谐的因素。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任务。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和谐”内容。(1)统治的和谐:尧、舜、禹时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什么?(2)人与自然的和谐:战国时期修筑的至今仍发挥灌溉作用的重大水利工程,请写出它的名称及修建者。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3)统治者的不和谐:列举夏、商、西周时期的暴君。步骤三:关注现实,为“和谐”发展献策(4)请你从儒家和法家的立场,分别谈谈如何加强国家管理才能构建和谐社会?五、综合题36 . 孔子、孟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获得世界人民的敬重。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材料一摘自蔡志忠孔子说,仁者的叮咛材料二孔子的政治活动失败了,而孔子的教育事业却留下一个绝大的影响。摘自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三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请回答:(1)据材料一,孔子提出了怎样的治国主张?这一主张是孔子儒家思想哪一内容的具体体现?对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借鉴作用?(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在教育对象和教育方法两方面对教育事业留下了什么“绝大的影响”? (3)材料三的评论中“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应该是什么思想?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二、填空题1、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简答题1、五、综合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