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检测)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904395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语文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语文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积累运用 (共4题;共20分)1. (4分) (2019八下柳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民俗是民间流行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鲁迅记忆里那蒙着jio( )洁月色的社戏,贺敬之心中那永不变味的糜( )子、油馍和米酒,刘成章笔下那气势磅礴、粗犷( )豪放的安塞腰鼓,吴伯箫文字里那静穆的,暖rng rng( )的灯笼,无一不是民俗风情画卷中色彩浓重的一笔。从中我们可以理解并感受民俗的多样和价值。(1) 给文段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全对的一项是( ) A . 绞 m gung 容B . 皎 mi gung 融C . 绞 mi kung 容D . 皎 m kung 融(2) 对文中画线句子的辨析和修改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句语序不当,应把“民众创造”和“世代传承”位置互换;句无语病。B . 句缺主语,应在句首加“我们的”;句语序不当,应把“多样”和“价值”互换。C . 句缺宾语,应在句尾加“民间文化”;句语序不当,应把“理解”和“感受”互换。D . 句搭配不当,应把“创造”和“传承位置互换;句无语病。2. (10.0分) (2017七下乌兰期末) 诗文默写(1) _,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刘禹锡)(2) 有约不来过夜半,_。(约客赵师秀)(3) _,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4) _,不问苍生问鬼神。(贾生李商隐)(5) 古代文人墨客常借“禽鸟”这一意象来传情达意。李商隐在无题中,用青鸟传情表达对爱人的牵挂:“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用雁儿送信抒发对家乡的思念:_?_。”刘禹锡在秋词中,用鹤儿冲天展现对生活的乐观:_?_ 。3. (4分) (2018九上宁波期中) 解释下列划线的文言字词。 予观夫巴陵胜状_佳木秀而繁阴_山肴野蔌_余强饮三大白而别_4. (2分) (2019聊城) 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冰心、泰戈尔、普希金都是著名诗人,其代表作分别有繁星吉檀迦利自由颂。B . 范进中举变色龙都运用了讽刺笔法,揭露虚伪,鞭挞丑恶。C . “深思高举洁白清忠,汨罗江上万古悲风”“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分别纪念的是屈原、范仲淹、文天祥。D . 古诗文中,伛偻、垂髫代指老人,提携、黄发代指小孩,烽火、烽烟、干戈代指战争。二、 阅读 (共5题;共51分)5. (6分) (2019九下杭州月考) 小张同学在读完培根谈厄运一文后,准备写一篇观点为“厄运能磨炼一个人,彰显美德” 的读后感。请你帮他从以下人物中选择合适的一个,结合其相关故事来印证这一观点。A 周进B简爱C祥子6. (13.0分) (2019大埔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最怕妈妈突然对我好孙道荣新学期,她给孩子们布置了第一篇作文:最难忘的时刻。她是一名支教老师,在这个偏远山区,方圆几十里:只有这一所学校,学生大多是留守孩子,他们的父母,大部分都远赴外地打工,难得回来一次,这也成了很多孩子与父母一年中难得相聚的机会。其时,春节刚过,孩子们刚刚与久别的父母重聚,她希望孩子们用手中的笔,记录下这一温暖的时刻。作文交上来了,她认真地批阅。不出所料,几乎所有的孩子,写的都是春节期间,与从外地打工赶回来的父母相聚的那一刻。一个孩子,写了妈妈带回来的好吃的,那是他吃过的最美味的东西了,他感觉那一刻,自己好快乐。一个女孩子写的是,爸爸给她新买的书包,当爸爸帮她将新书包背好的那一刻,她觉得自己好幸福。一个男孩子写道,他已经两年多没有见到过爸爸了,爸爸刚走进家门的时候,他都一下子设有认出来,爸爸突然一把将他抱了起来。那一刻,他感觉有点陌生,但是,很温暖,真的很温暖那一刻,都温暖,难忘她的目光,久久地停在了一个女孩子的作文本上。女孩子写道,以前,是爸爸一个人出去打工,后来,妈妈也出去了,留下我和弟弟,跟着年迈的爷爷一起生活。每年,他们都只在春节的时候,才能回来,年一过完,他们就又出去打工了。今年,直到年初二,他们才回到家,因为他们没买到年前的火车界这一次,因为没赶回来吃年夜饭,爸爸妈妈答应我和弟弟,会在家里多待几天,这可把我俩乐坏了。爸爸妈妈回来之后,很忙,除了走亲成外,他们还要将庄稼地重新翻整一遍,这样,年迈的爷爷春耕的时候,才好播种。虽然爸爸妈妈回来之后,忙得根本没时间陪伴我们,甚至顾不上我们,但我仍然觉得很满足,很幸福。一天,妈妈没有下地干活,而是一整天都陪着我和弟弟,给我们做饭,烧了好几个好吃的菜,帮我们把所有的衣服都洗干净叠整齐了,爸爸还检查了我和弟弟的作业总之,那天,妈妈和爸爸对我们姐弟俩特别好,特别温柔。读到这儿,她以为女孩子接下来会写,那就是她最幸福的时刻。可是,没有。女孩子写的是:那一刻,我哭了。我知道,爸爸妈妈明天肯定又要离开家,出去打工了。女孩子在作文结尾这样写道,我最难忘的时刻,也是最难过的时刻是,妈妈突然对我特别好,因为,那意味着,他们第二天,又要离开家了,又要一年之后,才能回来了。在这行文字下面,她依稀看到几滴泪水的痕迹。她也流泪了。她已经支教三年了。在城里,她有一个温暖的家,有一个调皮可爱的儿子。每次离开城里的家之前,她也念念不舍,她觉得自己亏欠这个家太多,尤其是对儿子。所以,每次,离开家之前的那一天,一向粗线条的她,也都会对儿子表现得特别温柔,特别细致,特别耐心,恨不得把对他所有的爱和牵挂,都留下来。也许,儿子也特别害怕自己突然对他那么好吧?她突然无比想家。她给老公打了个电话。夜已深,儿子已经睡着了,她让老公将手机放在儿子的面前,她听到了细微的鼾声。那一刻,她泪流满面。(选自南方日报2016年1月22日)(1) 根据小说的情节,以“她”为陈述对象,完成下面表格。 情节主要事件开端她给学生布置“最难忘的时刻”的作文发展_高潮_(2) 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她的目光,久久地停在了一个女孩子的作文本上。也都会对儿子表现得特別温柔,特别细致、特别耐心。(3) 文章结尾处插叙“老师的支教与家庭”,有怎样的作用?请做简要分析。 (4) 联系全文,说说标题“最怕妈妈对我好”好在哪里? 7. (14.0分) (2019九上龙湖月考)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把紫罗兰的香味留在心里社会生活中常见这样的矛盾心态:相似的状况、相似的言行、相似的后果,倘若发生在他人身上时容易“怒从心头起”,倘若是自己所为便可能下不为例、不了了之。评价的“尺子”大相径庭,原因究竟何在?网上流传的一则视频,发人深省。一个外国男孩在超市兼职收银员,一天早上面对结账的长龙手忙脚乱,半天也搞不定总出错的机器。有排队的顾客不耐烦地指责他,后来竟然发展到恶言相加。在众人的催促、谩骂下,男孩忍不住瘫坐在地上哭诉起来,原来他的母亲当天自杀了,而他为了交房租不得不赶来打工错愕、沉寂、自责,充斥着故事的结局:他人的内心深处有多少我们不知的苦难!“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人们非常熟悉。然而知易行难,真正付诸实践的时候常常不自觉地打上折扣,就在于眼睛里只有“收银员的手忙脚乱”,却忘记了推己及人,忘记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忘记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律己宽人,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子贡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答:“其恕乎!”原谅自己的失误不难,体察别人的境况不易,一个“恕”字,要义正在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在人际交往中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凡事少一些钻牛角尖,多一些“反求诸己”。西谚有云:“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讲的同样是容忍与宽恕的道理,这道理的“香味”更要留在心里。原则问题,必须讲原则;是非问题,必须分是非,是就是是,非就是非。但日常生活是另一个场域,往往不需要那么多的“杀伐决断”,这恰如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所劝诫的,在一般情况下没有多大的“是、非、善、恶”可分,不要在“小节”上去“吹毛求疵”。“恕人”不易,“律己”更难。有人曾劝周恩来同志写本回忆录,他笑笑说,“如果我写书,就写我一生的错误。” 常思己过,要勇于在周围设置多面“镜子”,以对他人惯常的挑剔与苛刻目光去打量、矫正“镜中人”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这不仅是人格品性臻于至善的谦逊,同时在目光如炬的自我观察中,我们才会真切体会到“眼里揉不下沙子”的消极刻薄,以及“善莫大于恕”的人生境界。“做人要厚道”,体现个人的修养与情怀,也关乎社会的心态与风尚。极端的戾气,往往便来自“恕人”与“责己”关系的失调错位。市场经济重利,社会治理讲理,也离不开相互包容的胸怀。“东海广且深,由卑下百川;五岳虽高大,不逆垢与尘。”大事不含糊、小事多“糊涂”,先之以身、后之以人,紫罗兰的“香味”定能在人与人、心与心之间久久弥散。(1) 下列对我文章的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开篇摆出“评价的尺子大相径庭”的现象,意在提出问题,引出本文要探讨的“恕人”话题。B . 作者认为人要有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的美德,不能吹毛求疵, “讲原则”应该给 “恕人”让路。C . 第段作者列举顾客对超市兼职收银员恶语相加的事例,证明了社会生活中恕已恕人难的矛盾心理。D . 律己恕人是人格品性臻于至善的谦逊,也是个人修养与情怀,更是人与人、心与心之间和谐交融的润滑剂。(2) 下列不符合“恕人”精神的一项是( ) A . 林肯总统对政敌以宽容著称,他曾说:“我们难道不是在消灭敌人吗?当我们成为朋友时,政敌就不存在了。”B . 古人云:“律己宜带秋风,处世须带春风。”要求自己须如秋风一样严厉,与人相处要像春风般温暖。C . 一位理发师在给周总理刮胡须时,不慎把总理的脸刮破了,总理并没有责怪他,体现了总理的美德。D . 曹操败走华容道,关羽念在曹操曾经赐赤兔马,赐锦绣衣袍的情分上,不顾立下的活捉曹操的军令状,放走了他。(3) 第段换横线的句子的含义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在生活中以容忍留下“香味”? 8. (14.0分) (2014嘉兴)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徙木偾表商鞅变秦法,恐民不信,乃募民徙三丈之木而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金,乃下令。 吴起治西河欲谕其信于民夜置表于南门之外 , 令于邑中曰:“有人能偾表者,仕之长大夫。”民相谓曰:“此必不信。”有一人曰:“试往偾表,不得赏而已,何伤?”往偾表,来谒吴起,起仕之长大夫。自是之后,民信起之赏罚。予谓鞅本魏人,其徙木示信,盖以效起,而起之事不传。(选自容斋随笔作者 洪迈)【注释】偾(fn)表:放倒标帜。(1) 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两处)吴起治西河欲谕其信于民夜置表于南门之外(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划线的词。来谒吴起 _予谓鞅本魏人 _有一人徙之,辄予金 _(3)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令于邑中曰/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B . 有一人徙之 , 辄予金/送鲍浩然之浙东C . 乃下令/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D . 乃募民徙三丈之木而予五十金/择其善者而从之(4)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试往偾表,不得赏而已,何伤?(5) 商鞅徙和吴起偾表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9. (4分) (2019襄阳)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 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第一句概括了峰和塔的高度。“千寻塔”极言塔的高峻。B . 第二句说,登飞来峰顶的高塔,在晨鸡报晓时分,便可以看到旭日东升。C . 第三句中“不畏”表现了诗人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D . 诗作最后两句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2)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两句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请简要说明。 三、 写作 (共2题;共49分)10. (5分) (2019七下宽城期末) 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开展“学家规,树新风”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 初一(2)班为本次活动办了一期黑板报,下面是同学们收集的关于家规的两则材料,请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每则10个字左右即可) (材料一)古代家规虽然来自不同作者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追求,但内容都以家庭伦理为主体,重视齐家善邻和修身养德,如司马先在温公家范中强调“以义方训其子,以礼法齐其家”,陆九韶在陆氏家制中主张“人之爱子,当教之以孝悌忠信”。(材料二)“一时之语,可以守之百世;一家之语,可以共之天下”,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家规,除其家族的繁衍发展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外,还是社会教育的一种独特形式,为社会提供家庭教育的范本和楷模。(2) 学校开展“中国好家规”评选活动,下面两条家规深受师生好评,你更喜欢哪一条?请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曾国藩家书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朱子家训(3) 一个温馨、幸福、和谐的家庭少不了家规。作为家庭中的一员,请给你的家庭提出合理的家规。(至少两条) 11. (44分) (2019七上椒江期末)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三字经中说:“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俱。”人的情绪多半离不开喜、怒、哀、惧、爱、恶、欲这七种。生活中时常发生大大小小的事情,影响着我们的情绪,总有些时刻值得记录,总有些情绪值得抒发,拿起笔,世界都是你的。请围绕一种或几种情绪,写一篇记叙文。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500字;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等。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运用 (共4题;共20分)1-1、1-2、2-1、2-2、2-3、2-4、2-5、3-1、4-1、二、 阅读 (共5题;共51分)5-1、6-1、6-2、6-3、6-4、7-1、7-2、7-3、8-1、8-2、8-3、8-4、8-5、9-1、9-2、三、 写作 (共2题;共49分)10-1、10-2、10-3、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