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精编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903742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精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西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精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西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精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衔接最正确的一句是( )在我们的生活中,能够得到别人的指教,该是多么幸福的事。这份指教可以是婉转的和风细雨,也可以是;可以是寥寥的片言只语,也可以是;可以直对相知的友人,也可以朝向;可以是面对面的激烈争辩,也可以只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暴躁的雷霆霹雳悄无声息的暗示眼神 不停的絮絮叨明ABCD2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反腐倡廉的理念根植于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民意基础。B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描摹和勾勒了我国近五年的前行车辙,彰显了国家实力。C他利用废旧物品制成的电烤箱,虽然外观一般,可功能并不逊色,真是巧妙绝伦啊。D感恩是人类心灵之花散发出的沁人心脾的芳香,是人性中真善美的华章。3 . 下列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学校合唱团的同学们正严阵以待,迎接“红歌传唱”的到来。B对人不要吹毛求疵,应该宽容大度。C建新街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D食品添加剂的安全问题,已成为建水老百姓经常挂在嘴边的炙手可热的话题。4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走进美丽的银杏公园,我停下脚步驻足观赏。B各地中小学建立和完善了校园安全工作机制。C这次全市开展的环保征文活动,五个小学的学生获得了二等奖。D由于公共自行车站点比较密集,使泰兴城区市民“绿色出行”更加便利。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题。不能没有家梁衡一个人品德和能力的养成有三个来源,学校的知识灌输、社会实践的磨炼和家庭的熏陶培养。家庭是这链条上的第一环。人一落地是一张白纸,先由家庭教育来定底色。家庭教育与学校、社会教育最大的不同是:无条件的“爱”,以爱来暖化孩子,煨弯、定型。学校教育有前提,讲纪律、讲成绩;社会教育有前提,讲原则、讲利害。家庭里的爱,这种博大、包容的爱比社会上同志、朋友式的爱至少多出两个特点。一是绝对的负责。父母的一切行为动机都是为了孩子,没有隔阂、猜疑,不计教育成本。大人是以牺牲自己的心态来呵护孩子,就像一只老母鸡硬是要用自己的体温把一颗冰冷的蛋焐成一只小鸡,并且一直保护到它独立。我们经常看到一个小孩子不吃饭,父母会追着哄着去喂饭;不加衣服,父母追着去给他添衣。有不懂事的孩子说:“我不吃难道你饿呀?”确实,父母肚子不饿,但心中疼。同时又因为有了这种无私的、负责的态度,才敢进行最彻底的教育,不必保留,不用多心,坚决引导孩子向最好的标准看齐,随时涤除他哪怕是最小的毛病,甚至用打骂的手段。(A)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在成人社交场合看到某人吃相不雅,举止太俗时,就暗说:家教不好。但说归说,这时谁也不肯去行教育责任,指破他的缺点了。因身份不便,顾虑太多。有些毛病必须在家庭教育中去克服,有些习惯必须在家庭环境中培养,错过这个环境、氛围,永难再补。二是无微不至的关怀。因为有了动机上的无私、负责,才会有效果上的无微不至。孩子彻底生活在一个自由王国中,他所有的潜能可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孩子有什么想法不会看人脸色而止步,不会自我束缚而罢休。甚至撒娇、恶作剧也是一种天性的舒展。这样,他的全部天才基因都会完整地保留下来,将来随着外部条件的到来,就可能长成这样那样的大家、人才,甚至伟人。但是一进入社会教育,哪怕是最初的幼儿园教育都是某种程度的修理、裁剪、规范统一,是规范教育不是舒展教育、创造教育。家庭教育中的无微不至,充分自由,将一去不复返。当然,人总得从家庭教育升到学校教育阶段,但绝不能缺少家庭教育。(B)其实,家庭给人的温暖和关爱,以及由此产生的特殊的教育作用还不止于孩童阶段,它将一直伴随人的终生。表现为夫妻间、兄弟姐妹间、子女与老人间的坦诚指错、交流、开导、帮助等,这都是任何社会集体所办不到的。(C)我们细想一下,一个人成家之后在亲人面前又不知改了多少缺点,得到了多少鼓励,学到了多少东西。现在社会上有很多继续教育机构,但常忽略了这个终身家庭教育机构。一个独身的人或寄人篱下的人将失去多少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家庭这个细胞它将无缘发展。虽然,曾有志士仁人说过“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壮语,但那是特殊情况,甘愿牺牲小家为了天下人都能有一个安定的家。辛亥革命烈士林觉民牺牲前在其著名的与妻书中说:“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赵一曼烈士对儿子说:“你长大成人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祖国而牺牲的。”乱世舍小家是为救国家;盛世则要思和小家而固大家。恩格斯说家庭就像一个苹果,切掉一半就不再是苹果。当年林则徐说,烟若不禁,政府将无可充之银,无可征之丁。现在如果都由这样的家庭组成社会,国家将无可育之才、可用之才。社会要增加多少本该可以在家庭圈子里消化的矛盾。西厢记说,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我则为天下计,愿情缘血缘总相续,小家大家皆欢喜。5 .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A家庭教育的特点是无条件的“爱”,以爱来暖化孩子,煨弯、定型。B人不能缺少家庭教育。C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D盛世则要思和小家而固大家。6 . 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表述恰当的一项是( )( )A第段“人一落地是一张白纸,先由家庭教育来定底色”一句采用的是比喻论证的方法。B第段之间是并列关系,所以这两段的位置可以调换。C第段是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补充论述,与段构成因果关系。D第段加点的“最基本”一词删掉后,不影响观点的准确表述。7 . 下列事实论据放在原文中哪一处最恰当球王贝利少年吸烟时,被父亲发现,但父亲没打骂孩子,而是好朋友间谈话似的,向儿子解释如果抽烟喝酒就踢不好球的道理,然后让他自己决定今后怎么办。直到许多年后,贝利向人反省说,当时要是父亲狠狠打骂他,可能会激起他的反抗。由此可见,家人对孩子的尊重和开导,对于他的成长,以及后来在事业上的成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A(A)处B(B)处C(C)处D(D)处自渡彼岸雪小禅(1)那年,他17岁。(2)家贫。过年吃饺子,只有爷爷奶奶可以吃到白面饺子。母亲把榆树皮磨成粉,再和玉米面掺和在一起,这样可以把馅儿裹住,不散单用玉米面包饺子包不成,那种榆树皮饺子难以下咽。记忆中,可以分得两个白面饺子,小心翼冀吞咽,生怕遗漏了什么,但到底遗漏了什么还未知是何滋味,已经咽下肚去了。(3)衣裳更是因陋就简。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裤子上常常有补丁,有好多年只穿一两件衣服,撑到上班,仍然穿补丁衣裳,照相的时候去借人家衣服(4)记忆最深的是他17岁那年的冬天,同村邻居有个18岁少年,有亲戚在东北林场,说可以上山拉木头,一天能挣30多块。他听了心动,于是两人约了去运木头,那时尚不知东北有多冷。他至今记得当时多兴奋,亦铭印一样记得那地名额尔古纳左旗,牛耳河畔,中苏边境,零下49摄氏度,滴水成冰。(5)每日早上5点起床,步行20多公里上山。冰天雪地,雪一米多厚。拉着一辆空车上山,一步一滑。哪里有秋衣、秋裤?只有母亲做的棉衣棉裤,风雪灌进去,冷得连骨头缝里都在响。眉毛是白的,眼睫毛也是白的,哈出的气变成霜,衣服里鼓鼓的是两个窝窝头。怕窝窝头冻成硬块,于是用白布缠了,紧紧贴在肚皮上,身体的温度暖着它们,它们不至于被冻成硬块咬不动。(6)不能走慢了,真的会冻死人。拉着车一路小跑,上山要4个多小时。前胸、后背全是汗时,山顶到了。坐下吃饭,那饭便是两个贴在身上的窝窝头,就着雪。到处是雪,一把把吞到肚子里去。才17岁,那雪的滋味永生难忘。(7)然后装上一车木头,往山下走。下山容易些,只需控制车的平衡。上山4个小时,下山 2个小时,回来时天黑了。(8)那是他少年时的林海雪原。(9)进了屋用雪搓手、搓脚、搓耳朵,怕冻僵的手脚突然一遇热坏死掉。脱掉被汗浸透的棉衣,放在火墙边烤,换另一套前天穿过的棉衣。晚餐依然是窝窝头。第二天早上照样5点起,周而复始。(10)一个月之后离开时,怀揣1000元钱。1000元钱在20世纪70年代是天文数字,那时的人们一个月的工资不过加几块。(11)回家后,母亲看着他后背上被勒出的一道道紫红的伤痕,号响大哭。(12)那1000元钱,给家里盖了5间大瓦房。他说起时,轻声细语,仿佛说一件有趣的事情,听者潸然泪下。(13)光阴里每一步全是修行,不自知间,早已自渡。那零下49摄氏度的牛耳河,霸占着他17岁的青春,直至老去,不可泯灭。8 . “他”上山拉木头苦在何处?请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9 . 第((2)段中“小心翼翼吞咽”中的“小心翼翼”和“吞咽”矛盾吗?为什么?10 .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11 . “光阴里每一步全是修行,不自知间,早己自渡。”这句话是作者对“苦难”的体悟,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三、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乙先生春祭扫墓,挈余同游。墓在东岳,是乡多竹,坟丁掘未出土之毛笋,形如梨而尖,作羹供客。余甘之,尽其两碗。先生曰:“噫!是虽味美而克心血,宜多食肉以解之。”余素不贪屠门之嚼,至是饭量且因笋而减,归途觉烦躁,唇舌几裂。过石屋洞,不甚可观。水乐洞峭壁多藤萝,入洞如斗室有泉流甚急其声琅琅。池广仅三尺,深五寸许,不溢亦不竭。余俯流就饮,烦躁顿解。洞外二小亭,坐其中可听泉声。衲子请观万年缸。缸在香积厨,形甚巨,以竹引泉灌其内,听其满溢,年久结苔厚尺许,冬日不冰,故不损也。(浮生六记浪游记快)12 . 用“/”为乙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入 洞 如 斗 室 有 泉 流 甚 急 其 声 琅 琅。13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临:_(2)饮少辄醉辄:_(3)唇舌几裂几:_14 . 把下列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池广仅三尺,深五寸许,不溢亦不竭。15 . 请对甲文中画线句子作简要赏析。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16 . 结合乙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我”“归途觉烦躁,唇舌几裂”的原因是什么。四、情景默写17 . 默写古诗文名句。草树知春不久归,_。 _,弹琴复长啸。此夜曲中闻折柳,_。 _,凭君传语报平安。杨花榆荚无才思,_。双兔傍地走,_。木兰诗中描写征途遥远,行军神速的句子是:“_,_。”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白鹿洞二首其一唐代王贞白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18 . 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叙事,“读书不觉已春深”,言自己专心读书,不知不觉中春天又快过完了.B次句写诗人的感悟。“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阴,指极短的时间,这里以金子喻光阴,时间宝贵,应珍惜.C三句叙事补叙自己发觉“春深”,是因为“道人来引笑”。“道人”走在路上的人。“引笑”指逗笑,开玩笑。D“周情孔思”,当指古代读书人所读的儒家典籍。19 . 下列对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以看出,诗人读书入神,每天都过得紧张而充实,全然忘记了时间。春天快过完了B次句由第一句叙事自然引发出来的感悟,也是诗人给后人留下的不朽格言,千百年来一直勉励人们、C三、四句叙事道人到来之时,诗人正在深入钻研周公孔子的精义、教导。D道人来“引笑”的字里行间,表现诗人也慵懒散漫的生活一面。六、名著阅读20 .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1)我国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的成名作是_,在诗中作者歌颂了主人公_的品质。(2)名著阅读。“一个是沂水县成精异物,一个是小狐山作怪妖魔。这个是酥团结就肌肤,那个如碳屑凑成皮肉。一个是马灵官白蛇托化,一个是赵元帅黑虎投胎。那个学华光教主,向碧波深处显形骸;这个像黑煞天神,在雪浪中呈真面目。正是玉龙搅暗天边日,黑鬼掀开水底天。”这段话选自哪一名著的哪一个情节?_主要人物是哪两个?_七、综合性学习21 . 下面这个句子出自纪伯伦的雨之歌,其中的“我”是诗人描写的“雨”。请你仿照这种句式,写一段话,并注明你所描写的对象。我哭,山河却在欢乐;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22 . 阅读下面的诗歌选段,完成题目。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斯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凶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1)给选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喉咙( )悲愤( )黎明( )腐烂( )(2)找出选段中的错别字并改正。改为改为(3)请写出诗歌选段中省略号的作用。八、作文23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特别”,意思是与众不同,不普通。 课堂上,老师要求每位同学向大家作自我介绍并讲述与自己有关的故事。请以“特别的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提示:作文前先在草稿纸上列出提纲。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书写工整,字数不少于600字。24 . 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周末,我从学校回乡下老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无奈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爷爷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把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腿,重新挑起担子。咦,顿时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爷爷跟前。爷爷说:“你不是没能力挑这个担子,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凡涉及考生的真实人名、班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或采用虚拟名称);不得套作、抄袭。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二、现代文阅读1、2、三、对比阅读1、四、情景默写1、五、诗歌鉴赏1、六、名著阅读1、七、综合性学习1、2、八、作文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