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模拟试卷(一)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903121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模拟试卷(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苏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模拟试卷(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苏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模拟试卷(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模拟试卷(一)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 (2019江西模拟) 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寒噤(jn) 殷红 怒不可遏() 风雪载途B . 藩(pn)篱 绥靖 气息奄(yn)奄 惟妙惟肖C . 箱箧(qi) 震悚 日薄(bo)西山 步履蹒跚D . 诘(ji)问 愧怍 锐不可当(dn) 瘦骨嶙峋2. (2分)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次弟 在途 二氧化硅B . 骨骼 携带 夜幕降临C . 迁徙 缄默 应急错施D . 瞄准 惟幕 有益无损3. (2分) 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小李是一个喜欢随声附和的人,总是有很多自己的见解。B . 每到夜幕降临,武汉的小吃街便人声鼎沸 , 那场面十分壮观。C . 他在床上翻来覆去 , 试着强迫睡意到来。D . 土坡上面长着参差不齐的矮树丛和臭椿树苗。4. (2分) (2018八上潮州期中)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删去“能否”)B . 消防支队负责人提醒广大市民注意消防意识,增强用火安全。(把“增强”改为“注意”)C . 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珍稀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删去“随着”)D . 年轻人一定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充分认识学习社会科学、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意义很有必要。(删去“很有必要”)5. (2分) (2019九上红安月考)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中国民间,最深广的文化,莫过于“年文化”了。中国人过年,与农业关系较大。_;_;_。_。_;_。年,实际是一种努力生活化的理想,一种努力理想化的生活。所以,对于中国人来说,过年是非要强化不可的了这生活与迷人的理想混合在一起,便有了年的意味年在农闲时,便有大把的日子可以折腾一切好吃好穿好玩以及好的想法,都要放在过年上在过年的日子里,生活被理想化了,理想也被生活化了年又在四季之始,生活的热望熊熊燃起A . B . C . D . 6. (2分) (2019八下建平期末)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赋、比、兴”是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兴”就是起兴,指先言他物以触发联想,诱发文思。B . 社戏选自彷徨,小说讲述了主人翁“迅哥儿”和一群小伙伴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难忘的经历。C . 最后一次讲演是一篇即兴演讲稿,是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发表的一次演讲。D . 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是我国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1分)7. (6分) (2019黑龙江模拟)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小题。 “无求”与“有求”“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这副对联很多人高悬自勉,其意在于知足常乐,淡泊名利,修炼品格,修养身心。“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名利对于普通人,如同鸟之爱惜羽毛,既难以淡然回避,更难于全然超脱。只有少数贤者,才能轻名利似浮云,重节操如泰山;即便在失意、挫折的逆境中,也能挺直腰杆而不失骨气与高洁,达致“无求”之境。然而,古往今来,举凡志存高远者,“无求”于名利,却“有求”于大道。虽“不戚戚于贫贱”,但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民情怀;虽“不汲汲于富贵”,但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国家大义;虽不恋栈于庙堂,但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从“无求”到“有求”,这是一种大格局、大境界。唐代柳宗元一生淡泊,对功名无奢求。但他在柳州刺史任上,为民凿百井、释奴婢、办学院、修孔庙、易风俗、兴文化,在民间留下口碑。宋代苏东坡在仕途屡屡失意中,一直抱着“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但从不放弃为民造福的追求。在黄州,他移风易俗、拯救溺婴,深得人心;在杭州,他疏浚西湖、修筑苏堤,惠及百姓;在儋州,他办学堂、倡农耕,改善民生。这些古代的清官贤臣,因追求百姓福祉而德音留一方、功业垂青史。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共产党人具有封建清官难以企及的理想信念和精神境界。从“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王进喜,到“为了小岗村发展,哪怕牺牲自己生命”的沈浩;从“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的谷文昌,到“为了改革开放事业,要杀出一条血路”的袁庚,无数优秀干部以“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的革命功名观,为党和人民建立了不朽功勋。对于每一个领导干部来说,在从政的那天起就应当懂得,共产党的“官场”不是升官发财的名利场,而是为民造福的奋斗场。奋斗创业,既要淡泊个人的功名利禄,更要担起人民的福祉重任;既需放下一己的进退去留,更需负起肩上的公权职责。党的十九大描绘了新时代的宏伟蓝图。时与势,呼唤各级干部必须胸怀民族复兴的信念追求,以勇于作为、敢于担当的品格书写事业与人生的辉煌,让未来的史家以浓墨重彩记下这个时代共产党人从政的壮美华章。(选自2018年5月21日人民日报,有删改)(1)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文章引用一副对联开篇有什么作用? (3) 文章第段运用了何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 如何理解文章第段中的画线句的含义? 8. (25分) (2016九下滨州期中) 阅读幸福的篮子,完成下列各题。幸福的篮子有段时间,我极度抑郁,几乎不能自拔。我怀疑一切,对一切都不满意。我想逃避这个世界,我甚至怀疑这个世上还有没有“幸福”这个词语。那天,我觉得内心堵得慌,沉沉地好像失去了什么,忧郁与悲伤主宰了我整个的情绪。于是,我去公园散步,想借助大自然的力量,舒散一下内心的忧郁。走在公园的小路上,风很大,树叶沙沙,满地黄叶,到处笼罩一种沉闷而忧伤的气氛,让人感到满目凄凉。我承受不住这种窒息般的忧郁,于是,我逃离这条小路。登上山坡,在一个金黄色的小亭子下,找个空位子坐下,我拿出随身带的那件快要完工的刺绣桌布,飞针走线地绣起花来。绣花是我那时打发时光的唯一方式,我渴望在一针一线中,能将我的生活缝起来,能将我的生命打包并严严实实地裹起来。时光在穿针引线中溜走,直至夕阳拉长了我的影子,但我的心情并没有平静,我内心的忧郁一点也没有减少,于是我准备回家。恰在这时,坐在对面的一个老太太起身朝我走来。“如果你不急着走的话,我可以坐在这儿跟你聊聊吗?”她说。“您,有什么可以聊得呢?”我望着她,内心有一种本能的迟疑与拒绝。她在我身边坐下,面带微笑地望着我说:“知道吗?我看了你好长时间了,真觉得是一种享受,现在像你这样的可真不多见。”“什么不多见?”“你这一切!在现代化的大都市,忽然看到柔和的阳光下,一位梳长辫子的俊秀姑娘,穿一身朴素的白布裙子,坐在这儿绣花!简直想象不出这是多么美好的景象!我要把它珍藏在我的幸福篮子里。”“什么?幸福篮子?”“这是个秘密!不过我还是想告诉你,你希望自己幸福吗?”“当然希望,可是,我没有幸福”“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只是,不是所有人都懂得怎样才能幸福。我给你说一说吧,算是对你的奖赏。孩子,幸福并不是成功、运气,也不只是爱情。你这么年轻,也许会认为爱就是幸福,其实不全是这样。”老太太脸上始终洋溢着微笑:“当我坐在椅子上,看到对面一位漂亮姑娘在聚精会神地绣花儿,我心里就感觉到:这情景很美!我的心就像向你微笑了。于是,我就把这一时刻记录下来,为了以后能一遍遍地回忆,我把它装进我的幸福篮子里了。这个篮子里,有很多这样的时刻,它们就像一粒粒珍珠,发着闪闪的亮光,脑子里的阴暗就会被这亮光赶走,你就会相信整个日子都是亮通通的。每当我难过时,我就打开篮子,将里面晶莹剔透的珍珠细细品味一遍。其中会有个我取名为白衣姑娘在刺绣的时刻。想到它,那种美好的情景便会立即重现。我就会看到,在绿绿的树叶与洁白的雕塑的下,一位姑娘正在聚精会神地绣花。我就会想起阳光透过椴树的枝叶洒在您的衣裙上;你的辫子从椅子后面垂下来,几乎拖到地上;你的凉鞋有点磨脚,你就脱下凉鞋,赤着脚,脚趾头还朝里弯着,因为地面有点凉。我也许还会想起更多一些此时我还没有想到的细节”在老太太描绘“白衣姑娘在刺绣”的时刻,我心里出现了一抹暖色。“太奇妙了!”我惊呼起来。“一只装满幸福时刻的篮子!您一生都在收集幸福吗?”“是的!遗忘生活中丑恶的东西,而把美好的东西永远保留在记忆中。但这样的记忆需经过训练才行,所以我就发明了这个心中的幸福篮子。”我谢了这位老太太,朝家走去。回家的路上我开始回忆童年以来的幸福时光,我发现,原来,在我的生命中,竟然也有这么多的珍珠!只是,这些珍珠都被一层厚厚的灰尘蒙住了,让我看不到它们的光泽。现在,拂去灰尘,晶莹的光亮,照亮了我整个的内心,我感受到了内心的快乐!我往我的“幸福篮子”里投放了一颗最闪耀的珍珠!(1) 初读全文,请从“我”的角度梳理概括文章内容,填写下来。地点情节心情公园小路上散步_金黄色的小亭子下_变得平静_回忆童年以来的幸福时光_(2) 文中说“我渴望在一针一线中,能将我的生活缝起来”,“我”为什么要将我的生活“缝”起来?“缝”字在表达上有何妙处?(3) 文章第自然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 概括文中老太太形象的特点。(5) 谈谈你对文中“幸福的篮子”的理解和感悟。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9. (16分) (2019七上珠海月考)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与儿女讲论文义_寒雪日内集_撒盐空中差可拟_(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3) 下列对咏雪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洋溢着浓郁的书香气,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B . 咏雪中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不同,这里的“儿女”犹言子侄辈,指家中年轻的一代人。C . 咏雪中的“柳絮”,在写法上,将动态化为静态,把寒冷的雪天,化为秋天的萧瑟,是常景中的新意,给读者别开生面之感。D . “未若柳絮因风起”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雪”比作“柳絮”,比作“撒盐空中”。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0. (10分) 对比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问题。 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 比较阅读这两首作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军行中,“孤城遥望玉门关”应理解为“遥望孤城玉门关”,作者是出于平仄需要而颠倒了词序。B . 从军行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一句的意思是黄沙滚滚,战斗频繁,战士们穿着坚固的铠甲奋勇杀敌。C . 渔家傲秋思中,“四面边声连角起”是说一切带有边地特色的声响都从各个角落传来。D . 渔家傲秋思中,“燕然未勒归无计”是说战争还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事还不能谈起。(2) 理解填空。 从军行中,表达了将士们夺取胜利的决心的一个字是“_”。渔家傲秋思中,写出将士们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两篇作品在内容和思想上的相同点是_。(3) 自选角度,任选一题,赏析下面的句子。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6分)11. (6分) (2019广东模拟)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2) 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借月抒怀,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_。 (3) _,_,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韩愈马说) (4) 辛苦遭逢起一经,_。(文天祥过零丁洋) (5) 请将王维的使至塞上默写完整。 单车欲问边,_。_,归雁入胡天。_,_。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六、 名著阅读 (共1题;共6分)12. (6分) (2017八上成都开学考) 在海底两万里一书中,当破冰遇到困难时,尼摩船长想到的办法是_,书中尼摩船长拯救诺第留斯号和其他人生命的事情还很多,比如在遇到_的险情时,尼摩船长_的办法,化险为夷。 七、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13. (15分) (2019粤西模拟)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阳江日报讯(记者/张影 通讯员/许和)17日,市扬爱志愿者协会的敬老分队志愿者陪伴四位独居老人来到市区三廉公园,开展户外游园活动,让老人感受春日里的美景和爱的陪伴。当天上午,四位独居老人在志愿者的陪伴下畅游了三廉公园,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家住阳东区东城镇金村的独居老人项伯坦言,他已经近十年没有来过市区的公园了,这次多亏了志愿者,他才能来到市区新建的公园,看到这番热闹景象,十分开心。除了陪伴老人逛公园,志愿者还精心准备了核桃包、千层糕、卤水鸡脚、水果沙拉、猪肠碌等小食,与老人边吃边唠家常。此外,志愿者还与老人们一起玩游戏、唱红歌等,陪伴四位独居老人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上午。(1) 用一句话概括上面这段新闻的主要内容,写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个字) (2) 仿照下面划线的句子,再写一句表达对“志愿者”的赞赏。 志愿者如和煦的春风,吹拂了一颗颗绝望的心灵,让独居的老人重新展露幸福的笑容;_,_,_。八、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4. (5分) (2019九下宁江模拟) 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一)题目:我成长中的故事作文(二)阅读下面的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感谢那些偶尔出现并打动我们的平凡之人和微小之物,让我们的内心下一场雨,洗刷洗刷,然后继续前行。一只站在树枝上的鸟,从来不会害怕树枝断裂,因为它相信的不是树枝,而是自己的翅膀。孩子们的头脑里宁愿画上很多问号,也不要画上太多的句号。以上三则材料给我们这样一些启示:那些偶尔出现的平凡之人和微小之物,往往能触动我们的心灵;不要一味依赖外部条件,要相信自己;要敢于质疑,善于探索作文要求: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及毕业学校名。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1、2-1、3-1、4-1、5-1、6-1、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1分)7-1、7-2、7-3、7-4、8-1、8-2、8-3、8-4、8-5、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9-1、9-2、9-3、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0-1、10-2、10-3、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6分)11-1、11-2、11-3、11-4、11-5、六、 名著阅读 (共1题;共6分)12-1、七、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13-1、13-2、八、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