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902844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苏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苏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 (2019九上江山期中)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酒杯在古代有很多称谓,如“觥筹交错”中的“觥”,“金樽清酒斗十千”中的“樽”。B . 湖心亭看雪中“是日更定”中的“更”是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六更。C . 沁园春雪中的“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D . 无题中“青鸟殷勤为探看”里的“青鸟”是神话中为西王母传信的神鸟,现指信使。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6分)2. (6分) 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订正:熔化 暴燥 羟基按照 干躁 安静溶化 敏感 羟羊订正:_改为_ _改为_ _改为_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3分)3. (3分) (2017九上慈溪期中) 古诗文默写。 (1) 观刈麦中描写妇女和儿童支援丁壮的句子_,_。 (2) 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_,不宜异同”可谓异曲同工。 (3) 古典诗词的韵律美不胜收,美在其味,美在其声,美在其色。诗有味。“东篱把酒黄昏后,_。”篱笆旁的菊花清瘦闲适。“_,只有香如故。”断桥边的梅花寂寞坚贞。诗有声。“马作的卢飞快,_。”征战之声回荡在烟尘滚滚的沙场上。“_,虫声新透绿窗纱”蛰虫啾啾鸣叫于春气涌动的纱窗下。诗有色。“池上碧苔三四点,_。”黄绿相衬,像一幅写意的画。“_,_,将军白发征夫泪。”遍地如银,如一首苍凉的歌。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4分)4. (4分) (2017九上徐汇期末)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小题“燃”这个词最初开始于荧幕,继而作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接受,它既是动词,也是名词,还是形容词,总之,你心中那股进击的小火苗升起的时候,“燃”就出现了。用“燃”这个词,表达生命中那些激动、热烈的时刻,亦是目前年轻人最流行的语言。战狼是不折不扣的燃文化的推广大使,让人惊呼的票房背后,亦有燃文化的助推。网友、观众用“超燃”“从国内燃到国外”盛赞这部电影,而影片的思想含量、阳刚之美,所表现出的澎湃激情、强烈责任感,以及弘扬正气、传递正能量的主题,更是诠释和丰富了时下正流行的“燃文化”内涵。人民日报也关注燃文化,用文章以“燃”表达直面现状来点赞网络综艺节目吐丝联盟,点赞青年人以“燃”的态度直面现状,讨论“燃文化”与“丧文化”的对撞。从“葛优瘫”的走红开始,到网络段子毒鸡汤,乃至“丧茶”实体店的成功创办,反鸡汤、丧文化逐渐变得无孔不入,席天卷地。而“燃”的崛起,似乎要在“丧文化”的大潮中逆流而上。(1) 根据以上文字,从下列图片中选出最符合“燃”的内涵的一项( ) A . B . C . D . (2) “燃”既是动词,也是名词,还是形容词。上面材料中,“超燃”中的“燃”是_词,“从国内燃到国外”中的“燃”是_词。 (3) 给下面这段文字,续写一句话,使其语意连贯,句式整齐。不同时代、不同身份的人都曾有过属于他们的“燃”:“燃”是爷爷上山下乡时挑起扁担的瞬间;“燃”是妈妈看到中国女排五连冠奏响国歌的瞬间;“燃”是哥哥为灌篮高手“流川枫”呐喊的瞬间;“燃”是小弟弟学着小猪佩奇踩水塘的瞬间对我而言,_。五、 中国名著 (共1题;共9分)5. (9分) (2017八下东台月考) 名著阅读。(1) 水浒传一共有_将,天罡共_人,地煞星共_人。(2) 水浒传是以_为主要题材,通过一系列_的生动故事,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暴露了统治阶级残暴和腐朽受压迫人民的反抗精神。(3) 水浒传中冒充李逵拦路打劫,后被李逵一刀打翻在地的人是_。(4) 水浒传中从最初占据水泊梁山到梁山好汉聚齐一百零八位直至被朝廷招安,梁山寨主先后共有3位,他们是_、_,_。(5) 水浒传中坚决反对招安的将领: _,_。主张招安的将: _,_(6) “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纵横三十六,播乱在江东”,这首童谣唱的是_(7) 武松在血溅鸳鸯楼,杀死西门庆等人后,在墙上写下了哪八个字_(8) 水浒传中有三大恶霸:一是开肉铺的_;一是开酒铺的_;一是开药铺的_被杀。(9) 梁山泊中的三员女将的名字及绰号是:_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6. (16分) (2018八上台州月考)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乙】昔年过洛,见李公简云:真宗既东封还 , 访天下隐者,得杞人杨朴,能诗。及召对 , 自言不能。上问:临行有人作诗送卿否?朴言:无有。惟臣妻一绝云: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上大笑,放还山。余在湖州,坐作诗追赴诏狱 , 妻子送余出门,皆哭。无以语之,顾老妻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诗送我乎?妻子不觉失笑,予乃出。(书杨朴事)【注】东封还:封泰山归来。杞:地名。召对:召其应对诗歌。断送老头皮:意为被斩首。坐作诗追赴诏狱: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第二年被贬至黄州。(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念无与为乐者_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顾老妻曰_妻子送余出门_(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诗送我乎?(3) 【乙】文中写了真宗的“大笑”和苏轼之妻的“失笑”,请说说对这两处“笑”的理解。 (4) 这两篇文章都是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时所作。请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写出你对苏轼的认识。 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2分)7. (2分) 选出下面内容中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 钱塘湖春行这首诗先写远景,后写近景,景中有情,描写了西湖早春的动人景色,又将作者尽兴游春的喜悦感情表达得酣畅淋漓。B . 观沧海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C . 次北固山下这首诗虽通篇写景,但怀乡之情却贯穿始终。D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六种景物都是秋天所特有的,美丽的秋景衬托着“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的描写,更加突出了秋意的萧瑟和作者悲怆凄楚的心情。八、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1分)8. (16分) (2016九上下城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干净孙道荣工头指指身后的中年人,对他说,经理,这是我们最好的水电师傅了,姓黄。他一定能帮你修好。他看了一眼,没见过,见过也记不得,工地上成百上千的工人,他哪能都记得啊。再说,工地上的工人个个都是灰头土脸的,连工头有时候都分不清谁是谁。他说,那好,黄师傅,我们走吧。岳父家的下水道又堵了,弄得家里水漫金山,臭气熏天。接到电话后,他赶紧让工头找个水电工,去帮他处理下。他打开了车门。黄师傅拎着一个皱巴巴的工具包,跟在他身后,犹疑地说,经理,我身上太脏,你告诉我地址,我还是自己骑车过去吧。没事,快上车,家里水管还在往外冒水呢,来不及了。他说。黄师傅扭扭捏捏地上了车,欠着身坐下,两只腿,紧紧地蜷缩在一起。也不知道是热的,还是紧张的,黄师傅的脸上,全是汗水,黄师傅用手背一抹,本来又黑又灰的脸,变得更花了。他从后视镜上瞄了黄师傅一眼,一踩油门,向岳父家开去。真是越急越乱,半路上,小车的后胎爆了。他无奈地将车停靠在路边。只能打的了。可是,这条路上几乎没什么出租车,偶尔经过一辆,还是有人的。他焦急地四处张望,不远处有个公交站,他走过去一看,线路经过岳父家附近。正在这时,一辆公交车,缓缓驶了过来。他和黄师傅,一起跳上了公交车。乘客不多,还有几个空座位。他找了一个双排的空位子坐下,正犹豫着要不要喊黄师傅过来坐,黄师傅已经在他前面的一个空位子上,坐了下来。他松了一口气。刚才在小车里,他就闻到了黄师傅身上很重的汗馊味。随着车子的颠簸,他微微打起了盹。虽然不必像黄师傅们那样日晒雨淋,但他这个项目经理,其实也是蛮辛苦的。车子里忽然嘈杂起来。是一个大站,上车的乘客很多。车厢里骤然挤了起来。“妈妈,好挤啊。”一个小女孩的声音。他寻声看过去,在他前方,是个四五岁的小女孩,被人群挤压到座椅边,一只手紧紧地拽着妈妈的衣角,倾斜的身子似乎随时会摔倒的样子。他有点迟疑,要不要站起来,给这对母女让个座。坐在前面的黄师傅,忽然站了起来,“小姑娘,你来坐吧。”小女孩的母亲看了看黄师傅,又快速瞄了一眼黄师傅坐过的座位,坚定地摇着头, “不好意思,我们马上就到了,我们不坐。”说着,一把拉住正准备往黄师傅的座位上坐的小姑娘,向后车厢挤去。黄师傅尴尬地站着,扭头看着小女孩,不情愿地跟着妈妈向后挤去。他和黄师傅的目光,不经意地撞在一起。黄师傅难为情地低下了眼帘,闷头又坐了下去。到站了。下车的时候,他惊讶地看见,小女孩和她的妈妈,还挤在车厢的过道上,她们没有下车。黄师傅拎着工具包,跟在他身后,向他岳父家走去。上楼的时候,黄师傅忽然自嘲地对他说,汗味太重了,连坐过的座位人家都不肯坐。他重重地拍拍黄师傅的肩膀,什么也没说。第二天,他就让工头在工地上,建了一个淋浴池。这笔经费,预算里没有,从来就没有过。他已经想好了,如果公司不肯出这笔费用,他就从自己的承包奖里支出。他觉得,自己做不成什么大事,但至少可以让自己的工人,能够干净一点、体面一点地走出去。(1) 结合文章,梳理经理对待黄师傅的心态变化。A_B_C惭愧D_(2) 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黄师傅难为情地低下了眼帘,闷头又坐了下去。(分析黄师傅“难为情”的原因)黄师傅扭扭捏捏地上了车,欠着身坐下,两只腿,紧紧地蜷缩在一起。(请品味句子的表达效果)(3) 分析题目“干净”的含义。 (4) 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像“黄师傅”这样的人。请结合你对文章的理解,谈谈我们应当用怎样的态度和方式来对待他们。 9. (2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漓江情韵丛维熙雨霏霏,雾茫茫。雨雾好像是漓江的纱巾,笼罩在它美丽的面颊之上。江里的渔舟、游船以及江边的垂钓者,都成了一个个逗点,在雨雾漓江的诗章中,挑逗着你手中的笔把大自然中的绝美编织成篇。我漫步江边,向这一个个黑色标点走去。最近的一个标点圆圆的,像是句号。等我走近了,才看见那是一把雨伞,但伞下空无一人。转身刚要离去。伞下忽然有稚嫩的童音向我问候:“你好你好一”我顿时愣在那儿了。还没客我醒过闷儿来,那细嫩的童声又飞了出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哎呀,他在背诵韩愈描写桂林山水的佳句!我弓下身,寻觅与我开玩笑的伞下顽童。一看吓了一跳,与我逗趣的竞是一只伏在鸟笼里的鹦鹉。鹦鹉看我俯视它,又对我来了一句欢迎词:“要知漓江美,请你登木舟。”我不禁笑出声来,猜想它的主人一定是个十分风趣的摇船人。于是,我耐心地等待他的出现。终于,a在漓江朦胧诗中,又出现了一个标点,那是一个破折号。顺着江心渐渐向江边移动过来。我从木桨击水的声音中悟出,那破折号是一只小舟。我猜想这叶木舟上的摇桨人,一定是这只神奇鹦鹉的主人;这只鹦鹉,是他有意安排在这儿吸引游客的。妙!这个超人的奇思妙想,等于给这首朦肫诗又增添了一个惊叹号。果然,一叶木舟从雨雾中现身。一个低沉苍劲的男低音传入我的耳鼓:“你是过江,还是想游漓江?上船来吧!”上了船,我才看清,他的脸清癯瘦削,身体和那张脸一样瘦削,让我吃惊的是,他竟是个一走一歪的残疾人。我的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他却不知我心态上的变化,依然兴致勃勃地对我说:“看你这身行头,不像是本地的过江人。你想去哪儿看景?不要看我的船小,它可以从漓江摇到桃花江。先生如果有远游的野兴,我还可以送你到阳朔,那儿有一条洋人街,是中国的一绝。”我摇摇头,告诉他昨天我已经乘坐游艇去过那些景区了。“那么,你登船的意思是”他不解地望着我。我只好言明只是想看一看调教鹦鹉读诗的摇船人。仅此而已。他大声地笑了起来。b那朗朗的笑声,惊飞了江边的水鸟,像是标点中的一串黑色省略号,消失在漓江茫茫的雨雾深处。他告诉我,他先天残疾,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在江边,是一对在江上摆船的夫妇把他养大成人的。待收养他的两个老人走后,他不甘心靠吃“社会低保”打发日子,便开始了摇船生涯。有一天,他到鸟市去买鱼鹰,看见这只仅有一条腿的鹦鹉,便把它买了下来。从此,这只鸟儿与他朝夕相伴。“那韩愈赞美漓江的诗是你教它的?”我问。“不是。桂林人都会背诵这两句诗,它听多了,就会学舌了。”“那么请客人登船的两句话呢?”“两个瘸子之间,心灵相通,我一点拨它也就会了。”说这话时,他似乎十分开心,又爽朗地笑了起来。我沉默了。我不知这个腿部残疾的摇船人和他那少了一条腿的鸟,在雨雾漓江上苦心经营一天,能有多少收入。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么也张不开。我不愿再耽误这个摇船人的宝贵时间,从衣兜里掏出一张五十元的钞票,塞到他的手里,匆匆下船。他从船上跳了下来,急切地对我喊道:“不可以不可以老先生,我没为你做什么。不能收你的钱”回到江边公寓,隔窗而望,那船那伞已不再是朦胧诗中的标点,阴柔情致的漓江和充满阳刚的人,编织成了漓江一首美丽的人文诗章(有删改)(1)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 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 “我”见到摇船人时为什么“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4) 从文中画波浪线的a、b两个比喻句中任选一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5) 文中的摇船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写出两个主要方面即可) 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 (2017八下东台月考) 请以“_的味道”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1、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6分)2-1、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3分)3-1、3-2、3-3、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4分)4-1、4-2、4-3、五、 中国名著 (共1题;共9分)5-1、5-2、5-3、5-4、5-5、5-6、5-7、5-8、5-9、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6-1、6-2、6-3、6-4、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2分)7-1、八、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1分)8-1、8-2、8-3、8-4、9-1、9-2、9-3、9-4、9-5、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