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902043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浙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浙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为保障游客权益,使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旅游信息中不受骗,国家大力整顿了旅游市场。B炮轰食品犯罪行为,维护百姓餐桌安全,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C三十年来,社会沧桑巨变,读者做精神家园守望者的宗旨却始终未变。D网络交友已是许多人玩腻了的游戏,可有些年轻人依然乐此不疲,一个个前赴后继地扎进去。2 . 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忽视母语修养,会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生活中日渐逐步消退。去掉“日渐”或“逐步”。B每当站在祖国的地图前,使我会产生无尽的感慨。删掉“使”。C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在“努力”前面加上“付出”。D人们常常忽略自己失去了什么,却往往在意自己拥有了什么。把“忽略”和“在意”互换位置。3 .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从生存角度讲,平安健康是人类的第一需要。燃爆竹、置桃符、画门神、贴春联等习俗,就是人们对平安健康幸福生活继续的渴望。春节礼俗蕴含着深邃的文化精神祈福。吕氏春秋所讲的“无失经纪,以初为常”,就是要通过观察,了解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四季变化的节奏,以便有所遵循,从而平安而健康地生活。我们的先民对此不仅有足够的认识,而且付诸行动。ABCD4 . 下面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是A无论三分球、立定跳投、还是三步上篮,我随手一甩,就是一个“空心灌”,马上引来一片惊呼和掌声。B臧先生写信,从不写年份,只有月、日,难以判断时间。不过,这些书信,都写于1983年至1987年之间。C这家餐厅迅速走了下坡路毕竟厨师一般,吃地道料理的,看不上;凑热闹的,又嫌弃这里贵。D陈丹青先生谦虚地说“我画风景不如你”,我并没这么好,但这张桌子确实是我自学绘画的福地。5 . 选出作品与所收录文集对应不正确的一项。 ( )A故乡呐喊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朝花夕拾C藤野先生彷徨D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且介亭杂文二、字词书写6 . 在下列句子的括号中,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我的手指搓捻(_)着花叶,抚弄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而zhn(_)开的花朵。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这布是华丽的!精zh(_)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_)着。安徒生皇帝的新装三、现代文阅读7 . 阅读五猖会片段,回答问题。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晴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1)选文开头写家人为看五猖会做准备的忙碌场景和结尾部分“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_(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_(3)读后你有什么感受?_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 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 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 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 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 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 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 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 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 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 观点是不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8 . 这几段文字的论点是( )A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B王阳明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C儒家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 -D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9 . 作者主要釆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证明论点?10 . 这三段论述文字是如何紧扣全文中心论点的?11 . 从这几段文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王阳明的态度是什么样 的?12 . 第二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四、句子默写13 . 默写句子。(1)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_。(2)饮酒:_,悠然见南山。(3)春望:白头搔更短,_。(4)龟虽寿:_,志在千里。(5)与朱元思书:_,望峰息心。(6)富贵不能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_。(7)白杨礼赞: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_;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_,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8)使至塞上中运用典故来表达诗人对戍边战士的关切之情的句子是:_,_。(9)雁门太守行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敌军攻城的气势的句子是:_,_。五、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后面问题。(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欧阳修醉翁亭记)(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选择苏轼记承天寺夜游)14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伛偻提携(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3)念无与为乐者(4)相与步于中庭之15 . 下列句子中与“相与步于中庭”的“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不求闻达于诸侯B行者休于树C访士于襄阳司马徽D信义著于四海16 . 下面语句的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A太守/归而/宾客从也B念/无与为乐者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D庭下/如积水空明17 . 翻译下面句子。(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8 . (甲)(乙)两文都是作者在被贬期间所写,请比较其在思想感情上的异同。六、名著阅读19 . 名著阅读。(1)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清代_选编而成唐诗三百首,其按照诗歌体裁的不同,分为_、_、_、_。(2)“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即使死亡,能量也要发挥干净。”这段诗节选自艾青的_,诗人于此引发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_,_。”(3)阅读礁石,回答问题。一个浪,一个浪,无止休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一九五四年七月二十五日(1)诗中的“礁石”象征_(2)这首诗的主旨是_七、综合性学习20 .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学校开展“君子自强不息”语文实践活动,你班参与其中。(1)(扬自强精神)为增强同学们的自强精神,老师拟写了一副对联,上联:花开花落腊梅傲雪盼新春。下联由下列词语构成:迎、春去、破浪、春来、中考、长风。请你拼出下联:_。(2)(学自强楷模)你推荐君健同学担任“学自强楷模”活动采访组组长,君健担心自己不能胜任。你鼓励君健说:_。(3)(抒自强豪情)采访后,你班评选了优秀学习心得,班长发现某同学的表述中有两处语病,请你修改。原句: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人生的磨炼是我们人生价值所在,更是我们成功的奠基石。修改后的句子:_。21 . 为了让更多的同学了解汉字,感受汉字的魅力,更好地正确地运用汉字,学校开展了“规范汉字书写,领略汉字之美” 综合性学习活动。一系列活动中,你会担当不同的角色。(1)(活动一)班级召开“汉字的魅力”主题班会,你是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富有诗意和鼓动性的开场白。 (2)(活动二)你是欣赏者。汉字是世界上唯一将音、形、义结合得完美无瑕的语言,每个汉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令其魅力无穷。请参照示例,在下列汉字中任选一个,发挥想象,解读其义。示例:众:三人团结,众志成城。 示例:尘:小土为尘,一尘不染。解字: 功明裕舒采休我选字:(3)(活动三)你是评论者。当今社会,一方面是网络用语大行其道,逐渐成为大众化的流行语。如“神马都是浮云”“hold住”“有木有”等;另一方面,今年高考明确规定不能使用网络语言。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请说说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条理清晰。八、作文22 . 任选一题作文(1)请以你是我的太阳为题写篇记叙文。要求:写出自己内心的感受,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2)阅读文字后作文同学们,你一定有过旅游的经历吧?哪怕是在自己居住的村庄(县城)游览一圈也算哦,游览中,我们不仅观赏自然风光,了解民风民俗,同时也会有许多新奇的感受,产生很多思考和遐想。请你选择一处自己游览过的景点,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游记。要求:抓住景物特点,可采用定点观察与移步换景描绘景物。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23 . 习惯,是逐渐适应后的一种常态,是习以为常后的一种自然。习惯可以是一种行为,也可以是一种心理,甚至是一种风气、一种传统关于“习惯”,你有什么样的经历和体验?请以“我的_习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不少于600字。(2)要有这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二、字词书写1、三、现代文阅读1、2、四、句子默写1、五、对比阅读1、六、名著阅读1、七、综合性学习1、2、八、作文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