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中考语文二模试卷(练习)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901973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中考语文二模试卷(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浙教版中考语文二模试卷(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浙教版中考语文二模试卷(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1. (5分) 诗词默写。(1) 朱自清的春中引用了南宋志南和尚绝句中的一句诗来描写春风:“_”。(2)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若出其里。_,歌以咏志。(3) _,小桥流水人家,_。(4) 次北固山下诗中即景抒情,情中又蕴含自然理趣的两句是:_,_。二、 诗歌阅读 (共1题;共3分)2. (3分) 阅读下面的词,回答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 本词上阕写景,描写了_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阕言志抒写了词人_的豪情壮志。 (2) “狂”是这首词的词眼,请简要概括作者“狂”在哪些方面。 (3) 请你自选角度,对“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做赏析。 三、 课外阅读 (共2题;共11分)3. (7分) (2019六合模拟) 阅读下面古文,完成后面小题 进学斋记宋张耒古之君子,饮食、游观、疾病之际,未尝不在于学。士会食而问肴蒸,则饮食之际未尝不在学也。曾皙风乎舞雩咏而归,则游观之际未尝不在学也。曾子病而易大夫之箦 , 则疾病之际未尝不在学也。今之所谓学者,既剽盗其皮肤,攮掇其土苴 , 比于古之人大可愧矣。冠而仕则冠而弃之,壮而仕则壮而弃之。故后世之君子大抵从仕数年,则言语笑貌嗜欲玩习之际,比之进取之初以儒自名者,固已大异矣。元丰之乙丑,余宦于咸平,治其所居之西,即其旧而完之。既洁以新矣,于是取诗、书、古史陈于其中,暑则启扉,寒则塞向 , 朝夕处乎其中。余惰者也,故取古之道而名之曰“进学”,而书其说,庶朝夕得以自警焉。【注释】士会:春秋时晋国卿士。箦(z): 竹编床席。相传曾子为维护礼法,临终前坚持换掉了大夫专用的席子。攮(nng)掇其土苴(j):摘取其中的糟粕。向,朝北开的窗户。(1) 下列加下划线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冠而仕则冠而弃之/免冠徒跣(唐雎不辱使命)B . 比于古之人大可愧矣/其两膝相比者(核舟记)C . 固已大异矣/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D . 朝夕处乎其中/颓然乎其间者(醉翁亭记)(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余惰者也,故取古之道而名之曰“进学”,而书其说,庶朝夕得以自警焉。(3) 选文第一段通过举例论证了“_”的观点,再以_和_作对比,强调了自己的结论:_(不超过20个字)。 4. (4分) (2019八上桦南期中) 阅读三峡游大理日记,完成下面小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乙)六里,渡一溪,颇大。又南,有峰东环而下。又二里,盘峰冈之南,乃西向觅小径入峡。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有雪痕一派 , 独高垂,如匹练界青山,有溪从峡中东注,即清碧之下流也。从其后西二里,蹑峻凌崖。其崖高穹溪上,与对崖骈突如门,上耸下削,溪破其中出。(选自游大理日记)(注释)派:量词。界:隔断。清碧:溪水名。下流:河流的下游。蹑:踩、踏。穹:隆起。骈:并列。(1) 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略无阙处:_沿溯阻绝:_有峰东环而下:_蹑峻凌崖:_(2)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乃西向觅小径入峡。(3) 甲文划线句子表现水流湍急,请写出乙文这样的句子(用原文句答) (4) 两文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3分)5. (21分) (2019九上杨浦期中)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最后一班767路公交车(一)每天早上的767路公交车上,总会出现好些穿着深蓝色校服的A中学生。聂瑶瑶就是其中之一。可她最近发现,767路车上出现了一个穿着白色校服的男生。某个拥挤的周一,当她叼着一袋牛奶慢条斯理地走上车时,这个男生已经坐在了最后一排。聂瑶瑶有些生气,最后一排可是自己的专属座位。聂瑶瑶穿过拥挤的人群,走到男生面前。“喂!”她气鼓鼓地喊了一声。男生在低头看书,没有理睬聂瑶瑶。“喂!”她有些急了。仍是不理不睬,聂瑶瑶气得直跺脚。A中到了,聂瑶瑶回头望了男生一眼,他仍然沉浸在书里。聂瑶瑶一路气到了学校,一进教室便找班上的“万事通”陈大志打听。“白色校服?”陈大志挠挠头:“有可能是C中吧。”哦,原来是这样啊!C中可不是什么好学校,难怪那么没礼貌呢。(二)聂瑶瑶这天照例叼着一袋牛奶往767最后一排走去。C中的男生依然安静地坐在她曾经的“老位子”上,捧一本书静静地看着。她翻个白眼,站到了一旁。这一站上了很多人,一位老太太颤颤巍巍地走过来。男生刚好合上手中的书,抬头见到老太太。赶紧站了起来,对老太太微微点了点头,示意她来这儿坐。老太太笑着:“谢谢你呀,小伙子!”他没有回答,一直羞涩地微笑着。聂瑶瑶把牛奶袋子咬得咯吱作响,她打心眼儿里不愿意相信这个在自己看来极没礼貌、品行不端的C中不良学生会做出这等好事。“吱”一声,刺耳的刹车声传来,聂瑶瑶一个趔趄往前跌去,忽然有人紧紧抓住了她的手臂。转头一看,正是那个男生。她心中一慌,赶紧抽回胳膊。男生不好意思地对聂瑶瑶笑了笑。下车以后,聂瑶瑶看着767一路远去,忽然觉得少做了件什么事情。(三)那天早上是全市会考,聂瑶瑶哼着歌上了车,连书包都没背,带着准考证和两支笔,心里还盘算着早早考完可以回家睡个舒服觉。他也在车上,“霸占”着聂瑶瑶的座位,捧一本书静静地看。聂瑶瑶突然有些好奇,在公交车上看得那么认真,什么书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呢?A中到了,聂瑶瑶下车以后径直往校门口走去,猛然发现自己的准考证不见了。聂瑶瑶心里狂跳,惊慌得快晕过去了。她出门时手里攥着笔和准考证,可现在笔还在手里,准考证却不见了。她急得要命,眼圈儿都红了。这时候有人拍了她肩膀一下。她泪眼婆娑地转身,是车上那个C中的男生,q chun x x_地地伸出手,准考证被他捏得皱巴巴的,上面还有汗水。聂瑶瑶感激地拿过准考证。男生不好意思地收回手,在衣服上使劲蹭手心的汗。“聂瑶瑶快点,要开考啦!”“来了来了!”聂瑶瑶正想回头对男生道谢,却见他已经快步往车站走去了。“喂!”聂瑶瑶喊他。他没有回头。“喂,同学!”聂瑶瑶扯开了嗓子喊,可他走得很快,远处的站台又来了辆767,聂瑶瑶隐约看见他上了车,快速消失在视野之中。(四)后来的后来,整整一年,聂瑶瑶再也没有见过他。767路公交车就要被撤消了。这座城市修起了四通八达的地铁。767路停运的前一天,聂瑶瑶决定坐到终点一次,去看看和那个男生一样,穿着白校服的C中学生。终点站其实不远,聂瑶瑶一下车却只看见一片繁忙的工地。她走到一个中年男人面前,询问起终点站是不是有什么学校。男人想了想:“没有什么学校啊。往前一站地倒是有个A中。咦,你不就穿着A中校服吗!”聂瑶瑶执意让他再想想。男人沉吟一下:“哦,以前这里有个聋哑学校!学生都穿白衣服。不过都搬走一年了。”聂瑶瑶站在那儿,竟然一句话都说不出来。(1) 在第(三)部分的横线上根据拼音写汉字。 q chun x x_(2) 通读全文,按要求完成下面表格。 小说章节概括主要情节聂瑶瑶情绪或心理(一)_(二)男生主动给老太太让座。怀疑不信(三)_感动感激(四)聂瑶瑶乘即将撤销的767路公交车去看C中,得知男生是聋哑学校学生。_(3) 文章两次写到聂瑶瑶早上“叼着一袋牛奶”上车,这个细节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是 (4) 小说以“最后一班767路公交车”为题颇能吸引读者,请说说标题的妙处。 (5) 我们曾学过著名小说欧亨利的二十年后等小说,了解过富有特色的欧亨利式结尾。本文结尾就有欧亨利式结尾的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评析。(请写出两点) 6. (22分) (2019八下中山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鼓神王雁那一年冬天,我流落到陕西省略阳县。这里地处秦岭腹地,山高坡陡民穷,是李白为之嗟吁的蜀道第一关。我流连在这里,贩点山货倒点野味,甚是凄惶可怜,甚至到了春节年关还不敢作归乡的打算。春节的气氛越来越浓,鞭炮声鼓锣声从街巷小院传来,听得人心烦意乱,我裹掖着衣服离开县城走向一个熟悉的小山村。这里也在操练鼓锣作春节上街游行的准备。既然躲不掉就留下来听听吧。于是我就混在一帮老头婆姨姑娘小孩子中间看着坝中十来个中青年汉子把鼓锣敲得震天价响。敲打锣鼓的汉子们敦实威风,这些平时在山中辛苦刨食的人此时一个个精神抖擞,红光满面,(A)卖着狂傲,逞着威风,显得不可一世。这气氛使我这个异乡人感到更加的凄惶悲考,孤独孑孑。我准备悄悄地离开。正在这时,敲打大鼓的壮汉把双槌一收,抹一下额上的汗水,用眼光把人群扫了一遍,最后目光定在我身边的一个瘦老头身上,说:张伯,你来玩一把。别,别,这个叫张伯的老头既瘦弱又邋遢,穿着一件破旧的黑布棉袄,双手操在袖筒中甚是羞惑地直往后退。我感到他也是像我一样的怕过年的落魄人。但姑娘媳妇们却揪住他往前推搡,说:鼓神,来一个!打鼓的汉子一脸虔诚地把有如婴儿手臂粗的双槌直往他面前送,那些打小鼓腰鼓铜锣铜钹的后生们也满脸殷殷地望着他。我真不相信这样的蔫老头能敲击出什么花样来。我等着往下看。他感到是再也推辞不掉了。布满皱纹和胡茬的脸上突然焕发出一股豪气,只见他把棉袄脱下来扔到一旁,走到大鼓前。就在他将双槌握在手中的时候,一个我不敢相信的奇迹出现了。一个在黄土中长大的像黄土一般平凡的汉子忽然间像天神似的项天立地般站在了大家面前。他的眼睛充满光辉,脸上透出神圣,手臂像钢棍一样坚强起来,在轻轻地敲打了鼓沿几下后,双臂猛一挥,一声石破天惊的巨响倏地刺进了我的耳膜和心脏,接着小鼓铜锣一起轰鸣,一股原始混沌的神秘冲动和古老意念的混乱音符猛地从地底蹿出来通过双脚直抵进了我的心中,使我有了一种脱胎换骨般的剧痛的快感我像被魔语诅咒了似的,双目紧盯着他,(B)只见他急敲慢敲,重敲轻敲,时而敲打鼓沿,时而肘杵鼓面,时而跃腾猛捶,时而贴鼓轻抚,柔时如丝绸无骨,坚时像枪击钢板,乱时如乌云压顶,齐时如布兵排阵;铁马金戈乱箭飞,细雨轻风荷塘清,劈山开路是男儿,再闻堂前纺织声。就在敲击出的声声鼓鸣中,我似乎听到了天庭的意志,大地的精神,男人的粗犷,女人的娇娉,还有生命,婴儿落地开始的生命,老人撒手西去的生命这些奇妙的幻象在锣鼓声交织而成的音韵的罗网中不断地冲突,纠缠,呼啸,狂乱它们似在演绎着生命,似在点拨着生命,似在操纵着人类奔向精神将要达及的终点。我站在这群肃立的山民之间,观看眼前出现的不可思议的奇迹,大鼓在响,小鼓在响,铜锣铜钹铿铿锵锵,而指挥这支创造奇迹的鼓队的老人他已不再是一个蔫耷汉,而是一个飘逸的精灵!一串神秘的符号!一团无形的罡声!皇天在上,后土在下,人在其中。而他,这个人中的英杰此时就代表着人类在立地项天!我惊愕了,世上竞有着这样的声音。我醒悟了,生命中原本就没有卑微和可怜。我从人群中慢慢地退了出来,充满敬意地望着他们。我想我该回家过年了。(选自首届老舍散文奖获奖作品)(1) 从不敢作归乡的打算,到该回家过年,“我”为什么改变了主意? (2) 本文在写鼓神奇迹般的表演之前作了多处铺垫。请细读原文,指出其中两处并作简要分析。 (3) 本文有不少精彩的句子,请在画线的A,B两处任选一句作点评。 (4) 结合全文内容说说鼓神神在哪里。 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2分)7. (12分) (2019七下宽城期末) 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开展“学家规,树新风”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 初一(2)班为本次活动办了一期黑板报,下面是同学们收集的关于家规的两则材料,请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每则10个字左右即可) (材料一)古代家规虽然来自不同作者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追求,但内容都以家庭伦理为主体,重视齐家善邻和修身养德,如司马先在温公家范中强调“以义方训其子,以礼法齐其家”,陆九韶在陆氏家制中主张“人之爱子,当教之以孝悌忠信”。(材料二)“一时之语,可以守之百世;一家之语,可以共之天下”,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家规,除其家族的繁衍发展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外,还是社会教育的一种独特形式,为社会提供家庭教育的范本和楷模。(2) 学校开展“中国好家规”评选活动,下面两条家规深受师生好评,你更喜欢哪一条?请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曾国藩家书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朱子家训(3) 一个温馨、幸福、和谐的家庭少不了家规。作为家庭中的一员,请给你的家庭提出合理的家规。(至少两条) 六、 作文 (共1题;共5分)8. (5分) (2017九上天津月考) 题目:成长中的寂寞。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个人信息。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1-1、1-2、1-3、1-4、二、 诗歌阅读 (共1题;共3分)2-1、2-2、2-3、三、 课外阅读 (共2题;共11分)3-1、3-2、3-3、4-1、4-2、4-3、4-4、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3分)5-1、5-2、5-3、5-4、5-5、6-1、6-2、6-3、6-4、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2分)7-1、7-2、7-3、六、 作文 (共1题;共5分)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