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模拟)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901916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浙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浙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1. (2分) 选出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 农谚(yn) 翩(pin)然 孕(yn)育 褶皱(zhe zhu)B . 陨(yn)石 流逝(sh) 携(xi)带 草长(zhng)莺飞C . 臀(tn) 骨骼(g) 两栖(q) 劫难(ji nan)D . 追溯(shuo) 潮汐(x) 悬殊(sh) 销声匿(n)迹2. (2分) (2018八下扬州月考)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在默读的时候,我们可以细细地品味作品的语言,洗耳恭听作者的心声,从而让自己的心海同作者的心海一起扬波。B . 面对沙漠里这些光怪陆离的自然现象,科学家们也无法解释。C . “早清明,晚大冬。”这是民间对祭祖时间的一个说法。现在很多90后是漠不关心这些文化习俗的。D . 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道”代代相传,络绎不绝 , 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少年进行“孝道”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3. (2分) (2017老河口模拟)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 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许多人的一生都是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B . 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所以,描写生命,讴歌生命,是文学永恒的主题。C . 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关注民俗,可以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D . 在微薄、微信等新媒体盛行的当下,政务新媒体也应运而生 , 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途径。4. (2分) (2019九下贵港模拟)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他才来,许多人还不认识。B . 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C . 各级医院先后采用了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医疗服务水平。D . 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5. (2分) (2019昆明模拟)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 . 一些干部为什么热衷于群众给的“好名声”?一则这是贴近群众的表现;二则这是干事儿的表现;三则群众的反映是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B . 作者用一种“分段函数”思维,表述了这种观点: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前,收入提高会增进幸福;在满足后,收入对幸福的影响减弱,直到忽略不计。C . 4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捧起骆俊诚小朋友的小脸,给了他轻轻一吻。这一举动今天仍然让人眼眶湿润平常人家遇到事情,长辈不就是这样安抚晚辈的吗?D . 每到春节,有副传统对联是很多人家的选择:“忠厚传家久,诗书济世长”,风吹日晒,字迹或会模糊,但好家风却会如化雨春风,护着家、护着国。6. (2分) (2018七下九江期中) 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 正因如此,这一传播手段迅速被社会各界广泛运用。微博之所以如此受公众关注和追逐,是因为“沉默得大多数”再微博上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任何受过教育的人,都能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表达自己的酸甜苦辣,展示自己的“名言警句”。微博没有任何门槛,无需任何包装,只要想说,就可以通过微博说出来。A . B . C . D . 7. (2分)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有误的一项是( ) A . 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杰作,记录了他对昆虫的观察和回忆,共十卷。B . “只听得罗刹女跌脚捶胸骂道:那泼猴变作你的模样,赚了我的宝贝,现出原身走了!气煞我也!”罗刹女生气的原因,是孙悟空变作红孩儿,从她手上骗走了芭蕉扇。C . 红星照耀中国充满了国际主义精神。加拿大医生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持中国的革命事业,不幸的是在一次手术中因细菌感染而献出了生命。D . 鲁迅善于通过眼睛来表现人物。写范爱农眼球白多黑少,“看人总像在渺视”;写孔乙己,“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寥寥数笔,异曲同工,人物形象生动传神。8. (2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别云间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诗的一二句是写作者在狱中度过了三年囚徒生活。“南冠”运用了典故,暗含作者虽然被捕,但要像钟仪那样忠于故国。B . 诗的三四句中的“泪”与“天地”构成了极大的反差,通过这种反差,深沉强烈的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亡国之情。C . 诗的五六句承上写亡国之痛转为写别故乡的感受。诗人预感死亡将至,要永远的去了,然而,故乡之情又怎能割舍得了呢?一个“难”字,浓缩了诗人对故乡的多少深情!D . 诗的第七,八句是诗人情感发展的自然升华,更是诗人矢志不移的抗清决心的自然张扬。它与陈毅的诗句“此去全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所表达的死后仍要坚持斗争的决心是相似的。二、 新添加的题型 (共1题;共13分)9. (13分) (2019七上龙湖期末)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杞人忧天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身亡所寄_因往晓之_其人舍然大喜_(2) 用现代汉语翻译划线句子。 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3) 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后来的人就根据上面这个故事,引申成“杞人忧天”这个成语。B . 寓言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诱导的做法,还是值得学习的。C . 杞人忧天选自列子天瑞,题目是原来就有的。D . “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这句话表明,杞人的担心是无根据的。三、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10. (1分) (2018八上义乌期中) 填空 飞向太空港的作者是_。记录了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_”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外国卫星美国“_”的故事,其中既有中美专家在大凉山深处的合作与友情,也有东西方文明在现代卫星发射场上交汇时的碰撞与冲突。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11. (4分) (2019八上珠海期中)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黄鹤一去不复返,_。(崔颢黄鹤楼) (2) 李白渡荆门送别中含蓄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 (3) _,_。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4) 至于夏水襄陵,_。(郦道元三峡) (5) 请把刘祯的赠从弟默写完整。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_,_。_? _。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1分)12. (21分) (2019七下杭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各题。 孤灯小卷包利民我记得小时候,总停电,那时就喜欢看书。常常在晚上,在自己住的小屋里点一根蜡烛 , 然后捧一本薄薄的书,倚在枕上看。或者是课外的作文书,或者是借来的小人书,虽然没有什么厚重的名著,可是在摇曳着微黄的烛光里,每一个字都生动得像要开出花来。仿佛在那样的夜里,只剩下一盏灯,一本书,还有我明亮的眼睛。不同于普通夜读的意味,这里夜只是一个背景,读也只是一种状态,多年回望而落于心底柔软处的,却是那盏灯,那本已不记得内容的薄册。大学时读的书就多起来,中外名著开始大量阅读。可是在夜里,我依然喜欢拿一本薄薄的书,并不一定是名著,总之是在夜色里能入我心的。宿舍里到时间就停电,起初我们都是拿个小手电,用被子蒙头盖脸,在被窝里看书。后来我就觉得没有感觉,而且很难受,再好的书也读不进去。于是在一个夏夜里,熄灯很久之后,我偷偷溜出宿舍楼,拿着一本书。最后看到宿舍后面的路边有一盏路灯,对面是女生宿舍,灯下是一个台阶,我就坐在那里。已记不清有多少个那样的夜晚了,头顶孤灯相伴,洒下一片柔和的光,长长的风偶尔飘来一丝,吹得身旁的草叶细细地响,星光月色都被身后的楼房阻挡了,只有这一盏灯还亮着,只有这本书还翻开着,只有我还醒着。后来毕业,然后就是辗辗转转,在世事的风尘劳碌中,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仿佛心境全然改变。可是每到睡前,还是习惯性地拿本书,心思却不知飘忽到何处。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住在工厂的宿舍里,很大的一个屋子,三个人。我的床在一个角落,每到夜深,当室友的鼾声响起,我便拧亮床头那盏小小的台灯,让它只照着我的那一角黑暗。那时看的多是薄薄的杂志,看那些小小的文章。在文中那些寻常的烟火人生里,努力去找寻能贴近我心灵的东西。有时候会遥思古人灯下读书,月影小窗,一灯如豆,那一幅读书的剪影该会有直入人心的魅力。虽然已无复古人之风,可在属于我属于书的那些夜里,总会有一些心绪是与古人相通的吧。就像一个朋友曾给我讲,他在工地上当力工的时候,每天都干活到很晚,匆匆吃过饭,别的工友或鼾声如雷或出去游荡,他就躺在大通铺上,借着一点灯光看一本从家里带的书。他说多年以后,那些苦那些累都已淡忘,只有那看书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柔柔在心。我想,那样时刻那样的一个身影,也应是有着一种魅力吧!在一人一灯一书的夜里,别的都会悄然隐退,世界上只有那一点光、一卷丰盈和一缕思绪。那样的晚上,放下书,熄了灯,便会有一枕恬然而带着书香和希望的梦在等候。在学校的网站论坛上,有个男生发贴说:我记得那时,在深夜里,总有个人在楼后的路灯下看书,我每次站在窗前就能看见。也不知是哪个年级的同学,也不知看的是什么,总之很专注的样子。那个身影,曾给了我许多感动和力量。下面不少人跟贴,也有人说一样注意过那个身影。一个女生说:是啊是啊,我也看到过,一盏路灯,一个坐在台阶上的读书人,像一幅剪影,真是美极了!(1) 阅读全文,文章写了哪几个“孤灯”夜读的片段?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 (2) 结合划线词语,赏析下面句子的妙处。 虽然没有什么厚重的名著,可是在摇曳着微黄的烛光里,每一个字都生动得像要开出花来。(3) 文章第段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4)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我”的人物形象。你有过与“我”类似的经历和感悟吗?试谈一谈。 13. (20分) (2019黄石)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猕猴桃的奇异之旅张慧历经千年的野生果子奇异果的第一站从它的发源地湖北宜昌市夷陵区开始。谁是尝鲜这种果子的第一人已无从得知,然而它流传最广的名字却是“猕猴桃”:一说是,这种果子外皮一层绒毛,状似猕猴而得名;而另一种说法则称是因为生长在山间的果实常被猕猴食用。这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发源于夷陵山间的猕猴桃,在数千年间缓慢地持续着它的旅程向北延伸到陕西、甘肃、河南一带;向西南去往贵州、云南和四川,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尤其夷陵区雾渡河最为多见。虽然历史记载源远流长,但我国的猕猴桃却一直都未被驯化栽培。野外的猕猴桃,如果生在深山中,多被猴子们摘去果腹;即使被少数人家移植到庭院里,猕猴桃也只是用来观赏而非食用。归根结底,直到几十年前,猕猴桃在国内还只是一种野果。_就这样,猕猴桃默默在山间谷底生长了上千年,就连它最广为流传的名字“猕猴桃”,也透露着一种野果的味道。不过1904年,命运卷起了这颗果实,给了它一张通往海另一边的船票。这年,一位来自苏格兰教会的女教师凯特,在原产地湖北宜昌第一次与这种果子相见。随后,在姐姐伊莎贝尔来探望她的返程行李中,加上了猕猴桃的种子,伊莎贝尔带着它们漂洋过海到达新西兰,并将其交给植物学家栽植培育。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新西兰是猕猴桃发展的理想之地。同时猕猴桃很难授粉的问题在新西兰的人工栽培下也得到了解决。由此,猕猴桃在新西兰被广泛种植。与此同时,也许是“猕猴桃”最初的中国名字给了起名者灵感,有人觉得这种全身绒毛,暗绿色的鸡蛋形果实和新西兰特有的一种几维鸟(Kiwi bird,kiwi是毛利语)倒是很像。1966年左右,Kiwi fruit(奇异果)这个新名字诞生了,随后新西兰奇异果逐渐成为所有商业化种植猕猴桃的代称,在世界果蔬市场大放异彩。_现如今,猕猴桃的商业化生产不再是新西兰的专属。2016年全球猕猴桃产量为430万吨,除了新西兰以外,智利、意大利、法国、日本和中国都是猕猴桃的生产大国。2008年11月6日,在新西兰举办的国际猕猴桃大会上,参会的200多位专家一致认定:中国是猕猴桃的原生中心,在国际上坐实了猕猴桃的原生地。同时基于丰富的品种资源,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科研人员从四川湖北野生中华猕猴桃的品种中,培育出含有金色果肉的“黄金猕猴桃”与果心红色的“红心猕猴桃”,在商业猕猴桃果肉颜色里红绿黄三分天不。世界第一的种植面积世界第一的稳定产量、强劲有力的培育研发力量与潜力无限的消费市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历时一百多年,猕猴桃终于回家了。(选自新华文摘2019年第2期,有删改)(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我国的猕猴桃一直都未被驯化栽培,直到几十年前,猕猴桃在国内还只是一种野果。B .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新西兰拥有适宜猕猴桃种植的有利条件。C . 猕猴桃这种全身绒毛,暗绿色的鸡蛋形果实和新西兰特有的几维鸟很像。D . 中国猕猴桃商业在种植面积、稳定产量、培育研发力量和消费市场等四个方面位居世界第一。(2) 土生土长的中国特产猕猴桃,其作为知名水果的历程可谓“奇异”。请根据你的理解,将文章第二,三部分标题填写完整。每个标题不超过15字。 (3) 阅读文章的第二部分,简要概括猕猴桃远渡新西兰后获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4) 读完全文,“猕猴桃”和“奇异果”这两种水果名,你更喜欢哪一个?说说你的理由。 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4. (5分) (2019九下中山模拟) 根据下面材料的提示,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遇到沟坎,畏惧不前;明知犯错,不敢正视;心中有疑,害怕问询;面对丑恶,选择沉默其实,只要鼓起勇气,向前再迈一步,就可以突破自我,成为生活的强者。请以“别怕,向前再迈一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1-1、2-1、3-1、4-1、5-1、6-1、7-1、8-1、二、 新添加的题型 (共1题;共13分)9-1、9-2、9-3、三、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10-1、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11-1、11-2、11-3、11-4、11-5、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1分)12-1、12-2、12-3、12-4、13-1、13-2、13-3、13-4、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