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901697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大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大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大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大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拙劣(zhu) 诞生(dn) 携手并进(xi)B . 祈祷(q) 萦绕(yng) 愚蠢至极(y)C . 凋零(dio) 绚丽(xun) 狂风骤雨(zhu)D . 襁褓(qing) 浩劫(ji) 误入歧途(q)2. (2分) 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哄托 花枝招展 贮蓄 绿草如茵B . 烂漫 黯然神伤 决别 遮天蔽日C . 倘若 瓜熟蒂落 脉搏 委屈求全D . 宿儒 悔恨莫及 难堪 混为一淡3. (2分) (2019肇庆模拟)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考前夕,老师念念有词地嘱咐我们一定要沉着冷静。B . 台湾电信诈骗团伙作案手段花样百出,令人叹为观止。C . 黄石,半城山色半城湖,“三山”与“两湖”相得益彰。D . 就算追溯到天涯海角,中国政府也要将逍遥海外的巨贪绳之以法。4. (2分) (2019七下江门月考)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2018年“青春情暖,阳光助残”志愿公益慰问活动中,30多个市委工作人员为残疾人送去关怀温暖。(把“关怀”和“温暖”对调)B . 受机动车增长影响,今年的自驾出行会一路持续增多。(删去“一路”或“持续”)C . 燃气安全对社会公共安全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广大市民要提高处置和预防燃气使用突发事件的能力。(把“预防”和“处置”对调)D . 今年全市有500多名交警在路上为春运保驾护航,交通事故减少了一倍。(把“一倍”改为“一半”)5. (2分)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B . “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C . 最后,他们齐声说,“请看,新衣服缝好了!”D . “嗯,我们听了非常高兴。”两个骗子齐声说。6. (2分)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童年通过描写阿廖沙的成长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倔强、富有同情心和不断追求的青少年形象。B . 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南京求学,以及在仙台学医受到歧视和侮辱,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C . “呼保义”是宋江的绰号之一,这个绰号既表现宋江的谦虚(“保义”是宋代最低武官名),又表现其对朝廷和皇帝保持忠义的态度。D .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从农村来到北京后,选择拉洋车为生,他在为拥有一辆自己的车而努力工作。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7. (16分) (2019七下建平期末) 阅读刘禹锡的陋室铭,完成小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_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_(2) 翻译下列句子。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 选出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B .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C .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薄。D .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4) 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和道德情操? 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8. (6分) (2019九上宁波期末) 古诗文名句默写。 (1) 野芳发而幽香,_。(欧阳修醉翁亭记) (2) 露从今夜白,_。(杜甫月夜忆舍弟) (3) _,怜君何事到天涯!(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4) 咸阳城东楼中最能表现诗人“许浑千首湿”这一特点的诗句是:_,_。 (5) 秦观的行香子中写百花争艳,色彩鲜明、暗含香气、生气蓬勃的诗句是:_。 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6分)9. (6分) (2019陕西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几个农民装束的狙击队员,不慌不忙地缴去警察局长腰间的枪,两个弁兵和乡丁们,早已把枪弹全献出来了。“你到这里来干什么?”老太婆问。“报告你老老人家重庆二处来人,抓住一名女共产党名叫,叫江雪琴今天下午,专车押送重庆这不关我的事,西南特特区沈副区长亲自指指挥我我是奉奉命巡查护路”(1) 上面的语段选自小说红岩,描述的场景出自_的事件。 (2) 这一事件的结局是_。 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6分)10. (6分) (2019慈溪模拟) 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它从汨罗江的波涛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rn ( )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中华大地的每一条河川都回荡着zhn( )聋发聩的呐喊,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n( )古不变的艾香。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发出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铮铮誓言。在想到诗人的江畔行吟时,我更感动于他的九歌;_;_;更能以敬佩的心情看待他那些极浪漫极抒情的诗篇了。由民歌那样纯粹的浪漫和抒情到天问对某些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再到离骚中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该是何等痛苦的一个过程啊!(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rn_ zhn_ n_(2) 加下划线字“悄”的正确读音是( ) A . qioB . qio(3) “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请给第段中两处空缺处选择合适的句子是( ) A . 更理解他的天问了B . 更理解他的离骚了C . 更能体会到他面对离骚的喟叹了D . 更能体会到他面对天问的喟叹了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1. (10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无题(唐)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1) 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连用两个“难”,突出强调了“别亦难”。B . 颔联两个比喻新颖贴切,意义双关,形象鲜明,感人至深,表明相思之切,感情之深。C . 颈联写对方的相思之情,“云鬓改”摹容貌,“月光寒”写心境,全从对方的角度设想,笔法曲折,设想奇丽。D . 尾联是一种寄语,希望青鸟代为传信,表达了抒情主人公的喜悦之情。(2) 请赏析“东风无力百花残”的妙处。 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12. (20分) (2019八上宝山月考)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蝴蝶结龙应台“阿婆,我要这一束!”老妇人把我要的二十几枝桃红色的玫瑰从桶里取出,交给小孙儿,转身去找钱。小孙儿大概只有五岁,清亮的眼睛,透红的脸颊,咧嘴笑着,露出几颗稀疏的牙齿。他很慎重,很欢喜地接过花束,抽出一根草绳绑花。花枝太多,他的手太小,草绳又长,小小的人儿又偏偏想打个蝴蝶结 , 手指绕来绕去,这个结还是打不起来。老祖母粗声骂起来,还推了他一把。“没要紧,阿婆,我有时间,让他慢慢来。”安抚了老祖母,我在石阶上坐下来,看着这个五岁的小男孩,还在很努力地打那个蝴蝶结。淡水的街头,阳光斜照这窄巷里这件零乱的花铺。我,坐在这儿,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王爱莲,补习费呢?”林老师眼光冷冷的。王爱莲坐在最后一排,虽然她个子也矮。六十个学生冻冻地缩在木椅上,没有人回头,但是不回头,我也能想象王爱莲的样子:蓬乱的头发一团一团的,好像从来没洗过。穿着肮脏破烂的制服,别人都添毛衣的时候,她还是那一身单衣。冬天里,她的嘴唇永远是蓝紫色的,握笔的手有一条一条筋暴出来。“没有补习费,还敢来上学?上来!”王爱莲抽着鼻涕,哆哆嗦嗦走到最前排,刚好站在我面前:今天,她连袜子都没穿。光光的脚架在硬邦邦的塑胶鞋里。我穿了两双毛袜。“解黑板上第三题!”林老师手里有根很长的藤条,指了指密密麻麻的黑板。王爱莲拿起一支粉笔,握不住,摔在地上,清脆地跌成碎块。她又拾起一支,勉强在黑板边缘画了几下。“过来!”老师抚弄着手里的藤条。全班都停止了呼吸。藤条一鞭一鞭地抽下来,打在她头上、颈上、肩上、背上,一鞭一鞭抽下来。王爱莲两手捂着脸,缩着头,不敢躲避,不敢出声;我们只听见藤条扬上空中抖俏响亮的“簌簌”声。然后鲜血顺着她纠结的发丝稠稠地爬下她的脸,染着她的手指,沾了她本来就肮脏的土黄色制服。林老师忘了,她的头,一年四季都长疮。一道一道鲜红的血交叉过她手背上紫色的筋路,缠在头发里的血很快就凝结了,把发丝黏成团块。第二天是个雨天。我背个大书包,跟母亲挥了挥手,却没有到学校。我逛到小河边去看鱼。然后到戏院去看五颜六色的海报,发觉每部电影都是由一个叫“领衔”的明星主演 , 却不知她是谁。然后到铁轨去看运煤的火车,踩铁轨玩。并不是王爱莲的血吓坏了我,而是,怎么说,每天都有那么多事要“发生”:隔壁班的老师大喊一声“督学来了”,我们要眼明手快地把参考书放在腿下,用黑裙子遮起来;前头林老师换上轻松的表情说:“我们今天要讲一个音乐家的故事。”等督学走了,又把厚厚的参考书从裙下捞出来,做“鸡兔同笼”。要不然,就是张小云没有交作业,老师要她站到男生那一排去;要不然,就是李明华上课看窗外,老师要他两腿弯曲,两手顶着一盆水,站半个小时;要不然,就是张炳得了个“丙下”。老师把一个写着“我是懒惰虫”的大木牌挂在他胸前。我每天背着书包,跟母亲挥手道别,在街上、在雨里游荡了整整一个月,记熟了七贤三路上每一个酒吧的名字,顶好、黑猫、风流寡妇、OK被哥哥抓到、被母亲毒打一顿,再回到林老师面前时,我发觉,头上长疮的王爱莲也失踪好几个星期。我回去了,她却没有。王爱莲带着三个弟妹,到了爱河边,跳了下去。大家都说爱河的水很脏。那一年,我们十一岁。淡水的街头,阳光斜照这窄巷里这间零乱的花铺。医院里,医生正在响亮的哭声中剪断血淋淋的脐带;鞭炮的烟火中,年轻男女正在做永远的承诺;后山的相思林里,坟堆上的杂草在雨润的土地里正一寸一寸往上抽长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把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注)本文选自龙应台以母亲的身份写下的散文集孩子,你慢慢来。书中记录了许多作者与孩子共同成长的生活镜头。蝴蝶结一文为该书的“序”,上文略有删改。(1) 第段画线句中“领衔”一词加了引号,其作用是( ) A . 引用话语B . 特殊含义C . 否定讽刺D . 着重强调(2) 第段画线句中“太”和“又”反复出现,这样写主要是为了突出_;第段开始由对小男孩的描写转入对往事的回忆,这是因为_(3) 第段“我也能想象王爱莲的样子:”冒号后,大量运用了_描写塑造王爱莲,其作用是_。 (4) 从第段看,“我”逃学的原因不是“_”,而是_。(前一空用原文回答,后一空在理解的基础上概括) (5) 阅读段,回答: 请从“结构照应”和“记叙顺序”角度分析第段在文中的作用:下列对段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三个分句以空间顺序排列。 B三个分句合在一起,即是人“出生”、“结婚”到“死亡”的一生。C引发了作者思考成长问题。D引出了下文作者“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和“慢慢来”的回答。13. (20分) (2018八上黑龙江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绝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 “如在画图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决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绝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和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1) 选文中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2) 选文第段“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中,划线词语能否调换位置?请说明理由。 (3) 选文第段中“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一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句是为了说明苏州园林的什么特点? (4) 历来介绍苏州园林的文章,或从建筑学角度写,或从园林历史角度写,或从导游角度写。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叶圣陶是从什么角度写的?表现出作者什么情感? 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4. (5分) 题目:温暖要求: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1、2-1、3-1、4-1、5-1、6-1、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7-1、7-2、7-3、7-4、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8-1、8-2、8-3、8-4、8-5、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6分)9-1、9-2、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6分)10-1、10-2、10-3、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1-1、11-2、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12-1、12-2、12-3、12-4、12-5、13-1、13-2、13-3、13-4、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