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练习)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901659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大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大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大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大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基础(24分) (共5题;共24分)1. (10分) (2018九上温州期中) 古诗文名句默写。 (1) 三年谪宦此栖迟,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2) 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3) 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 因思杜陵梦,_。(温庭筠商山早行) (5) 野芳发而幽香,_,_,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6) 诗人常在诗词之中表达对亲人的真挚情感,但境遇不同,情感有别。如韩愈被贬之后,写下“_,_”来表达自己匡正祛邪义无反顾的勇气,给侄儿孙湘以勉励;苏轼在中秋之夜用“_,_”来表达对弟弟子由的美好祝愿;杜甫在战乱的月夜不知亲人讯息,写下了“_,_”来表达对亲人的担忧与牵挂之情。 2. (4分) (2018七上衢州期中) 阅读下面文字,给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看吧,由澄_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当m_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你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突然间,我hung_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语言文字的奥秘了。3. (3分)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老一辈的人看到现在的高楼大厦,不禁感慨祖国的发展之快。B . 静默的山,流动的水,一动一静,构成一幅美妙和谐的风景画。C . 这道数学题,我百思不得其解,经老师一点拨才恍然大悟。D . 这些事得发动群众,大家一起干,如果只凭几个人忙乎几天,也只能是事半功倍。4. (3分) (2019江西模拟)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B . 昨日,记者从省国土部门获悉,我省已全面启动今年灾害防治。C . 游览者必然也不会不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D . 能否彻底治理酒后驾车的乱象,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5. (4分) (2019九上五华期末)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自2月18日在央视开播以来,被赞为文化清流节目的朗读者引发巨大反响,以声传情,享受文字魅力的理念也在观众中传播。节目组还专门在一些城市设立了配备有专业录音和摄像设备的朗读亭,鼓励大家进去朗读心爱的文字。近日,朗读亭来到了广州,从省立中山图书馆,到沙西步行街、广州购书中心、海心沙,朗读亭设在广州极具文化气质和羊城风情的地方,让路过的市民在小小的空间里独处,回想哪一段文字影响了生命的成长,表达感情。(1) 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不超过20字。 _(2) 如果你来到了朗读亭,你会选择读什么?仿照划线例句,写出相应的内容,使之构成排比。 选择是一个人生重塑的过程。我读我与地坛:身残志坚的史铁生,选择了坚强,我读文化苦旅:风尘仆仆的余秋雨,选择了思考;_:_,_。一个个选择,一次次阅读,不断完善和滋养我们的生命。二、 阅读(46分) (共4题;共46分)6. (10.0分) (2019江门模拟)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轮扁斫轮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 , 疾则苦而不入 , 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选自庄子【注】轮扁:制造车轮的人。甘而不固:滑动而不牢固。指轮孔太大车辐条松动。甘,滑。苦而不入:滞涩而难进入。(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是以先帝称之曰能B . 轮人安得议乎/衣食所安C . 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受之天也D . 释椎凿而上/爱不释手(2) 请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3) 你从轮扁说的这番话中悟出了哪些道理? 7. (9分) (2017九上岳阳期中)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以下小题。【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乙】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庸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夥颐!涉之为王沈沈者!”楚人谓多为夥,故天下传之,夥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辍耕之垄上_ 比至陈_被坚执锐_ 皆刑其长吏_陈胜王凡六月_ 或说陈王曰_(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3) 你怎样看待陈胜所说的“苟富贵,无相忘”这句话? (4) 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8. (10.0分) (2019七下双阳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个人的麦田我读高三的时候,在我们那个地方,盛行陪读。我所在的那个班,一半以上的家长都在陪读。而我,似乎是一个孤独的“另类”,因为,整整三年,我的父亲从未到学校来看过我。我虽然并不奢望父亲陪读,可見到那些陪读的父母,心里还是隐隐发酸。直到那年高考,我才明白:父亲对我有着别样的期待,我并不是孤军作战。高考前两天,学校让我们自己调整,我调转方向,打道回家。半年的闭关苦读,我和时节完全脱钩。回到家才惊讶地发现,满地金黄,漫天麦香,已到收麦季节。时间过得真快,更让我措手不及的是,巍峨多年的父亲已经开始佝偻,满头白发了。对于我的火线回归,父亲很欣慰,“上阵父子兵”,麦收是父亲最重要的战役。多年来,我们一直并肩作战,把时光打得颗粒归仓,父亲拿起一把镰刀,试试锋刃,递给我:今年麦倒伏,要用手割了。我心生忐忑过去割麦,是跟在收割机后,零打碎敲,对抗性为零;现在回到冷兵器时代,和麦子打“阵地战”,我还真有些力不从心。我接过镰刀,掂了掂,我明白,我再怎么做也做不到像父亲那样游刃有余。六月,阳光如炽。我不时直起腰,沿着脊梁沟,汗水一泻而下,酸痛逆流而上。我低估了弱不禁风的小麦,那把镰刀临阵倒戈,把我的掌心磨满水泡。我暴露在麦芒般刺眼的阳光里,孤立无援。父亲却像个无坚不摧的坦克,所向披靡。在这里,父亲总是火力十足。我不得不承认,这片麦田是父亲的主场,我则是他一个人的啦啦队。田间休息,我给父亲端上了茶水。父亲看看我的手:“使不惯?别攥太紧,和拿笔一样。”我点点头,父亲可以在他的麦田纵横驰骋,只是他没能教会我,或者说,他压根儿就没有想过要教会我。喝罢水,父亲问我:“快高考了吧?”我说,“后天。”父亲怔住,满身的汗珠也如麦粒般静止。父亲拿毛巾擦拭着我的额头,似乎要把我湿漉漉的疲惫赶走。很快,他督促道:“快回家歇着吧,别累着,高考才是你该干的事。养足精神去收你的麦子,那个我帮不上。父亲又开始埋首割麦,把对我的歉意,肆虐在麦子身上。在这里,镰刀是笔,麦子是墨,麦田是纸,父亲在麦田挥毫泼墨。麦收是父亲的高考,更是为我而设的特殊陪考!阳光烘烤着麦田。我拖着沉沉的步子,羞愧地以备战高考的名义溜号了。父亲伫立着,像一株硕大的麦穗;身上滚圆圆的汗珠,如麦子般饱满,灼灼其华,刺痛着我的眼。麦子是父亲的汗珠,而我是其中最大的一株吧。正如麦田是父亲一个人的战场,高考是我一个人的麦田!看着同学被父母簇拥着走向考场,我没有丝毫嫉妒和埋怨,因为我并不孤独,从故乡到小城,我和父亲在并肩作战。考场上,我在恣意挥毫:麦田里,父亲在挥汗如雨。我们在各自的麦田里收获着自己的“麦子”。那年,我考取一所重点院校。以后,求学,工作,一路栉风沐雨。我始终没有忘记,我是一株赶考的麦子,我有我的麦田,我要考取的不是功名,而是把父亲的期望,颗粒归仓。(远自意林,作者洛水,有改动)(1) 给下面词语中划线字注音。 _脊梁所向披靡伫立嫉妒(2) 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情节“我”的心理或表现父亲的心理或表现回家惊讶_力不从心游刃有余交流羞愧_考试_挥汗如雨(3)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自然段画线的句子。 麦收是父亲的高考,更是为我而设的特殊陪考!(4) 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 (5) 文章标题“一个人的麦田”有哪些含义? (6) 此时,你正在期末考试的“麦田”里奋战,相似的角色一定让读完此文的你心潮澎湃吧。请联系文章主旨,用流畅的语言表达你的感受。50字左右。 9. (17.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绣眼与芙蓉赵丽宏曾经养过两只鸟,一只绣眼,一只芙蓉。绣眼体型很小,通体翠绿的羽毛,嫩黄的胸脯,黑色的小嘴,它黑色的眼睛被一圈白色包围着,像戴着一副秀气的眼镜,绣眼之名便由此而得。绣眼是江南的名鸟,据说无法人工哺育,一般都是从野地捕来笼养。它的动作极其灵敏,虽在小小的笼子里,上下飞跃时却快如闪电。它的叫声并不大,但却奇特,就像从树林中远远传来群乌的齐鸣,回旋起伏,变化万端,妙不可言。那只芙蓉是橘黄色的,毛色很鲜艳,头顶隆起一簇红色的绒毛,黑眼睛,黄嘴,黄爪,模样很清秀。它的呜叫婉转多变,如银铃在风中颤动,也如美声女高音,清泠百啭。晴朗的早晨,它的鸣唱就像一丝丝一缕缕阳光在空气中飘动。两只鸟笼,并排挂在阳台上。绣眼和芙蓉能相互看见,却无法站在一起。它们用不同的呜叫打着招呼,两种声音,韵律不同,调门儿也不一样,很难融合成一体,只能各唱各的曲调。它们似乎达成了默契,一只鸣唱时,另一只便静静地站在那里倾听。在鸟儿的欢唱中,日子不觉也欢快起来。一次在为芙蓉加食后我忘记了关笼门,发现时已是一个多小时以后,想那笼子可能已经空了。却没想到,芙蓉依然在笼中欢快地高歌,全然无视洞开的笼门。更没想到的是,从此以后,绣眼的鸣唱声却莫名其妙地消失了。阳台上只剩下芙蓉的独唱,时而高亢,时而低沉。有一天,我突然发现,芙蓉的叫声似乎有了变化,它一改从前那种清亮高亢的音调,声音变得轻幽飘忽起来。那旋律,分明有点像绣眼的鸣啼。莫非是芙蓉在模仿绣眼的歌声来引导它重新开口?然而绣眼不为所动,依然保持着沉默。芙蓉执着地独自鸣唱着,而且唱得越来越像绣眼的声音。而绣眼不仅停止了鸣叫,也停止了那闪电般的上下飞跃。它只是瞪大了眼睛默默地立在那里,仿佛在回忆,在思考。它是在回想自己昔日的歌声,还是在回忆那遥远的自由时光?我感到困惑。日子一天天过去,芙蓉照旧每天欢歌,已多日无语的绣眼显得更落寞了,它整日在笼中一声不吭,常常一动不动地呆立在横杆上。一天下午,我从外面回来,刚进门,就听见阳台上传来很热闹的鸟叫声,那是绣眼的鸣唱,但比它原先的叫声要响亮得多,也丰富得多。我感到惊奇,绣眼重新开口,竟会有如此大的变化。走近阳台一看,我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鸟笼外,来了另一只绣眼。笼中的绣眼在飞舞呜叫,笼外的绣眼围着笼子飞舞,不时停落在鸟笼上。,那只自由的野绣眼,翠绿色的羽毛要鲜亮得多,相比之下,在笼里的绣眼毛色显得黯淡无光。不过此刻它一改前些日子的颓丧,变得异常活泼。两只绣眼,面对面上下飞蹿,呜叫声激动而急切,仿佛在哀哀地互相倾诉,在快乐地互相询问。那两只绣眼此刻的情状,让我看到了“欢呼雀跃”是怎样一种生动的景象。这情景深深震撼了我:从野地捕来笼养的小鸟,无奈地进入人类的鸟笼,痛苦地做了人类的囚徒。绣眼的重新开口,应该是对自由的呼唤吧。想到这里,我小心翼翼地伸出手去,还没碰到鸟笼,就惊飞了笼外那只野绣眼。我打开笼门,再退回到屋里。笼里那只绣眼对着打开的笼门迟疑了片刻,便一蹦两跳,飞出了鸟笼,它拍拍翅膀,飞过楼下的花坛,转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它一定是飞到了那个郁郁葱葱的鸟的世界。这样想着,内心不觉欣慰起来。(有删改)(1) 请用文中词语,将“我”的情感变化补充完整。 欢快_惊奇震撼_(2) 文章着重写了“绣眼”情绪变化的三个阶段,请分别加以概括。 (3) 根据要求,品析下面语句。 它整日在笼中一声不吭,常常一动不动地呆立在横杆上。(从描写角度)不过此刻它一改前些日子的颓丧,要得异常活泼。(从修辞角度)(4) 第段中“这情景深深震撼了我:从野地捕来笼养的小鸟,无奈地进入人类的鸟笼,痛苦地做了人类的囚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段写出了芙蓉毛色鲜艳、模样清秀、鸣叫婉转多变的特点。B . 文章中芙蓉安于现状,已失去了对自由的追求,所以绣眼不把它视为知己。C . 文章运用对比手法,写作者对绣眼的喜爱,对芙蓉的谴责。D . 第段中“它一定是飞到了那个郁郁葱葱的鸟的世界”,表达了作者对绣眼能够重返大自然,重新回到自由天地的祝愿。三、 写作(50分) (共1题;共50分)10. (50分) (2011东营) 题目: 竟然如此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四、 附加题(10分) (共1题;共10分)11. (10.0分) (2019八上珠海期中)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朱德爱护他的部下是天下闻名的。自从担任全军统帅以后,他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样,同甘共苦,早期常常赤脚走路,整整一个冬天以南瓜充饥,另外一个冬天则以牦牛肉当饭,从来不叫苦,很少生病。他们说,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讲故事,同他们一起打球。他乒乓球打得很好,篮球打个“不厌”。军队里任何一个战士都可以直接向总司令告状而且也常常这样做。朱德向弟兄们讲话往往脱下他的帽子。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似乎不知疲倦。“我认为他的基本特点就是天性极端温和”当别人请他的妻子康克淸谈一谈她认为她的丈夫有什么与众不同的性格时,她说道:“其次,他对一切大小事情都十分负责。第三,他喜欢跟一般战斗员生活打成一片,经常和他们谈话。“朱德对弟兄们说话非常朴实,他们都能听得懂。有时要是他不十分忙,就帮助农民们种庄稼。他常常从山下挑粮食到山上。他非常强健,什么东西都能吃,除了大量辣椒,没有什么特别爱吃的东西,因为他是四川人。他晩上非到十一、二点钟不睡,早晨总是五、六点钟起床。“他喜欢运动,但是也喜欢读书。他仔细订出读书计划,熟读政治、经济的书籍。他也喜欢跟朋友们谈天,有时也开开玩笑,虽然并不象毛泽东那样幽默。他一般没有脾气,我从没有跟他吵过嘴,但他在战斗中却要发怒。打仗时朱德总是在前线指挥,但没有受过伤。”(1) 本文选自红星照耀中国,它是美国作家_的作品,体裁是_。 (2) 联系原著,谈谈朱德为何能造就一支铁打的军队? (3) 韦尔斯女士说:“朱德的那种难能可贵的个性几乎能立刻博得人人的爱戴。”结合文段说说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朱德难能可贵的个性的。 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24分) (共5题;共24分)1-1、1-2、1-3、1-4、1-5、1-6、2-1、3-1、4-1、5-1、5-2、二、 阅读(46分) (共4题;共46分)6-1、6-2、6-3、7-1、7-2、7-3、7-4、8-1、8-2、8-3、8-4、8-5、8-6、9-1、9-2、9-3、9-4、9-5、三、 写作(50分) (共1题;共50分)10-1、四、 附加题(10分) (共1题;共10分)11-1、11-2、1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