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新编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901635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大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新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河大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新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河大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新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大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综合性学习 (共3题;共8分)1. (2分) (2019随州)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一个中国企业,可以有多坚强?最近,华为公司的表现给了国人一个“硬核”的答案。这段时间,面对美方的蛮横打压,无耻诬蔑,面对此起彼伏的“断供”风波,华为始终表现得处变不惊、淡定从容。这不是(),因为华为有底气、有准备,通过未雨绸缪、持续不断的(),牢牢掌握了核心技术,所以才能有应对美方遏制的千钧之力。“越高端,备胎越充分”,华为长期打造的创新“备胎”一夜转正,赢得一致推崇。“备胎”的背后是坚持底线思维,永远保持一种忧患意识。今天,很多人佩服华为在十多年前就()会出现“极端情形”的远见,殊不知,在当时,无论是企业内部还是行业竞争对手中,不乏认为这么做有点“傻”或者“太浪费”的声音。正所谓“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企业要谋长远发展,就必须居安思危,对自身的短板要有清醒的认知,切忌不可被一时、一地、一事的成功遮蔽了眼睛。如果只顾眼前,缺乏布局未来的自觉和行动,等到“胎坏了”才考虑,恐怕就连生存都成了问题。这就说明,技术创新是企业的命脉,创新能力的比拼是终极的较量。创新实力,不仅源自自身的努力,也源自开放的胸襟。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中国企业从来也不当“独行侠”,从不排斥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合作伙伴,这符合技术创新的()。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创新资源全球流动和配置,闭门造车行不通,包打天下也不现实。文明因交流互鉴而多彩,创新之花也必然要汲取全世界的滋养才能绚丽绽放。包括华为芯片在内的创新成果,始终建立在利用和共享全球科技创新资源的基础之上。从这个角度看,美方罔顾世贸规则,将国家道义形象视如敝屣,歇斯底里地挥舞霸凌大棒,心态何其扭曲,格局何其狭隘,如此倒行逆施、恣意妄为,终将被滚滚向前的时代潮流所淘汰。创新不是“一个人的战斗”,也不是三两天的奋发,而是一场艰苦的持久战。只有持续投入基础研究和教育的优质“火石”,创新引擎才会始终动力澎湃。在华为总部的接待大厅,大屏幕上反复播放着一个宣传片,其核心内容就是基础教育和基础科研是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备胎”能在关键时候用得上,是因为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不懈,心无旁鹜,更舍得煞废苦心培养人才。板凳要坐十年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当业界纷纷为华为挣脱羁绊叫好的时候,不妨多一些自照和反思,摈弃功利思维,扎扎实实做好技术创新的必修课。当企业抓创新、抓研发蔚然成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就有了无比深厚的底气,“不管风吹浪打,_。”(节选自2019年5月25日学习强国,有删改)材料二:中美贸易摩擦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遭遇的新挑战和新问题。_,_,_,已经在道义上引起了中国及全球舆论的批判与反感。(节选自2019年5月27日党建网)材料三:中国心,中国梦盘旋在泰山之巅激荡在东海浪尖唤醒了北归大雁穿越了南国云烟梦想就在我的心间谁也无法阻挡我们向前_怀着一个强大的信念美好的憧憬全都实现(节选自中国心,中国梦歌词,有删改)(1)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命脉(mi) 遮蔽(b) 罔(wng)顾 未雨绸缪(mu)B . 澎湃(pi) 胸襟(jn) 屏(png)幕 恣(z)意妄为C . 狭隘(i) 遏()制 绚(xun)丽 处(ch)变不惊D . 羁绊(pn) 绽(zhn)放 蛮横(hng) 弃如敝屣(x)(2) 下列词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汲取 推祟 坚持不懈 千钧之力B . 舆论 霸凌 此起彼伏 蔚然成风C . 激荡 诬蔑 煞废苦心 歇斯底里D . 互鉴 引擎 心无旁鹜 闭门造车(3) 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材料一”括号里,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故作姿态 研发 设想 规律B . 班门弄斧 研发 联想 标准C . 故作姿态 研究 联想 规律D . 班门弄斧 研究 设想 标准(4) “材料一”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企业要谋长远发展,就必须居安思危,对自身的短板要有清醒的认知,切忌不可被一地、一事、一时的成功遮蔽了眼睛。B . 企业要谋长远发展,就必须居安思危,对自身的短板要有清醒的认同,切不可被一事、一地、一时的成功遮蔽了眼睛。C . 企业要谋长远发展,就必须居安思危,对自身的短板要有清醒的认知,切不可被一时、一地、一事的成功遮蔽了眼睛。D . 企业要谋长远发展,就必须居安思危,对自身的短板要有清醒的认同,切忌不可被一时、一地、一事的成功遮蔽了眼睛。(5) 根据提示,在“材料一”文末横线上补写诗句。(限六字) 不管风吹浪打,_。(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6) 在“材料二”横线上依次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美国政府对华为等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粗暴、蛮横干预美国一些政客囿于霸权思维意欲遏制中国发展的叫嚣美国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信口雌黄的恶意攻击A . B . C . D . (7) 阅读“材料三”,仿照划线句子,在横线上把歌词内容补充完整。 2. (1分) (2019八下朝阳期末) 灯笼又统称为灯彩,是一种古老的民族传统工艺品。阅读下面材料,在横线上补充灯笼的制作流程。 灯笼的制作很讲究。先将质地坚韧、有弹性的桂竹放在蒸气室内加热半小时,取出置阴凉处晾干。再用竹刨刨去竹面粗糙的表皮,并将打磨精良的竹子裁成长度合宜的薄片。然后,便可以以交叉的方式将裁好的竹条组装固定,形成灯架。记得要在灯架底部横一个竹条,以方便蜡烛的摆放。之后,就是裱糊灯笼了:先将稀释的浆糊均匀地平刷在灯架表面,再将剪好的纱布轻附在灯架上,用刷子蘸浆糊刷平后,再粘贴两层做灯笼用的单光纸或细棉纸。晾干后,以个人所需图案如人物、八仙、花鸟、仕女等进行彩绘,或依情况来决定是否书写文字。等文字、图案完全干后,再上一层桐油,待桐油阴干,灯笼就大功告成了。蒸竹晾干_刷上桐油3. (5分) (2019八下朝阳期末) 灯谜是写在彩灯上的谜语,元宵节灯谜体现了灯笼最富有诗意的一面。为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拥有“京郊第一灯笼村”美誉的怀柔区红庙村设计了“看花灯赏灯谜”活动。下列几则灯谜,是借助汉字的间架结构和意义来设计的。请你任选其中一则,仿照示例,加以解说。 灯谜:十(打一成语) 谜底:纵横交错乖(打一成语) 谜底:乘人不备示例:桁(打一成语) 谜底:行将就木解说:“桁”字,木在左,行在右,行靠近木,所以是“行将就木”。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6分)4. (6分) (2019七上珠海月考)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与儿女讲论文义_寒雪日内集_撒盐空中差可拟_(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3) 下列对咏雪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洋溢着浓郁的书香气,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B . 咏雪中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不同,这里的“儿女”犹言子侄辈,指家中年轻的一代人。C . 咏雪中的“柳絮”,在写法上,将动态化为静态,把寒冷的雪天,化为秋天的萧瑟,是常景中的新意,给读者别开生面之感。D . “未若柳絮因风起”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雪”比作“柳絮”,比作“撒盐空中”。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3分)5. (3分) (2019八下鄞州期中)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我爱读书,比小孩子爱吃糖果更甚。如果碰到一本好书,那就会通达旦地读下去。这种读书的(sh)好,是我从小养成的习惯。书本要我学做一个正直诚实的孩子,不要撒谎,不要阿谀奉承,不要人云亦云,要脚踏实地,要独立思考。书本开阔了我的眼界,书本也陶(y)了我的精神。(节选自叶辛书将伴我走向未来)(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shy_好陶_(2) 根据语境给处选择正确的字( ) A . 霄B . 宵(3) 划线字“阿”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 B . 四、 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37分)6. (7分) (2019七上宣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春天的落叶刘金四月的小巷,清新的空气,我迎着朝阳走去。一片黄叶,无声地飘落,飘落在我的脚前。我仰面一看,一枝从院墙上欹斜地探身出来的樟树丫枝,已悄悄换上了春天的装束。满枝蓊郁的绿叶,淡绿而透亮,好像要在阳光中溶化。那些一个月前还郁郁苍苍的老叶,大半已经落去。小半则谦逊地退居于嫩叶的底层。它们很快也要离去的。我捡起脚前的落叶,惊奇地发现,春天的落叶也是美丽的。它,浓绿并未褪尽,却平添了成熟的金色。啊,它还染着鲜红的胭脂呢!我想起来了,旧时人们爱将它载植在坟墩旁的石楠,每当莺飞草长的暮春,新叶一经长成,它那厚实阔大的宿叶,就变得火焰般通红,比红似二月花的霜叶一点也不逊色。红够了,它就悄然飘落春天的落叶又是英雄的,坚韧的。秋风起,霜露冷,梧桐早早地落尽了它的黄叶,丹枫和乌桕也已脱尽了它火红的装束。此时常绿树的儿女们,却越显得雄姿英发,苍翠葱茏,在寒风中翩翩起舞,哗哗歌唱。严冬降临,寒凝大地,雪压青松,那些曾经繁花似锦的,婀娜多姿,浓荫蔽日的,此时都剥落了它们的光彩,只剩些光秃的枝条,在寒风中摇动。唯有苍松、翠柏、冬青、石楠的绿叶,依然蓊郁而青葱,更加充满着生气和活力,簇拥着树干,孕育着新的生命。春天来了,风和日丽,春天的落叶给老树换上簇新的春装,娇艳而明丽;而自己却悄然地飘落,飘落我不知道,古往今来,有谁赞美过春天的落叶,也许压根儿就没人注意过它。但是,如果没有在春天的新叶盛发之后悄然飘落的老叶,哪会有常绿的灌木和乔木?如果没有春天的落叶,哪会有常绿树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壮大?而如果没有四季长青的乔木和灌木,冬天的山野将会是多么单调和缺乏生气?整个冬天的世界又将是多么单调和缺乏生气!因此,我赞美春华秋实,更加倍地赞美这春天的落叶!(1) 作者从哪两方面对“春天的落叶”进行了描绘? (2) 第段划线句写梧桐,丹枫和乌桕,有何用意? (3) 作者说“春天的落叶也是美丽的”,原因是什么? (4) 揣摩第段中划线句子的句式特点,续写一句。 (5) 作者赞美了落叶的什么精神? 7. (6分) (2019七下绍兴期中)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中国的未来感是中国科幻成长的肥沃土壤”专访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赵宇飞、耿鹏宇一身便装、黑色边框眼镜、脸上时常带着微笑2018年11月3日在重庆举行的第九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颁奖典礼期间,55岁的刘慈欣刚一出现,即成为关注焦点,科幻迷们争相与其合影、索要签名,刘慈欣都微笑着一一满足。刘慈欣创作的长篇科幻小说三体被誉为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三体以恢宏的笔触描述了地球文明以外的“三体文明”,并于2015年获得了被誉为“科幻界诺贝尔奖”的雨果奖。2015年8月24日,当美国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里宣布三体荣获第73届雨果奖时,刘慈欣坦言有种“不真实感”。“在此之前,中国科幻文学在世界上没有任何位置可言,西方甚至不知道中国有科幻文学的存在。”刘慈欣说。中国科幻界普遍认为,刘慈欣的三体让全世界认识了中国科幻文学。随后,三体被译为英、法、德、西等十多种语言在全球热销,中国的科幻作品开始打破文化的陌生感走向全球大众。2016年,另一位中国科幻作家郝景芳凭借中篇小说北京折叠获得雨果奖,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科幻文学的国际知名度。“中国科幻作家连续两年摘得雨果奖,提升了中国科幻在世界科幻领域的地位。”刘慈欣说,此后越来越多中国科幻作品被翻译出版,有些还成了英文、德文畅销书,全世界对中国科幻的关注度正不断提升。但在刘慈欣看来,三体等中国科幻作品的走红,并不意味着中国科幻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刘慈欣说,世界级的科幻作品大多数是美国科幻作品,美国科幻作品和作家数量及群体阅读规模可占全球的80%以上。相比之下,中国科幻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中国作家协会注册作家万余名,但是经常发表作品的科幻作家只有30人左右,而美国活跃的科幻作家近2000人,差距显而易见。”刘慈欣直言。他说,中国多数科幻作品往往在国内只能卖出几千册,这说明中国科幻文学在国内还属于小众文学。科幻文学读者数量少、市场规模不大、高质量的科幻作品和有影响力的科幻作家还比较匮乏,制约着中国科幻的发展。尽管如此,中国科幻正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科幻电影将率先成为中国科幻产业发展的新亮点,据我所知,未来几年将有三四部大制作、向好莱坞大片看齐的国产科幻电影上映。”刘慈欣说,这将有力带动科幻文学等相关领域的发展。在刘慈欣看来,中国科幻同时也有着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有利条件,这就是中国社会本身。中国的技术革命持续推进,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这与美国科幻的“黄金时代”20世纪3050年代情况类似。“技术进步和经济崛起让中国社会每天都在发生新的变化,已成为全世界最具未来感的国家,这是科幻产业发展的肥沃土壤,展望未来,中国科幻也将迎来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刘慈欣说。(选自环球人物,2018年11月5日)(1)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刘慈欣获得第73届雨果奖促使西方开始逐渐了解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情况。B . 三体以恢宏的笔触描述了外星文明,被誉为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C . 中国科幻作家连续两年摘得雨果奖意味着中国科幻的“黄金时代”即将到来。D . 堪比好莱坞大片的国产科幻电影成为中国科幻呈现出积极发展态势的新亮点。(2) 当听到获得雨果奖的消息时,刘慈欣为什么有种“不真实感”? (3) 刘慈欣认为中国科幻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概括。 (4) 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中国科幻的发展态势及其促进因素。 8. (6分) (2019九下花都模拟)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市花:昔日素馨今日木棉在广州人心目中,公认的千年市花是淡雅柔美的素馨、百年市花为英雄豪迈的木棉。坊间“市花”素馨艳压千年本草纲目里说,素馨“枝干袅娜,叶似茉莉而小,其花细瘦四瓣”。素馨原名“耶悉茗”,早早从西域漂洋过海来到广州,自秦汉年间到清末,两千年来占尽了广州人的宠爱。旧时的广州城西和珠江南岸,有专门种植素馨花的“花田”。公元前196年,开越大夫陆贾出使岭南时,就发现岭南不分男女老幼,个个都爱以鲜花簪头,而他们戴得最多的就是素馨花。唐宋年间,城西花地渐得开发,出现了成片成片的花田,花农种得最多、卖得最多的还是素馨。明代,广州的各大城门口开始有了花市,用清初大儒屈大均先生的话来说,这些花市“所卖止素馨,无别花,亦犹洛阳但称牡丹曰花也,富者以斗斛,贫者以升量”,每天要卖出几百担之多。屈先生的话或许夸张了些,但说素馨是城门花市当之无愧的主角,谁也无异议。直到清代中期,“珠悬玉照”的素馨花田仍是许多诗人笔下最美的风景,女孩儿戴在头上的素馨花梳、美容用的素馨油、装点家居的素馨花碟、过节点的素馨灯、喝的素馨茶至今为人津津乐道,怀想不已。想象一下,在这两千年间,不管哪朝哪代,如果官方有兴趣来评选一下市花,老百姓定会投票给素馨。素馨是老广州最悠久、最美丽的花事记忆,是当之无愧的古代民间“市花”。建市后木棉首膺市花殊荣素馨虽在广州得宠两千年之久,但从清末开始,随西洋花卉、新式饰品与合成香品潮水般涌入广州,便失宠了,到了今日,几乎被人遗忘。现在,提起市花,我们想到的肯定是木棉。其实,从古至今,木棉也深得广州人的喜爱。据史料记载,早在汉代,岭南先民就用木棉花絮纺出了洁白如雪的“广幅布”。盛唐年间,越秀山麓广种木棉,花开时节,满城男女老少都喜欢来此踏青,还有文人写下了“木棉花上鹧鸪啼,木棉花下牵郎衣。欲行未行不忍别,落红没尽郎马蹄”的诗句,令人回味无穷。木棉花被称为“英雄花”,最早出自400多年前抗清志士陈恭尹的木棉花歌,直入云霄、火烧天际的木棉花让他感慨万千,于是他挥笔写下“粤江二月三日来,千树万树朱华开覆之如铃仰如爵,赤瓣熊熊花有角。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的千古名句,木棉“英雄花”的形象就此定格,并流传至今。1921年,广州建市,成为全国第一个采用现代市制的城市;1928年,掀起评选“市花”活动,在这之前,木棉“英雄花”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广州各新式学校的校徽,就多以木棉为标志。评选活动一开始,市民对木棉花的呼声最高,官方遂于1929年初宣布木棉为“市花”,一来顺应民意,二来,木棉“英雄花”的形象,与广州民众勇敢无畏的精神最为契合,这也是木棉第一次在广州荣膺“市花”之殊荣。“英雄花”木棉二度加冕1982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初沐之时,广州再次在全市范围内举行市花评选活动。花城市民热情高涨,推荐的候选花卉有58种之多,最终,木棉以759%的支持率,被选为市花。其广为流传的“英雄花”形象,1929年首膺“市花”的殊荣,花可入药、花絮可纺棉、木材是栋梁的多重价值,都是它力压群芳、众望所归的理由。拥有市花冠冕的木棉,与广州人的生活形影不离。许多骑楼的花窗上,雕刻着它的倩影;电视台与航空公司,以它为标志;红棉牌吉他、红棉牌凉果、红棉牌自行车、红棉牌红糖等本土产品曾是几代广州人的美好记忆,如今借由电子商务,木棉再次进入年轻人的视野。(选自广州日报(2019年1月7日),有改动)【链接一】要成为市花,至少具备两个条件:首先是能够适应当地的环境特征并生长良好,其次则是要具备一定的历史文化内涵,能够代表城市形象。大多数城市确立市花的过程都有一套比较规范而民主的程序。通常先经过市人大常委决定开展评选活动,然后广泛征集备选方案,结合专家推荐、群众投票、部门讨论等方式,最终通过确定。在此过程中,政府机关和普通市民均有同等的参与及发言的权利。因此,最终选择的结果是有着广泛的大众基础的,使得所选植物的象征意义上升为地区的文明标志和文化象征。(选自网络)【链接二】园林设计师吕兆球表示:“我赞成重定素馨为广州市花。”理由是:素馨进入广州已有二千余年,从南汉至民国,在民俗文化上,深深影响每一个广州人,在大量的地方文献及现存相关地名、实物中均有印证。博友“夏墨生”说:伴随广州人亲密生活了2200年,有极其丰富、深厚、独特文化历史沉淀的素馨花,早已是特殊意义的“广州人”,她极其丰富的内涵和沉淀可以让各种各样的公众广泛参与、品味、体验,她有责任也有能力以全新的姿态成为广州形象新符号。(选自网络)(1)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素馨花源自西域,来到广州后,在旧时的广州城西和珠江南岸均有专门的花田种植。B . 清初时,在广州各大城门花市素馨每天被卖几百担,屈大均先生说其是花市的主角。C . 木棉被称为“英雄花”源自陈恭尹的木棉花歌,之后木棉“英雄花”形象流传至今。D . 广州各新式学校的校徽,在1928年“市花”评选活动之前,多数以木棉作为标志。(2) 下列对材料中“素馨花”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素馨花由开越大夫陆贾出使到岭南时发现,并引领岭南的民众以素馨花簪头。B . 素馨花如洛阳牡丹花一样美丽迷人,唐宋年间广州花农种得最多,卖得最多。C . 素馨花因为成了许多诗人笔下最美的风景,所以许多女孩儿都戴上素馨花梳。D . 素馨花得宠千年,最终因西洋花卉、新式饰品和合成香品涌入广州而渐被遗忘。(3) 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唐宋年间,广州城西面的田地适于种素馨花,花地渐得开发,出现了成片成片的花田。B . 自秦汉到清末,不管哪朝哪代,如果官方有兴趣评选广州市花,老百姓定会投票给素馨。C . 拥有市花冠冕的木棉,与广州人的生活形影不离,由红棉命名的产品也受广州人追捧。D . “夏墨生”认为素馨花有丰富的内涵和沉淀,它必以全新的姿态成为广州形象的新符号。(4) 文章以什么行文顺序介绍木棉?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这样的顺序有何好处。 (5) 木棉和素馨哪个适合作为广州市花?请结合其特点及市花评选条件谈谈你的看法。 9. (11分) (2019扬州)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流浪地球恒星的挽歌冯小宝流浪地球是2019年备受关注的电影,它引发了无数观众对电影中科学设定的热烈讨论。有的说行星发动机不可能实现;有的说要引爆木星推走地球,有更好的办法回头想想,到底什么才是地球不得不流浪的原因呢?太阳内部不断发生氢核聚变,产生氦,同时释放巨大的能量。一方面,太阳的巨大质量产生引力,令其自身向中心坍缩;另一方面,核反应产生的高热,导致它膨胀。这两种趋势形成一种平衡,让太阳能保持稳定的形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核心中的氢会越来越少,氦越来越多,核心密度越来越大,于是核心就会收缩。随后发生新的热核反应,这种反应会释放更大的能量,点燃太阳的氢壳层。因此太阳本身会更热且不断膨张,变成一颗红巨星,它的直径将相当于现在的100倍。到那时,太阳会将靠近它的水星和金星一口吞掉,地球也许不会被吞噬,但必然早就被烤焦,一切生物都将灰飞烟灭。现实中,科学家已经找到了恒星“吃掉”行星的案例。2010年,哈勃太空望远镜就观测到,一颗与太阳类似的恒星,正在吞噬与它相距约300多万千米的行星。在恒星巨大的引力作用下,这颗行星被拉伸成橄榄状,其表面的平均温度超过1500摄氏度。预计在之后的1000万年内,这颗行星就会被完全吞啦。地球这颗行星的生物圈,其实是依靠太阳这颗恒星给予的能量来维持的。离开了太阳,地球的生态循环系统必然崩溃。此时,地球不得不流浪。因此,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带领观众进行了各种基于已有科学发现的假设和推定。流浪的地球,离开了生命之光太阳,唱着恒星的挽歌,满含对旧爱的眷恋,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未知的征程。当电影中的人类用各种语言说着“太阳系,再见”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人类不懈的科学探索精神,是永不熄灭的文明之火。(选自中学科技,2019年第4期,有删改)(1) 文章开头从电影流浪地球说起,有什么作用? (2) 第段侧重于科学推理太阳膨胀、烤焦地球的过程。请梳理这一过程,完成填空。 太阳氢核聚变失衡,核心因密度增大而收缩_太阳烤焦地球(3) 文章第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4) 联系文章和下列材料,谈谈你对“人类不懈的科学探索精神”的认识。 材料:宇宙是无穷无尽的,它的运动也是无穷无尽的。人类在“足不出户”的时代就能够测算出,遥远的星星体积有多大,温度有多高,有些什么元素,在怎样运动。今天,载人的宇宙飞船已经成功地实现了登上月球的飞行,将来一定会揭示更多的宇宙秘密。(选自宇宙里有些什么,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16版)10. (7分) (2018七上扶风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秋天的怀念(节选)史铁生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1) 第段画线句,“我”的回答为何让母亲喜出望外? (2) 本文语言富有表现力。请参照示例,结合语境,赏析下面两个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示例: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赏析:“挡”这个动作体现母亲怕儿子看到落叶凋零萧条景象会触景生情,产生痛苦,更失去生活的信心,体现母亲爱“我”,细心地照顾“我”,希望“我”好好地活下去。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3) 对秋天的怀念这个题目的理解,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秋天是故事发生的特定时间,有意境。B . 母亲是在秋天去世的,更易引发怀念之情。C . “我”是在秋天懂得了母爱,同时收获了生存的勇气。D . 秋天萧条景象衬托“我”遭遇不幸后的绝望心情,反映“我”的人生一直是“秋天”。五、 作文 (共1题;共1分)11. (1分) (2017长沙)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一位母亲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动情的说:“我们做父母的其实特别希望孩子有帮父母做点事的举动或者想法,哪怕只是倒一杯水,扫一次地,我们心里都会感到特别的欣慰,甚至是特别的感动”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悟或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要求: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题目自拟,文体不限(时刻除外);文中不得出现真是的姓名、校名和地名;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600字。第 19 页 共 19 页参考答案一、 综合性学习 (共3题;共8分)1-1、1-2、1-3、1-4、1-5、1-6、1-7、2-1、3-1、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6分)4-1、4-2、4-3、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3分)5-1、5-2、5-3、四、 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37分)6-1、6-2、6-3、6-4、6-5、7-1、7-2、7-3、7-4、8-1、8-2、8-3、8-4、8-5、9-1、9-2、9-3、9-4、10-1、10-2、10-3、五、 作文 (共1题;共1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