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练习)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901357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大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大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大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大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古诗文名句填写(8分) (共1题;共8分)1. (8分) (2019八下宽城期末) 古诗文默写 (1) 曲径通幽处,_。 (2) _,落日故人情。 (3) 惊起却回头,_。 (4) _,只有香如故。 (5) 大道之行也,_。 (6) 故虽有名马,_,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7)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其中_,_两句表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博大的胸怀。 (8) 白居易的卖炭翁中以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生活境遇的句子是_,_。 二、 语文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18分) (共7题;共18分)2. (2分)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见曦月(x) 蝉则千转不穷(zhun)B . 沿溯阻绝(shu) 飞漱其间(sh)C . 水皆缥碧(pio) 互相轩邈(mo)D . 素湍绿潭(tun) 绝 (yn)3. (2分) (2018八上夏津开学考) 下列划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中国父母普遍是“老黄牛”,呕心沥血地培养孩子,对孩子有求必应,不图回报。B . 这位著名演唱家的歌声气冲斗牛 , 声入九霄,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喝彩。C . 在举行“互联网+”的论坛上,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联合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共同发起倡议,成立“中国互联网+联盟”。D . 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的农民们,现在也都有了社会地位。4. (2分) (2019七下盐田期末) 下列各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该句中的“仿佛”是动词。B . “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该句使用了比喻和比拟的修辞手法。C . “心有灵犀”是主谓短语,“浩荡离愁”是偏正短语,“留存下来”是动宾短语。D . “枯藤老树昏鸭,小桥流水人家”是纯粹描写景物的句子,和抒情没有多大关系。5. (2分)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我们坚决执行教育法,认真学习教育法。B . 对提高教学质量问题,大家广泛地交换了意见。C . 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能想象不出的。D . 火海救人英雄王锋的壮举,拨动着观众的心弦,在激奋中受到教育。6. (2分) 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云还没铺满天,地上已经很黑,极亮极热的睛午忽然变成了黑夜似的。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把黑云掀开一块,露出一大片血似的。_。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起,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一阵这样的风过去,一切都不知怎么好似的,连柳树都惊疑不定地等着点什么。几个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他哆嗦了两下。风小了,可是利飕有劲,使人颤抖。雨点停了,黑云铺满了天。又一个闪,正在头上,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微带着雨气。A . B . C . D . 7. (2分)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故乡选自呐喊(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B . 实现中国梦需要坚持“五个有”:有路、有魂、有底、有人、有备。C . 明朝永乐元年的航海图书“顺风相送”里面就提到钓鱼屿,依据现行国际法明确规定的“领土发现即占有”的“先占”原则,中国对钓鱼岛拥有合法主权。D . 泰州“最美教师”杨向民,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泰州这座爱心城市的意义;用自己的行动,托举起我们这座城市的精神高度。8. (6分) 毕业前夕,九年级某班举行“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你作为策划者之一,请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 请你设计出两个小组的活动任务。 (2) 请你给老师或同学写一则赠言。 三、 浅层次阅读理解(22分) (共3题;共22分)9. (4分) (2019七下九台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伟大的悲剧(节选)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阿蒙森在这里扎过营地了。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1月18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他们在那里发现的唯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1) “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中的“这”指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2) 文中画线句子是斯科特日记中的两段话,仔细阅读,说说这些话表现了他当时怎样的心情? (3) 作者说斯科特的南极探险是“伟大的悲剧”。请根据你的理解谈一谈,“悲”在哪里?“伟大”又指什么? 10. (4分) (2019黄石)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猕猴桃的奇异之旅张慧历经千年的野生果子奇异果的第一站从它的发源地湖北宜昌市夷陵区开始。谁是尝鲜这种果子的第一人已无从得知,然而它流传最广的名字却是“猕猴桃”:一说是,这种果子外皮一层绒毛,状似猕猴而得名;而另一种说法则称是因为生长在山间的果实常被猕猴食用。这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发源于夷陵山间的猕猴桃,在数千年间缓慢地持续着它的旅程向北延伸到陕西、甘肃、河南一带;向西南去往贵州、云南和四川,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尤其夷陵区雾渡河最为多见。虽然历史记载源远流长,但我国的猕猴桃却一直都未被驯化栽培。野外的猕猴桃,如果生在深山中,多被猴子们摘去果腹;即使被少数人家移植到庭院里,猕猴桃也只是用来观赏而非食用。归根结底,直到几十年前,猕猴桃在国内还只是一种野果。_就这样,猕猴桃默默在山间谷底生长了上千年,就连它最广为流传的名字“猕猴桃”,也透露着一种野果的味道。不过1904年,命运卷起了这颗果实,给了它一张通往海另一边的船票。这年,一位来自苏格兰教会的女教师凯特,在原产地湖北宜昌第一次与这种果子相见。随后,在姐姐伊莎贝尔来探望她的返程行李中,加上了猕猴桃的种子,伊莎贝尔带着它们漂洋过海到达新西兰,并将其交给植物学家栽植培育。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新西兰是猕猴桃发展的理想之地。同时猕猴桃很难授粉的问题在新西兰的人工栽培下也得到了解决。由此,猕猴桃在新西兰被广泛种植。与此同时,也许是“猕猴桃”最初的中国名字给了起名者灵感,有人觉得这种全身绒毛,暗绿色的鸡蛋形果实和新西兰特有的一种几维鸟(Kiwi bird,kiwi是毛利语)倒是很像。1966年左右,Kiwi fruit(奇异果)这个新名字诞生了,随后新西兰奇异果逐渐成为所有商业化种植猕猴桃的代称,在世界果蔬市场大放异彩。_现如今,猕猴桃的商业化生产不再是新西兰的专属。2016年全球猕猴桃产量为430万吨,除了新西兰以外,智利、意大利、法国、日本和中国都是猕猴桃的生产大国。2008年11月6日,在新西兰举办的国际猕猴桃大会上,参会的200多位专家一致认定:中国是猕猴桃的原生中心,在国际上坐实了猕猴桃的原生地。同时基于丰富的品种资源,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科研人员从四川湖北野生中华猕猴桃的品种中,培育出含有金色果肉的“黄金猕猴桃”与果心红色的“红心猕猴桃”,在商业猕猴桃果肉颜色里红绿黄三分天不。世界第一的种植面积世界第一的稳定产量、强劲有力的培育研发力量与潜力无限的消费市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历时一百多年,猕猴桃终于回家了。(选自新华文摘2019年第2期,有删改)(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我国的猕猴桃一直都未被驯化栽培,直到几十年前,猕猴桃在国内还只是一种野果。B .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新西兰拥有适宜猕猴桃种植的有利条件。C . 猕猴桃这种全身绒毛,暗绿色的鸡蛋形果实和新西兰特有的几维鸟很像。D . 中国猕猴桃商业在种植面积、稳定产量、培育研发力量和消费市场等四个方面位居世界第一。(2) 土生土长的中国特产猕猴桃,其作为知名水果的历程可谓“奇异”。请根据你的理解,将文章第二,三部分标题填写完整。每个标题不超过15字。 (3) 阅读文章的第二部分,简要概括猕猴桃远渡新西兰后获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4) 读完全文,“猕猴桃”和“奇异果”这两种水果名,你更喜欢哪一个?说说你的理由。 11. (14.0分) (2018通辽)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曹刿论战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选自左传曹刿论战)【乙】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注】奢:赵奢,战国时期赵国著名将领,赵括之父。约東:(原有的)纪律和规定。(1) 解释句中的划线词公将鼓之_既克,公问其故_以天下莫能当_秦悉坑之_(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3) 根据乙文内容,用一个成语做乙文的标题,并说说成语的意思。 (4) 根据这两段文字的内容,你认为曹刿的“论战”与赵括的“谈兵”有什么不同?说说你的看法。 四、 深层阅读理解(22分) (共2题;共22分)12. (8.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过山农家【唐】顾况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1) 诗的前两句运用表现手法来表现山间农家的悠然宁静?(2) 后两句诗中的“莫嗔”“ 却喜”,各反映出山农怎样的心情?13. (14.0分) (2019潮南模拟)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奶奶的玉簪子奶奶的玉簪子不见了!那个玉簪子,是当年奶奶的爸爸送给奶奶的妈妈的定情信物,奶奶一直视之如命。每天早上,奶奶再忙都会把发髻梳得一丝不乱。玉簪子被奶奶摸得日益剔透,散发着温润的光。它安安稳稳地插在奶奶的发髻上,就像奶奶平静的生活。丢了玉簪子就是丢了奶奶的命。奶奶终日愁眉紧锁。爷爷帮奶奶找了这头翻了那头。“咱们眼睛花了记性差了,还是叫儿子回来找吧。小时候,他找东西可机灵了。”奶奶茫然而凄切的眼神,让爷爷心痛。爷爷想不出别的法子,就五次三番地给父亲打电话。父亲回家了。见到父亲,奶奶的眼泪唰地下来了。父亲宽慰道:“妈,玉簪子会找回来的。”奶奶拉住父亲的手,就像拉住了救命稻草。奶奶的眼神一遍遍地抚摸父亲,生怕他会长了翅膀飞走。父亲让奶奶好好回忆回忆。玉簪子丢之前,自己去过哪些地方。父亲跟着奶奶来到了田野。田垄上,奶奶种的扁豆开花了,它们仰着小鸟一样的嘴巴,好像在和奶奶说话。奶奶轻轻地碰了碰它们的小脑袋说:“两天不见,又长大了。”父亲蹲下身,拨弄起扁豆。也许奶奶和扁豆聊天的时候,玉簪子掉了下来。奶奶看着父亲的侧影说:“小时候,你不爱吃扁豆,却爱画扁豆花。我就买了个大花盆,把扁豆种在家门口。”父亲“哦”了一声,直起身来,看着扁豆花,似乎想起了久远的时光。走进菜地,一畦畦的菜好水灵呀。它们被奶奶伺候得像她的发髻一样,整整齐齐,乖巧听话。奶奶带父亲来到空心菜前。奶奶问:“还记得那个空心菜的故事吗?”父亲站在陌生的土地上,拨弄着和他生分的空心菜说:“记得记得。狐狸精妲己在纣王面前进谗言,要宰相比干挖心表忠诚。比干临死前,姜子牙给了他一道符,教他挖心后,将符贴于胸口,立即策马飞奔,不要回头,即使无心也不会死。比干照做了,没想到中途遇到一个妇人,在叫卖空心菜。比干好奇地一回头,立刻摔下马死了。”奶奶点了点头,说:“小时候,你最爱看小人书。”奶奶老了,也许,她只想陷进回忆,徜徉老时光了。奶奶又带着父亲来到了老房子里。老房子并不住人,但奶奶还是经常要去走走。二楼放着奶奶的织布机。这些年,奶奶不用它了,可她还是经常要去擦拭一番。父亲埋头细细地查找,织布机的上上下下、角角落落都不放过。奶奶在一边絮絮叨叨:“咱们东阳的土布很有名,你以前盖的荷花被就是我在这儿织的。”父亲不由得感叹道:“想不到一晃就这么多年了。”在织布机边上,父亲发现了一个樟木箱子。箱子一尘不染,铜环上还泛着光,显然是有人经常打开它。玉簪子会不会遗落在里边?父亲打开了樟木箱,他的眼睛突然定住了。他看到了什么?一把已经缺脚的弹弓、一个早已褪色的风车、一沓发黄的小人书还有涂鸦着很多扁豆花的画。奶奶正要开口,父亲抢了先:“就是用这只弹弓,我打破了人家的玻璃。是您带着我向人家登门道歉,还给人家装上了新玻璃。这个风车,是有一次赶会场时看见的,我很喜欢,您就省下了自己的午餐钱”父亲说着说着,眼睛有些发涩了。父亲闭了闭眼睛,稳了稳情绪,继续翻找。他的眼睛又一次定住了。他看到了什么?一只玉簪子!一只剔透的玉簪子!奶奶的玉簪子就这样被父亲找到了。奶奶的精气神全回来了。如今,当奶奶和我讲起这个故事,我总是问:玉簪子怎么会掉到幛木箱子里?为什么以前总也找不到?奶奶总是笑而不语。一旁的父亲搔了搔头皮,说:“那时,我已经三年没回家了。”(1) 根据下面的提示填空,将小说情节补充完整。 不见簪子爷爷寻找_(田垄上找菜地里找_)找到簪子(2) “玉簪子”这一物品在小说结构上起到了什么作用?阅读全文,概括小说的主题。 (3) 文中画线处的细节描写表现了奶奶怎样的内心世界? 奶奶的眼神一遍遍地抚摸父亲,生怕他会长了翅膀飞走。(4) 小说最后三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五、 写作(50分) (共1题;共50分)14. (50分) 请以“那件事,让我想起来就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如“高兴”“觉得”“温暖”“遗憾”“后悔”等;不少于600字;字迹工整,不写错别字。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古诗文名句填写(8分) (共1题;共8分)1-1、1-2、1-3、1-4、1-5、1-6、1-7、1-8、二、 语文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18分) (共7题;共18分)2-1、3-1、4-1、5-1、6-1、7-1、8-1、8-2、三、 浅层次阅读理解(22分) (共3题;共22分)9-1、9-2、9-3、10-1、10-2、10-3、10-4、11-1、11-2、11-3、11-4、四、 深层阅读理解(22分) (共2题;共22分)12-1、12-2、13-1、13-2、13-3、13-4、五、 写作(50分) (共1题;共50分)1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