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900349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沪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沪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 (2018南充)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人民艺术家”老舍在骆驼祥子中,运用肖像描写、心理刻画等表现了主人公祥子由老实、坚韧、满怀希望到麻木、狡猾、自暴自弃的性格变化,深刻揭露了旧中国“不让好人有出路”的社会罪恶。B . 18世纪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小说格列佛游记讲述了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以及马国等地的经历,其辛辣的讽刺中包含了对人性及人类社会的悲观见解,隐含了作者一种苦涩而热切的忧世情怀。C .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描绘了潺潺的流水、青翠的藤蔓、悠闲的游鱼、清幽的竹林。全文主要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愉悦心情。D . 写记叙文,可以用人物作为线索,如胡适的我的母亲;可以用事件作为线索,如莫怀戚的散步;也可以用一个具体的事物作为线索,如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8分)2. (8分) (2017七上海口月考) 下面八个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走头无路 千姿百态 油然而生 心旷神愉狐假虎威 记忆优新 崇山俊岭 身临其境错别字:_订正:_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3. (7分) (2017九上重庆期中) 古诗文默写。 (1) 何处望神州?_。(辛弃疾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2) 无意苦争春,_。(陆游卜算子 咏梅 (3) 顾炎武的名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表达了强烈的爱国心和责任感。辛弃疾在破阵子中也有一句直接表达这种情怀的诗句是_,_。 (4) 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古人自比,表述自己希望得到朝廷信任、企盼为国效力的诗句是:_,_? (5)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描写边塞风光,跟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相似的一句是_,_。 (6) 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勇挑重担,用“_,_”来形容。(出师表中的原句) (7) 古诗文中有许多表现惜时或劝学内容的名句,请写出其中的两句:_,_。 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4. (10分) 2014年是马年,请你参与“马的世界”综合性学习活动。(1) 老师布置出一期以“马”为主题的手抄报。请你仿照栏目一、栏目二的标题为这份手抄报再设计两个栏目标题。栏目一:点击马的成语; 栏目二:吟诵马的诗作 ; 栏目三: ; 栏目四: 。(2) 请认真探究“马”字的 演变图示,根据要求写出探究结论。马(m):早期甲骨文晚期甲骨文大篆金文小篆隶书楷书从汉字的起源看:;从汉字的发看:。五、 中国名著 (共1题;共11分)5. (11分) (2016七上西湖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西游记节选明吴承恩行者转身欲行前去化斋,却又回来取了金箍棒,幌了一幌,将那平地下周围画了一道圈子,对唐僧合掌道:“老孙画的这圈,强似那铜墙铁壁,凭他甚么虎豹狼虫,妖魔鬼怪,俱莫敢近。但只不许你们走出圈外,只在中间稳坐,保你无虞;但若出了圈儿,定遭毒手。千万千万!至嘱至嘱!”三藏依言,师徒俱端然坐下。唐僧坐在圈子里,等待多时,饥寒交加。不见行者回来,欠身怅望道:“这猴子往那里化斋去了!”八戒在旁笑道:“知他往那里耍子去来!化甚么斋,却教我们在此坐牢!”三藏道:“怎么谓之坐牢?”八戒道:“师父,你原来不知。古人划地为牢,他将棍子划了圈儿,强似铁壁铜墙,假如有虎狼妖兽来时,如何挡得他住?只好白白的送与他吃罢了。”三藏道:“悟能,凭你怎么处治。”八戒道:“此间又不藏风,又不避冷,若依老猪,只该顺着路,往西且行。师兄化了斋,驾了云,必然来快,让他赶来。如有斋,吃了再走。如今坐了这一会,老大脚冷!”三藏闻此言,遂依呆子,一齐出了圈外。沙僧牵了马,八戒担了担,那长老顺路步行前进。不一时,一行人到了楼阁之所,原来是坐南朝北之家。老猪走进里面,直至高楼之上,见串楼旁有三件纳锦的背心,八戒也不管好歹,拿下锦绣棉衣下楼来,出厅房,径到门外道:“师父,且脱了褊衫,把他且穿在底下,受用受用,免得吃冷。”三藏道:“不可不可!律云:公取窃取皆为盗。倘或有人知觉,赶上我们,到了当官,断然是一个窃盗之罪。”八戒道:“四顾无人,但只我们知道,谁人告我?有何证见?就如拾到的一般,那里论甚么公取窃取也!”三藏道:“你胡做啊!趁早送去还他,莫爱非礼之物。”那呆子莫想肯听,对唐僧笑道:“师父啊,我自为人,也穿了几件背心,不曾见这等纳锦的。你不穿,且待老猪穿一穿,试试新,捂捂脊背。等师兄来,脱了还他走路。”沙僧道:“既如此说,我也穿一件儿。”两个齐脱了上盖直橛,将背心套上。才紧带子,不知怎么立站不稳,扑的一跌。原来这背心儿赛过绑缚手,霎时间,把他两个背剪手贴心捆了。慌得个三藏跌足报怨,急忙上前来解,那里便解得开?三个人在那里吆喝之声不绝,却早惊动了魔头也。妖魔忽闻得怨恨之声,急出门来看,果见捆住几个人了,即唤小妖,同到那厢,收了楼台房屋之形,把唐僧搀住,牵了白马,挑了行李,将八戒、沙僧一齐捉到洞里。孙行者摄了一钵盂斋饭,驾云回返旧路。径至山坡平处,按下云头,早已不见唐僧,不知何处往。棍划的圈子还在,只是人马都不见了。回看那楼台处所,亦俱无矣,惟见山根怪石。这大圣却才束一束虎筋绦,拽起虎皮裙,执着金箍棒,径奔山前,找寻妖洞。转过山崖,只见那乱石磷磷,翠崖边有两扇石门,门外有许多小妖,在那里抡枪舞剑。这大圣拽开步径至门前,厉声高叫道:“那小妖,你快进去与你那洞主说,我本是唐朝圣僧徒弟齐天大圣孙悟空,快教他送我师交出来,免教你等丧了性命!”那魔王闻得此言,满心欢喜道:“正要他来哩!我自离了本宫,下降尘世,更不曾试试武艺。今日他来,必是个对手。”即命:“小的们取出兵器,各要整齐,进前者赏,退后者诛!”众妖得令,随着老怪,腾出门来,叫道:“那个是孙悟空?”行者在旁闪过,见那魔王生得好不凶丑:独角参差,双眸幌亮。顶上粗皮突,耳根黑肉光。舌长时搅鼻,口阔版牙黄。毛皮青似靛,筋挛硬如钢。比犀难照水,象牯不耕荒。全无喘月攀云用,倒有欺天振地强。两只焦筋蓝靛手,雄威直挺点钢枪。细看这等凶模样,不枉名称兕大王!孙大圣上前道:“你孙外公在这里也!快早还我师父,两无毁伤!若道半个不字,我教你死无葬身之地!”那魔喝道:“我把你这个大胆泼猴精!你有些甚么手段,敢出这般大言!”行者道:“你这泼物,是也不曾见我老孙的手段!”那妖魔道:“你师父偷盗我的衣服,实是我拿住了,如今待要蒸吃。你是个甚么好汶,就敢上我的门来取讨!”行者道:“我师父乃忠良正直之僧,岂有偷你甚么妖物之理?”妖魔道:“我在山路边点化一座仙庄,你师父潜入里面,将我三领纳锦绵装背心儿偷穿在身,只有赃证,故此我才拿他。你今果有手段,即与我比势,假若三合敌得我,饶了你师之命;如敌不过我,教你一路归阴!”行者笑道:“泼物!不须讲口!但说比势;正合老孙之意。走上来,吃吾之棒!”那怪物那怕甚么赌斗,挺钢枪劈面迎来。这一场好杀!你看那:金箍棒举,长杆枪迎。金箍棒举,似电掣金蛇;长杆枪迎,明幌幌如龙离黑海。那门前小妖擂鼓,排开阵势助威风;这壁厢大圣施功,使出纵横逞本事。他那里一杆枪,精神抖擞;我这里一条棒,武艺高强。正是英雄相遇英雄汉,果然对手才逢对手。那魔王口喷紫气盘烟雾,这大圣眼放光华结绣云。只为大唐僧有难,两家无义苦争抡。他两个战经三十合,不分胜负。那魔王见孙悟空棍法齐整,一往一来,全无些破绽,喜得他连声喝采道:“好猴儿!好猴儿!真个是那闹天官的本事!”这大圣也爱他枪法不乱,右遮左挡,甚有解数,也叫道;“好妖精!好妖精!果然是一个偷丹的魔头!”二人又战了一二十回亮藿藿。那魔王把枪尖点地,喝令小妖齐来。那些泼怪,一个个拿刀弄杖,执剑轮枪,把个孙大圣围在中间。行者公然不惧,只叫:“来得好!来得好!正合吾意!”使一条金箍棒,前迎后架,东挡西除,那伙群妖,莫想肯退。行者忍不住焦躁,把金箍棒丢将起去,喝声“变!”即变作千百条铁棒,好便似飞蛇走蟒,盈空里乱落下来。那伙妖精见了,一个个魄散魂飞,抱头缩颈,尽往洞中逃命。老魔王唏唏冷笑道:“那猴不要无礼!看手段!”即忙袖中取出一个亮灼灼白森森的圈子来,望空抛起,叫声“着!”唿喇一下,把金箍棒收做一条,套将去了。弄得孙大圣赤手空拳,翻筋斗逃了性命。那妖得胜回归洞,行者朦胧失主张。(节选自西游记第五十回,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有删改)【注释】亮藿藿:形容明光耀眼。藿:hu。(1)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概括故事情节。_唐僧三人走出圈外_悟空归来人马俱无_(2) 认真阅读划线内容,从描写的角度写出你的发现。 (3) 在阅读了以上选段之后,刘同和王通进行了交流:我很喜欢孙悟空,因为他英勇善战,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太厉害了!真是个大英雄!我觉得不是这样的,你看,他和妖怪打斗,连金箍棒都被套取了,失败而归!算不得英雄!你觉得孙悟空是个英雄吗?请结合本文内容和你阅读西游记的体会,阐述你的观点。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8分)6. (8分) (2018七下中山期末)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_苔痕上阶绿_孔子云_(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无丝竹之乱耳,无牍之劳形。(3) 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通过对陋室的环境、人物和生活的描写,表达了一种高洁做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B . 篇首“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四句运用了环境描写手法,烘托了陋室的不陋。C . 本文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富有音韵美。D . 结句引用孔子的话进一步说明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相呼应,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2分)7. (2分) 对李白的行路难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连用“停”“投”“拔”“顾”四个动词,生动刻画出诗人既悲愤又竭力从苦闷中挣扎出来的自我形象。B .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诗中,作者的思绪从前文的“坚冰塞川的黄河”和“大雪满山的太行”飞到遥远的上古,从上古两位圣贤的曲折经历中得到慰藉和启发。C .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诗人反复咏叹,充分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旷达的情怀。D . 此诗想象丰富雄奇,感情基调豪迈乐观,充分显示出李白诗作的浪漫主义特色。八、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8. (6分) 阅读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秦淮河月色朱自清灯光究竟夺不了那边的月色;灯光是浑的,月色是清的。在浑沌的灯光里,渗入一派清辉,却真是奇迹!那晚月儿已瘦削了两三分。她晚妆才罢,盈盈的上了柳梢头。天是蓝得可爱,仿佛一汪水似的;月儿便更出落得精神了。岸上原有三株两株的垂杨柳,淡淡的影子,在水里摇曳着。它们那柔细的枝条浴着月光,就像一支支美人的臂膊,交互的缠着,挽着;又像是月儿披着秀发。而月儿偶然也从它们的交叉处偷偷窥看我们,大有小姑娘怕羞的样子。岸上另有几株不知名的古树,光光的立着;在月光里照起来,却又俨然是精神矍铄的老人。远处快到天际线了,才有一两片白云,亮得现出异彩,像是美丽的贝壳一般。白云下便是黑黑的轮廓;是一条随意画的不规则的曲线。这一段光景,和河中的风味大异了。但灯与月亮竟能并存着,交融着,使月成了缠绵的月,灯射着渺渺的灵辉;这正是天之所以厚秦淮河,也正是天之所以厚我们了。(1) 本文作者将秦淮河的月色与_、_、_等景物对比起来描写。把不同的对立的景物放在一起对比描写有什么作用?_(2) 本文情景交融,你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秦淮河月色有怎样的感情?9. (20分)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文后的问题。孝心无价毕淑敏我不喜欢一个苦孩子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以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孩子。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跎?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人类的大师?我也不喜欢父母病重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无论你有多少理由。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动,不必将个人的力量夸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最期冀的希望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我相信每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不堪一击的脆弱。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父母走了,留给我们永无偿还的心情。你就永远无以言孝。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满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山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布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们父母健在的光阴。(1) 作者不喜欢“苦孩子求学的故事” 也不喜欢“父母病重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这是为什么?(2) 作者呼吁“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的理由是什么?(3) 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这一句话是什么意思?(4) 文章四、五、六三段向我们表明了一个怎样的现实?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 (2019九上天台月考) 悠悠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这里涌现了不同的朝代,更呈现出了不同的精彩,这是所有炎黄子孙的骄傲。如果你可以穿越历史,回到古代,你最想回到哪一个朝代?你的思想和知识,在这个朝代里会产生怎样的用途?请你以“我想回到_朝”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发挥联想和想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1、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8分)2-1、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3-1、3-2、3-3、3-4、3-5、3-6、3-7、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4-1、4-2、五、 中国名著 (共1题;共11分)5-1、5-2、5-3、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8分)6-1、6-2、6-3、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2分)7-1、八、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8-1、8-2、9-1、9-2、9-3、9-4、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