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900190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沪教版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沪教版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面各句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朗读时为突出初春的特点应重读“朗润”、“涨”、“红”三个词语。)B“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这里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C金色花写想象之事,以儿童的视角表达对母亲的依恋;而荷叶母亲则写现实与联想,以荷叶比喻母亲,赞赏伟大的母爱。D老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句中加点字“是”词性是动词。)2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着落(zhu)侍弄(sh)纶巾(gun)忧心忡忡(zhng)B亘古(gn)狩猎(shu)虐待(l)矫揉造作(jio)C热忱(chn)蓦然(m)拙劣(zhu)参差不齐(cn)D惩戒(chng)簇新(c)瞭望(lio)惟妙惟肖(xio)二、字词书写3 .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记录着激动人心的国家大事,也记录着波斓不惊的生活小事。历史记住了诺贝尔奖的首次颁发,记住了中国航母舰载机在浩瀚大海上的首次成功着舰,也记住了那位平凡母亲的劳禄身影。(1)请将文段中画横线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颁发( )浩瀚( )(3)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_改为_ _改为_4 . 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短语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殷红热血 精忠报国三、现代文阅读阅读向墅平的母亲的汤圆一文,完成小题。母亲会做一手好汤圆。我是吃着母亲做的汤圆长大的。小时候,家里生活条件差。平时里,我们一家只能吃极素朴的饮食。作为孩子的我和兄弟,便盼望着过新年。因为只有过年那几天,我们才可吃上几顿相对丰富的饭菜,尤其是吃上母亲亲手做的特别解馋的汤圆。每逢年关将至,母亲便会拿一些糯米加适量大米,盛在盆里用水泡着。泡上约三两天,母亲再将它们端到家里那口石磨旁,由父亲推磨,她用一把长勺子,一点一点舀出盆里已泡得软熟的湿米,往磨眼里放。随着石磨的一圈圈转动,白花花稀溜溜的米粉,便会从上下磨盘的磨齿结合处,源源不断地溢出来;而后顺着磨槽的出口端,流到下边搁着的布帕上面。布帕下边是一只盛着草木灰的竹筐草木灰可以慢慢吸收米粉里的水分。当米粉变得将干未干时,母亲就可以动手做汤圆了。母亲先将烤熟的芝麻或者花生米,配以白糖或红糖,做成馅料,装在碗里。初一早上,母亲起床后,用手把粘而软的米粉,搓成大小合适且均匀的若干坨;然后拿一坨置于掌上,轻轻拍成饼状;再用小勺从碗里舀一些馅料;接着,像变戏法一般,双掌揉啊揉啊,很快便揉成一只浑圆饱满的汤圆。母亲手上巧而麻利,片刻功夫,便会揉出可供一家子吃上一顿的汤圆。当一灶膛熊熊的柴火,让一锅水开始沸腾起来时,母亲将揉好的汤圆,一只一只轻轻放入水里。汤圆先是沉入锅底,母亲为防止汤圆粘连在锅底,便用一把长柄的汤勺,小心地搅动汤圆。汤圆都下锅后,火势稍稍减弱,慢慢煮上一阵,一只只汤圆便渐渐浮上水面;继续煮上一会,便可以出锅了。母亲给我们全家每人,舀上满满一碗煮熟的汤圆。我常常是筷子未动,馋水先流。夹上一只热腾腾的汤圆,放嘴里那么一咬,哇,粘而滑的汤圆破口处,一股烫烫的、甜甜的、香香的馅料,顿时喷薄而出,心里那个爽啊!那满嘴的甜滋滋的味儿,竟将日子里的那些苦涩,荡涤得了无影踪。母亲一边吃着汤圆,一边脸上漾着如汤圆一般饱满的笑容,嘴里还喃喃念叨着:日子会好起来的,会好起来的流年似水。我和兄弟俩吃着母亲做的汤圆,一年年长大,并渐渐成人。我们一家子的日子,也果真一年比一年好。只是平日里,我们一家子再很难聚在一块。我在外工作,将小家安在了城里。兄弟也离开父母,在我居住的同一座城里打工。虽然我们也能常常在小吃摊上吃到人家做的汤圆,或者将从商场买回的速冻汤圆下锅煮熟作为早餐,但那些汤圆总不及母亲做的汤圆吃起来更让人回味!而每逢春节,我都会携妻带子,约上兄弟,一起回老家陪父母过年。母亲也总会很高兴地在初一早上,为我们做出一顿丰美的汤圆大餐。那一年,我和兄弟因一点经济纠纷,而伤了和气。虽然我们同处一座城市,相距咫尺,却较长时间彼此不相往来,心里都一直互相怨恨。终于临近岁末。我和兄弟又一起回到父母身边过年。年三十晚上,我们一家子凑在客厅沙发上看春晚。我和兄弟各怀心思,脸上都郁闷着,彼此相背而坐,互不理睬。母亲则用深沉而慈爱的眼神盯住我们,半晌不言语。后来临起身离座去睡觉时,母亲才切切地说了句:孩子们,明早再好好吃一碗娘给你们做的汤圆!翌日一早,母亲便一如既往,亲自下厨,为我们全家再次操办了一场汤圆的盛会。母亲特地让我们兄弟俩坐到一块;然后,从她的碗里,用筷子分别夹了一只浑圆晶莹的汤圆,递到我俩面前,满含期待地说:给,接住娘的汤圆,吃到肚子里,啥纠结都会没啦!在母亲的殷殷目光里,我和兄弟都赶紧伸出筷子,接过母亲的汤圆;而后,张口衔住;咀嚼,回味终于,我俩相视而笑!母亲脸上又绽开了如汤圆一般圆和饱满的笑容,口里又禁不住喃喃自语:和好了就好,和好了就好如今,母亲年事已高;而她依然坚持在每个春节,亲手为我们一家,做她最拿手的汤圆。那圆圆的甜甜的而又晶莹滋润的汤圆呵,其实就是母亲的一颗心;这颗心里,最贴切最朴素地诠释着我们日子里的那些美好:幸福,团圆,和和美美(选自“散文在线”,2013年4月)5 . 根据提示,在横线上补充短语,理清本文的思路。磨米粉6 . 联系具体语境,回答下列两小题。(1)简要说说第段加横线词“烫烫的、甜甜的、香香的”表达效果。(2)文章第段划线句子删掉好不好?为什么?7 . 文章以 “母亲的汤圆”为题有什么作用?8 . 阅读下面的链接文字并回答问题。(链接)我眼巴巴地望着她额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针不停地做着布鞋做给我穿的。这时万籁俱寂,只听到滴答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吸。(选自邹韬奋我的母亲)本文结尾和链接材料都写到了母亲,请联系内容,简要分析这两段文字中,作者情感上的共同点和写法上的不同点。四、句子默写9 . 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1)浊酒一杯家万里,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2)_,斜晖脉脉水悠悠。(温庭筠望江南)(3)只恐双溪舴艋舟,_。(李清照武陵春)(4)_,童稚携壶浆。(白居易观刈麦)(5)鸡声茅店月,_。(刘方平月夜)(6)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7)了却君王天下事,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 赋壮词以寄之)(8)宫中府中,俱为一体,_,不宜异同。(诸葛亮出 师表)(9)在古诗词中,文人常以“花”入题,并常用来点明季节。如:晏殊破阵子中的_,以及苏轼浣溪沙中的_,都用“花落”点明了当时所处的季节。五、课内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不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0 . 解释加点的词。(1)诫子书 (2)非学无以广才 (3)险躁 (4)年与时驰11 . 下面句子的诵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B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12 . 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大意。(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13 . 选用原文词语填空。文中指出修身养德的方法就是“_”和“_”;无论是“明志”,还是“成学”,作者强调获得成就取决于“静”,“_”则导致失败。14 . 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文中“志”与“学”的关系是如何理解的。六、名著阅读15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行者举扇,径至火边,尽力一扇,那山上火光烘烘腾起,再一扇更着百倍;又一扇,那火足有千丈之高,渐渐烧着身体。行者丢下扇子道:“不停当!不停当!被那所哄了!”三藏只道:“怎生是好!”八戒道:“只拣无火处走便罢。”三藏道:“那方无火?”八戒道:“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这段对话选自西游记中_这一故事情节,八戒说“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的潜台词是_,从中可以看出八戒_的心理。16 . 完成下列西游记名著练习。(1)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与西游记有关的人物。有人对西游记道:“阳光灿烂,百变猴头孙悟空,憨厚老成沙和尚,阿弥陀佛是唐僧。漫漫西天取经路,除妖斗魔显真功。若问是谁普此画,淮安才子。”(2)结合西游记1-30回故事情节,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写一则100字左右的人物简介。唐僧孙悟空白骨精七、作文17 . 请以“又见”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补全题目,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 600 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18 . 改写白居易暮江吟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要求:(1)不少于100字;(2)不得曲解原诗所描写的景物与所传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3)改写为散文,必须用描写与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可以合理想象,使文章生动形象。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二、字词书写1、2、三、现代文阅读1、四、句子默写1、五、课内阅读1、六、名著阅读1、2、七、作文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