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900160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沪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沪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不必说碧绿的菜畦(gu),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B他正料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lin)在盒子里。C我的手指搓捻(cu nin)着花叶,抚弄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而绽开的花朵。D突然间,我恍(hung)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2 .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A驿道,古时传递政府文书等用的道路,沿途设有换马或休息的驿站。B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刘禹锡的陋室铭。C叶圣陶,江苏苏州人,作家、编辑家、教育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稻草人等。D科幻小说将科学与幻想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片奇妙而又合理的想象天地,如刘慈欣带上她的眼睛。3 . 下列加点字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嗤(ch)笑劫掠(l)尊(zn)循前扑(p)后继B蜗(gu)行中(zhng)伤亵读(d)薄暮冥冥(mng)C停滞(zh)阔绰(chu)撩(lio)逗觥(gng)筹交错D婵(chn)娟筵席(yn)折(zh)了本自惭形秽(hu)4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经典咏流传这个节目,在歌声中唤起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记忆,让更多的中国人得以传承经典、了解经典、走进经典。B旺苍小伙陈藜,患病后身高缩至1.3米,但身残志坚。乐观面对生活,是他能否战胜病魔的关键。C为了广元的美好环境,我们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强化公民环保意识,推动形成绿色低碳、文明健康。D每日读书,犹如攀爬梯子。通过攀爬无形之梯,我便可时刻丈量自己到底领略到多少人生真意。5 .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破折号的作用是( )A表示解释说明B表示意思的递进C表示意思的转折D表示声音的延长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秋天的怀念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6 .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7 . 第段中母亲为什么“悄悄地躲出去”,又“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呢?8 . 第段中母亲说“好好儿活”和第段中“我”说“要好好儿活”各有什么含义?9 . 文中作者两次写到母亲要推“我”去北海看花,母亲的用意是什么? 最后一段浓墨重彩地写菊花的原因有哪些?10 . 已悟透生活的作者用“艰难”一词评价“母亲”的一生,你所理解的“母亲”的艰难表现在哪两个方面?请结合全文概括归纳。11 . 安静是来自灵魂的力量一座山从不喊出自己的巍峨,一面湖从不说出自己的浩瀚,一叶草从不与另一叶草攀比风雨的惠泽。不招摇,就是巨大的安静。从自己出发,然后回到自己。这是一个人的狂欢与悲喜。有什么与没什么,多一点与少一点,不必说给谁,也不值得说给谁。安静就是盛下了所有,也放下了所有。在喧嚣的物质世界活着,能安静下来是个传奇。如果一个人拥有的不算少,还能安静下来,枯守平淡,简直就是旷世传奇。这么说的意思是,能安静下来的人太少了,安静下来的灵魂有多么高贵。一切事物,安静了就会显得厚重和可靠;反之,就容易流于轻浮和浅薄。一般说来,人在物质奢华和名声盛大的时候,精神层面就容易喧嚣和浮躁,张扬有余,内敛不足。水开了,必然要喧响于外,以证其威势;风过后,必然要香消红堕,以显其刚猛。有的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制造一点动静,产生一点影响,这样,好赢得他人的艳羡、仰慕,以满足自我的虚荣心。这样的人,是不容易安静下来的。凡是能安静下来的人,欲求都不大,心眼都不多,想法都不盛。也许上天给了他们很多,但他们在乎得很少。得无所喜,失也无所悲,他们更在意内心的简单与丰富。更多的欲望引领人走向的不是幸福,而是更大的痛苦和失望。唯有内心的诗意,才直指精神天地的蓬勃和葱茏。在一个安静的人身上,可以看到安静投射出的巨大张力:内敛,低调,温和,谦逊。这些闪耀着人格光辉的力量,罗织着安静的另一个维度人性的清简和纯净。这是一方清幽地,瀑挂山前,鸟鸣幽林,岚流云飞。不知道是安静烘托着美,还是美成全着安静。总之,安静的人是喧嚣中的一抹珍贵的清凉,是张狂的众生相中的一帧恬静的优雅,风姿静美,怡然不同。喜欢跟安静的人在一起的,必然也是安静的人。当然了,安静的人更愿意与自己厮守。所以,他们大都是孤独的。惟如此,才很好地解释了自我的安静,也惟空谷绝响,才丰富着自我的安静。人在春风得意的时候,容易忘乎所以。多好的人,一旦安静不下来,就会穷形尽相,变得丑陋。无论之前多亲密的朋友,无论曾经多患难与共,若一个深陷热闹,一个安守寂寞,只会渐行渐远。这已然不是一个世界的两头,而是两个迥然不同的世界。人世间,多少同路走到陌路。只因为,安静时是一个自己,热闹时是另一个自己。(选自湖北日报2017年4月14日,作者:马德,有删改)(1)仿照文章开篇的句子,续写两句。一座山从不喊出自己的巍峨,一面湖从不说出自己的浩瀚,一叶草从不与另一叶草攀比风雨的惠泽,。(2)第段划线句子看似矛盾的说法,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说说你的理解。(3)从第段、第段看,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4)浏览全篇,结合内容分析第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5)紧扣文章主旨,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安静时是一个的自己。热闹时是另一个的自己。三、文言文阅读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2 . 解释下列加点字意思。(1)父异焉(2)收族为意 (3)贤于材人远矣13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2)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14 . 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隶耕”三个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和对方仲永天资过人的有力衬托。B“余闻之也久”一句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C本文语言平实而又不乏感情色彩,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方仲永遭遇的惋惜、哀伤、遗憾痛恨之情。D仲永的故事给了我们的启示是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赋,如果不继续努力学习新知识,也很难取得成就。四、句子默写15 . 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1)_,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2)水何澹澹,_。(曹操观沧海)(3)乡书何处达?_。(王湾次北固山下)(4)非淡泊无以明志,_。(诸葛亮诫子书)(5)_,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6)夕日欲颓,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7)选贤与能,_。(大道之行也)(8)忽如一夜春风来,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9)人生自古谁无死?_。(文天祥过零丁洋)(10)只见草萧疏,_。(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11)_,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12)_,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13)浊酒一杯家万里,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14)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15)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16)落红不是无情物,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17)念天地之悠悠,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18)曲径通幽处,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19)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20)无可奈何花落去,_。(层殊浣溪沙)(21)在郦道元的三峡中,“_,_”,以乘奔马、御风飞行作比,更表现出江水一泻千里的气势。(22)在苏轼的水调歌头中,下片紧承上片最后两句的入世情怀和月色描写,仍然写月,写月光的移动和月下的不眠之人。“不应有恨,_?”这一问转入了抒发怀人之情。好像是对月有怨怼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人有悲欢离合,_,此事古难全。”宕开一笔来说,表现了词人由心中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作达观之想的心理变化。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小题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6 . 请分析“自将磨洗认前朝”一句中动词的妙处。17 .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诗自古为人们所称道,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对其作点赏析。六、综合性学习18 . 仿句点、横、竖、撇、捺,一笔一画这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方块字。一个“山”字横竖之间,耸立着山的巍峨和险峻;一个“火”字_ ,_。.七、作文19 . 请以“我从来没有这样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在生活和学习中,有些事情使你快乐、激动,有些事情使你苦恼、懊悔,有些事情使你惊讶,反感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件事,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可以不局限于提示中所列的内容;2要有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体验,不得抄袭;3叙事要具体,中心要明确,可加适当议论、抒情;4字数不少于550字。5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二、现代文阅读1、2、三、文言文阅读1、四、句子默写1、五、诗歌鉴赏1、六、综合性学习1、七、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