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99643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中考模拟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中考模拟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中考模拟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殷红(yn)澎湃(pn)炙热(zh)亘古(gn)B抹杀(m)哺育(p)悲怆(chung)默契(qi)C疙瘩(g)惬意(qi)校补(jio)踱步(du)D调羹(gng)愧怍(zu)屏障(png)哽咽(gng)2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蝉联 孺子牛依法制国大庭广众B混淆凝聚力刮骨疗毒抑扬顿挫C部署毛坯房久久为功凭心而论D装帧林荫道坚忍不拔惮精竭虑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青春无悔、中年无怨、到老无憾”,“时代楷模”黄大年曾在朋友圈里感慨,大跨度的经历难免遭遇各种困难,拼搏中聊以自慰的追求正在于无悔、无怨、无憾。这位众人眼中的“拼命黄郎”,用鞠躬尽瘁的执着和卓越的科研成果,向人们诠释出生命的意义。什么是人生?路遥给出的答案是:“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无悔、无怨、无憾,展现的是一种追梦的赤诚、奋斗的执着、超脱的追求。选定好目标,勇往奋进以赴之,百折不挠以成之,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生活,人的精神面貌也会保持年轻。内心一团火焰,不为诱惑所动,不为困难所惧,不为世俗所扰,这正是奋斗者应有的姿态。(甲)“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正义的事业是任何敌人也攻不破的。”做正确的事,能让人有成就感,也容易激发人的激情。做了自己不该做的事情,后悔就可能在所难免。“我感到了痛,深及肺腑;我充满了愧,无地自容;我无限地悔,肝肠寸断”。从曾经的高级干部到悔不当初的“阶下囚”,这样的忏悔录警示人们,触碰党纪国法的红线只会一失足成千古恨。做错事会后悔,想做而不做也会让人心中有愧。新买的书还没有开封,对家人的许诺还没有兑现,事业上的目标还没有完成(乙)相对于做事,抱怨确实简单许多。工作上不顺心,便抱怨领导不关照、同事不给力;生活上不满意,便抱怨父母不帮忙、儿女不上进。其实,不顺利的事情即便真是别人造成的,也无需过多抱怨,不必拿别人的过错来耽误自己的时间,改变自己终究比改变他人更容易。无怨,意味着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做好自己的事情,而不是总把别人当成负担和拖累。“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电力工人张黎明,常年奋战在抢修一线,无论三更半夜还是刮风下雨。他常说:“最欣慰的事莫过于看到万家灯火”。抱怨等同于对奋斗的放弃,在实干家眼里,认准了该做的事情,一定会尽力把它做到最好。(丙)无憾,正在于不以成败论英雄,朝着理想的目标不懈努力。即便耗尽一生都无法到达胜利的终点,回首往事时依然可以无憾地说一句:“我尽力了”。同样是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的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原副院长邹碧华,生前曾说:“如果每个人能让自己完美一点,历史也就会完美一点”。完美可能没有终点,但追求完美的过程必将让人终生难忘。“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以此勉励人们努力进取、勇敢追梦。做奔跑者,当追梦人,这样的人生,需要勇于担当,更要尽力而为。让我们以奋斗者的姿态,不抱怨,早行动,求极致,尽情翱翔在梦想的天空。3 .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4 . 根据文章的论证思路,把下列句子按顺序填入文中(甲)(乙)(丙)处,正确的一项是( )追梦无悔,奋斗无怨,结果必然令人欣慰面无憾。无悔,就要做正确的事无怨,就要正确地做事。ABCD5 . 根据第段内容,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与其以后后悔,不如现在就按既定目标踏踏实实去干。B既然以后后悔,不如现在就按既定目标踏踏实实去干。C即使以后后悔,现在也应该按既定目标踏踏实实去干。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不求甚解(节选)马南邨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应该这样。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链接一:为学读书,须具耐心,细意去领会,切不可粗心。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链接二: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尔。朱熹童蒙须知6 . 请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观点,并阐释其具体内容。7 . 第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8 . 本文指出“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结合链接内容和自己平时的读书习惯,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三、课内阅读阅读文言文,回答小题。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9 .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有仙则名(2)谈笑有鸿儒(3)可以调素琴(4)孔子云10 .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11 . 本文虽题为陋室铭,内容写的却是_、_和_,以明作者高洁傲岸之志。四、情景默写12 . 诗文默写填空。(1)拣尽寒枝不肯栖,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2)古人常常在诗词中表达送别之情。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写道:“海内存知己,_。”李白在送友人中写道:“浮云游子意,_。”(3)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有两句诗各含有一个成语,这两句诗是:_和_。(4)有一句话叫做“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由此可以联想到马说中的语句:“_,_”。(5)_,寂寞开无主。(陆游卜算子咏梅)五、诗歌鉴赏壬辰寒食王安石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注)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轩冕:指代官位爵禄。老:终老。渔樵:渔人和樵夫,指代隐逸生活。13 . 这首诗描写的是_(季节),写出诗中体现这个季节的一个词语 _。14 . 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15 . 诗中作者表达了丰富的情感,请简要分析。六、语言表达16 . 下面三段文字引发了你对写作的哪些感想?请简明写出你的思考。(1)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曹雪芹香菱学诗)(2)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3)语言不只是形式,本身便是内容。语言和思想是同时存在,不可剥离的。语言不仅是所谓的“载体”,它也是作品的本体。一篇作品的每一句话,都浸透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汪曾祺我的创作生涯)_七、名著阅读17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练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大规模的转移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红军经过的省份有两亿多人民。在战斗的间隙,他们每占一个城镇,就召开群众大会,举行戏剧演出,重“征”富人,解放许多“奴隶”(其中有些参加了红军),宣传“自由、平等、民主”,没收“卖国贼”(官僚、地主、税吏)的财产,把他们的财务分配给穷人。这段文字出自美国作家_的纪实作品红星照耀中国,文中的“这次大规模的转移”是指_。八、综合性学习近日,文山某中学开展“诵读名家进校园”活动,邀请文山市的诵读名家来校进行诵读示范和指导。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8 . 活动现场,首先由学校学生代表朗诵了出自世说新语的咏雪,接着,著名播音员陈老师将朗诵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请你给这两个节目写一段串词。(要求:先了解什么是串词?串词是在晚会、联欢会等大型联欢活动中,主持人把前后节目、把整台节目恰到好处地联系在一起的过渡性语句。所写串词要衔接自然、流畅连贯、富于感染力)(活动策划)19 . 在名家诵读感染下,你的班决定持续开展诵读活动。请你设计两种与诵读有关的活动,写出活动的名称。活动一:_活动二:_九、作文20 . 作文没想到我如此(浮躁、虚荣、坚强、幸运、依赖父母)要求:结合个人生活经历,在横线上填写一个词,使作文题目完整;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实感受;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21 .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有人说:“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做家长的为了孩子含辛茹苦、忍辱负重,做什么都乐意又有人说:人来到世上是有使命的,我们要认识自己,成就自己每个小孩都会长大,从事各行各业,为人子女,也将为人父母在这人世,我们究竟为什么而活?请你根据自己对材料的理解,或叙述经历,或展开议论,还可以要求:(1)题目自拟;(2)文体自选;(3)不得抄袭套作;(4)不少于700字;(5)文中不得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二、现代文阅读1、2、三、课内阅读1、四、情景默写1、五、诗歌鉴赏1、六、语言表达1、七、名著阅读1、八、综合性学习1、九、作文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