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分班考试试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99405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分班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分班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分班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分班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基础知识(38分) (共6题;共38分)1. (10分) (2017九下无锡期中) 根据课文默写,并写出相应的作者或篇名。(1) 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八则)(2) 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3) 长风破浪会有时,_。(_行路难)(4) _,老病有孤舟。(杜甫登岳阳楼)(5) 临风一唳思何事?_。(白居易 池鹤)(6) 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_)(7) 王维的使至塞上描写了塞外壮丽雄浑的风光,被后人称为“千古奇观”的名句是:_,_。2. (10分) (2019惠阳模拟)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 这也真够hu j_,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 (2) 在客厅里zhng jn wi zu_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3) 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jin m_。 (4) 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b xi zh bin_的神气。 3. (6分) (2018七上东莞开学考) 古诗文知识填空。 (1)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西江月”是_;天净沙秋思中的“天净沙”是:_。 (2) “横眉冷对千夫指,_”是鲁迅先生精神的写照,他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 为“_”。他的原名是_,他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_。 (3) 当今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所以要人才。清朝龚自珍的诗句“_,_”就表达了选择人才的重要性。 (4) 从古诗文中古人对待朋友离去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不同的人生观:“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_,_”可以感受到伯牙消极的人生观;而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劝勉朋友的两句诗“_,_”我们可以感受到王勃乐观的态度 4. (3分) (2019九上黄埔期末)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广州法院与广州联通携手打造了全球首场5G远程庭审,为当事人加强诉讼效率。B . 文化消费不仅带动文化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在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的作用显著。C . 为了缩短粤东粤西之间的距离,广东省规划了一条全长24公里连通深圳与中山。D . 学校举办“物品循环”义卖活动,同学们已经基本上全部将自己的珍藏拿出来了。5. (3分)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上有误的一项是( ) A . 舞蹈、音乐、雕刻、图画都如同一条条大榕树上的树枝,枝枝下垂,入地生根。B . 我们问美术老师:“是不常见的东西难画呢?还是常见的东西难画?”C .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D . 我们再会面的时候,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皱纹。6. (6分) 仿照示例,根据下面句中划线词的意思,各写一个含有此划线词的成语。 例:元方入门不顾(义无反顾)友人便怒_日中不至 , 则是无信_、_二、 阅读 (共2题;共32分)7. (20分) (2019九下江干开学考)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生命的声音那是发生在一次煤矿透水事件中的故事。他被困在矿井下,四周一片漆黑。卧在一个几十米高的工作台上,两天两夜了,他的精神已经临近崩溃。他知道自己这一次是在劫难逃了。一个人孤零零地身处千米以下的矿井中,没有吃的,没有喝的,更没有一点声音,不说饿死,憋也会把人憋死。他听老矿工说过,以往煤矿透水事件中死亡的人,很少是饿死或窒息死亡,大都是精神崩溃,在救援队伍还未到来之前,先绝望死去。一般人是肉体死了,而后精神随之消失;而精神绝望的人,一般都是精神死去,而后肉体也随之死去。他就属于后者。他放弃了,与其这样孤孤单单地熬下去,这样在孤独中无望地等待,还不如早些死了,早些解脱。黑洞洞的煤坑里什么也没有,除了死亡的影子紧紧地跟随着他,咬噬着他的肉体、咀嚼着他的灵魂之外,什么也没有。这时,若有一点儿声音,哪怕是对他最恶毒的诅咒,不,即使是一双手打在他脸上发出的声音,也会让他欣喜若狂,从而从恍恍惚惚中醒来,重新振作起来。但没有,一点儿也没有,连一块坷垃滚动的声音都不再有。迷迷糊糊地,他感到光着的膀子上有点痒,下意识的用手去挠。同时,有一个声音响起,声音很小,若有若无,但在他耳中听来,却如巨雷一样惊天动地。嗡分明是蚊子的声音。他悚然一惊,忙坐起来,听着这天外之音,细细的,一波三折,时断时续。一会儿离他耳朵近了,很是清楚,如二胡的尾音;一会儿又远了,像梦的影子,让他努力侧着耳朵去寻。这大概也是一只饿极了的蚊子,已临近死亡的边缘。他暗暗地叹了一口气。当这只蚊子再一次落在他的脖子上时,他一动不动。他清晰地感觉到这只蚊子几只长长的脚在皮肤上爬动。接着,是一只管子扎了进去,吸他的血。他如老僧入定一般,静静地躺在那里,一动不动。蚊子吸饱了,飞起来了,嗡嗡地唱着。真好听。它飞向哪儿,他的头就转向哪儿。一直到它飞累了,停了下来,他也停止了寻找。他想打开矿灯去看看,可又怕惊吓了它。这一刻,他的心宁静极了。他知道,他还活着,他不孤单,也不感到黑暗,至少,这儿还有一个生命陪伴着他。虽然它那么小那么小,可此时,他们互相是对方的全部,包括希望,包括精神,也包括生命。要活下去,他突然觉得对生命充满了希望。他想生命之间是相互关心的,尤其在患难中更是需要相濡以沫。他相信,外面的工友们一定在千方百计地设法营救自己,他们绝不会坐视不管。他没有别的吃的,就将煤撮着一点一点往胃里咽。他听说过,有人在煤坑里就曾以吃煤救过命。此后的五天,他就以听蚊子叫和吃煤延续着自己的生命。第六天,一道亮光倾泻而下。他得救了。当他被救出时,耳边依然听到嗡嗡的唱歌声。他的眼睛被包着,看不见,但分明感觉到了蚊子飞走的姿势,矫健,优美,绝不拖泥带水。他想,生命是多么美好啊,正是在相互支撑相互扶持中,才显得丰富多彩而毫不孤单。(1) 本文标题“生命的声音”有哪几层含义? (2) 层次梳理。从落难到被救,矿工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填补下面的变化过程(每空限24字),并简要说说引起整个心理变化的主要原因。 心理变化:孤独绝望悚然一惊_百感交集变化原因:_。(3) 结合文章内容推断“相濡以沫”这个成语的意思,并探究文中矿工与蚊子是如何“相濡以沫”的? (4) 简析文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5) 本文向我们传达了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当身处顺境,过得平平安安的时候,我们又该持怎样的人生态度? 8. (12分) (2016河池) 文言文阅读【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1)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念无与为乐者(想念,思念)B . 相与步于中庭(一同,共同)C . 与余舟一芥(小草)D .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大酒杯)(2)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用法或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 . 相与步于中庭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B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C .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溪深而鱼肥(醉翁亭记)D .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其门人甚众(劳山道士)(3) 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甲文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B . 甲文第二、三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C . 乙文“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D . 甲乙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后所写的借景抒情的文章,乙文写金陵人饮酒的场面,是为了突出雪景的迷人。(4) 把【甲】【乙】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 古游记大多较简。通常开篇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环境,中间写景,篇末感怀。甲乙两文也是如此,甲文强调“闲”,乙文着重“痴”,你是如何理解这“闲”与“痴”的?三、 写作(30分) (共1题;共30分)9. (30分) (2019九下夹江模拟) 在你的成长旅程中,一切都在不经意间发生变化,有些事让你认识到自己的另一面。请以“原来,我也很 ”为题,先补充完整题目,再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选材典型,感情真挚,不得抄袭、套作。书写工整规范,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知识(38分) (共6题;共38分)1-1、1-2、1-3、1-4、1-5、1-6、1-7、2-1、2-2、2-3、2-4、3-1、3-2、3-3、3-4、4-1、5-1、6-1、二、 阅读 (共2题;共32分)7-1、7-2、7-3、7-4、7-5、8-1、8-2、8-3、8-4、8-5、三、 写作(30分) (共1题;共30分)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