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期末试题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98691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期末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期末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期末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期末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善于开拓的泰兴人先声夺人,抢先注册地理标志商标“祁巷香荷芋”。B事故发生后,省市主管领导连夜赶来,下车伊始就投入救援指挥工作。C他办事从不与人商量,喜欢别出心裁,不考虑后果,以致经常损害大家的利益。D面对如诗如画的瘦西湖,游客们兴致勃勃地拿出相机浮光掠影地拍摄着。2 .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长江江豚是世界上唯一的淡水江豚。这种长着浑圆的脑袋,看起来像是在微笑的生物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2500万年。B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C网络和文学相结合,为文学的创作、传播和分享插上了过去难以想象的翅膀。D纵观世界各大河流,均经历过大开发后综合治理、环境改善的历程。二、字词书写3 . 根据拼音填写汉字或给加点字写上正确的读音。打开八上语文课本,时事、历史、山水、人情,便如沿途风景扑面而来:跳水姑娘吕伟像轻(yng )_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_然不惊;南宋时期的汴京,近郊道路上有众多仆从簇拥的轿乘队伍和骑驴而行、长途( b)_涉的商旅,市区街道上的行人更是络绎不绝;西北高原上倔强_挺立的白杨树,叶子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三、现代文阅读阅读语段,完成下列小题。不必说A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B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C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D )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4 . 结合课文内容,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然后将其分成两组,并说明如此分组的原因A( ) B( ) C( ) D( )第一组:(填字母即可)第二组:(填字母即可)分组原因:5 . 找出下列短语中于其他短语不同类的一项( )A光滑的石井栏B肥胖的黄蜂C一阵烟雾D又酸又甜6 . (小题3)判断修辞方法(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2)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3)如果不怕刺,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 )7 . 语句练习:请从以下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的句式,把它写具体甲句:我的家乡美丽极了乙句:今年的春晚节目真是精彩纷呈我选:完成句子阅读名著节选,完成小题。五猖会(节选)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粤自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呜叫似的。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8 . 选文开头写家人为看五猖会做准备的忙碌场景有何作用?9 .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10 . 文中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11 . 除了这篇文章写父亲以外,朝花夕拾中还有一篇文章也重点写了父亲,是哪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揭示了什么问题?阅读要快也要慢,完成下列小题。要快也要慢时代发展加速,生活节奏加快,“快”成了一种时尚,一种追求。方方面面都在努力提速,以“快”为特征的行当,诸如“快餐”“快递”“快照”“快洗”“快车”等应运而兴。即使在人的感情生活中,“闪婚”“闪恋”也成了一时的风景。快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过去有句话:“一天等于二十年”。当下信息社会“一天”的发展,远远超过农业社会乃至工业社会“二十年”的发展。面对激烈的竞争,人们确实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违背事物发展规律去求快,快则快矣,得到的却是苦果子。20世纪50年代的“大跃进”,“跃”得全国人民没有饭吃,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时下用催生剂催长的速成水果与鸡鱼鸭肉,成长期是快了,但却变得像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样的快,带给它们的不是进化,而是退化。以牺牲环境与资源为代价的经济发展,也是得不偿失,后患无穷。我国早有“欲速则不达”和不可“拔苗助长”一类的古训,这是人类珍贵的经验之谈。就人的幸福感而言,生活也是要有快有慢,劳逸结合的。倘若人一直处在快节奏中,没有慢节奏的调剂,没有空暇,没有悠闲,没有“采菊东篱下”和“闲庭信步”的情致,那生命就会失去平衡,人生的丰富性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会被快节奏所击倒。“闪婚”“闪恋”快则快矣,然而,也因尝不到婚恋过程的美妙情趣,而导致了不少人“闪离”的恶果。生活中有好多东西都是需要慢慢咀嚼的。阿尔卑斯山谷有一条公路,两旁景物极美,许多驾车人视而不见,疾驶而过,管理者特意在路上插上一个劝告牌:“慢慢走,欣赏呵!”朱光潜先生在谈到人生的情趣时,特举此例,说人生艺术化,就得“慢慢走,欣赏呵!”我国有一首老歌也这样唱:“马儿呵,你慢些走、慢些走,我要把这美丽的景色看个够。”针对近些年来一味求快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少人又怀念起慢来,认为不要急吼吼地度过有限的人生,于是,慢文化之风开始兴起。“慢餐”“慢递”“慢游”“慢照”一类的活动渐次多了起来。北京出现了“慢递”专业店。国际上有了“慢餐协会”,他们声称,慢餐不只是细嚼慢咽,它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心态上的慢,“以慢餐引导被物欲横流的大潮裏挟着的人们放慢脚步”。近日还传出消息,全球已经有24个国家135个城市获得“慢城”称号,我国江苏省高淳县有望于近期召开的“国际慢城会议”上被授予“慢城”称号。所谓“慢城”,主要是走“生态立城”之路,本质上可以说是一个“环保”概念。“慢”,是幸福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由此可见,要辩证地看待快与慢,快有意义,慢也有价值。快节奏的霹雳舞与慢节奏的太极拳,各有各的美。要当快则快,当慢则慢,快不弃慢,慢不鄙快,让快慢正确地结合起来,在生活节奏加快的现代,使人的生活仍然保持应有的从容、放松和宁静,维护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高质量。12 . 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13 . 请简述第段的论证思路。14 . 下面一段文字应该放在文中第几段之后?请简述理由。不过,要快,却不能把快绝对化,不能抹杀慢。快与慢是对立的统一,失去一方,也就没有了另一方。快与慢都受着条件的制约,应按照张弛有序的规律,该快则快,该慢则慢。四、句子默写15 . 填空。(8分)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美景的,。爱莲说体现不与世同流合污,。望岳中富含哲理的句子,。春望中反映诗人忧国思家的愁苦之心的诗句是,。石壕吏中暗示老妇人已被抓走的诗句是,。刘禹锡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_ _,_ _”。 王维使至塞上“_ _,_ _”刻画了塞外奇特壮美的风光。 写出一个有关泰山的古诗文名句。五、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李德裕神俊,宪宗赏之,坐于膝上。父吉甫,每以敏辩夸于同列。武相元衡召之,谓曰:吾子在家,所嗜何书?意欲探其志也。德裕不应。翌日,元衡具告吉甫,因戏曰:公诚陟大痴耳。吉甫归责之,德裕曰:武公身为帝弼,不问理国,而问所读书,书者成均礼部之职也。其言不当,所以不应。吉甫复告,元衡大惭。由是振名。(选自孙光宪北梦琐言,有删改)(注)神俊:天赋才智出众。吾子:你。翌日:第二天。具:详尽。诚大痴耳:(你儿子)实在是非常痴呆啊。理国:治理国家。16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1)相委而去_(2)下车引之_(3)每以敏辩夸于同列_(4)书者礼部之职也_17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2)意欲探其志也。18 . 陈元方“不顾”,李德裕“不应”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六、课外阅读言家事诸葛亮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朵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19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亮自表后主日/表里如一B至于臣在外任/任重道远C以长尺寸/长幼有序D及卒,如其所言/生卒年月20 . 请用三条“/”给下面句子断句。若 臣 死 之 日 不 使 内 有 余 帛 外 有 赢 财 以 负 陛 下21 . 由诸葛亮的一番肺腑之言可以看出他的哪些品质?请写出诚子书中能体现其中一种品质的句子。七、综合性学习22 .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阅兵仪式,是一次震人心的视觉盛宴。酷爱摄影的小华捕捉到下面这个镜头。请仔细观察这张照片中的人物,捕捉其特点,至少运用两种人物描写方法,对其进行生动组致地描写,(不少于80字)八、作文23 . 作文。初二同学在金秋十月参加了学农实践活动,了解到了一些农业知识,体验了一些农业生产活动,假设你来到五十年以后的中国农村,会有怎样奇特的经历呢?会看到怎样奇妙的未来农村生活图景呢?请以“未来的农村”为题,发挥想象,写一篇作文。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3)字数在600-800之间。(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二、字词书写1、三、现代文阅读1、2、3、四、句子默写1、五、对比阅读1、六、课外阅读1、七、综合性学习1、八、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