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98401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冀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冀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福楼拜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非常严格,不但要求学生善于运用_的目光去观察事物,而且要求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思想。在新形势下开展初中科学发展教育活动,努力防止任何政治灰尘、政治微生物来_我们清洁的面貌和侵蚀我们健全的肌体。每座城市都应该有每座城市钟爱的小动物,_形成传统,作为它的一种标志和象征。刑警队员们表示,一定要把这个案子查个_。A . 敏捷 玷污 况且 水落石出B . 敏捷 污染 而且 山穷水尽C . 敏锐 玷污 而且 水落石出D . 敏锐 污染 况且 山穷水尽2. (2分) (2017杭州模拟)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此前在全国两会上,他曾多次建议统一在公务用车上安装绿色车牌,用明显标识让公车接受公众监督。B . 几千年的祭祀传统,牵动着中国人一种最隐秘而质朴的情感,一头系着对亲人的思念,一头连着对未来的祈福和期盼。C . 网络之所以让那么多的网友着迷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下单后输入账号密码时基本没有感觉到是在花钱。D . 杭州举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将推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同时将加强杭州的国际知名度,促进杭州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3. (5分) (2013玉溪) 根据提示填空。(1) 但愿入长久,_。(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 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陷夜雨寄北)(3) 苔痕上阶绿,_。谈笑有鸿儒,_。(刘禹锡陋室铭)(4) 水何澹澹,_。树木丛生,_。(曹操观沧海)(5)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作者对天下寒士无限关怀的诗句是:_,_。(6) 古人留下了许多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诗篇。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古诗:_,_。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4. (4分) (2017九上台州开学考)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在台州,有街道的地方就有樟树。樟树挺b_高大,苍翠如盖,遮天b_日。那纠结盘虬的根,如同一只巨手,抓住了命运的mi_搏,展示了生命的坚rn_。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5. (10分)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英国科学家正在研究大脑中负责视觉、听觉的相关神经细胞的工作原理,据此来研发未来的计算机,促进计算机视觉和声音处理功能的进步,这意味着未来的计算机或许能够“察言观色”,而不只是依从传感器发来的指令。五、 课内阅读 (共1题;共8分)6. (8分) (2016九上南宁期中)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 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 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1) 下列句子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故不错意也 故五月渡泸B . 怀怒未发 野芳发而幽香C . 天下缟素 吴广素爱人D . 免冠徒跣 召令徒属曰(2) 下列句子划线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安陵君其许寡人 稍稍宾客其父B . 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固以怪之矣C . 长跪而谢之 濯清涟而不妖D . 今吾以十倍之地 智能之士思得明君(3) 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选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B . 选文第一自然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最高潮部分。C . 选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D . 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强暴。(4) 把第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7. (12分) (2017九下无锡月考) 文言文阅读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复州竟陵人。不知所生,或言有僧得诸水滨,畜之。既长,以易自筮,得蹇之渐,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乃以陆为氏,名而字之。幼时,其师教以旁行书,答曰:“终鲜兄弟,而绝后嗣,得为孝乎?”师怒,使执粪除圬塓以苦之,又使牧牛三十,羽潜以竹画牛背为字。得张衡南都赋,不能读,危坐效群儿嗫嚅若成诵状,师拘之,令剃草莽。天宝中,州人酺,吏署羽伶师,太守李齐物见,异之,授以书,遂庐火门山。貌侻陋,口吃而辩。闻人善,若在己,见有过者,规切至忤人。朋友燕处,意有所行辄去,人疑其多嗔。与人期,雨雪虎狼不避也。上元初,更隐苕溪,自称桑苎翁,阖门著书。或独行野中,诵诗击木,裴回不得意,或恸哭而归,故时谓今接舆也。久之,诏拜羽太子文学,徙太常寺太祝,不就职。贞元末,卒。羽嗜茶,著经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时鬻茶者,至陶羽形置炀突间,祀为茶神。有常伯熊者,因羽论复广著茶之功。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次临淮,知伯熊善煮茶,召之,伯熊执器前,季卿为再举杯。至江南,又有荐羽者,召之,羽衣野服,挈具而入,季卿不为礼,羽愧之,更著毁茶论。其后尚茶成风,时回纥入朝,始驱马市茶。节选自新唐书陆羽传)(1) 下列各句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貌侻陋,口吃而辩”相同的一项是( )A . 人不知而不愠B . 溪深而鱼肥C . 拔山倒数而来D . 学而时习之(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陆羽身世凄凉,自幼被弃在水滨,始终不知父母是谁。B . 陆羽生长于寺庙,按照易经上的卦而自起名和字。C . 陆羽经历坎坷,勤奋苦学,成为朝廷器重的学者和官员。D . 陆羽率性而为,不慕名利,是古代清高士子的典范。(3)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字或言有僧得诸水滨 诸:_ 使执粪除圬塓以苦之 苦:_次临淮 次:_ 季卿为再举杯 再:_(4) 翻译下列句子与人期,雨雪虎狼不避也。闻人善,若在己,见有过者,规切至忤人。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8. (15分) (2018八下江城期末)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塑料瓶污染席卷全球陈欣曾几何时,用于灌装软饮料的玻璃瓶逐渐被塑料瓶所取代。与前者相比,塑料瓶不仅方便轻巧,易于加工制造,生产成本低廉;而且更容易塑形涂彩,打扮得漂漂亮亮。由于具备这些优点,在大众软饮料消费市场上,塑料瓶包装迅速挤占了玻璃瓶的市场份额,基本上做到一统天下。据某机构透露,仅某家跨国软饮料企业每年生产的塑料瓶就超过1100亿只。这是一个怎样的数量呢?如果将这些塑料瓶连起来,可以在地球和月亮间往返37次。不过,在现实中,这些一次性塑料瓶不是上了天,而是下了海。健康的海洋环境对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至关重要。海洋是世界上许多最具代表性物种的家,海洋能吸收大气中的碳帮助维持地球的碳平衡,更是地球上十多亿人主要的蛋白质来源。然而,如今,每分钟就有一卡车的塑料垃圾进入海洋。其中,塑料饮料瓶是海洋塑料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大量塑料瓶在使用之后就被丢弃,最终进入海洋,在全球范围内,有86%的塑料没有被完全回收。英国卫报曾报道,全球每分钟卖出约100万个塑料瓶,且这一数值将在2021年前跃增20%,届时每年销售的塑料瓶逾5000亿,远超过回收处理的程度。环保人士担心,由此可能制造出严重性直逼气候变化的环保危机,必将危害海洋、海岸线和其他生态环境。换句话说,塑料这种难以降解的物质,正在海洋环境中迅速积累。统计显示,我们今天的海洋中有5万亿个塑料碎片,足以围绕地球超过400周。这些塑料碎片正是来自于塑料垃圾的分解。事实上,塑料污染问题并不仅局限于海洋本身,其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大块塑料缠绕大的海洋动物,如鲸鱼和海龟等,小块塑料则被误认为是食物,在海洋动物食用后令它们中毒或无法消化。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估计,每年有数十万海洋生物因海洋塑料而死亡。深受其害的还有海鸟,约44%的海鸟会误食塑料,因为他们仅靠视觉来判断某物体是否可以食用,这导致很多鸟类因食用塑料而窒息死亡。前不久大热的纪录片愆色色星球第4集中,也特别提到了塑料污染对海洋生物造成的威胁。塑料正在进入海洋食物链的每个层级,甚至回到我们的餐桌上。最新的研究发现,在牡蛎、贻贝和鱼类中,均检出了微塑料。据比利时的科学家估算,吃海鲜的人每年至多吞下1.1万颗塑料微粒。英国广播公司(BBC)调查后也认为,受检的特定种类的贻贝和牡蛎中确实含有塑料微粒。2016年,欧洲食品安全局已呼吁进行相关紧急研究,理由是“塑料微粒可能污染商业渔业获得的可食鱼肉”。科学显示,塑料还无法有效被食物链吸收,不管其在何处被消化,都会将毒素带到我们餐盘中。因而,科学家强调,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这些海鲜中的微塑料对人类健康的风险。(1) 本文主要说明了什么?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塑料瓶”取代玻璃瓶的原因B . “塑料瓶”在世界扩张的情况C . “塑料瓶”污染的危害D . 防止“塑料瓶”污染的办法(2) 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易塑形涂彩、易于加工制造、且轻巧方便、成本低廉都是塑料瓶抢占玻璃瓶市场的原因。B . 文章认为要避免海洋受到塑料瓶的污染,因为海洋是人类所有蛋白质的来源,一旦受污染,后果很严重。C . “据某机构透露,仅某家跨国软饮料企业每年生产的塑料瓶就超过1100亿只。”这句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塑料瓶每年的产量非常之多。D . 塑料污染对海洋本身和在海洋生活的生物都造成了危害,甚至随着海产品延伸给人类也带来了危害。(3)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应该如何减少“塑料瓶,带来的污染危害? 9. (20分) (2016金平模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春季的气候变化无常。在春季天气回暖过程中,常因冷空气的侵入,使气温明显降低,对作物造成危害,这种“前春暖,后春寒”的天气称为倒春寒。倒春寒是南方早稻播种育秧期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是造成早稻烂种烂秧的主要原因。“倒春寒”发生时,可使正处于返青或拔节生长阶段的冬小麦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可使已经播种尚未出土的棉花、水稻等农作物出现烂种,已经出土的幼苗大量被冻死。春季天气转暖以后,人们身体的抗寒能力和抗病能力出现下降,会经受不住“倒春寒”时突然袭来的冷空气的刺激。与此同时,天气变暖会使细菌迅速滋生。如不注意预防,“倒春寒”对人体的健康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尤其是抵抗能力较低的老人和儿童,更容易受冻感冒。在“倒春寒”袭击时,怎样保健呢?(一)注意收听收看天气预报,根据天气变化防寒保暖,适时、适度增减衣物。要适当“春捂”,不要因为气温暂时升高就马上脱掉冬装。早晚气温较低,要注意保暖。在阳光充足的中午,便可适当减少衣物。(二)要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参加体育锻炼,呼吸新鲜空气,以改善心肺功能,使身体更好地进行调节,适应春季多变的气候。锻炼出汗后,更容易受寒,不能过快减少衣物或吹风降温,要迅速擦干汗水,及时换上干燥衣服,注意保暖。(三)应讲究科学的饮食,多吃一些健脾胃的食物,如含维生素、微量元素丰富且易于消化的鸡、鸭、瘦肉、蛋类、蔬菜、水果等。(四)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以减少和抑制病菌的存活和繁殖,尽量避免在人群密集的区域逗留,安全度过气候多变的春天。(五)要多喝水,这样不仅有利于保持血流畅通,而且可以预防呼吸道疾病。(1) 下面对“倒春寒”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倒春寒”是春季天气变暖后,因冷空气入侵气温下降形成的。B . “倒春寒”对于春季农业生产来说,是一种灾害性天气。C . “倒春寒”的冻害会造成南方的早稻、北方的冬小麦烂种烂秧。D . “倒春寒”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2) 下面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第自然段运用了作诠释、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介绍了“倒春寒”及其对农作物危害的知识。B . 第自然段加点词“尤其”“更容易”强调说明了老人和儿童的健康易因“倒春寒”的影响受冻感冒,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C . 作者采用了逻辑顺序,从主到次,逐条解说,条理清楚地介绍了遭遇“倒春寒”时的保健知识。D . 文章在语言表达上,注重直接、平实地介绍知识,让人读来明白如话,便于理解,容易遵照执行。(3) 根据上文介绍知识,用自己的话谈谈“倒春寒”时在学校上体育课该如何保护身体健康?八、 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 (2017九上上海月考) 题目:我的坚持要求:这份试卷中出现过的素材请不要使用。字数600字左右。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如与本人有关的校名和姓名),若不可避免,用代号表示,如A中学、B老师,小C。卷面整洁,字迹清楚。九、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5分)11. (15分) (2017九上云梦月考) 名著阅读。“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放在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你只要留心别的有教养的青年就可知道。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盘下,叮叮当当的!出台行礼或谢幕,面部表情要温和,切勿像过去那样太严肃。这与群众情绪大有关系,应及时注意。只要不急,心里放平静些,表情自然会和缓。”这段文字出自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儿子_的信,是_的教子篇。这段文字曾告诉儿子学习不仅仅在_方面,还要在_方面多加注意。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3-1、3-2、3-3、3-4、3-5、3-6、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4-1、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5-1、五、 课内阅读 (共1题;共8分)6-1、6-2、6-3、6-4、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7-1、7-2、7-3、7-4、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8-1、8-2、8-3、9-1、9-2、9-3、八、 作文 (共1题;共5分)10-1、九、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