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测试:第18课 狼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97192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测试:第18课 狼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测试:第18课 狼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测试:第18课 狼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测试:第18课 狼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字词书写1 . 给下面加点字读音赃物箱箧杀戮制裁纳粹荒谬瞥见给予珐琅惊骇鞠躬憧憬 丰功伟绩荡然无存片纸只字 二、文言文阅读2 . 解释下列加点字。但当涉猎_宜乎众矣_但微颔之_棹数小舟_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后面小题。(一)景城有姜三莽者,勇而戆。一日,闻人说宋定伯卖鬼得钱事,大喜曰:“吾今乃知鬼可缚。如每夜缚一鬼,唾使变羊,晓而牵卖于屠市,足供一日酒肉资矣。”于是夜夜荷梃执绳潜行墟墓间如猎者之伺狐兔竟不能遇。即素称有鬼之处,佯醉寝以诱之,亦寂然无睹。一夕,隔林见数磷火,踊跃奔赴;未至间,已星散去。懊恨而返。如是月余,无所得,乃止。盖鬼之侮人,恒乘人之畏。三莽确信鬼可缚,意中已视鬼蔑如矣,其气焰足以慑鬼,故鬼反避之也。(节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二)艾子行水途,见一庙,矮小而装饰甚严。前有一小沟,有人行至水,不可涉。顾庙中,而辄取大王像横于沟上,履之而去。复有一人至,见之,再三叹之曰:“神像直有如此亵慢!”乃自扶起,以衣拂饰,捧至座上,再拜而去。须臾,艾子闻庙中小鬼曰:“大王居此以为神,享里人祭祀,反为愚人之辱,何不施祸以谴之?”王曰:“然则祸当行于后来者。”小鬼又曰:“前者以履大王,辱莫甚焉,而不行祸;后来之人敬大王者,反祸之,何也?”王曰:“前人已不信矣,又安祸之?”艾子曰:“真是鬼怕恶人也!”( 节选自艾子杂说)【注释】戆:鲁莽。3 .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即素称有鬼之处(向来)B意中已视鬼蔑如矣(像)C顾庙中(回头看)D再拜而去(两次)4 . 对文中划线句子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于是夜夜荷梃/执绳潜行墟墓间/如猎者之伺/狐兔竟不能遇。B于是夜夜荷梃执绳/潜行墟墓间/如猎者之伺狐兔/竟不能遇。C于是夜夜荷梃/执绳潜行墟墓间/如猎者之伺狐兔/竟不能遇。D于是夜夜荷梃执绳/潜行墟墓间/如猎者之伺/狐兔竟不能遇。5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盖鬼之侮人,恒乘人之畏。前人已不信矣,又安祸之?6 . 两则故事都写到了“人不怕鬼鬼反而怕人”的内容,它们所要表达的主题相同吗?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三、对比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选自吕氏春秋)(乙)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则狗恶也。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逾)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选自吕氏春秋)注:知友:朋友。得无:莫非。疾耕:努力耕田。7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及其家穿井(_)(2)国人道之(_)(3)闻之于宋君(_)(4)人不对(_)8 . 用“/”标出下列句子的两处停顿。宋 君 令 人 问 之 于 丁 氏9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蒲松龄 狼)(3)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10 . 甲乙两文分别给了你什么启示?读历史故事,感人物精神(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乙)郗超与谢玄不善。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视淮阴矣。于是朝议遣玄北讨,朝间颇有异同之论。唯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之共在桓宣武府,见其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其必能立勋。”大功既举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注释)郗(x)超、谢玄:均为东晋大臣。 苻(f)坚:十六国时前秦国主,在淝水之战中被东晋打败。问晋鼎:图谋夺取晋朝天下。梁、岐:地名。淮阴:淮河以南地区。桓宣武:即桓温,东晋征西大将军。履屐之间:距离很小,此处指小事。11 . 解释加点的词语。(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3)于是朝议遣玄北讨( )(4)是必济事( )12 . 翻译下列语句。(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2)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视淮阴矣。13 . 请用“”为(乙)文中画线句断句大功既举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14 . 郗超认为谢玄率师讨伐苻坚能够成功的依据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15 . 在(甲)(乙)两个文段中,诸葛亮和郗超为国家举荐人才的做法,体现了他们的优良品质。请根据文段的内容对两人作简要评价。诸葛亮:郗超:四、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库钱仓粟几人,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效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选自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注:赵公:赵抃(10081084),字阅道,谥清献,衢州西宁(今浙江衢县)人。晚年执越州政务,政治卓著。故事:向来规矩。朔:农历每月初一。16 . 解释下列加点字意思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17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其仁足以示天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C其施虽在越其西南诸峰D于城市效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18 . 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二处)募 僧 二 人 属 以 视 医 药 饮 食 令 无 失 所 恃19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20 . 结合句子内容说说下列加点字的表达效果。于城市效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21 . 古代志士仁人常“以仁为己任”,请联系本文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分别简要分析“仁”的具体内涵。(三)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乗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世说新语22 .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因起彷徨尝暂寄人空宅住23 . .翻译下面的句子。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24 . .“雪夜访戴”表现了王子猷怎样的个性?“何可一日无此君”表达了古人怎样的理想和追求?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下面小题。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状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迳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节选自水经注)(注)迳(jng):经过。成就:轮廓。究:探究。既:很,非常。信宿:两三日。 纡(y):弯曲,绕弯。25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江水又东(_) 既人迹所绝(_)犹望见此物(_) 黄牛如故(_)26 . 用“/”标出下面句中的两处朗读停顿。南 岸 重 岭 叠 起 ,最 外 高 崖 间 有 石27 .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状如人负刀牵牛。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三峡)28 . 三峡中“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侧重写水的_;本文“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侧重写水的_。这在写法上都属于_描写。五、名著阅读29 . 阅读西游记选段,回答相关问题。祖师闻言,咄的一声,跳下高台,手持戒尺,指定悟空道:“你这猢狲,这般不学,那般不学,却待怎么?”走上前,将悟空头上打了三下,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了,撇下大众而去。选段中祖师“将悟空头上打了三下”有何用意?六、综合性学习30 . 将汉字的某些形近字放在一起,常常会引发有趣的联想,让人悟出一些哲理,请仿照示例,自选两个形近字写一句有哲理的话。 示例:“上”与“下”:追求的方向不一样,也就决定了人生境界的高低。我选择的是:。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字词书写1、二、文言文阅读1、2、三、对比阅读1、2、四、课外阅读1、2、3、五、名著阅读1、六、综合性学习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