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4课《背影》同步练习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96750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4课《背影》同步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4课《背影》同步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4课《背影》同步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4课背影同步练习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基础知识积累 (共8题;共22分)1. (2分) 理解句子的含义、作用,选出正确的答案。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 )A . 表现父亲的坚强、乐观,不怕困难。B . 表现父亲有阅历,是一种经验之谈。C . 父亲宽慰儿子,其实,父亲心里也很难过。2. (2分)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随着中国对洋垃圾实施进口禁令,使西方国家陷入集体焦虑。B . 风靡一时的电影解忧杂货店改编自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同名小说。C . 中国慕课数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一,在线学习的人数也是全世界最多的国家。D . 基层干部既要想干敢于,又要能干会干,切忌不可蛮干。3. (2分) 下列加线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 . 中国政府对菲律宾妄图在南海牟取非法利益的行为,提出了严正抗议。B . 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林志炫的服装精致得体,天衣无缝。C .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D . 习近平主席谈治国的道理时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啊!4. (2分)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 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B .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C .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D . 请你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5. (2分) (2019八上平遥月考) 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动静结合,使景色灵动,充满生机活力,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繁多杂乱。B .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这句话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C .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积水空明”比喻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比喻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D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闲人”一词,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豪一一月夜处处都有,却是只有情趣高雅的人才能欣赏的。其次,“闲人”也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6. (4分) 仿照下面的句子,结合本文内容,在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如果说母爱是母亲手上“临行密密缝”的衣裳,那么父爱就是_。7. (3分) 课文背影第二段可以拟定一个小标题为“徐州奔丧”,请以此为例,为本课文余下的内容再拟写出四个小标题: _。8. (5分) 读课文济南的冬天,“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一段描写景物的顺序是:_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9分)9. (19分) 阅读理解。近几年,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之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1) “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这一句中所写的是作者第三次流泪,这是因为_;这一句所写的背影是_(实写虚写既是实写又是虚写既不是实写又不是虚写)。(2) 这一段对背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10. (2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琴王游睿他很会拉琴。村子里的人都称他叫琴王。他的琴声太动听了。琴弦拉动,一串串嘹亮的音符就接踵而出。A他的琴声里,有清晨撩人心扉的第一声鸡鸣犬吠,有山间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有阳春三月的花开遍地和莺歌燕舞,还有万里碧空的蓝天白云和艳阳高照。听他的琴,让人变得澄清。很少有人见过他,但都听过他的琴声。他会在每个傍晚准时拉动他的琴弦。当夕阳对着山村撒下最后一丝余辉,劳作了一天的人们扛着满身的疲倦回到家的时候,他的琴声会在村子的东头悠扬地响起。琴弦一动,人们马上就陶醉在他的琴声里。白日里所有的疲惫,所有的烦恼和不快,都在他的琴声里渐渐消融,远去。最后人们带着微笑幸福地睡去,直到第二天精神抖擞地开始新的劳作。因为他的琴声,村子里的人们感到幸福和充实。这个傍晚天空被无数道闪电残忍地划破。B汹涌澎湃的洪水如彪悍的巨蟒将村子死死缠住。老人、小孩,所有人都被逼到村里的一个土包上。洪水一次又一次拍打着人们的脚脖子,像死神跃跃欲试的手。村子在自己的眼前渐渐变小,几块瓦片和木板在水里打旋。有人大声地哭泣,有人唾骂,有人惊叫,有人焦躁地踏着脚步,还有人绝望地准备跳水。天渐渐黑下来。完了,似乎一切都完了。这时,村子的东头,依旧响起了他悠扬的琴声。C那琴声里,有清晨撩人心扉的第一声鸡鸣犬吠,有山间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有阳春三月的花开遍地和莺歌燕舞,还有万里碧空的蓝天白云和艳阳高照。那琴声像在述说,像在安慰,让人陶醉,让人忘我。人们开始安静下来,认真地听着。渐渐没有人说话,最后连咳嗽的声音都没有。人们再一次醉了。在他的琴声面前,所有的行为都显得粗俗和浮躁。谁都不敢妄动,生怕打破这份美好。只有安静,才能维持这份隽永。在人们心里,渐渐装进一湖平静的水。终于,远处亮起了一点火光,是救生船来了。所有的人站了起来,但没有人拥挤,也没有人喧哗,因为他的琴声依旧那么悠扬和平静。当船靠近的时候,人们像是有人指导,都乖乖地站好,然后先是老人和小孩上船,再是妇女和男人,一切都井然有序。最后,在他悠扬的琴声里,人们都顺利上了船。这时水越来越大,村子很快就没了。但直到船顺利启动,他的琴声还在进行,人们还陶醉在他的琴声里。糟了,还有他!有人忽然回过神来。是呀,怎么漏了他,快喊。喊,只有琴声在响。再喊,还是只有琴声在回答。他是聋子呀,怎么听得见对,他就是个聋子。一个老人突然想起。人们这才完全回过神。原来他竟是个聋子!就在这时,琴声戛然而止。(1) 读完全文,你认为他被人们称为“琴王”的原因是什么?(2) 请你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B处画线的句子。(3) 这篇小说中,A处和C处的语句完全相同,却不显得啰嗦,这是为什么?(4) 有人认为,小说的最后一段“就在这时,琴声戛然而止”仅有一句话,完全可以删去。你觉得这种看法有道理吗?请亮出观点,陈述理由。第 7 页 共 7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知识积累 (共8题;共22分)1-1、2-1、3-1、4-1、5-1、6-1、7-1、8-1、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9分)9-1、9-2、10-1、10-2、10-3、1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