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96484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各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家长会上,班主任刘老师对家长们说:“刚才王校长的视频讲话全面、深刻,抛砖引玉,请大家畅所欲言,共话家校合作。”B老张的儿子中考成绩优异,他欣喜若狂,逢人就说:“令郎还算争气,这次考了全校第三,是他最好的发挥了。”C李华与二十年未见的大学同学张梅偶遇,他激动地说:“久违了,老同学!真没想到,在这里遇见你;更没想到二十年过去了,你还是这么年轻。”D李勇对前来邀请他吃饭的老王说:“老王,恭喜乔迁!我一定会赏光赴宴的。”2 . 下列各项中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这句话是病句,成分残缺。B“仙露琼浆”“工匠精神”“不忘初心”“沉淀下来”依次是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补充短语。C“据应急管理部网站消息,经全力搜救,四川凉山木里县森林火灾30名失联扑火人员已全部找到,27名森林消防队员和3名地方干部群众牺牲。”这句话中加点的词依次为介词、副词、连词。D“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两个分句之间是递进关系。3 . 下列语境中说话得体的一项是( )A我非常渴望投身到这项惠及众多山区孩子的活动中,为山区孩子也能搭上信息时代的列车贡献自己的宝贵力量。B明天我准时去,你务必在家恭候。C班主任王老师因病请假半年,教物理的陈老师说:“一个班不能没有班主任,我愿意屈就班主任一职。”D在阅览室,弘毅同学说:“老师,您可以帮我找老人与海这本书吗?谢谢!”4 . 二十四节气是是中国民间认知天象、物候、时令和大自然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下列古诗横线上对应的分别是那个节气,请选择正确的一项( )(1)江南见未曾,今年方始是严寒。(宋)陆游)(2)不怕南风热,能迎开。(唐)独孤及)(3)玉阶生,夜久侵罗袜。(唐)李白)(4)邯郸驿里逢,抱膝灯前影伴身。(唐)白居易)A白露、大雪、小暑、冬至B大雪、小暑、白露、冬至C白露、冬至、大雪、小暑D大雪、白露、小暑、冬至5 . 结合语境解释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A这也真够滑稽,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滑稽:言语、动作引人发笑。句中是荒唐的意思)B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呈报:报告)C同时还封他们为“御聘织师”。(御聘:御前聘用)D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无双:没有第二个能够相比)6 .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河中石兽意思的一项是( )A一种见解是从石性和沙性角度做分析,认为应在石兽落水处寻找石兽。B一种见解是从水暴涨冲击石兽而走做分析,认为应该到河的下游去寻找石兽。C一种见解是从石性、沙性和水冲击角度做综合分析,认为应到石兽落水的上游去寻找石兽。D三种见解都是正确的,只不过实践更重要。7 . 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 )“绯红一片百媚生,娇艳欲滴人心馋”的反季节草莓确实吸引着消费者的眼球,然而那些形状很大又或者出现畸形的草莓,明显使用了大量激素。这种不顾及食品安全问题、蒙昧无知的做法,令广大消费者深恶痛绝。AfiqmiwBfiqwi Cfijwi Dfijmiw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杏花春雨江南看过徐悲鸿先生的自题联“白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印象特别深刻,每个人都有侠骨柔情的一面,骑白马驰骋在秋风萧瑟的辽阔塞上,马蹄得得,强劲的风刮动鬣鬃一般的头发,心头的豪情也随之猎猎作响。突然马一声长嘶,一个阳刚的形象镌刻在后人瞩望的视野里。画家吴冠中先生把这一句改为“骏马秋风冀北”,意境相似,后一句则完整保留。画家李可染更是以“杏花春雨江南”为题,画了一幅水墨画。在很多人的心中,江南是故乡,是心灵的家园,也是感情的寄托。台湾作家余光中先生在听听那冷雨中就这样写道:“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江南是一种时光无法磨灭的诗意,一种藏在心灵角落的柔情,是长期缠绕在思念之中的情结。我很有兴趣地杏阅了“杏花春雨江南”的出处,它最早出现在元代诗人虞集风入松寄柯敬仲中,画家柯敬仲要回江南,虞集写词相送:”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词翰兼美,一时争相传刻,流传遍海内。特别是结拍处“杏花春雨江南”,入画入书或入印,还被人织成锦帕,为时所贵。由此可见,这句词曾引发了无数人的共鸣。如果再往前到宋代,写杏花和江南雨的诗词非常多。陈与义写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曾经得到宋高宗的欣赏。诗人客居他乡,在诗歌的平瓜中消磨时光。在淅沥的雨声中,杏花突然开放了。粉红腮颊。仿佛想念中伊人的脸庞。那押了韵的思念被雨声一遍又一遍地洗濯,诗人的心中布满了水意,那场春雨来自心头.仿佛就在他的眼眶里下着。江南是美丽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江南又是忧伤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或许是因美丽而忧伤,或是因忧伤而美丽?如果再往前到唐代,我们会遇上落魄的杜牧,沿着牧童手的指向,我们会在细雨霏霏的杏花村,端起盛满感伤的酒杯,与他隔着一千多年碰响这水底的火焰。我很奇怪,杏花开放带来的是热闹的春意,宋祁就写过“红杏枝头春意闹”,但我们想到江南就想到柔情的雨,想到春雨就想到了在雨中开放和飘零的杏花。或许杏花春雨江南是一个缠绵的梦境,或是一种难以愈合的伤痛。或许,人生多苦难,生命的本质就是忧伤的,在我们远离故乡,或者感觉光阴悄然远逝,我们的心头就有杏花开放,就有江南雨犹如唐诗宋词一样,在我们梦的边缘平平仄仄地滴落,淋湿了我们押韵的心情。生命不可缺少诗意。我们也不难明白,春节晚会上那个小城雨巷的舞蹈为什么会引起那么多现代人的情感共鸣。人们并不是真的要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去寻找“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样的诗意和浪漫在现代生活早已消逝,但并没有隔断现代人的向往。人们是怀旧的,也向往过上一种诗意的生活,这是日渐丰富的物质生活所无法弥补的心灵空缺。人们对杏花春雨江南的向往和怀恋,也是同样的情愫。余中先生说:“无论工业如何发达,一时似乎还废不了雨伞。只要雨不倾盆,风不横吹,撑一把伞在雨中仍不失古典的韵味。”在杏花春雨的江南,也许我们不需要一把油纸伞,嗅着杏花的幽香,走在江南的雨里,被雨淋湿,也不失一种幸福。(有删改)8 . 文章作者对“杏花春雨江南”的美学特质(或句中包含的意蕴)进行了解读,请你归纳出“杏花春雨江南”的几点美学特质。9 . 试从两个角度,分别写出第段划线的句子写得好在哪里。10 . 总观全文,“杏花春雨江南”指什么?你觉得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11 . 文章作者在第5段通过巧妙的想象,表现了与古人邂逅的情景。请你也选择一位中国古代文学名家,展开自己的想象,仿照划线部分的写法写几句话。(句数、句式不必完全相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老先生的礼数采访老先生,常常被他们身上的礼数而感动。比如采访老画家戴敦邦,每次我离开他家时,不管他在做什么,必定要放下手中事,起身拄着拐杖一直送我出家门。直到楼道口,他还叮嘱他儿子把我送出小区到大路上为止。有时我走出很远,回头一看,发现他竟然还站在楼道的大门前,犹自微微摇手目送。我想我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后辈,何以克当。溽暑天气,为了作画,他在室内穿着棉袄,走到楼道门口时,还是这样一身打扮。来来往往着短装的行人与他擦肩而过,更衬托出一身冬衣的他与众不同。这是一幅我想永远记在心里的画面。不用一个字,就是这样一个老人在大毒日头下的身影。这是待客之礼。采访历史学家陈绛也是这样。88岁的他住在医院病房,我告辞的时候,他执意起身。我连忙扶住他的胳膊说“留步留步”。他却仰起脸笑道:“我要散散步,不如你陪陪我。”这样一来,倒显得不是他来送我,而是我在陪他。就算这样,老先生们还会说自己做得不到位。比如陈绛说到一个细节:他小时候到外地读初中,一次在家书的信封上写了父亲的名讳,下面用“先生展”,当时陈绛觉得“展”字比“收”或“启”字新奇。没想到放假回到家里,父亲拿出这个信封,对陈绛说,对长辈不能用“展”字,这是不恭敬的,并提醒他日后用字遣词时要注意长幼有序。我心里想,现在连手写书信都是稀罕物了。人际交往,整天短信来、微信去,张口就是“喂”“哎”“哦”,哪里还用得上体现辈分的称呼呢?大家在群里,直接一下就算是叫人了。那些尊称与谦辞,曾经是日常交际里的常用语,如今则像是少数人才掌握的暗语。但也正因为用的人稀少,一旦有人运用,反而更能让人确认说话者的出身。有一次,我去上海闵行采访一位老年社区志愿者,我说了些恭维他的话,对方立即从座位上欠身,口里连说“不敢不敢”。而在问我的情况时,他则一直用“敢烦”和“府上”等词语,这让我印象深刻极了。后来一问,对方果然是位老大学生。和这样的老先生说话,自己也不敢怠慢。语境形成的气场,宛如一只巨手推着我的脊背,使我挺直身体,端正姿态,整个人因为肃然起敬,而变得像样起来。他们让我想起了我的祖父。在我幼时,他曾抱着我,让我坐在他的膝盖上,教我:“问人姓名说贵姓,说到自己用鄙人。赞美别人用高见,无暇陪客说失陪”但这些用词,到了我父母那一代人,使用率就很低了。到了我们这代人身上,几乎全体湮没。一次,一位老先生称呼我“世讲”,我竟然疑心他不善用电子设备打错了字。后来一查,才惭愧地意识到,这是老派人对朋友后辈的称呼。究竟是什么使这些本来世代因袭的礼教失去了继承的土壤呢?时代的变化、社交方式的变化、外来用语以及网络词汇的冲击,使得许多社交礼仪已经改变,让许多古雅的做派如出土古董一般。当今时代,人们更乐意彰显自己的见识和地位,刷存在感和博人眼球才是常有的姿态,而谦恭自抑,反而显得有些落伍了。其实,老派人坚持的礼数,并不仅仅是为了恭维对方而存在。这种时刻自省的谦恭是在提醒人们,不要自以为是,要晓得山外青山楼外楼。眼前的一切并非所有的世界。就像见过钧窑器皿的人,即便再使用塑料杯子,也知道,除了眼下普及的生活方式,还可以有另外一种生活方式。 (文沈铁伦选自最文摘2017年第11辑,有删改)12 . 围绕“老先生的礼数”,文章写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13 . 第自然段在文章结构上起了什么作用?14 . 自选角度,赏析第自然段画线句子,体会语言的妙处。15 .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请运用你所知道的礼仪知识,参照例句,续写句子。问人姓名说贵姓,说到自己用鄙人。赞美别人用高见,无暇陪客说失陪。16 . 结合文章内容及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末“另外一种生活方式”的理解。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闻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孙叔敖蹴然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狐丘丈人曰:“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归之。此之谓也。”孙叔敖曰:“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患乎?”狐丘丈人曰:“善哉言乎!尧,舜其尤病诸。”(孙叔敖遇狐丘丈人)注仆:对自己的谦称。蹴然:吃惊不安的样子。怨归之:怨恨会集中于他。吾志益下:我的心志越在于下层。尧,舜其尤病诸: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特别担心做不到呢。17 .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必先苦其心志(2)入则无法家拂士(3)仆闻之(4)官大者,主恶之18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不知木兰是女郎B舜发于畎亩之中此之谓也C所以动心忍性此先汉所以兴隆也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孙叔敖曰:不然。19 .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吾禄益厚,吾施益博。20 . 甲文中,列举舜、孙叔敖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21 . 乙文中,孙叔敖所持的观点与甲文中哪句话意思相近?四、句子默写22 . 古诗文默写。 (1)春阴垂野草青青,_。(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2)_,林空鹿饮溪。(梅尧臣鲁山山行)(3)明月别枝惊鹊,_。(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4)_,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5)浪淘沙(其一)中,由“实境”幻化成“仙境”,把读者带入奇异的神话世界的句子是_,_。(6)书湖阴先生壁(其一)中赞美杨家庭院清幽的句子是:_,_。(7)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有许多关于“雪”的句子,请写出连续的两句:_,_。五、诗歌鉴赏23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暮春山间【宋】黄公度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1)诗中的流莺、_、_等景物表现了春天的活力。(2)“虚实结合”是这首诗的艺术特点,请结合“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两句作赏析。六、名著阅读24 . 某班开展“阅读名著,走进人物”的读书活动,请你参加。(1)阅读下面文段,写出文段中的“他”(或“她”)所指代的人物。作品文段人物海底两万里他是船长,驾驶着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诺第留斯号”在大海中航行。他是有勇有谋的工程师,海洋的“隐者”。朝花夕拾她身材高大,生得不好看,颈子上有许多灸疮疤。她喜欢切切察察,睡觉时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2)分析人物形象,是“阅读名著,走进人物”的重要方法,请从上述作品,任选其中一个人物,结合具体情节,写一则100字左右的评论。七、作文25 . 习近平主席在2017年春节团拜会上讲道:“真情,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需要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来滋养。真情,是不虚、不私、不妄之情。真情不虚就是要忠诚老实、诚恳待人,真情不私就是要砥砺品德、刚正无私,真情不妄就是要光明磊落、坦坦荡荡。唯有如此,亲情、友情、爱情、同志之情才能高尚恒久,才能有益于自己,有益于亲人、友人、所爱之人、同志之人,也才能铸就守望相助、天下同心的人间大爱。我们要让真情大义像春风一样吹遍神州大地,吹进千家万户,给每一个中华儿女带来温暖。”请以“真情”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二、现代文阅读1、2、三、文言文阅读1、四、句子默写1、五、诗歌鉴赏1、六、名著阅读1、七、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