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II)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92316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I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I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I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下列小题。涵养字外功夫王树平中国书法不仅具有外形美,更深刻反映着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审美标准和价值追求,承载着教化一方和正民化俗的使命。历史上的优秀书家往往不仅有入木三分的字内功夫,更有纵贯历史、折服众人的“字外功夫”。“字外功夫”指人的内在修养,即一个人的人生阅历、生活积累、学识修养、道德情操、心灵境界等书法技巧之外的,与修身进德、安身立命相关的功夫。涵养字外功夫是通达本源、升华精神境界的关键。历史上的著名书法家大多一生在以儒释道为基础的优秀传统文化中熏陶、磨炼,涵养了深厚的字外功夫。一些书家肩挑治国、平天下的重任,在繁杂的公事案牍中写家国情怀。如“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的虞世南不仅书名显著,而且被唐太宗赞为博闻、德行、书翰、词藻、忠直五善俱全;颜真卿作为盛唐书坛领军人物,其人忠肝义胆,视死如归,其书则大气磅礴、雄浑刚健,尽显大丈夫浩然之气。一些书家将禅宗思想应用于艺术创作中。如苏轼以“物我相忘”的超然境界应对人生打击,不断涤荡心灵上的尘埃,通过智慧将逆境化为前进的阶梯。他推崇平淡天真的艺术品格,在禅宗“不役于物”思想的影响下,创作进入更加自由的艺术之境,故而得以写出一批传世之作。可见,书者的字外功夫是字内功夫的根本,字内功夫不仅是苦练的结果,更是身心修养功夫的外化。那么,当代书家又该如何增进字外功夫呢?“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在风波跌宕的人生道路中需要先立本固基,才能行稳致远。如果一个人的根本方向错了,即使他得到再多的名利都将有百害而无一利,“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习书者可以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修身方法,时刻端正自己的方向,实现“心正”而后“笔正”。此外,君子修行还应敬畏天地万物,整肃自律,慎独于己;与人交往之时应敬人为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一个人德行兼备时,其书法也会因修养提升而精进。其次,要。当今时代,人们并不缺少工具和知识,缺少的是对工具和知识的驾驭能力,即人文素养的承扬。中华传统经典是承载人文精神的巨大宝库。论语直指现实人生,引导人们成就君子人格和圣贤气象;道德经教人洞察社会自然之理,形成中国人独有的处世智慧。古籍经典有如璀璨明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晶。阅读经典不仅可以洗涤心灵,提升德行,还可将其中的道理应用于社会实践。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阅读经典作品有助于人们找准自己在大时代中的位置,从而不浮不躁,安于当下,收获一份静气。最后,由艺臻道,提升生活品位和审美情操。“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掌握一门艺术是提升学习兴趣和修身境界的重要方法。以练习书法为例,临摹名帖时,法帖的轮廓和神韵会潜移默化地塑造我们当下的心境。不断临帖的过程,其实就是与古人神交的过程。在笔、纸、手、心长时间的磨合中,以前粗糙的书写方式逐渐被破除,同时性情中焦躁、杂乱的习气也会被削弱,静谧的书香墨海能渐渐陶冶出精神之光。“旧我”不断褪色后,温文尔雅的君子形象将卓然而立。人生如宣纸,人生实践就如同一个书者在洁白宣纸上的创作实践,只有在人事修为中固牢根基,才能真正驾驭住书艺之魂。摘自人民日报(2018年12月16日12版)1 . 阅读全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2 . 根据上下文结构和第段主要内容,在第段句首横线处填上分论点。3 . 请梳理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4 . 请从论证语言的角度,赏析本文最后一段的表达效果。5 .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段主要使用了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两种论证方法。B如果把第段划线句移到第段前,与段形成总分关系也是可以的,不改变文意表达。C第段划线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D作者写此文主要想说明:书者的字外工夫要远比字内工夫重要得多。阅读紫藤萝瀑布中的节选文字,完成小题。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个一朵花,组成了万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6 . “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一句中的“焦虑、悲痛”指的是 ( )A对小弟身患绝症的悲伤。B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不幸遭遇。C家庭过去所受的折磨。7 . 对“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看到花心里很平静,忘记了世俗的纷争。B作者从对藤萝花的欣赏中认识到“花与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多日的郁积于胸的苦闷逐渐消失了。C看到花想到活着有多么的快乐。D乐生恶死是人类的本能,作者沉浸在紫藤萝瀑布所营造的生机盎然的境界中,生之欢乐带走了死之悲哀。焦虑悲痛一旦解脱出来,就变得平和宁静。8 . 文章插入一段写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有什么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稀落与现在花开的繁盛相对比,突出了现在花的生气盎然。B用十多年前的花的不幸遭遇,与人的不幸形成类比(以花喻人)说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C为后文做铺垫。D表达了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9 . 点明全文主旨的一句话是( )A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B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C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D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10 . “我不觉加快了脚步”,“我”为何加快了脚步?下面对原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被藤萝的生命活力所感染,所催促,重新扬起生命的风帆。B作者有感性上升到理性的思考,感悟到生命的美好与和永恒C我忍受不了这妖艳的花,想赶紧离开。D面对紫藤萝,“我”心中的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感悟到生命的永恒,心情轻松了,脚步自然会加快。二、句子默写11 . 古诗文默写(11分)(1)挥手自兹去,。(送友人) (2),家书抵万金。(春望)(3)树树皆秋色,。 (野望)(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的诗句是:,。(5)长歌行中比喻光阴一去不复返的诗句:,?(6)黄鹤楼中直接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7)石壕吏中吏的蛮横和妇的痛苦形成鲜明对比的诗句是:! 三、对比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富贵不能淫)(乙)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因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2 . 解释加点词的意思。(1)丈夫之冠也,父命之(2)往送之门,戒之曰(3)所以动心忍性(4)衡于虑13 . 翻译句子。(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4 . (甲)(乙)两文采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15 . 孟子中的至理名言,对我们为人处事、立业治国都有很好的借鉴和警示作用,读完(甲)(乙)两文,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四、诗歌鉴赏16 . 品读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完成小题。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注)这首词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定风波:词牌名。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吟啸:放声吟咏。芒鞋:草鞋。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1)风大雨猛,穿林打叶,面对这样的情势,“同行皆狼狈”,与上片词人“”形成鲜明对比,小序中“已而遂晴”与下片“”相照应。(用词中原句回答)(2)词人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感悟?此句又体现出词人怎样的性格特征?五、语言表达17 . 下面这段文字中共有三处画线句,其中两处有语病。请先将病句找出来,然后逐一修改。(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句所表达的意思)随着科技的进步,文明的提高,当今社会越来越需要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作为学生,我们在日常学习中应重视培养自己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我们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自己的知识水平,还要培养与人交往适应社会的能力,这样将来步入社会才不会被淘汰。六、名著阅读18 . 朝花夕拾不是小说,却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它不是传记,却提供了鲁迅早年的一大批鲜为人知的传记材料;它不是历史书,却使人从中看到了近代中国历史的若干重要而生动形象的侧面(1)猜人物A她生得黄胖而矮,常喜欢切切察察,絮叨时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B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说话声调缓慢而顿挫,穿衣服太模糊,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 )C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藐视。( )(2)理情节时间事件文章1888年东关的迎神赛会异常热闹,但前往观会的雀跃终究因父亲要求背出鉴略而消失。 A 1898年至1899年离开绍兴,往南京考入江南水师学堂,改名为周树人。后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路矿学堂,对于功课并不温习,而每逢考试名列前茅。 B 1904年至1906年往仙台入医学专门学校肄业。复赴日本,在东京研究文艺,中止学医。 C 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避难入山本医院、德国医院、法国医院等,至五月始回寓。离北京向厦门,任厦门大学文科教授。小引ABC (3)析主旨朝花夕拾中有不少妖魔鬼怪,一类是真的妖魔鬼怪,又或者说是宗教意义上的、神话世界里的妖魔鬼怪。在童年迅哥儿的新奇世界里,这类妖魔鬼怪是可爱的,他们神奇,有时又充满着人情!试举例分析。另一类也是“真”的妖魔鬼怪,只不过这个“真”是本质、是内在的意思,因为他们的表象是“人”。在那样的世道里,一切都是非人道的罢,于是人做的便是那些“鬼”事!少了人性、人情,便是群魔乱舞了吧!试举例分析。七、作文19 . 题目:因为有了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考生的真实校名、班级、人名。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2、二、句子默写1、三、对比阅读1、四、诗歌鉴赏1、五、语言表达1、六、名著阅读1、七、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