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测试)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91984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庭、全社会乃至学校都应该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对年轻人的阅读行为进行合理引导。(把“家庭”与“全社会”互换位置)B台风过后,大约一百名左右的青年志愿者在情侣路进行灾后清理。(删掉“大约”或“左右”)C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删去“防止”或“不要”)D我国第二艘航母能否早日加入海军编队,取决于科研人员和广大官兵的共同努力。(在“共同”前加上“能否”,删掉“的”)2 . 下列各组成语,全部来源于寓言故事的一项是(2分)A拔苗助长刻舟求剑滥竽充数B杞人忧天毛遂自荐功亏一篑C得陇望蜀班门弄斧车水马龙D唇亡齿寒不耻下问明察秋毫3 . 下面空白处填入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南日岛山上奇石层层叠叠,置身山之巅,岛上风光尽收眼底。面海观潮,视线所及,银帆轻飘,白鸥竞翔,。登高远望,会滤尽尘嚣和烦恼,聆听到发自生命之源的呼唤。A海天犹如一幅壮阔无比的油画B海天像一块无比巨大的幕布C海天一色,壮阔无边D壮阔无比的油画像海天一样二、字词书写4 . 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劲劲头(_)强劲(_)省节省(_)反省(_)三、现代文阅读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古代风筝用处多王吴军史书记载,风筝源于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鲁国的著名工匠鲁班看到了鹞鹰在空中盘旋飞翔,于是深受启迪,他就“削竹为鹊,上天三日不下”。这是风筝的雏形。春秋战国时期的墨翟也曾斫木制鹞,能在空中飞翔。汉朝初年,韩信用竹篾扎出架子,糊上纸,做成了更接近于后来的风筝的飞行物,用线牵引着,使其乘风飞空,这种飞行物就有了“纸鸢”的名字。到了五代时期,李邺在纸鸢的头上装了竹笛、安置了丝鞭,风吹着竹笛,鸣声响起,宛如古筝,于是就有了“风筝”之名。唐朝诗人高骈在风筝一诗中写道:“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移将别调中。”写的就是风筝在天上发出古筝一般的声音的情景。古代的时候,风筝不只是放着玩的,更是战争中常用的武器。在唐朝以前,风筝就曾应用在军事上。鸿书中记载,鲁班首先把风筝用于战争侦察中。秦朝末年,刘邦和项羽在决战时,刘邦的大将韩信曾放起一只风筝,根据风筝的引线的长短来估计秦朝皇宫的距离,确定方位,开凿出地道,赶在项羽之前攻进了秦朝皇宫。明朝的时候,有一种火器,名叫“神火飞鸦”,它其实是一种鸦形风筝,内装炸药,用四个起火装置作为动力,当这种风筝飞到敌方的上空时,盘香就会点燃导火线,引起火药爆炸,具有一定的攻击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曾在军舰上把风筝放到海面上空,以标示隐藏在海底的德国潜水艇的确切位置,为空中轰炸机指出袭击的目标。风筝是古代战争中的通讯工具。唐朝末年,叛将田悦兵到临安城下。宋将张全率军顽强抵抗,但是旷日持久,张全怕孤城难守。为了搬取救兵,张全把求援书信捆在风筝上送出城外,引来了救兵,临安城得以解围。风筝是古代的科研工具,古人把风筝用于气象研究和监测。明朝的王逵在蠡海集一书中记载,当时曾经用风筝做测风实验。古人还把风筝作为生产的工具。资治通鉴中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利用风筝“负人载物,超险阻而飞达,越川泽而空递”,弥补了“舆马之不能,舟楫之不逮”的不足。当然,风筝最大的作用就是用来放着玩的。放风筝是一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清朝文学家曹雪芹在红楼梦的第七十回中说:“春日,把风筝放得很高,然后剪断引线,使其自行随风飘摇,晦气和痛苦也随之而去。”“放晦气”当然是迷信说法,但是,放风筝却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清朝的富察氏在燕京岁时记中记载:“儿童放之(风筝)空中,最能清目。”放风筝时,需要牵线跑步和昂首远视,这的确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有益于视力。(选自北京日报2018年3月2日)5 . 古代风筝的用途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 . 第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7 . 请用“”给至段分层,只划一处,并说明理由。 理由:_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手王世虎看见这只手,他的心“咯噔”颤抖了一下。尘封的记忆就像发黄的电影胶片徐徐拉开了序幕。这只手不白,肤色还有些黝黑,想必小时候也是个“淘气鬼”吧。那时,村庄前流过一条河,每年一到暑假,吃过午饭,趁大人们午睡后,他和小伙伴就像脱了缰的野马,扑通跳进河里抓鱼、嬉戏、游泳,不亦乐乎地玩到夕阳西落,一个个被晒成了一条条小泥鳅。母亲常被气得火冒三丈,一边拿鞋底追他一边责骂,我让你淘气!我让你淘气!这只手不大,食指明显要粗一些,大概曾经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吧。虽然顽皮,但他却天资聪明,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他尤其喜欢写作,作文屡屡被老师当成范文在班上朗诵。他还有写日记的习惯,每天睡觉前,趴在床上把一天发生的事情认真记录下来,先后写满了十多个笔记本。久而久之,他握笔的食指关节就显得有些突兀。这只手不滑,手掌上还有一层厚厚的茧子,看来也是个吃过苦的人。初一那年,母亲上山采药时意外跌落山谷不幸去世,家里的重担全都落在了父亲一个人肩上。上有卧病在床的奶奶,下面还有弟弟妹妹,懂事的他毎天放学后就飞奔回家,喂猪、放牛、劈柴、做饭,然后辅导弟妹做作业。他要用稚嫩的身躯,帮父亲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这只手小心地向前游走,但显得有些踌躇不定。高考后,他跟着村里的大人进城打工,因为学历不高,又没有技能,找工作四处碰壁。在本家叔叔给包工头买了一包好烟后,他进了建筑工地做小工。第一天下来,他累得全身都快散架了。晚上,躺在工地简易的木板床上,他流下了酸楚的泪水,他想放弃但一想到家人,他又咬牙告诉自己,要坚持!这只手轻轻一拉,慢慢打开了一个黑洞。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一个叫“黑皮”的老乡黑皮开着豪车,穿着名牌,问他想不想发财。他点点头。黑皮带他去了一处偏僻的小区,说是公司的“培训基地”。听完第一堂课,他就什么都明白了。他内心很挣扎,但讲台上那一叠叠厚厚的人民币,就像一个诱人的“旋涡”,把他的欲望搅得蠢蠢欲动这只手缓缓伸进了黑洞,好像在寻找什么东西。第一次执行任务,他万分紧张,虽然身边站满了“同事”,他还是害怕不已,仿佛周围有一万只眼睛在盯着自己。黑皮递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他深呼了一口气,借着公交车的颠簸走上前没想到一切那么顺利,他成功了。“不错,是个好苗子!”黑皮拍拍他的肩膀,讪笑着把一叠钱塞进他手中。这只手忽然停了下来,似乎找到了想要的东西。在黑皮的带领下,公司的业务越做越大,他的腰包也越来越鼓。渐渐地,黑皮开始不满足于街头巷尾的小业务了,而把目光盯向了别墅区。最后一次行动,他们做了周密的计划,收获丰厚。可刚出小区,就被埋伏的警察一网打尽了原来警察早就盯上了他们,人赃并获,无可狡辩。带上手铐的那一刻,他猛然间觉得世界都塌了这只手开始慢慢抽出,一个黑色的皮夹露了出来。三年后,他出来了。回到老家,父亲朝他叹气,弟弟妹妹看他的眼神有些怪异,亲朋好友们也都有意无意地疏远他。那是他人生中最灰暗的一段时光一个月后,他简单地收拾了几件衣服又返回城里,从最初的搬运工、泥瓦匠,到服务员、销售员,如今的他,自考本科,开了一家广告公司,有了家庭和孩子,才更真实地懂得脚踏实地的珍贵。这只手继续往外抽,皮夹的大半个身子都出来了他的心也跟着提到了嗓子眼。“嗨,兄弟,真是你啊!”突然,他一把抓住这只手,寒暄道。这只手一惊,皮夹又滑落了回去,一双清澈而又充满惊恐的眼睛看向了他。“你不认识我了,我是你表哥啊!”话刚落,车到站了,他拉着这只手飞快地下了车。“大哥,我是第一次,真的!我发誓以后再也不会了求你千万别报警!”他感觉这只手在颤抖。“好好做人,人生的路还长!”他用力握紧了这只手,然后松开了。望着这只手渐渐消失在人海中,他如释负重的松了一口气。曾经,他也有这么一只“手”。8 . 根据小说内容,完成填空。这只手的状态他的经历这只手黝黑粗大、布满茧子年少的他天真淘气、热爱写作、照顾家庭(1) _成年的他四处碰壁、参与扒窃、锒铛入狱这只手慢慢抽出、拉出皮夹(2) _这只手继续往外、即将得手此时的他及时出手、巧妙制止、给予告诫9 . 小说两段加线的“黑洞”一词意蕴丰富,请说说你的理解。10 . 结合语境,按要求品味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这只手一惊,皮夹又滑落了回去,一双清澈而又充满惊恐的眼睛看向了他。(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画波浪线的部分)11 . “他”的内心由最初的“咯噔颤抖”到后来的“如释重负”,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12 . 小说以“手”为标题,有何妙处?四、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节选自曹刿论战)乙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赵奢)言兵事,奢不能难(驳倒),然不谓善。括母问其故,奢曰:“兵,死地也(危险的场合),而括易言之。使赵(赵国)不将括即已,若比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赵括既代廉颇(赵国大将),悉更约束(规定),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带领)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节选自史记)13 .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公将鼓之(_)(2)既克,公问其故(_)(3)以天下莫能当(_)(4)秦悉坑之(_)14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2)尝与其父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15 . 根据乙文内容,用一个成语做乙文的标题,并说说成语的意思。16 . 根据这两段文字的内容,你认为曹刿的“论战”与赵括的“谈兵”有什么不同?说说你的看法。五、句子默写17 . 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填出诗文名句。(1)_,似曾相识燕归来。(2)芳草长堤,_。(3)争渡,争渡,_。(4)_,不觉船移。18 . 请默写李清照的如梦令全词。_六、诗歌鉴赏阅读我爱这土地一诗,回答问题。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9 . 诗人借“鸟”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0 . 诗歌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如果把第二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21 . 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的歌喉?阅读下面两手诗词,完成后面小题。(5分)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22 . 渔家傲和从军行在内容上有着相似之处,请作简要分析。23 . 请简要分析两首诗词在思想情感上的异同点。七、综合性学习24 . 给下面新闻材料拟写标题,并简述理由。“讲广东故事、赞发展成就”故事大赛决赛6月12日在广东社会科学中心落幕,来自全省21个市的36名选手参加了复赛与决赛。经过激烈角逐,大赛产生特等奖2名,一等奖6名。决赛选手来自21个市各地各条战线,以精彩的故事浓墨重彩地歌颂了改革开放、创办和发展特区的伟大成就,塑造并赞美了时代大潮当中的弄潮儿、时代精英与劳动骄子们的群像,展现了广东人民在新时代奋勇争先的精神风貌。(1)标题:_(2)理由:_八、作文25 . 命题作文花絮:比喻各种有趣的零碎新闻(多用于新闻报道的标题)现代汉语词典在我校第七届体育运动会中,许多有趣的事情让我们难忘。 请以“运动会花絮”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书写工整规范。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二、字词书写1、三、现代文阅读1、2、四、对比阅读1、五、句子默写1、六、诗歌鉴赏1、2、七、综合性学习1、八、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