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题D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87898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题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题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题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日本最近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世界各国纷纷完善和建立了预防工作机制。B我市交警部门将严厉查处酒驾行为,酒驾将面临“罪与罚”,酒后不驾车,是衡量一个公民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C在“413”营救空军飞行员的壮举中,来宾市各级党委、政府行动迅速,科学营救,成功挽救了飞行员的生命。D4月19日上午,来宾市多部门通力合作,大力宣传,努力打造来宾“平安校车”,这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2 .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雪花好像小精灵般随风飘舞,望望窗外的美景,简直美不胜收。B这次的活动顾全大局,使大家各得其所,所以有一小部分人不是很满意。C作为地质工作者,爸爸经常跋涉在人迹罕至的荒原和山坳。D他这种对问题不求甚解的学习方法,是成绩无法提高的主要原因。二、字词书写3 . 阅读下面语段,把加点字的拼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括号内。真是一个梦境啊。那么纯净、澄(_)澈,同时又那么迷离、恍h(_),那么细致入微、纤(_)毫毕现,又那么空阔辽远、无边无际。这个梦竟由初唐时一位诗人b(_)捉记录下来,这位诗人的名字是张若虚。(摘自潘向黎看诗不分明)三、现代文阅读仰大师之风范大师什么最大朱晖最早发现并引荐陈寅恪这匹“千里马”的,是梁启超。上世纪20年代,清华国学院刚刚成立,梁启超向校长曹云祥力荐陈寅恪。曹问:“陈寅恪是哪国博士?”梁答:“他不是学士,也不是博士。”曹又问:“他有没有著作?”梁答:“也没有。”曹拒绝:“既不是博士,又没有著作,这就难了!”梁大怒:“我梁某算是著作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曹一听,十分震惊,这才同意聘请陈寅恪。陈寅恪在国外陆续留学20余载,潜心读书和研究,不仅学贯中西,而且通晓三十多种文字。由于他始终对博士、硕士之类的学位淡然处之,所以连大学文凭也没拿过。幸亏梁启超慧眼识珠,才使得这位旷世奇才没有“遗于野”,也才成就了这位日后清华园里大名鼎鼎的“教授中的教授”。按理说,陈寅恪对梁启超不说感恩戴德,至少也应该礼让三分。但是,因为一个古人陶渊明,他们之间的恩怨一度被传得沸沸扬扬。陶渊明出生在东晋末期,是我国古代著名诗人和隐士。东晋灭亡后,陶坚决归隐,誓不与新政权合作。他的举动,关系到所谓的“名节”问题,也引发了后世的长期争论。作为史学大家的梁启超,自然也有自己的一家之言,他认为陶渊明弃官归隐最主要的动机,是当时士大夫廉耻扫地,他纵然没有力量移风易俗,起码也不肯同流合污,把自己的人格丧掉。陈寅恪提出了针锋相对的意见,认为陶渊明“耻事二姓”才是可信的。同时,针对梁启超本人“无论从政还是从教,都不在乎在清朝还是在民国”的做派,批评他“取自身之思想经历,以解释古人之志尚行动”。应该说,陈寅恪批评不仅力道十足,而且尖酸刻薄。有好友劝他:“梁公对你有知遇之恩,你这样做,就不怕别人说你忘恩负义?”陈寅恪笑答:“错了,我这样做才是对梁公最大的尊重,也才没有辜负他对我的赏识和抬举。”那么,梁启超又会怎么想的呢?“饮冰室主人”生性洒脱不羁,当有人嘲笑他“引狼入室”时,他回敬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无论是批评陈寅恪还是讥讽我的人,都把我们看得太小了。”相对于梁启超所言的“小”,西方著名的社会哲学家马克思韦伯曾相应地表述过“大”。有学生问他:“您教书的目的是什么?”韦伯答:“是让后来的人超越自己。超越老师就是尊敬老师。”学生又问:“您就不怕学生超越了你反而瞧不起你了?”韦伯大笑:“孩子,这样想太狭隘了。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在做一件比他们自身还大的事,那就是学术。”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从17岁开始追随柏拉图。他对老师非常崇敬,曾写了一首诗赞美柏拉图:“在众人之中,他是唯一的,也是最初的这样的人啊,如今已无处寻觅!”然而,当亚里士多德思想日益成熟之后,在哲学思想的内容和方法上与柏拉图出现了严重的分歧。他勇敢而坚决地批评老师的错误和缺点,结果遭致众人的谩骂,说他背叛了老师。对此,亚里士多德回敬了一句流传至今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我们需要补充一句,这个真理被实践所检验、证明了的。到底何为大师呢?他既不是头顶的光环,也不是姓名前的头衔,除了顶尖的学问、广博的见闻、宽阔的胸襟,更需要一种超越个人荣辱成败和恩怨情仇的境界。大师者,是把学术看得远大于自身,心中超越一切的是对真理永不妥协的探索。4 . 通读全文,你认为大师什么最大?5 . 对陶渊明归隐的最主要动机,梁启超和陈寅恪各持怎样的观点?6 . 第段划线句子中梁启超所言的“小”的含义和韦伯所表达的“大”的含义分别是什么?7 . 第段中划线句子能否删去?为什么?8 . 按照作者的标准,你认为梁启超是不是“大师”?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9 . 默写陶渊明饮酒中表现美好的东西只能用心去感受,无法用言语表达的诗句。阅读下面一篇小小说,完成下列小题。魏大力是条汉子万芊银泾村多水,村中间是条大河,村两边是两条小河。三条河东西贯通,西承白淀湖,东泻淀山湖。一年四季,河水清澈。因银泾村水多,银泾村人全都会水。走路还有点儿蹒跚的小小孩,丢在水里竟如鱼一般游动自如。只是银泾村大人小孩们游泳的姿势实难令人恭维,一律是非常难看的狗刨式。一到夏天,满河水面上都是噼里啪啦双脚板打水的声音。曾有好几回市里、省里游泳队听说银泾村多游泳高手,专门赶来物色游泳苗子,一看满河的狗刨式,掉头就走了。魏大力回村后,情况就开始变了。魏大力是名军人,当年也是百里挑一才被选上当了海军。谁料想,在一次飓风抢险中,魏大力两腿受了伤。受伤后的魏大力当时又被飓风困在海岛上没有得到有效的救治,最后两腿因肌肉坏死只能截肢。截肢后,魏大力只得退役回到了老家。当过海军,那游泳技能自然是一流的,只是魏大力缺了双腿,整天只能坐在轮椅上无所事事,内心空空,每天伴着他的是无尽的寂寞。到了暑天,孩子们像他小时候一样整天泡在水里,河水成了村里最热闹的去处。魏大力心里痒痒的,常常坐在轮椅上看孩子们戏水。有一回,村头李家的二丫头学游泳时,小木桶翻了,慌乱中一边挣扎一边呛水。说来谁也不信,魏大力就着岸上的坡度滚着轮椅冲入河中,靠两条坚实的手臂,快速游近李丫头,又神奇地用手臂挽起李家二丫头,让她趴在自己的肩膀上,游了回来。所有的人都愣住了,谁也没有想到,双腿截肢的魏大力竟有如此绝技。之后,魏大力每天还是坐在河边或桥边或河埠边看孩子们戏水,只是手边多了一根长长的竹竿,大凡有孩子出情况了,他就会迅疾伸出长竹竿,让孩子在水里拉着,助遇险孩子一臂之力。过了一段时间,魏大力手里又多了一根小竹竿,孩子们在他边上水里游动时,他会用小竹竿指点孩子们的手脚动作,传授一些游泳的要领。孩子们都喜欢他,上岸时,总推着他的轮椅,满村转悠。于是,满村充满了欢笑声。又过了一段时间,银泾村河面上安静了,再也没有难看的狗刨式了。孩子们的泳姿优雅又快速。甚至大人们也开始模仿起来。再过了一段时间,魏大力的脖颈上多了一只哨子,非常专业地为孩子们的游泳比赛发令。整个夏天,魏大力是忙碌的,更是快乐的。他成了孩子们的游泳教练,成了孩子们游泳的救生员,更成了孩子王。魏大力在哪里,欢乐的声音就在哪里。忙碌的大人们自有魏大力带着自己的孩子,也就放心让他们在河水里折腾了。那年秋天,又有市里、省里游泳队来挑游泳苗子,村头李家大小子、会计家的二丫头都被选上了,俩孩子带着简单的行李跟着镇上开来的机帆船走了。之后,每年都有一些孩子被选上,离开银泾村,成了游泳运动员。再后来,市里要在银泾村挂一块“游泳之村”的牌子。金泾村不服,说我们也被选拔过游泳苗子,只是没有你们多。银泾村就提出搞个邀请赛,两个村赛一赛。比赛就设在银泾村中的大河里,起点和终点都插着红旗,也请来了专业裁判。市体育局干部、电视台记者、报社记者都来了。大河两岸站满了好多看热闹的人。发令枪响,比赛开始。两村的男女老少游泳高手像下饺子一样,跃入河中,又如蛟龙一般争先恐后,河水顿时沸腾一般。渐渐地,好多游泳高手们汇成了一条长龙,依次向前游动,而只有一个头影游在最前面,率领队伍向终点冲去。奇怪的是,原先游在前头的一些零散的高手也慢了下来,汇入到游泳队伍里。等领头的那位靠近终点红旗时,整个队伍像潮水一般涌了过去。金泾村的游泳高手们上岸后,都说,我们服了。为啥?你们银泾村有魏大力。原来,刚才游在最前面的竟然是没有下肢的魏大力,而银泾村所有的高手们都自发地跟在了他的身后。上岸后,魏大力双手挽着自始至终紧随他的两个他最得意的徒弟,哭了。几年后,魏大力在市体育局的支助下,参加了几次全国残疾人游泳比赛,获得了几枚奖牌。其实,知情人说,魏大力受伤前曾获得过几次全军游泳冠军,只是他没有跟人说而已。(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8年第16期,有删改)10 . 下列对文中划横线词语和句子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狗刨式”意思不同,前者指的是像狗一样头一直露在水面以上,用四肢捣水的游泳姿势,后者指的是用狗刨式姿势游泳的人。B“百里挑一”既说明部队对报名参军的人挑选严格,又强调魏大力人品才能超出众人。C句说明魏大力对孩子们的训练初见成效,俩孩子拿的是“简单的行李”,坐的是“机帆船”,这些描写也暗示了银泾村村民的淳朴。D句把游泳高手比喻成长龙,通过写银泾村男女老少游泳高手们的优雅泳姿,表现他们的勇敢无畏。11 . 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小说以“魏大力是条汉子”为题,既交代了小说的主人公,也直接赞美了主人公的精神品质。B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为人物出场作铺垫,也揭示了“银泾村人全都会水”的原因。C“轮椅”在文中多次出现,小说通过这个用于肢体伤残者外出活动的重要移动工具,展示了魏大力参与各种活动的不易和坎坷多变的命运,读来令人心酸。D小说的结尾,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通过“知情人”对魏大力受伤前的情况的介绍,突出魏大力为人低调,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12 . 下列对小说中人物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银泾村的孩子们,活泼好动,用他们的童真给魏大力带去了无尽的欢乐;他们聪明伶俐,勤学苦练,成长迅速,为银泾村荣获“游泳之村”的称号立下了汗马功劳。B魏大力在部队时不顾个人安危,积极参加飓风抢险;退役后,自觉传授游泳要领,训练银泾村的大人小孩,不断为市里、省里的游泳队输送人才,是个有担当的男子汉。C金泾村村民争强好胜,敢和银泾村一比高低;当发现银泾村的游泳高手竟自发跟在没下肢的魏大力身后奋力冲刺时,金泾村的选手被对手的人格魅力所打动,甘拜下风。D市里、省里游泳苗子的选拔者,嗅觉灵敏,哪里有人才就专程往哪里赶;尊重客观事实,严格遵守选拔制度,达不到要求的坚决放弃,丝毫不顾情面。四、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小题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13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政通人和通情达理B百废具兴意兴盎然C去国怀乡人去楼空D吾谁与归物归原主14 . 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甲)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翻译:这就是岳阳楼雄伟壮观的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理解:因为前人对岳阳楼的景象已经记述得很详尽了,作者觉得自己再也无法超越,所以下文不再描写景色。(乙)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翻译: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离开祖国,怀念家乡,担心别人说坏话,害怕别人讥讽(的心情),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色,感动到极点而悲伤了啊。理解:在阴晦的天气登上岳阳楼,迁客骚人就会想到自己人生中遭遇的挫折,从而产生悲伤之情。(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翻译:不因外界环境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或喜或悲。理解:“古仁人”的心境与“迁客骚人”不同,“古仁人”有着更加广阔的胸襟,更为高尚的人格。15 . 历代文人题咏岳阳楼的名句众多,如唐代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注:云梦泽分为云泽和梦泽,古代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带低洼地区),杜甫的“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等。下面是宋代欧阳修写的一副对联。在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正确的一项是( )我每一醉岳阳,见眼底风波,无时;人皆欲,问胸中块磊,何日?A不作云梦吞能消B不作吞云梦能消C能消云梦吞不作D能消吞云梦不作16 . 中华文明的沃土孕育出了一代代情系天下的人,如:孔子、范仲淹、文天祥、林则徐。除他们之外,请你从积累过的古诗文里再举一例,结合诗文简要说说作者情系天下的表现。五、对比阅读17 .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各题。(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王育少孤贫,为人佣,牧羊豕,近学堂。育常有暇拾薪,以雇书生抄书。后截蒲以学书,日夜不止。亡失羊豕,其主笞之。育将鬻己以偿,于是郭子敬闻而嘉之,代育还羊豕,给其衣食,令育与其子同学育遂博通经史,仕伪汉,官至太傅。(节选自太平御览学部)(注释)豕(sh):猪。蒲:水杨树。笞(ch):用竹板、荆条打。鬻(y):卖(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同舍生皆被绮绣同“披”B腰白玉之环在腰间佩戴C王育少孤贫孤独D育将鬻己以偿偿还(2)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无鲜肥滋味之享何陋之有(陋室铭)B以中有足乐者不以物喜(岳阳楼记)C于是郭子敬闻而嘉之而山不加增(愚公移山)D令育与其子同学欲穷其林(桃花源记)(3)下列对选文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连用“被”“戴”“腰”“佩”“备”数个动词,从穿着佩戴方面写出“同舍生”生活之奢华,生动传神。B(乙)文郭子敬“闻而嘉之”是被王育宁愿卖了自己也要赔偿主人家损失的行为和求学的精神所感动。C(甲)文作者说“未有所成”,表现出一代文宗大儒谦虚抑己、低调做人的品格。D(甲)乙)两文都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强调了宋濂和王育求学路上的艰难困苦。(4)把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寓逆旅,主人日再食。后截蒲以学书,日夜不止。(5)甲乙两文的主人公最终学有所成,你觉得关键在于什么?请结合实际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六、句子默写18 . 名句默写或填写相关作者及作品名称。安不忘危,_。(汉书)儿童散学归来早,_。(高鼎村居)_,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非淡泊无以明志,_。(诸葛亮_)_,病树前头万木春。(白居易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欲说还休。欲说还休,_。(_)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陶渊明饮酒(其五)以“_,_”写出了人之闲逸而自在,山之静穆而高远,创造了“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之境界。七、名著阅读19 . (1)请补全一下小说水浒传中的回目第三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第五回小霸王醉入销金帐花和尚大闹桃花村(2)鲁智深的一生不是“闹”就是“打”,甚至“杀人放火”,但最后却得以“解脱”、“坐化”,你怎么看待作者对他这一结局的安排,请结合以上回目,选取其中某一情节来谈谈你对作者的情感价值取向的理解。八、综合性学习20 . 请结合网友的评论,为朗读者这个节目写一段推荐语。伶熙紫杉所有的选择都不如徐静蕾的一颗奶奶的星星她结合自己的故事,为去世多年的奶奶朗诵作家史铁生的经典散文奶奶的星星,字字入心,几度哽咽,瞬间戳中万千心灵panyue1997朗读者这个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很好,每个朗读者的背后都有一段动人心弦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令我泪流满面。kid.666虽然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不懂什么朗读技巧,但是他们那蕴含着感情的声音却不停地撞击着我的心灵。_九、作文21 . 通过观看录像片、参观首钢、与家人访谈等形式,你一定对首钢的变迁与发展、首钢精神、首钢人、首钢厂区与车间的环境、炼钢与轧钢的过程等有所了解了吧,请你选择最能触动你心灵的一个方面完成作文。题目:_,我想对你说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3)书写正确、规范、整洁。(4)不少于600字。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二、字词书写1、三、现代文阅读1、2、四、文言文阅读1、五、对比阅读1、六、句子默写1、七、名著阅读1、八、综合性学习1、九、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