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检测)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86672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能否营造人人敬业奉献的浓厚氛围,关键是提升公民的道德修养。B作为一名负责任的校长,她始终关注着学生的健康成长。C“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D训练结束之后,体育馆内已经空无一人,只有他还在练习三分球投篮。2 .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隔夜食物是否会危害健康的疑问,逐渐困扰起都市人来。熟的河海鲜时间长易产生蛋白质降解物,会损伤肝、肾功能,甚至产生毒素。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不包括熟的河海鲜。现代营养专家认为,隔夜食物并不等于洪水猛兽,只要不是放置时间过长、食用频率过多,就无须谈之色变。ABCD3 . 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林壑(h)潺潺(chn)波澜(ln)伛偻(q)B谪守(zh)汀兰(dng)酿泉(ning)毳衣(cu)C稍逊(xn)摇曳(y)冠冕(un)枉然(wn)D红晕(yn)呢喃(nn)黎明(l)丰润(yn)4 .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物质欲望是无穷的,为了保持清廉,必要时过一过的生活是很有好处的。离开的城市,不用再面对那些来势汹汹的压力,是极好的。像我这样天生愚笨的人,真的需要比别人多十倍的来潜心学习远离欲望。A箪食瓢饮震耳欲聋只功夫B贫困潦倒人声鼎沸只工夫C贫困潦倒震耳欲聋就功夫D箪食瓢饮人声鼎沸就工夫5 .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喜欢妄自菲薄别人,在班里很孤立,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B排球队大比分输给育才中学后,教练怨声载道,指责队员缺乏战斗力,没有给学校争光。C王博年作为小区保安,工作兢兢业业,总是不厌其烦地为大家做好每一件事。D部分西方媒体别出心裁地剪接西藏“3.14”事件的图片,歪曲报道事实真相。二、现代文阅读阅读茨威格伟大的悲剧一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1912年1月16日这一天,斯科特一行清晨启程,出发得比平时更早,为的是能早一点看到无比美而的秘密,焦急的心情把他们早早地从自己的睡袋中拽了出来。到中午,这五个坚持不懈的人已走了14公里。他们热情高涨地行走在荒无人迹的白色雪原上,因为现在再也不可能达不到目的地了,为人类所做的决定性的业绩几乎已经完成,可是突然之间,伙件之一的鲍尔斯变得不安起来。他的眼睛紧紧盯着无垠雪地上的一个小小的黑点。他不敢把自己的猜想说出来:可能已经有人在这里树立了一个路标。但现在其他的人也都可怕地想到了这一点。他们的心在战栗,只不过还想尽量安慰自己罢了就像鲁滨逊在荒岛上发现陌生人的脚印时竭力想把它看作是自己的脚印一样。其实,他们心中早已明白:以阿蒙森为首的挪威人已在他们之先到过这里了。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阿蒙森在这里扎过营地了。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1月18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件到达极点。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他们在那里发现的唯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全上猎猎作响。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做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他们快快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一面珊珊来迟的“联合王国的国旗”,然后离开了这块“辜负了他们雄心壮志”的地方。在他们身后刮来深列的寒风。斯科特怀着不祥的预感在日记中写道:“回去的路使我感到非常可怕。”6 . 下列对文中划横线词语和句子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鲍尔斯变得不安”,是看到了前面无垠雪地上的一个黑点,他感到已经有人在他们之先到过这里了。B句表明地球的南极点这个千万年来人迹未至的地方,在极短的一个月两次被人发现,是之前所没有的。C句表明科斯特一行尽管精疲力竭,但为即将到达南极点儿实现自己的梦想兴奋的整个晚上都睡不着。D“珊珊来迟”形容来的很晚。对于斯科特一行来说,他们已经来迟了。7 .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斯科特他们为了完成登陆地球南极点的事业,做了长时间的准备,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B1912年1月,以阿蒙森为首的挪威人和以斯科特为首的英国人先后登陆了千万年来人迹未至的地球的南极点,在那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C挪威的阿蒙森在地球的南极点留下一封信,目的是想请斯科特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因为他知道斯科特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D到达地球南极点后,出于对同一事业的热烈追求,斯科特接受了挪威的阿蒙森托付的任务:在世界面前为他完成的业绩做证。8 . 下列对选文中人物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以阿蒙森为首的挪威人首次登陆了荒无人迹的地球的南极点,他们是登陆地球南极点的英雄。B以斯科特为首的英国人在阿蒙森之后也到达了地球的南极点,他们虽不是第一批到达的人,但同样也是英雄,值得人们尊敬。C阿蒙森、斯科特他们敢于冒险,有着坚强的意志,千万年来南极被冰雪覆盖,人迹未至,但他们敢于登陆,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克服常人难以克服的千辛万苦。D斯科特发现自己不是第一个到达地球南极点的人后,只是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从中可看出他是个待人冷漠,不能坦然面对失败的人。阅读紫藤萝瀑布中的节选文字,完成小题。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个一朵花,组成了万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9 . “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一句中的“焦虑、悲痛”指的是 ( )A对小弟身患绝症的悲伤。B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不幸遭遇。C家庭过去所受的折磨。10 . 对“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看到花心里很平静,忘记了世俗的纷争。B作者从对藤萝花的欣赏中认识到“花与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多日的郁积于胸的苦闷逐渐消失了。C看到花想到活着有多么的快乐。D乐生恶死是人类的本能,作者沉浸在紫藤萝瀑布所营造的生机盎然的境界中,生之欢乐带走了死之悲哀。焦虑悲痛一旦解脱出来,就变得平和宁静。11 . 文章插入一段写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有什么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稀落与现在花开的繁盛相对比,突出了现在花的生气盎然。B用十多年前的花的不幸遭遇,与人的不幸形成类比(以花喻人)说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C为后文做铺垫。D表达了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12 . 点明全文主旨的一句话是( )A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B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C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D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13 . “我不觉加快了脚步”,“我”为何加快了脚步?下面对原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被藤萝的生命活力所感染,所催促,重新扬起生命的风帆。B作者有感性上升到理性的思考,感悟到生命的美好与和永恒C我忍受不了这妖艳的花,想赶紧离开。D面对紫藤萝,“我”心中的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感悟到生命的永恒,心情轻松了,脚步自然会加快。三、句子默写14 . 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1)此中有真意,_。(2)春蚕到死丝方尽,_。(3)子曰:“岁寒,_。”(4) _,何人不起故园情。(5)_,归雁入胡天。(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7)_,犹有花枝俏。(8)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四、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小题。(甲)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犊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爱莲说(节选)周敦颐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5 .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1)斯是陋室( )(2)可以调素琴( )(3)陶后鲜有闻( )(4)宜乎众矣( )16 .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17 . 甲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这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怀?18 . 两则选文均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试各举一例说明。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小题赠花卿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19 . 首句“丝管”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从题材上看,这首诗是什么诗?20 . 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纷纷”本指事物多而乱的样子,这里用通感手法描摹音乐,形象描 绘出弦管杂错而和谐的效果。B颔联中,“半入”写出音乐悠扬动听而空灵活脱的感觉。C该诗的弦外之音意味深长,既然“此曲只应天上有”,何故“锦城丝管日纷纷”呢?含蓄的讽刺尽在其中。D全诗四句,前两句对乐曲作具体形象的描绘,是虚写;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因虚而实,虚实相生,将乐曲的美妙赞誉到了极致。六、作文21 . 任选下面一题作文。(1)题目:战胜自我季羡林先生因为不善于表露自己的感情,不喜欢拜访人,而使自己的内心痛悔、怅恨。你的弱点是什么?在战胜弱点的路上你都经历了什么?有哪些体验?要求:以记叙、描写为主,兼用其他表达方式;内容充实具体,有真情实感。(2)根据要求作文。你会喜欢一个偶像,崇拜一个人,多半是他教会了你以前不懂的道理,而他发光的那些品行是你也想拥有的。请以“偶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题目;以记叙、描写为主,兼用其他表达方式;内容充实具体,有真情实感。(注意)选择上面任一题目作文,都需遵循下列要求:不要使用网络语言,全文不少于600字,但不要超出所给字格;文中如出现校名,请用育英学校、思齐学校代替;如出现人名,请用小王、小志、小芳、小晶代替。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二、现代文阅读1、2、三、句子默写1、四、对比阅读1、五、诗歌鉴赏1、六、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