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82099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项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一首歌中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A . 1949年9月B . 1949年10月1日C . 1950年10月1日D . 1953年7月2. (2分)八年级某班在讨论“中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于什么时候”,你认为开始于( )A . 新中国的成立B . 土地改革的完成C . 新宪法的颁布D .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3. (2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产生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 )A . 毛泽东B . 朱德C . 周恩来D . 刘少奇4. (2分)在下列四句话中,最能贴切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的一句是( )A . 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B .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C . 中国实现了现代化D . 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5. (2分)时下人们爱用“最美”一词赞美在危难关头舍己救人和在行业内有突出贡献的英雄人物,在20世纪五十年代,人们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抗美援朝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这些英雄人物包括( )黄继光王进喜邱少云雷锋。A . B . C . D . 6. (2分)毛泽东诗词中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一桥”是指( )A . 南京长江大桥B . 武汉长江大桥C . 重庆长江大桥D . 钱塘江大桥7. (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为( )A . 黄河大合唱B . 义勇军进行曲C . 爱我中华D . 我的中国心8. (2分)1958年6月人民日报报道:河南省遂平县卫星农业社2.9亩小麦试验田亩产达3 530斤。这篇浮夸报道的出现反映了“左”倾错误的泛滥,“左”倾错误出现的原因是 ( )中共八大的指引对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A . B . C . D . 9. (2分)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上,天安门广场上以复兴之路为主题,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下面是一组庆典上的游行方阵,其中喻指改革开放的是( )A . 开天辟地方阵B . 艰苦创业方阵C . 春天的故事方阵D . 走进新时代方阵10. (2分)国际舆论曾评价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是新中国成立35年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一“行动”是指( )A . 建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B . 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C . 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D . 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11. (2分)对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表述最准确的是( ) 十一届三中全会 安徽小岗村农民 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A . 新中国人民政权的巩固B .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C .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 .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12. (2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下面不属于改革开放后创新举措的是( )A .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 . 设立经济特区C . 开始实施发展经济的五年计划D . 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13. (2分)什么战略的实施使我国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A . 科教兴国B . 西部大开发C . 人才强国D .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14. (2分)1997年7月1日,董建华致辞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将竭尽全力,维持香港一贯的生活方式,维持香港的自由经济体系确保国际大都会的活力。”此时中国( )A . 提出“一国两制”构想B . 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C . 中英谈判解决了香港问题D . 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15. (2分)“厦门金门门对门,三通两制促和平”,此顺口溜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 )A . 中美关系的新发展B . 大陆和港澳关系的新发展C . 中英关系的新发展D . 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16. (2分)国有企业改革首先从什么开始( )A . 改革经营模式B . 扩大企业自主权C . 推动企业改组联合D .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7. (2分)大家一定熟悉这个小企鹅(见图),它是QQ标志。它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这主要归功于( )A . 电话的广泛使用 B . 无线电试拍成功C . 电子计算机的应用D . 航天技术的运用18. (2分)历史上的一些做法往往打上时代的烙印。请问“大串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学生“停课闹革命”发生在( )A . “文化大革命”时期B . “大跃进”时期C . 人民公社化时期D . 整风运动时期19. (2分)以下是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有关内容:“第二条: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第五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必须维护国家的统一,保证宪法和法律在本地方的遵守和执行,”这说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础和前提是( ) A .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B . 维护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C . 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D . 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20. (2分)在中国近现代史中有三位伟人,使中国人民“醒过来了”、“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他们分别是指( )A . 毛泽东、邓小平、孙中山B . 李大钊、毛泽东、邓小平C . 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D . 毛泽东、习近平、邓小平21. (2分)九年义务教育属于( )A . 小学教育B . 基础教育C . 中等教育D . 高等教育22. (2分)下列人物中,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是( )A . 毛泽东B . 邓小平C . 周恩来D . 江泽民23. (2分)以下关于改革开放后我国劳动就业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 )A . 使就业人员丢掉了“铁饭碗”的旧思想B . 就业人员可以通过人才市场自主选择职业C . 炒鱿鱼、跳槽、公开招聘等新名词层出不穷D . 政府根据就业人员的实际情况提供就业岗位24. (2分)邓小平说:“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保障中国“十亿人口”基础教育的是( )A . 共同纲领的颁布B .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的颁布C .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25. (2分)非洲兄弟们跳起了桑巴舞,阿尔巴尼亚代表高喊:“美国人的巨大失败”;美国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战线第一次击败了美国”。上述场景反映的是( )A . 抗美援朝的胜利B . 1955年的万隆会议C . 中国重返联合国D . 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签署二、 列举题 (共2题;共10分)26. (5分)列举世界上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27. (5分)列举题(1)建立深圳经济特区的意义?(2)列举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任意三项或更多的国家建设成就(3)举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三、 读图识题 (共1题;共15分)28. (15分)民谣也是一定时期历史的真实反映,阅读三段民谣,思考问题。民谣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有这样的民谣:(贫雇农)有了土地分了房,翻身全靠共产党。民谣二: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有这样的民谣:豆子放了炮,玉茭上了吊,棉花戴了孝,谷子睡了觉集体地里磨洋工,自留地里打冲锋。上地一条龙,干活一窝蜂,秋收一场空。民谣三:20世纪80年代有这样的民谣:农民冒了尖,老九上了天。包干实在灵,人人有精神。病人起了床,懒人变勤谨。不用催,不用叫,农民种地早早到。(1)上述三则民谣反映了建国后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三次调整,请分别写出这三次调整的历史名称。(2)出现民谣二中现象的主要问题在哪里?(3)民谣三中提到的“包干”率先开始于哪个地方?“包干”妙在何处?产生了怎样的积极作用?四、 材料解析题 (共1题;共20分)29.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枚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乡愁余光中(台湾)材料三:1993年10月,台湾艺术家在北京演出舞剧薪转。1995至2000年间,海峡两岸间接贸易额达1300多亿美元,台湾同胞到大陆达1200多万次。(1)小明在北京奥运会看到材料一中两幅美丽的旗帜,它们各自代表来自哪个地方的运动员?(2)材料一反映出我国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利益提出的科学构想是什么?简述这一科学构想的基本含义。(3)联系材料二三说明海峡两岸交往发生了什么变化?(4)结合目前海峡两岸的形势,谈谈你对祖国统一前景的认识并说明理由。五、 读史有感题 (共1题;共3分)30. (3分)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关内容。(1)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的时间是_。(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路线是_。(3)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地点是_。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二、 列举题 (共2题;共10分)26-1、27-1、三、 读图识题 (共1题;共15分)28-1、28-2、28-3、四、 材料解析题 (共1题;共20分)29-1、29-2、29-3、29-4、五、 读史有感题 (共1题;共3分)30-1、30-2、3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